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469


第479章
牛牛,你为什么那么牛?!
  “啊,牛牛,你为什么那么牛?!你为什么那么吊?!”
  事实上,当我们亲爱的鸦片牛爆出这个大新闻之后,全世界都被雷得外焦里嫩。这句话不但文总想问,中国想问。所有国家的元首和大佬们都想问。
  牛牛,乃肿么啦?要不要这么逆天啊!你这个样子,大家还能愉快的玩耍吗?
  “卧槽!我还是低估了英国人,他们真不愧是千年搅屎棍!居然连我们的政策都山寨!”文德嗣表示,英国人真是太有才了,连这种办法都想得出来。
  那么英国人到底干了什么,如此让世人震惊?
  呃,也没什么,他们只是在印度实行了土改政策。没错,是土地所有制改革政策!还是模仿的中国和苏联式的强制性土地所有制改革政策!
  所以大伙知道后都傻眼了,土改你妹啊!你们英国是帝国主义的典范,资本主义的楷模啊,居然还去搞社会主义的土改,这样做真的好吗?一定是拿错剧本了吧!
  因为印度这里超过十年的独立运动,实在把英国人搞得搞得筋疲力尽了。虽然雇佣了日本当打手,但是很明显日本人是真的把自己当雇佣军了,他们根本没和印度人死磕的心思,都是捡软柿子捏,只要印度起义军的抵抗稍稍强烈,他们就开始划水了,折腾了好几年,才把孟加拉邦一带搞定了。但是日本人的德性我们都知道,孟加拉邦是搞定了,但孟加拉人也快绝种了。
  尽管日本人自己觉得自己干的好棒好棒的,但是这种程度的效率英国佬是受不了的,他们还指望从印度抽血去给自己进补呢,结果现在反而是不断在印度失血。而且他们以前占的地盘太大了,抢的殖民地太多了,不但是印度这里闹,阿拉伯的也门和阿曼同样在闹,非洲的殖民地同样的不消停,就连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三个亲儿子也是吵吵着要分家。
  如果是一战前的大英帝国,自然是不怕的,巅峰时期的日不落帝国没人敢惹,谁敢闹就把谁吊着打,各个殖民地都被抽得老老实实的,比乖孙子还乖,因为不乖的都挂路灯了。
  但是本位面为期五年多的一战加上西班牙流感,让英国死光了一代人,百多年积累的老底也空了大半,人没了,钱也少了,鸦片牛就牛不起来了。原本他们还认为,能够很快的解决印度问题,但今年多支英军部队被起义军全歼和重创之后,他们现在已经没有那种信心了。
  印度一连串的失利,非洲中东的不消停,使得英国是无论如何也耗不起了。而且旷日长久的殖民地战争已经耗尽了国民的耐心,也耗尽了权贵和资本家们耐心,目前国内反战情绪极为强烈,搞得工党内阁头大如斗。平民反战,是他们认为一战已经死的够多了,现在殖民地就是个泥潭,现在完全看不到快速胜利的希望,他们再也不想去海外当炮灰了。而权贵和资本家们反战,是因为这场战场实在有些得不偿失,再打下去就要亏本了。
  现在怎么办?麦克唐纳首相和他的工党内阁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是换个时候,他恐怕早就被撵下台了,但是这个时候的首相就是背锅侠,保守党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自然不会去干这种蠢事,他们乐得看笑话,反正搞得不好那就是工党的锅了。所以麦克唐纳首相的位置还坐得稳稳,大伙都想他把这个锅给完全接过去。
  工党就觉得自己压力山大啊,当然他们也可以辞职走人,但是这次组阁是工党首次,要是这就灰溜溜的下台,以后还怎么混?这政客就是靠脸吃饭的,要是脸没了还搞个毛啊。所以工党也是在硬着头皮死撑,不说把国内和殖民地搞得海清河晏,至少要拿点儿成绩出来吧,起码要把印度的殖民地起义搞下去啊。
  俺们大英帝国现在该怎么办?工党内阁的亲们想啊想。我们必须承认,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也不是充话费送的,人家也是靠本事挣来的。再加上当了上千年的搅屎棍,说到政治策略那是一点儿不差。就算是工党的没经验,但是其他人有啊,又不是所有英国人都想看他们工党的笑话。再说,人家的文官制度也是很完善的,事务官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官僚。
  所以工党内阁并不是真的找不到人出主意了,而是真的没办法。这几年下来那是什么办法都用了,包括但不限于拉拢分化、威逼利诱、收买胁迫、二虎竞食、挑动群众斗群众……等等手段都用遍了,局势还是这么无解。
  俗话说,人都是逼出来的。在沉重的压力下,终于有人一拍脑门,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在印度搞土改了!对,就是像中国和苏联那几个国家搞的一样,把那些土邦领主、权贵老爷们的地没收了,分给那些平民、贱民,并把那些贱民升级为平民。然后让这些平民直接向英国殖民当局交税,并把税率调整到比他们以前少,这样一来岂不是就把他们分化了吗?
  ……
  而且这个设想的脑洞虽然有点大,但是也不是没有实例,有中国和苏联以及其他国家革命的现成例子在,都充分表明了那些贫民一旦获得土地后,会爆发出多少强大的战斗力。而这些分到田地的平民,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肯定是会站在英国的阵营。
  这些平民才不会在乎谁当老大呢,土邦领主和英国人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区别。只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老大,就是好老大。这里要说明一下,印度这地方就是一团理不清的乱麻,各种民族各种宗教混成一锅大杂烩。
  没办法,在英国人来以前,印度这里就是一个地理概念,从来就没统一过。就连最强大的莫卧儿帝国也仅仅在17世纪后期占有了大半个南亚次大陆,不过他们的极盛时期非常短暂。1707年奥朗则布死后,许多强行征服的地区又迅速回到了割据状态。莫卧儿王朝的重点只能守住一些富庶地区,面对多如牛毛的独立土邦,穆斯林统治者最终还是放任自流。这片土地上,一直以来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各地的军阀、土皇帝多如牛毛。由于这种历史原因,他们很多土邦的上层权贵,和底层民众就不是同一个民族或同一个宗教。宗教矛盾加上阶级矛盾,也就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极度尖锐。
  以前英国统治印度的方式,就是依靠当地土王和权贵们充当中间阶层,对印度进行间接统治。但是现在情况下的是,那些中间阶层靠不住了,英国在一战当中的惨重损失,暴露出了自己的虚弱。让这些印度上层起了心思,再加上国外势力的煽动,他们看到了机会。这也是很正常,能当老大谁愿当老二,再说他们本来就是这里的老大。
  原本搞武装独立的只是些印度的中下层群众,比如跳得最欢的辛格那伙人,就没有几个出身高贵的。以印度的传统,这些人是没什么影响力的,怎么闹也翻不起大浪。
  而印度的上层人士是希望以和平手段逼英国让步,和平的从英国人手上接过权利,其代表就是甘地为首的国大党温和派。绝大多数的老爷们是不愿去拼命的,在他们看来,打打杀杀这种事情还是让屁民们去做好了,正好一边唱红脸,一边唱白脸,非逼得英国人让步不可。
  但是在1921年12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德里惨案”,完全打乱了印度上层人士的如意算盘,当时在广场进行和平静坐示威的印度人与来驱赶的英国警卫发生冲突,造成千多名印度人的死亡,其中就包括甘地这位“非暴力不合作”的代表以及国大党温和派的很多骨干。
  这之后,原本掌握大权的印度国大党温和派就失势了,钱德拉·鲍斯为首的激进派控制了国大党,该党的策略彻底转变,开始转向武装抵抗了。
  当这些印度上层人物加入起义军之后,英国人的噩梦来了。这些家伙都是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力的人,他们的号召力可远远不是辛格那伙中下层人士能比的。在这些老爷的号召下,南亚次大陆处处烽火,英国就悲剧了。
  ……
  说句实话,在以前英国人也没想过用这种手段,毕竟印度当地的上层人士也是他们殖民统治机构的一部分。但是这些人现在已经靠不住了,那英国人自然也就不会客气了,你不仁我不义嘛。
  这个主意好不好,效果怎么样,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出口恶气却是肯定的,而是这一招以前也没试过。拿来试试也无妨,反正情况不可能更坏了。
  英国的行动力还是很高的,计划确定之后,他们马上就派人到人革联和第三国际这两个组织的成员国取经来了,他们一方面让当地的外交人员收集该地的土改资料,又派了专门人士去这些国家考察。英国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牌帝国,土改这种事情也没啥复杂,宗旨就是一个:重新分配土地。把大地主、大贵族占有土地,分给占人口大多数的无地少地平民。
  于是,今年三月初,英国就开始在孟加拉邦、孟买、果阿、锡兰等日本和自己控制下的“解放区”开始了土改。印度这块土地经过了十几年的混战,人口损失严重,不但平民贱民死了很多,很多地方的婆罗门、刹帝利等上层阶级也是死的死,逃的逃。
  目前印度次大陆的起义军相当多,规模大的有十几股,小的就难以计数。但是有两支起义军比较特别,一支是辛格领导的“自由人民军”,这支起义军主要活跃在南亚次大陆东南沿海,以及海德拉巴和卡尔纳提克一带的。还有一支是“马拉特解放阵线”,主要活跃在南亚次大陆的西北,德里和恒河以南的原马拉特联盟区域。这是两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武装力量,手段都特别的激进。
  他们不但杀英国人,也杀那些印度的上层权贵,给他们的罪名是“内奸、叛徒、可耻的罪犯和剥削者”等等。这年头的印度上层哪一家没有和英国合作过?所以凡是他们所到之处,上层基本上都被杀全家了。而且他们还是无神论者,对宗教寺庙也毫不客气,无论是绿教、佛教、三哥教还是别的什么教,凡是有血债的,和英国人合作过的宗教人员,也统统杀全家。
  这两支起义军每到一处都杀得人头滚滚,杀人抄家之后就是烧毁所有的地契,然后把土地分给当地穷人,比如“马拉特解放阵线”在攻克了德里之后,将当地官方封存的地契文件等相关资料集中到广场上,点了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干净净。因此他们的支持者极多,现在印度西北和印度东南已经全部陷落了,英国殖民当局不得不把总督所在地从德里撤到了孟买。
  好吧,其实英国佬能想到自己搞土改,多半也有受到他们启发的原因。不过英国佬这些老牌帝国主义者活儿就干得漂亮多了,同样是土改,他们就参考了多个国家革命的经验,制定一个“大英帝国荣誉公民”制度,凡是为英国人做事的,愿意效忠英国的,愿意参加英国“印度治安军”与叛军作战的印度人,就会被授予“大英帝国荣誉公民”的称号和证件。只有获得了这个称号的印度人才可以享受分配的土地。
  现在印度被这么折腾多年之后,在很多地区的上层人士已经所剩无几,当英国人收复了这些“失地”后,又再次举起屠刀,把那些和起义军有牵连的当地上中层再杀了一遍,至于有没有勾结,还不是英国人说了算。这些倒霉蛋的财产和土地自然就是被宣布收归“国有”,哦,不,是“皇有”了,是被充入“印度皇室”领地了。
  英国毕竟还是君主制国家,所以他们的土改和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还是不一样的,他们把这些土地都称为皇室领地,该交的税率就叫“皇租”。而这些印度人今后就是直接给英国人交税,再也不用再给土王、领主交租交税了。
  然后英国人就重新制作地契,把这些土地分配给了“大英帝国荣誉公民”们,让他们成为“皇帝陛下”直属的“佃户”。
  而且不单是帮英国办事和参加了“印度治安军”的人可以成为“大英帝国荣誉公民”,就连那些叛乱区(起义军统治区)和过渡区的“良民们”也可以来领证,只要家中有人加入“印度治安军”,和在殖民地的机关、企业、农场工作,就可以申请成为“荣誉公民”,然后参与土地分配,当然后者要少一些。
  最重要的是,英国把中国优待军属烈属的那一套也山寨了过去。英国殖民当局宣布,所有的“荣誉公民”的田地税率都只收三成,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税收。凡是家中有人在“印度治安军”中服役的,都享受税收减半的优待。若该军人在军队服役期间作战身亡,而家属享受十年免税的优惠。当然,如果是军人在战争中当了逃兵,田地就会被收回。如果叛变的话,惩罚就更重了,家属会被丢进大牢服苦役。
  在这个时期的印度和旧中国也差不多,平民要承担非常沉重的田租和各种税赋,交个七成八成的都十分常见,英国人给出的三成农税绝对是真正的仁政了。
  在这个政策执行了几个月之后,英国佬惊喜的发现,控制区的局势一下子就稳定下来了。除了“自由人民军”和“马拉特解放阵线”这两支也在搞土改的起义军,其他起义军已经被压制住了,特别是那些由上层人士领导的起义军,已经出现了逃兵,跑英国人这边了。
  麦克唐纳首相和他的工党内阁弹冠相庆,都觉得自己太有才了!这么棒的主意都能想到。
  英国人的“土改”政策彻底扭转了自己的窘境,极大改变了印度的局势。他们现在已经不通过当地的上层转手,而是直接向最底层收税。这种做法极大提高了收税效率,之前那种间接税收的办法,英国人自己拿不到多少的,大头都被当地上层拿走了。最重要的是,把底层印度人的利益和自己绑在了一起,造成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极大稳固了自己在印度的统治。
  当然,损失惨重的就是当地的土王、领主和上层权贵了。不过以前英国佬只是把他们当狗,又不是当爹,狗不听话还敢反咬主人,自然是一棒子打死了。现在英国人有了更好的统治手段,这些原本的上层就自然成了牺牲品。
  工党内阁现在已经很有自信了,在他们自己已经有了广大平民的支持,起义军那点儿战斗力就是渣渣啊。
  不过,英国佬这种玩法,也是把全世界都吓得不轻。
第480章
当前的南美
  共和2769年(西元1928年)10月20日,美国华盛顿,白宫。
  “疯了!疯了!英国人一定是疯了!这哪里什么是工党内阁?这分明就是俄布党内阁,或者科社党内阁!他们就不怕玩脱吗?”
  詹姆斯·米德尔顿·考克斯总统一脸吃了大便的样子,脸上的表情是囧了又囧。在半年前,当他首次接到这个消息后,还以为是手下喝高了。但是没想到的是,经过再三确认后,这个情报是真的,后来鸦片牛也居然真的这么玩起来了,而且现在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詹姆斯,这很正常。反正在英国人看来,不管怎么玩,也不会比之前的情况更坏了。”国务卿班布里奇·科尔比耸耸肩,不以为然的说道:“而且他们的办法,现在看起来效果还不错,不是吗?”
  科尔比笑了笑说道:“再说英国工党本来就是左翼政党,他们会这么玩,我一点儿都不奇怪。反正英国国内的情况和东方不同,他们没有无地少地的农民,没什么土地矛盾,无论他们在印度怎么搞土改,也不会波及到国内。”
  “嗯,确实如此……看来土改这种办法,也只是在东方和东欧地区好用。”考克斯想了一会儿,觉得也确实如此。
  现在的英国确实没有土地矛盾,因为早在几百年前他们就玩起了圈地运动,然后搞“羊吃人”,最先倒霉的就是无地少地的贫下中农。这么几百年搞下来,已经把所有的贫下中农都逼得转职成工人了,要么就是移民到殖民地去当农民。到了本世纪,英国国内已经没有东方意义上的“农民”,全都是大地主,或者叫农场主。
  同样的,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也是这样玩的,这些国家现在也没有东方意义上的农民了,因为那种无地少地的农民不是死了,就是转职了,或者移民了。大多数欧洲国家现在所谓的“农民”,如果让东方去,那都是地主的级别。就连号称最小农化的法国,他们土地最少的农民也有30英亩(182亩)以上的耕地。
  美国就更不用说了,托《宅地法》的福,要是那个美国农民的耕地低于160英亩(971亩),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农民。
  所以在工业化程度高的欧美国家,大多数下层平民都不是农民,而当农民的又不缺土地,再说还有殖民地,所以土改对于下层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他们自然是不怕什么农民运动的,当然反过来,他们最怕的就是工人运动了。
  考克斯说道:“班布里奇,你说,英国佬会不会在非洲也搞土改?”
  “非洲?哈哈哈,那些黑鬼会种地吗?”科尔比笑了起来,鄙夷的说道:“那些黑鬼就是天生的奴隶,他们只能在主人的指挥下,在鞭子的督促下才会种田。你看看现在我们扶持的西非三国,给他们分了那么多耕地,还是年年闹饥荒……”
  “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让那些黑鬼独立建国是个错误,我们太高估他们的能力了。我觉得他们简直是猩猩的亲戚……”一提到西非三国,考克斯也觉得很无语,很头疼。
  现在他们一手扶持的西非三国完全就是一堆破烂,比如那个多哥兰,在德国人统治时,还是非洲殖民地的榜样,全非洲经济最好的地方。在一战前的非洲,当地的基建及生产水平算是数一数二的。结果黑蜀黍们接手后,没多久就把这里生生的玩坏了。喀麦隆和利比里亚也差不多,欢快的黑蜀黍们没多久就把美国的援助吃光了,然后就开始内讧,互相抢夺生活物资。
  现在西非三国的黑蜀黍们使劲的折腾,却不肯好好搞建设,结果搞得大片田地荒芜,年年闹饥荒,不但不能给美国输血,还反过来需要美国援助粮食、衣服和生活用品,让美国头疼死了。现在这三个国家已经成了全世界的笑料,大家都说这是美国的败笔。
  “但是,詹姆斯,如果没有西非三国,我们国内的那些黑鬼怎么送出去?又怎么能有机会介入非洲?我们现在非洲的局势那么好,可见这个政策还是很成功的。至于给他们的那点儿援助,就算是代价了,这和我们得到的利益相比,根本不算什么……”科尔比连忙说道。支持黑蜀黍建国的策略,他是重要的支持者和实行者,鄙视黑蜀黍是一回事,但是这个政策不能说错了,怎么也不能打自己的脸呢。
  考克斯无奈的说道:“法克,这些该死的黑鬼为什么就不肯学学人家东非呢?都是黑鬼,为啥差距就那么大呢?”
  不幸是比较出来的,现在黑非洲的独立国家里,东非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发展得最好,其农业生产不但能完全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大量出口咖啡、棉花、腰果、烟草、剑麻、除虫菊、丁香等农产品。工业也有了很大发展,还建立了非洲最强大的陆军和空军,就连那支海军也似模似样了,虽然在列强看来,那支小小的海军不值一提,但是在非洲国家里面却是首屈一指的。这可把德国高兴坏了,经常都在炫耀“我们家的孩子如何如何”。
  科尔比摊摊手:“东非的黑人和西非的黑人本来就不是同一品种,再说东非政府里的官员大半都是德国人或德非混血儿,而我们只是在西非三国留了几个顾问……”
  当年美国为了给自己立牌坊,在完成移交之后,只是对一些黑人官员培训了一下,就没管了。没有在西非三国的政府设置白人官员,只留下了几个顾问,宣称“这是让黑人完全独立,我们什么都不干涉”,结果现在发现自己太乐观了,黑蜀黍们就不是管理国家的料,搞了一大堆破事出来。但是现在覆水难收,又不好把以前的话吃回去,也就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好了,好了,班布里奇,我们别提那些黑鬼了。”考克斯打断了科尔比,他对黑蜀黍是实在没指望了,就转移话题说道:“我们还是说说南美吧,那该死的哥伦比亚现在吞并了委内瑞拉,不能再让他们吞并厄瓜多尔了!”
  “嗯,确实,要是让哥伦比亚再吞并厄瓜多尔,就麻烦了。委内瑞拉都是些废物,居然连一年时间都没撑住……”
  这时,旁边突然响起一个声音:“国务卿先生,委内瑞拉的军队并不弱,是哥伦比亚太强了……”
  科尔比回头一看,却是美国陆军参谋长查尔斯·萨默罗尔上将。这位老兄正和海军作战部长弗雷德里克·休斯坐在旁边喝咖啡呢。刚才总统和国务卿的谈话他们没插嘴,现在听到本专业的事情,萨默罗尔就忍不住说几句。
  “哥伦比亚军队的装备水平是不如委内瑞拉,但是他们的将领太强了,卡西利亚斯将军的指挥水平极高,我们研究过他的几次战役,他的指挥艺术都堪称经典,将自己的兵力发挥到了最大,而把敌军的装备优势压制到了最小……”提到那位哥伦比亚的“战争英雄”卡西利亚斯,萨默罗尔就赞不绝口。
  休斯也在搭腔:“虽然我对陆军不太懂,但是照这个情况看,我不认为厄瓜多尔能撑得住,如果我们不介入的话……”
  “那个卡西利亚斯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居然那么厉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