大逆转1906(校对)第2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4/469

  “文总,北一辉他们有些等不及了,再问我们到底在什么时候发动为好?”霍进思说道。
  文德嗣摇摇头,说道:“现在还不行!让他们再等等,就跟他们说,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他们对民间的掌握还到临界点,而且民间对于皇室还抱有期望,现在发动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是的,现在日本下层虽然生活困苦不堪,但还勉强饿不死,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传统对于天皇制度还抱有期望,也就是说,如果现在造反的话,就算成功,也很难让天皇彻底消失,这就不符合文德嗣的想法了。“天闹黑卡”绝对是个不稳定因素,必须彻底干掉才行。
  所以这就需要一个引子,让民间至少大多数人对“天闹黑卡”彻底失望。而这个引子,就是今年9月的关东大地震。
  这个世界的格局虽然在文德嗣这只“风神翼龙”的搅动下,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是那也仅限于人类社会的格局,这个星球上的自然灾害之类的东西仍然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原时空历史上有的,本位面照样出现,特别是像地震这种东西,该啥时候来就啥时候来。
  没办法,文总的魅力还不足以影响地壳运动。
  比如著名的“海原大地震”就照样发生了,时间还是在1920年12月16日晚8时06分。这次地震的震级达里氏8.5级。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死亡28.82万人,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有感面积达251万平方公里。此次地震之烈为中国有史以来之罕见,亦为世界上最大地震之一。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被称之为“环球大震”。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次地震的波及范围可以和海原地震相提并论。从古至今,我国共有3次地震被认为达到8.5级,除海原地震外,还有1688年山东郯城地震和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但海原地震是我国唯一震中烈度定为12度的地震。
  这次地震造成了普遍而强烈的构造变形带和各种各样规模巨大的其他现象。比如,银川以北接近蒙古沙漠的长城被地震切割,黄土高原地貌全改,高断成沟地,连山裂开巨口,平地出现了小湖。极震区范围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断层,有的断层长达数十公里,水平断距最大达17米,垂直断距如同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它们错断山脉。错开田埂,穿过河流,越过峡谷。这次地震后形成了一条断裂带。这条断裂带由固原的硝口起,经海原、西安州、干盐池至景泰县的兴泉堡,全长220公里。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这场地震造成了28.28万余人死亡,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
  当然文总毕竟是穿越者,这么大的天灾当然不会不做准备,早在建国后没多久,他就在着手准备预防这些超级天灾,穿越者的优势就在这里。
  这场地震在原时空之所以造成这么大的伤亡,除了地震实在太大之外,还有很多人为因素。其一就是当地人居住窑洞有关,深受侵蚀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如果是小地震还好,可一旦遇到这种超级地震,黄土如巨浪崩泻,窑洞就成坟墓了。
  其二就是当时的北洋政府比较废物,反应极为迟缓,在受灾后救援组织不力,因为大震后的余震、寒冷、饥饿、瘟疫等因素,起码多死了七八万人。其三就是官场风气不好,贪官们心太黑,截留救灾款项的问题颇为严重,至少一半以上赈灾款被各级官僚截留漂没了。
  而本位面就大不一样,对地震文总是没问题消灭,这种涉及星球改造的大能,至少两个世纪之内都是没办法的。但其他方面却完全不成问题,首先集村并寨的大工程,所有在重灾区范围内的城市、乡镇、村寨都被重新安排。就让当地的绝大多数人搬出了窑洞,特别是有记载的几个重灾区,全部迁出窑洞。而且临近重灾区地方的建筑也在这几年时间,以各种名义进行了全面改造,凡是旧房危房统统推倒重建,新建筑都是以能扛八级地震的标准修建的。
  而且在建国之后,科社党政府就在全国的各个地震高发区,经常组织群众进行防震救灾的演习。特别是1917年到1920年,海原、固原等县的各个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每个季度都要在消防队的指导下进行防震防灾演习。各级官员、医院、当地驻军、警察和消防队更是每月必练。
  到了12月16日这天,海原、固原、通渭、静宁这几个重灾区的居民,当天晚上都被用各种娱乐活动等借口,弄出家门到空旷的地方搞娱乐活动。这几个地区也在前几天集中了大量军警,并调运了大量救灾物资到邻近地区。
  等到地震一开始,早就受过相关训练的各级官员和军警就立即行动起来,组织群众,维持秩序。地震一结束,各项救灾工作就立即有条不紊的展开,临近地区的救援物资第一时间送到了灾区,同时军队出动了大量的飞艇、飞机,乃至才问世不久的直升机奔赴灾区救援。
  事实证明,这些事先的准备工作没白做,因为组织得力,保障得力,这次“海原大地震”只有1332人死亡,7000多人受伤,比起原时空28万多人那恐怖的数字,已经是非常成功了。最难得的是,因为灾后的控制极为得力,没有一个灾民因寒冷、饥饿、瘟疫等因素死亡。
  除了这次地震之外,还有难以控制的自然灾害就是去年的汕头风灾。这次风灾同样在1922年8月2日发生,在原时空,这是中国20世纪死亡最多的一次台风灾害。这天,太平洋台风在中国广东汕头地区登陆。白天天空昏暗,6-8级东南风带来阵阵狂雨。晚上9时,台风登陆,震山撼岳,拔木摧屋。3日凌晨3时,风力增至12级,潮随浪来,海水陡涨3.6米,沿海150公里堤防悉数溃决,狂浪如瀑布入城,一时飞瓦倒墙之声不绝于耳。
  汕头地区6县1市遭到毁灭性洗劫,共死亡7万多人,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好些海边的渔村整村死绝,灾后庐舍为墟,尸骸遍野,水面漂着腐尸,树木挂着衣履,山顶覆着破船,积秽逾月犹末清除。海水淹过的耕地不长庄稼,井水咸而难以饮用,两年后方才淡化。
  不过在有了准备的情况下,本位面的这次风灾也就不算什么了。在建国之后,科社党就对所有台风高发区的堤坝进行了重新修建和加固,所有的建筑也重建和加固,并进行了防风处理。居民点也进行了优化配置和重新分配。而且台风不同于地震无法预测,它是可以预警的。
  在接到台风警报之后,汕头地区政府和地方驻军就立即组织了几十万人严阵以待,并对群众进行了疏散,在台风登陆后抢救也非常得力。结果财产损失不大,死亡人物仅仅36人,伤900多人。
  但日本就不一样了,他们可没有穿越者的预警,这场关东大地震绝对会让他们的政府原形毕露,到时候下层民众在绝望之下,才会对他们的“天闹黑卡”彻底失望。等到震后,日本权贵们显出原形,民众彻底失望之后,才是日本科社党发难的最佳时机。
  ……
  这时,顾晓蓝拿着一份文件闯了进来,说道:“文总,最新情报,意大利的法西斯党夺取了米兰市政府!”
  “哦,总算是开始了!墨索里尼总算是动起来了……”文德嗣松了口气。
  因为社会格局的变动太大,原本应该在去年就发生的“进军罗马”事件,却连发生的苗头都没出现。不过墨索里尼和法西斯党倒是都崭露头角了。
  本位面的意呆利因为脑门一热站队站错了,结果损失惨重,之前好不容易到手的殖民地丢得一干二净,国内最精华的北方工业区还被日本蝗军和黑蜀黍们洗劫一空。黑蜀黍们还好点,只是抢浮财,而日本蝗军们可是有组织的抢东西,被他们关顾过的地方,如同水洗一般干净,最惨的是工厂,那简直是连颗螺丝都没拉下。
  倒霉的意呆利在这场战争中几乎失去了一切,战争结束后,意大利经济困难、政局动荡,而威信扫地的王国政府面对这种情况也是无能为力,导致社会危机继续加深。反正到了这种情况,意呆利不是左转闹革命,就是右转闹法西斯了,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不过,鉴于先后在俄国和德国爆发的共产党革命,欧洲各国对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左派势力的警惕极高。因此相对来说,战后法西斯党上台的可能性更大。
  1920年6月,墨索里尼在米兰成立了法西斯战斗团,成员多为退伍军人和对现实不满的人,其中包括国家主义分子邓南遮。法西斯一方面利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口号作宣传。同时利用上层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心理,大力打击社会党和共产党人。法西斯战斗团身着黑衫,到处破坏工人集会,捣毁社会党的活动中心,借此扩大自己的势力。
  因为本位面的意大利更惨,所以法西斯的发展速度反而超过了原时空。1921年5月选举,法西斯党赢得56个席位,超过了原时空历史同期的35席,墨索里尼正式进入议会。11月法西斯党正式建立,并提出了它的纲领。到了1922年底法西斯党已经发展到30多万人。
  去年年底,法克特政府发生危机,邀请法西斯党参加政府。社会党抵制此行动并于12月发动总罢工。法西斯党乘机打击工人的力量,夺取了米兰市政府。
  “霍进思,墨索里尼那边要多加注意一下。”文德嗣很快就下了命令,意大利的变局也是意料中的事情。意呆利这次搞得这么衰,整个社会都变成一个高压锅了,如果他们不想爆发革命,那么法西斯党的上台也是必然的事情。
  这倒不是说文德嗣不想掺和,而是没有能力掺和。欧洲可不像是日本、暹罗这些邻居,离得还是太远了,力量根本投送不到。而且,意大利科社党目前也是不死不活的,根本没什么势力,就算想插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而且目前中国在一战中吃得太饱,现在正忙着消化这些胜利果实,也实在是无暇管得太多。就好像是1919年的日本“米骚动”,中国就没插手。那时一战还没结束,西班牙流感虽然高峰已经过了,但还有不少余波,更有大量新领土要消化,实在抽不出精力去干涉。
  对于欧洲那边事情,文总的宗旨就是顺其自然,最多到时候推一把,但他绝对不会去趟浑水的。输出革命也得量力而行,否则就算成了也是为他人做嫁衣,白白辛苦一场,屁都捞不到。文总输出革命可不是为了什么“解放全人类”之类的崇高目标,他仅仅是为了中国利益,所以只要是对中国没好处的事情,他是绝对不干的,哪怕那些国家的人民再可怜也无法打动他,反正别人家的孩子死不完。
  “是,我们会加大对于墨索里尼和法西斯党的监控……”霍进思接着说道:“文总,您上次提到的希特勒,我们的人已经和他接触上了,他现在也彻底控制了德国工人党,并已经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
  “哦,纳粹党终于出现了啊……”文德嗣笑了起来。
  “是的,希特勒的纳粹党发展很快,他们已经准备参加大选了……”
第429章
请叫我威廉三世
  共和2764年(西元1923年)2月10日,伦敦,唐宁街十号。
  “14568万吨!?亲爱的汉弗莱,你确定没搞错?”大英帝国首相安德鲁·伯纳尔·劳用难以置信的语气问道。
  首相常务秘书汉弗莱·阿普尔比爵士认真的说道:“是的,按照他们自己公布的数据,他们的原钢产量在1921年就已经达到11870万吨了,是全世界第一个钢产量超过亿吨的国家。他们去年的结果还没正式公布,这是我们的情报人员从他们内部资料上得到的数据。这种叫做《内部参考》的不定期刊物,是他们县级或局级以上官员才有资格查看的保密读物,所以应该很准确……”
  “哦,上帝啊,这些中国人一定都疯了,他们要那么多钢来干什么?”劳首相揉着眉心,觉得脑仁都疼了。
  “首相先生,美国人去年的原钢产量也达到了5800万吨。注意,这只是他们本土的钢产量,如果加上圭亚那州和西非三州,不会少于6000万吨……”汉弗莱还嫌不够是的,继续打击着首相脆弱的信心。
  “下一个不用说了,一定是该死的德国人,对吧?我记得他们去年的钢产量超过了2000万吨……”
  “呃,是的。准确的说是2123万吨,这是刚刚得到的数据……”
  “而我们,堂堂的大英帝国,去年的钢产量只有450万吨,还不到战前的一半,这真是难以置信的事实!”劳首相心里在哀叹,劳资到底接了什么烂摊子啊。这年头钢产量就是衡量国力的重要指标,钢产量多的国家不一定是强国(比如卢森堡),但强国的钢产量一定要多。
  汉弗莱摊摊手:“首相,您应该明白,我们在南方的工业基地基本上都是被德国人破坏了,北方也有不少工厂遭到破坏,现在我们还处于恢复期。其实去年能达到450万吨已经很不错了,至少还是全球第四吧。法国人和意大利人更倒霉,法国去年的钢产量只有210万吨,还不如日本的220万吨,而意大利更是只有可怜的40万吨……”
  “停战已经快三年了,为什么恢复得如此之慢?”劳首相忍不住问道。
  “因为没钱,首相,现在我们为了压制非洲和印度的分裂势力,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有海军要恢复,伦敦要重建……需要花钱的事情太多了,所以钢厂的优先度就排在比较后面了,毕竟钢材我们可以直接买外国的……”
  “你不是才说没钱吗?现在怎么又有钱进口钢材了?”劳首相觉得这位常务秘书先生是不是精神失常了。
  “呃,首相先生,我们就是找中国人买的,他们不是非收钱不可,用物资和人都是可以抵充款项的……”
  “用人怎么抵充款项?”劳首相有些奇怪的问道。他是上个月才坐上首相宝座的,现在屁股还没坐热呢,对于此前的一些交易并不清楚。另外说一句,这位老兄是加拿大人,也是距今为止唯一一位生于英伦以外的英国首相。
  “是的,他们需要大量劳动力,特别是女人,他们需要很多女人来平衡他们的男女比例。您知道,那是个异教徒的国家,他们的男人在理论上是可以娶几位妻子的。一个青壮男子就能换回三到四吨原钢,而一个让他们满意的女人,可以换到五吨以上,可惜他们不太喜欢黑人女性。而我们的非洲和印度都有的是人,将那些不稳定地区的人换一些出去,不但能给帝国带来利润,还是减少当地的麻烦……”汉弗莱面不改色的说道。
  “哦,我的上帝!我们大英帝国什么时候沦落到贩奴赚钱了,这是历史的倒退!对,是历史的倒退!我如果没记错,我们在上个世纪就推出了废止奴隶贸易的法案。”劳首相吃惊得下巴都差点掉了,随即很伟光正的说道:“我认为这种不道德的交易必须立即停止,我们不能像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那样无耻……”
  至于“有史以来贩奴贩得最嗨最多的国家就是英国”这件事情,他就选择性无视了。在十九世纪之前,贩奴贸易为英国创造了大量财富,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一块基石。英国的很多城市,比如布里斯托,伦敦,利物浦,就是借助贩奴贸易而繁荣起来的。
  “不,首相先生,您误会了。首先,我们不是贩奴,大英帝国早就不干这事了,我们是在做劳工中介,我们收取的只是劳务中介费。其次,这件事皇室也有介入,他们有10%的股份,另外还有很多高贵的爵爷也有股份在里面,比如若丁汉、马尔博罗……”汉弗莱低声说道。
  英国皇室向来是什么赚钱干什么,在历史上他们就介入过贩奴、鸦片、海盗等等多项一本万利的“阳光产业”。你问他们为啥这么不要脸?呃,有了钱还要脸干什么?看在真金白银的份上,脸就不要了,要不你以为他们那“地球首富”的地位是靠种田得来的吗?
  “哦,既然是皇室都认可的劳工中介,那就继续吧……”一听那些后台的名字,劳首相他就很明智的不提这事了。凡是敢于断皇室和这些顶级权贵们财路的大臣,就从来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首相也不例外。
  不过,他还是很不爽的说道:“这是讽刺,堂堂大英帝国居然要向一帮黄猴子进口钢材,我记得二十年前,不,甚至十几年前,他们都是要向我们进口钢材的!”
  “那个时候帝国有全球第一的海军,而现在没有了。首相先生,我们必须认清现实……”汉弗莱摊摊手,也很无奈的说道。
  “好吧,那我们再看看,我们还缺什么。这该死的战争!”
  “我们还缺很多东西,石油、粮食、肉类、纺织品……总之,除了煤和鱼以外,什么都缺……”
  “噢,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劳首相用力扯着自己的头发,心里有种想哭的冲动。他觉得自己被国王陛下坑了,原本以为这已经是个烂摊子,没想到这个烂摊子比他想的还烂。他越想越后悔,早知道这么烂,就不该接这个位置了,这个什么劳什子首相分明就是背锅侠啊。
  他现在总算明白前任首相劳合·乔治为啥那么干脆的辞职走人了。
  大战结束后,被搞得五劳七伤的英国算是只剩半条命了,虽然还顶着“日不落帝国”的帽子,但是实际上已经成了“日落帝国”。本土被打得稀巴烂,首都伦敦成了一片废墟,曾经到处都是工厂在战争中被毁掉了大半,特别是沦为德占区的南方,工厂不是被德国人拆走了,就是被炸掉烧掉。导致战后的英国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上升。再加上战争造成的大量难民,使得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罢工运动高涨。
  这还不是最倒霉的,更可怕的是,在其他列强的联手运作下,爱尔兰独立了。而爱尔兰的独立就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也要求更多的自治权,他们认为自己在一战当中,为英国流血流汗,这待遇怎么也不该比爱尔兰还低啊。好吧,三个亲儿子还好打发,但非洲和印度就不那么好打发了,而且在阿拉伯的支持下,中东的也门、埃及都纷纷闹腾起来,现在英国在非洲、印度以及中东的殖民地几乎处处烽火。
  由于一系列军事、内政、外交上的失利,劳合·乔治多次努力试图扭转形式,但还是没什么卵用,最后只得灰溜溜的下台走人了。现在这锅就该劳首相来背了。
  劳首相咬牙切齿的说道:“我们现在的局面如此困难,这都怪该死的德国人!威廉二世这个疯子,要不是他发动战争,我们就不会糟糕成这样了!”至于这场战争是英国先宣战的事实,被他选择性无视了。
  汉弗莱拿出一份文件,说道:“呃,首相先生,还有件事。德国皇室送来了请柬,邀请我们参加威廉皇太子的登基典礼……”
  “威廉皇太子的登基典礼?威廉二世那个神经病死了吗?这可我今年听到的最好的消息。”劳首相顿时喜上眉梢。
  “很抱歉,还没有。”汉弗莱顿了顿,说道:“不过也差不多了……”
  “哈哈哈哈,那也不错!”
  ……
  汉京,总统府。
  “哦,这个应该叫威廉三世了吧?”文德嗣笑着看了看手上的请柬,这是德国驻华大使刚才送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4/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