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2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469

  地震刚一来,这些权贵大佬们就马上带着全家老小和亲信心腹撤退到了飞艇上,普通的民众死伤惨重,他们倒是毛都没掉一根。这次大地震就让权贵们万分庆幸自己的选择了,这些豪华飞艇虽然死贵死贵的,买一艘要肉痛好久,但是看到下面那水深火热的地面,又是大火又是海啸的恐怖景象,他们现在都纷纷认为,这笔投资果然是物有所值的。
  当他们从死里逃生的喜悦中平息下来之后,就开始想到自己的产业了。
  在一艘涂着“葵纹”家徽的“空中别墅”上突然响起一阵撕心裂肺的惨叫:“哇,我的工厂啊!我的银行啊!全都没了!我德川家的产业……”
  “我的庄园,我的别墅,怎么看不到了,呜呜呜呜……”
  “我家的船厂啊!我家的钢铁厂啊……”
  “内阁的那帮马鹿!中国人明明提醒,可他们居然不当回事!我们三井财团这下子损失惨重了!”
  几乎在每一艘飞艇上都响起了权贵们的哀嚎声和抱怨声。间或还传来一些女人尖利的嚎哭声,这是那些贵妇千金们在哀嚎,不看到还好些,现在眼睁睁的看到自己的财产毁于一旦,可把这些女人心痛死了,男人们多少还顾忌一下形象,这些女人可管不了那么多了,毫无形象的大哭大闹。
  当然也不是每艘飞艇都这样吵,在日本内阁专用的那艘大型飞艇上,就是静悄悄的。临时首相内田康哉和内阁众大臣都像傻了一样,在观景台上呆呆的看着下面那地狱一般的景象。
  “……”他们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了看,一个说话的都没有,气氛极为沉重。
  飞艇上倒是安全,不用担心什么地震、海啸和烈火,但是他们的脸上都是一个比一个难看。他们毕竟是政府高层,想到的问题比那些豪门权贵要多一些。
  内田康哉呆呆看着下面的水火地狱,只觉得心里有一百万神兽呼啸而过。他本来只是外交大臣,但因为正牌首相加藤友三郎在任中病逝,就被推举为代理首相。原本他还野心勃勃的准备转正,把“临时”的前缀去掉,但哪里知道却成了背锅侠。
  虽然这地震不是他内田康哉拱起来的,但他用屁股想都知道,他的那些政敌们绝对会在大做文章,在他头上扣上诸如“无视中国警告,导致帝国重大损失”等等帽子。那些损失惨重的权贵们和下层平民们,多半也会把责任扣到他头上。这下还转个毛的正啊,不被人家“天诛国贼”就谢天谢地了。
  好吧,这些都是后面的事情,可仅仅是收拾眼前的烂摊子就够他喝一壶了。内田康哉只觉得嘴里发苦,两眼发黑。
  其他的阁员脸色也比他好不了多少,这么大的锅,内田康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背不住的,就算他首相大人牛叉,能扛上大半,可省下的小半也得有人扛。谁来扛呢?当然是他们这些阁员了。难道还找天闹黑卡吗?
  所以眼下大伙的脸色都是精彩无比,他们纷纷觉得自己前途无亮了。这么大的锅,哪怕一点点也背不住啊。
  内田康哉定了定神,才用干涩的声音说道:“诸君,必须赶快组织救灾!我们现在马上召开紧急会议……”
  在那艘涂着菊纹的皇室空中行宫上,皇太子裕仁脸色铁青的看着下面的景象。
  地震来临时,他正在东京赤坂离宫召开国宴,接待各国使节。虽然日本政府表面上没把中国的警告当回事,但权贵们私下里还是有所行动,比如裕仁这段时间就住在赤坂离宫。赤坂离宫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幢抗震建筑,能扛住八级地震,事实证明赤坂离宫没有偷工减料,在这次大地震里,它只是遭受了轻微损伤。
  但是裕仁却被吓尿了。他当时不顾礼节,踉踉跄跄地跑向殿外的花园,就看到了一幅山崩地陷般的图景。新落成的,高达12层的东京塔,像一根火柴棍似的被一截两段,无数高大建筑顷刻间土崩瓦解。东京一下子显得低矮空旷了,只有嘈杂的人群、鼎沸的声息和渐渐冲天的火光,连接着孤岛一般的赤坂离宫与遭逢灭顶之灾的日本。
  当他被侍从们架上飞艇后,都没有从震撼中回过神来。
  ……
  日本是如何忙得鸡飞狗跳暂且不提,世界各国都被这场地震惊呆了。虽然1920年12月16日的海原大地震比这个的震级还高,但是海原那边人口不多,算是比较偏远的小县城,加上中国政府损管得力,损失也不太大。而日本的关东地震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这里可是日本的首都圈啊,全日本最精华的地区,人口稠密,工商业发达,两者的损失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各国的地震监测机构,都在第一时间得知了情况。在刚开始的时候,各国专家对于中国的预测都是半信半疑的,但现在事实已经证明,中国的预测是对的。
  政府的反响先不提,全球的地震学术界已经轰动了。预测地震这可是个超级大坑啊,各国研究人员都对其投入了大量精力和金钱,但全都打了水漂,连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虽然故老相传,地震之前会出现各种预兆,像什么井水冒泡冒烟、生物活动异常、地里发出异响、出现地光,还有地震云啊,电磁异常啊等等。可要说这些预兆有没有用,可能会有一点儿用,但实际作用并不大。
  因为这些异常现象的种类多达几千种,根本没有什么标准,它们无法预测地震的强弱和具体时间,在爆发之前,谁也不知道地震会在何时发生,会有多大级别。而且这些异常现象也不是地震才有的专利,谁也不能肯定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到底是因为地震还是别的。
  正是因为这些众多的不确定性,哪怕有了这些现象,也不敢判断是不是真的会有地震,自然也不敢组织疏散。就像本次地震前,日本政府明明接到了中国警告,也没有付诸实施一样。对于这些预兆,个人和民间组织都可以自己疏散,但政府却不能这么玩。
  首先是很可能造成群体性恐慌,要知道,人群的智商和规模是成反比的。当年一家美国电台在愚人节开了个玩笑,说是有火星人入侵,结果引发社会大乱。连这么荒谬的事情都这样,何况是地震。然后就是人员安置问题和疏散带来的损失,如果是偏远地区,只有几个村庄还好办,千八百人的哪里都安排得下,停产个把月的损失也可以接受。
  可如果换成像日本关东这种精华地区,就麻烦了。上千万人的安置暂且不提,单单是那些工业区和商业区的停业,造成的损失就可以让任何一个政府都不敢轻易下这种决定。要是到时候没有地震,或者是地震很小,那不被民众喷得狗血淋头才怪。
  所以无论是哪国的科学家和政府都不能把这些异常现象作为判断依据,只能作为参考。他们需要的是可以确定的理论和方法,而不是这种民间性质的不确定的东西。
  而地震预测的研究却是非常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反正到现在为止,大伙都没个头绪。可恰恰在今天,中国的预测生效了,虽然说在时间上还有半个月的误差,震级也有正负一级左右的偏差,但它毕竟实现了“地震预测”啊!如果中国人的理论和方法真的有效的话,这点儿偏差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所以在日本关东大地震爆发后,各国的地震学家就像赶集一样往中国跑。
第442章
崩塌进行时
  共和2764年(西元1923年)9月3日,汉京。
  “文总,对于此次日本关东大地震,我国是否进行援助?现在民间很多媒体都在呼吁为日本赈灾……”顾晓绿问道。
  “嗯,我知道了……”文德嗣的表情很有些像便秘。市面上的那些民间报纸他也看到一些,他们都在呼吁给日本捐钱捐物,《申报》还号召组织志愿者去日本救灾。当然,这些报纸都众口一词的呼吁政府赶紧出面组织赈灾。
  就连一些政府高官也在进言,比如外交部的副部长顾维钧昨天就跑来对文总进言,他说:“我国本救灾恤邻之义,不容袖手旁观,应由政府下令,劝国民共同筹款赈恤。”
  “晓绿,你说我是不是搞得太过分了,所以把自己人都忽悠了。我可没想过我国人民的道德水平居然这么高呢,居然这么有国际主义精神呢……”文总囧着脸,哭笑不得的说道。
  “我们中国的道德水平本来就很高……”顾晓绿白了他一眼,不以为然的说道:“原来的历史上,丢了辽东和南满铁路,签了二十一条,还发生了宜昌惨案和长沙惨案,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还是那么积极的给日本捐款捐物。更不用说现在了,都是我们在把日本吊着打。就连原来历史上的那点儿仇恨都没有了,大家对日本当然恨不起来……”
  “这么说,我们中国还是秩序善良阵营啊……”
  “不,我觉得是中立善良!”
  “好吧……”文德嗣向老婆拱拱手,表示我服了,请大师收了神通吧。
  当然他也明白,虽然他自己觉得有些郁闷,但这主要是因为他是从原时空穿越而来的原因。那个位面的中日两国梁子结得可大了,哪怕他不是那种成天想着“东京大屠杀”的愤青,但是对于日本也很难有啥好感。但本位面的社会背景不一样啊,虽然还是有甲午的耻辱,但是在癸丑战争就已经连本带利的找回了场子,这仇既然都已经报了,那中国人民就很自然的没有仇视日本的理由了。
  而且在之后的时间里,日本的抖M脾气发作,为了和中国搞好关系,还是很花了一番功夫。亚洲主义在日本朝野都占有很大的市场,日本还派出各种民间团体到中国访问,特别是把古代两国的交流作为卖点,使劲的宣传中日同文同种,是具有深厚的传统友谊等等,甚至还派了好几部歌颂两国传统友谊的片子。
  虽然这两年因为海军比例和非洲英法殖民地的问题,双方有些不愉快,但两国之间的主流关系还是很友好的,特别是两国的经贸来往非常密切。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通婚。在这十几年里,有接近100万的日本妹子嫁到了中国,还有差不多100万的日本妹子在中国的特种行业打工。
  枕边风是天底下最厉害的风了,在不损害大义和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拉对面的“亲戚”一把,也是正常人都会做的选择,所以大家都懂的……
  所以无论是从刷声望的角度,还是安抚民间情绪的角度,对日援助都是必须的,否则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当然这个援助也是有技巧的,不能脑门一热就啥都送过去了。
  文德嗣想了想问道:“对了,晓绿。上次咱们海原地震,日本给了咱们多少?”
  顾晓绿拿出掌上电脑点了点,直接递给他:“都在这里,你自己看……”
  “哦,还算不错……”文德嗣看着上面的数字点了点头。
  这是海原大地震时,日本政府和民间给中国的捐助清单。当时正值中日关系最良好的时候,日本当时正为了摩杉和英法有些不愉快,为了取得中国的支持,还好搞好关系等考虑,他们在海原地震后难得的大方了一把,捐助了不少东西。日本的政府出了300万日元,财团和民间的捐款大约有300多万日元,此外还有价值500万日元的粮食、食品、衣物、药品、帐篷、用品等东西,此外还派遣了一支医疗队奔赴灾区帮忙。
  最后,他想了想说道:“我不喜欢欠人情,但也不想当冤大头,原则上就照此加一倍处理吧,如果稍微多点儿也没什么,别太过分就行……”
  当天下午,中国政府宣布对日本灾区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给予日方人民币600万元,大米和面粉各5万吨,以及药品、医疗器材、帐篷、成衣等物资,即日运往东京。
  中国红葫芦总会也宣布派遣一支500人规模的国际医疗救援队,前往日本关东地区参与赈灾工作。除了这些官方和半官方的组织,中国民间也在组织募捐赈灾。
  当然,这种刷声望的事情不能不宣传,中国的各个媒体也全力开动起来,赈灾物资还没送到日本,世界各国的人民就已经知道中国的义举了。一些与中国似乎毫无关系的外国媒体也在大力宣传,他们声望:“中国人民高贵的品质,永远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事实证明,中国政府是一个充满人道主义情怀的政府,中国领袖是一位具有高尚道德的领袖,中国人民是一群文明善良的人民!这是一个光明的国家!”
  ……
  与中国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动作迟缓的日本政府。
  当然,这并不是他们不想搞好,而是没有这个能力。像这么大的自然灾害,此时的日本政府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处理好,更是缺乏经验,所以显得反应迟钝,救灾的组织也是没头没脑的。
  比如他们有一支消防队,因为组织混乱,被派遣到了一个被烈火包围的地方,但当地的水源又被摧毁,上级也没及时让他们撤离,结果这支消防队不但没有救到人,反而把自己也赔了进去。还有很多类似的乌龙事件。因此有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因为他们自己的混乱错过了挽救的机会,或者加大了损失。
  另外日本还有一个很倒霉的事情,就是这一次不仅仅是地震,地震的同时还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滔天巨浪恶魔般疯狂地扑向相漠湾沿岸的港口、码头和海滩,这些地方原本是灾民们以为是安全的栖身场所吗,当时在这里有很多避难的灾民,当他们看到十几米高的横空巨浪铺天盖地地涌来时,又慌忙向内陆奔命,践踏致死者甚众。
  其实,想从海啸的虎口逃生也难于上青天,因为巨浪是以每小时750公里的速度扑向海岸的,所以岸上的人瞬间即被大浪吞没,或被卷到了海洋深处,或被大浪抛向半空,有的则被巨浪抛向陆地。那些停泊在各港口、码头的各种船只不是被凶猛的大浪击碎、击沉,就是在海啸冲击下相互撞沉。海啸退却后,又将这些碎船全部卷走。横滨港曾停泊着一艘较大的渔船,巨大的海浪将其击成碎片,船上的人无一幸存。
  东京、横滨两地的港口、码头设施、地震中毁坏的房屋也被海啸中的巨浪洗劫一空。狂暴的大海平静后,东京等地的海滩变成大垃圾场,到处都是木制房屋的屋顶、床板、门窗、船的碎片和人的尸体。海面上也漂浮着类似的东西。但这些残留物只不过是大海狂暴发怒后所剩下的,来不及和潮水一同退去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被大海吞没,早已无影无踪。
  这次地震造成的大海啸共击沉各类船只八千多艘,东京、横滨、横须贺、千叶等地的大小港口、码头统统瘫痪。这些地方经历了一场真正的浩劫。
  这些损失还不是最麻烦的,更麻烦的是,因为码头设施大半被摧毁,港口航道被沉船堵塞,这就让其他地方赶来救灾的船只无法靠岸。只能到其他没有被海啸袭击的港口卸货卸人。但是由于剧烈的地震,关东地区的铁路已经基本上扑街了,公路也遭到严重破坏,交通系统几乎完全瘫痪。也就是说,外地的救灾物资和救灾人员都很难送进去。
  面对这种超级烂摊子,内田康哉顶不住了,他很爽快的辞职了。但是大家都不是傻子,他们都明白这种局面下谁去接棒谁就是傻叉。现在的内阁首相就成了烫手山芋,日本在明治维新以来,第一次出现了首相位置没人争的情形。
  原本一些为了首相宝座人脑子打出狗脑子的文官政客和陆军政客们,现在全都装聋作哑,不是以能力不足推辞,就是躲家里装病。最后绕了一大圈,这个帽子落到了前首相、海军上将山本权兵卫头上。
  因为在中日癸丑战争的惨败,当年山本权兵卫内阁是背着骂名滚下台的,而随后被揭露出的西门子事件,更是让海军方面雪上加霜,完全失去了进军首相宝座的可能。直到一战爆发后,海军在欧洲的表现总算把形象挣了回来。
  现在看到大家都缩卵了,摄政皇太子裕仁只得破例直接指定首相。至于裕仁是怎么想的,外人很难猜测,估计是气的,也可能是他觉得文官和陆军都他妈不靠谱,剩下的也就只有海军了。
  其实山本权兵卫也不想去出这个头,他也不傻啊。但是既然未来的“天闹黑卡”已经直接点名了,推是推不掉了,山本将军也就只好捏着鼻子,硬着头皮上了。
  海军的大佬们商量一阵之后,也觉得这虽然是个烂摊子,但也何尝不是一个翻身的机会呢?所以,山本兄贵,为了咱们海军的前途,你就安心上吧,俺们在你背后大力支持呢。
  当然,海军大佬们也是很机智的,他们找到陆军和文官的代表,直接表示:要咱们海军出头也可以,不过这个锅不能光是咱们海军来背,要背大家一起背,不然老子们也不干了。你说你行你上啊!
  于是山本内阁就成立了以首相为总裁的帝都复兴审议会,和以后藤内相为总裁的帝都复兴院。陆军和各个政党的代表全都加入了这两个组织。就连政友会总裁高桥是清,宪政会总裁加藤高明这两个拒绝首相位置又拒绝加入内阁的家伙也都被拉进来了。一时间,日本呈现了出举国一致的祥和情景。
  山本权兵卫是军人出身,也是政坛的老油条了,面对这种情况,他也不客气。一上台就颁布了戒严令,同时派出军队参与救灾和维持秩序。新内阁给了军队很大的权力,凡是在灾区的犯罪分子一经发现,可以无需审判,直接就地枪毙。
  在山本内阁的铁腕之下,原本快崩溃的社会秩序很快被扭转了过来。但是他们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之后的救灾工作却是举步维艰。比如,后藤内相提出的30亿日元复兴费用预算,但因为各方面扯皮,议会只认可了不足6亿日元预算,嗯,这叫善财难舍。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秩序是恢复了,到了9月中旬,最终的损失统计出来了。此次关东大地震的受灾人数超过400万,死亡和失踪人数达到16万,这个数字比原时空还多了点,这都是因为日本的工业和航运也都比原时空更发达,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更多,自然死得也更多。另外,还有超过10万人受重伤,250万人无家可归。
  面对这个烂摊子,日本政府的救援力量根本是杯水车薪,几百万灾民里面能保证温饱的,还不足十分之一。当人们从灾难中回过神之后,就开始对政府不满了。没办法,饥寒交迫还能感谢政府的人,这个世界上还是很少。更何况这个饥寒交迫还是政府的迟钝和愚蠢造成的,要是当时听了中国的警告,那会有这种事啊。
  本位面的传媒更加发达,托那些电台和电视的福,日本人对于外界的了解远远超过了原时空的同期,他们很快就注意到媒体上介绍的中国海原大地震。那一次的震级可比这次高多了啊,可人家中国政府处理得多好,人死得少不说,连灾后救援也是那么到位。
  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不幸也是比较出来的。再了解到中国政府的高效之后,在看看蠢笨无能的日本政府,怎么看都觉得面目可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