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3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5/469

  其实核潜艇理论上在水下憋多久都可以,只要不出故障,关键是人憋不了那么久。
  “其实也没这么夸张,其实这是心理作用。根据测试,潜艇里面的空气质量还更好些……”在大伙都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个戴眼镜的青年却很不识趣的说道:“我们在设计本级潜艇时,就考虑到了长时间水下作业的问题,我们增加了专门用于空气质量控制的整套设备,可以自动调整空气中的氧、氮、二氧化碳等成分的含量和负离子浓度,还能自动去除空气中的尘埃和异味……”
  你妹的心理作用!这番言论听得大伙直翻白眼,你丫说下面空气好,还急忙忙的跑上来干啥?
  这人很淡定的说道:“我都说了,这是心理问题。虽然在仪器上的分析结果没有任何问题,但就是心理上觉得外面的空气更好,我当然也不例外……”
  “儿子都是自己的好,所以在黄副总看来,这白鲸级肯定是极好的,里面的空气就不用说了……”旁边一个偏瘦的专家笑着说道。
  “哎,江工,你也别只说别人,这潜艇上的核电系统也是你们的产品啊……”旁边一个专家也说道。
  这个叫江晨的核电工程师笑了:“这一路上我们的电气系统可一点儿没掉链子啊……”
  “开什么玩笑,你们那东西要是出问题就麻烦了……”
  “哈哈哈哈……”众人都开心的笑起来。他们全都是这艘潜艇的设计方和子系统相关单位派来现场蹲点的专家,这艘潜艇或多或少都和他们有关系。
  这时,江晨突然眼前一亮,他发现这潜艇的外壳在阳光照射下投射出蓝莹莹的光彩,如同瓷器一样的光华。他连忙蹲下来摸了一把甲板,又摸了一把指挥塔,不禁啧啧称奇:“这潜艇的外壳材料是什么做的?海里潜航了三个月,外壳上居然一点儿没有锈蚀的迹象。”
  “是的,这一批潜艇外壳用的材料和以前不同,以前用的Z110号钢板。这种材料在理论上是不会生锈的。”那位黄副总扶了扶眼睛,语气中充满了得意。他叫黄振中,广东人,是建国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第一代核潜艇副总设计师。
  “那岂不是不锈钢,但是看颜色不对,这颜色不像涂料,倒像是发蓝处理过的本色……”一位专家也摸了一把壳体说道。
  “对啊,我记得我们上船的时候,它还是银灰色,现在怎么就变颜色了?氧化反应?这是什么金属?看这颜色,难道是含铜?”
  几位专家都起了好奇心,忍不住都随手摸了一把。开始上船的时候,他们可没去注意这个细节。
  “哈哈哈,不用猜了,这是一种全新的合金,你们之前不可能见过。”黄振中得意的笑道。
  “黄副总,快说说这种具体理化数据,我看我们那边能不能用上?”一位专家一把抓住他追问道。这位是北航的工程师,也是无人机的设备提供方。他很敏锐的察觉到这种合金可能带来的好处。
  “它的特性和钛合金差不多,但加工性更好,也更便宜。不好意思,有保密条例,我只能说这么多。如果上头认为你们需要这种东西的话,自然会让你们知道的。”
  “和钛合金差不多?加工性更好,也更便宜。”那位北航的工程师眼睛都绿了。
  “长喙鲸号”和它的姐妹艇槌鲸号比起它们的前面两首前辈还有个很大的不同,它们的外壳材质不同。第二批白鲸级艇体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材料。
  其实这就是铁铝合金,一种在原时空的一百多年后烂大街的材料。铁和铝各有优缺点,如果能组合起来形成合金那么就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材料,很早以前就有人想过这个点子,但是二者的熔点相差很大,比重也差很多,又难以亲合,所以很长时间里都没有成果,直到21世纪初,都只能在实验室里少量制取。
  后来是冶炼技术发展了,有人试着把含碳量低于万分之一的纯铁溶液,和纯铝液混合采用电磁搅拌加上机械搅拌,等到形成固液混合态时,再用压力机反复揉合,以阻止铁铝各自形成晶粒,终于得到了稳定的铁铝合金。又找到了新的添加剂元素,钒、镍和几种稀土元素,它们能大幅度减少搅拌时的摩擦力,并可以使铁铝结合得更好。后来经过反复试验后,得到了两种主成分金属最稳定的比例,即著名的“黄金分割”372:618。而且更绝的是,把铁铝的比例倒过来居然也是最稳定的,这样就得到了一对“共轭合金”,而且它们的热膨胀系数也极为接近,能很好地焊接结合。铁占大头A合金比重约5.825,铝占大头的B合金比重约4.57。
  不过即使到了这时,虽然它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合金,但是它的性能却完全不符合人们的预期,它除了会像铝一样,会产生致密的氧化层之外,并没有保留两者的优点。密度比铝更大,硬度、强度、耐腐蚀度等理化指标还远远不如传统的铝合金……没错,这就是和半履带车差不多的玩意儿。
  这种性能极为不堪的合金,被认为没有什么价值的垃圾。人类有史以来就搞过无数种合金,但真正有价值的也不到总数的百分之一,无非就是增加了一种垃圾合金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
  在十年后,有人发明了更吊的新型热处理工艺,就是辐照硬化处理。于是他们就把不同材质的零件加热到不同的温度,再用不同的辐射源进行不同时间、不同剂量的照射。当他们实验到了垃圾一样的铁铝合金时,却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玩意儿。这东西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再进行辐照之后,居然出现“原子微量塌缩现象”。
  原子间的挤压现象,使其产生了飞跃式的变化。零件收缩了约百分之一的尺寸,密度上升了约百分之三,但是合金的强度、硬度和高温强度都大幅度提升,A合金的强度和硬度超过了钛合金,B合金和钛合金相当,而高温强度略低于钛合金,但高于不锈钢,最重要的是其焊接性能很好的保留了下来。而且由于原子结构更致密,酸碱物质无法侵入它的表面,使其拥有极好的耐腐蚀性,完全可以与昂贵的钛合金相媲美。这一家伙,就让铁铝合金丑小鸭变白天鹅了,从垃圾一跃成为社会上的主流合金材料。
  冶炼这方面是文德嗣穿越前的老本行,这种合金的性能参数和生产工艺他都是倒背如流,只是前些年没有条件,没办法复制出来。这东西的原理虽然简单,但是相关的前期处理、搅拌、冶炼和后期热处理设备都不是20世纪初的工业能够解决的。一直到了前年,相关的科技树都到位了,这才开始制作那些后世烂大街的新型合金和新型材料。
  这款合金不但价格比钛合金低得多,更重要的是它的加工费用比钛合金更要低得多。钛合金制品的价格所以贵,有一大部分是在加工费上。而铁铝合金的加工却极为容易,它在刚成型,未经辐照之前是极为柔软的,很容易加工,其后一经辐照强度硬度立即猛增,尺度缩小了1%,比重增加了3%。甚至可以利用现有的加工设备,将坯料加工成所需的各种规格形状的板材、管材,甚至是方管、异型管,还可以预先弯制成各种形状,然后进行辐照强化。只要厚度和宽度的尺寸放大百分之一即可。其他的机加工件和压铸件也是如此处理,只要控制好尺寸,制作的成品经辐照强化后即可使用。
  这款合金的比重也接近钛合金,并且继承铝的无磁性特征,可以说是超廉价的钛合金,一旦得以广泛应用其效益是难以估量的。特别是对于海军舰艇来说,高强度、无磁性、耐腐蚀和小比重这都是极难得的性能。原时空的毛熊就玩过钛合金潜艇,还不是全钛合金,但后来发现实在是坑爹的贵,只好不玩了。而有了铁铝合金,中国就可以玩“全钛潜艇”了。
  此外,它的这些特性对于陆军的战车、车辆、大炮,空军的飞机、飞艇也是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这种便宜的东西,哪里敢想象用全钛合金来造战车和舰艇啊。
  而且它在民用方面其价值更是难以估量。钢铁材料的大敌之一就是腐蚀,尽管人类花费巨资采用了涂漆、涂塑、涂油、镀铬、镀锌、镀锡等各种防锈手段,可每年还是有上千万吨的钢材变成了铁锈,不光如此,由于锈蚀造成的事故甚至灾难也是常有的事情。不锈钢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它的强度太低、成本太高,特别是加工性能不太好,导致了应用范围比较狭窄。
  而铁铝合金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把铁铝合金大量用于造船、工业管道等需要耐腐蚀的领域,那么性能无可比拟。想想全钛合金的船,那画面太美不敢看。
第501章
飞得比声音还快
  共和2774年(西元1933年)3月19日,成都。
  “齐省长,这事你得管管,不然我就没法交代了。他们这样一日三惊的,这不是扰民吗?”
  成都市的王市长正在向上级诉苦。
  “老王,你说,你让我怎么管呢?人家是中央直属单位,而且这是国防事业,文总关注的重点项目,难道让他们停下来?就算我说话,他们也不会听的……”齐省长觉得脑仁都疼了,没好气的说道。
  最近,成都市民纷纷反映经常听到了空中传来剧烈的爆炸声,非常吓人。有时一天两三次,有时一天十几次,最多的时候一天爆了几十次。这种神秘的爆炸声给成都人民带来了很大困扰,有孩子被吓哭,有牲口宠物被吓得惊了,母鸡不下蛋了……等等,这些还是小事。因为官方一直没有出面澄清,导致民间情绪有些不稳,甚至有流言是什么工厂爆炸,或者恐怖分子袭击等等。
  “那我怎么办?现在几个区长、县长就赖在办公室里等我解决呢。我知道这个是国防机密,所以又不敢给他们说实情,你说我怎么办?”
  “好吧,你先回去等一会儿。我直接找总理去,玛德,他们成飞到底在搞啥啊……”齐省长愤愤不平的说道。
  没多久,这事就直接捅到文德嗣那里去了。因为这种现象不止是成都,还有应城和广州。各地政府官员纷纷叫苦。
  “嗯,这是我考虑不周,没有想到这东西动静这么大……”文德嗣首先作了自我检讨。“马上命令三个单位,以后不得在人口稠密区进行类似的试验了,让他们去西北,漠北,东北或者大洋上,那些地广人稀的地方,随便他们怎么折腾。哦,另外几个航空航天方面的单位也全部通知到,以后做这种试验,都注意一下,不要扰民。就算要在本单位做,也千万别在低空搞!”
  “民间那边我让他们去解释,这是在进行与人工降雨有关的大气层科学试验,然后让地方政府统计,确实因此造成了损失的,我们进行政府赔偿。文总,你看这样可以吗……”张立铮笑着说道。
  “好的,就这样处理。与人工降雨有关的大气层科学试验,这个理由非常确切……”文德嗣笑着点点头。
  “对了,他们的超音速试验都还顺利吗?”
  张立铮答道:“三家单位的进度都很理想。成飞的1066工程达到了2.7倍音速,鄂飞的1067工程达到了2.5倍音速,广飞的1068工程达到了2.4倍音速……”
  没错,这种神秘的爆炸声就是三家飞机厂在进行超音速飞行试验产生的音爆,飞机在超音速飞行时产生的强压力波,传到地面上就会形成如同雷鸣的爆炸声。当飞机作低空超音速飞行时,不但地面的人畜能听到震耳欲聋的巨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严重的还可以震碎玻璃,甚至损坏不坚固的建筑物,造成直接的损失。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这种影响越来越弱,当超过一定的高度后,地面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
  4月12日,安西省,红砂沙漠(克孜勒库姆沙漠)。
  红砂沙漠横跨安西、蒙池和西海三省,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面积104万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漠,和面积32万平方公里的大荒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第三大沙漠。不过这里的条件比大荒沙漠要好得多,年降水量有100-200毫米,而大荒沙漠年降水量极低,从西部的38毫米到东部的10毫米不等。最重要的是,大荒沙漠是流动沙漠,是标准的沙漠,而红砂沙漠是固定沙漠,戈壁沙漠就更不用说了,很多地区都不算是真正的沙漠。
  再加上红砂沙漠地处锡尔河与阿姆河这两条大河之间,比邻咸海,水汽比大荒沙漠多了不是一点半点,所以红砂沙漠内有很多小绿洲,能够成为畜牧业的中心。
  不过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环境改造之后,现在的大荒沙漠已经旧貌换新颜,可以改名叫大荒草原了,当然比起真正的草原还是不如,目前那里的环境还是比较脆弱的,只要少数特殊植物才能生存,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其植被覆盖高于荒漠,但低于典型温带草原。即便是这样,比起以前寸草不长的沙漠时代,也已经是天堂了。
  当然进行环境改造的并非只有大荒沙漠,还有青海、甘肃、漠南漠北(内蒙外蒙)等地的沙漠荒漠。安西故地在1918年回归中国之后,从1919年开始,这一带的沙漠和荒漠也同样进行了环境改造。不过这一带的环境改造时间要晚了近十年,所以看起来的变化没有内地的沙漠那么显著。不过沙漠里植被的增加以及沙漠化地区面积的缩小还是非常明显的,这从空中就能一眼看出来。
  中国的这种环境改造手段,也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兴趣,对于这种兴趣,文总一直是持鼓励态度的,他巴不得这些列强都把各个恶劣地区改造得山明水秀呢。因此这类环境改造的植物种子是面向全球发售的,种植方法也都是公开的,也接受培养和派人指导的请求,给钱就行。至于他们怎么搞,文总就不管了。各大列强也都买了一些回去,也派了人过来学习,或者请人去指导,哪家列强家里没沙漠荒漠的,就算本土没有,殖民地也有的。
  但是列强们的进度就非常的感人了,虽然这些东西都是公布了二十多年了,但是除了人革联的小弟之外,就是苏联和美国还有点儿成绩,其他国家都是泛善可陈,像德国佬地盘上本来没有沙漠就不说了,英法这种手里大片沙漠的国家,居然没怎么去搞,实在是令文总非常失望。
  好吧,英法没啥动力的原因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们的沙漠都是在殖民地,这动力就不是那么充足了。再加上一战的伤筋动骨,一战后的殖民地大起义又耗得他们死去活来,让他们实在没什么兴趣去建设殖民地了。“反正你们沙漠了那么多年都过来了,要搞自己去搞啊。”
  美国没有殖民地,呃,名义上是没有,按理说他们的沙漠都集中在本土,总应该有动力吧?丫的财大气粗又不缺钱,但是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改造环境的好处,大伙也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这一大笔钱谁来出,就成了个大问题。
  因为搞这项工程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是一个非常庞大,耗时很久的工程,这投入的人力物力就海了去。中国为此投入了数量几千万计的劳改犯、劳教人员、文明学校学员,以及各种志愿者和被志愿者,前前后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的这些投入,都不是秘密,也没保留的让美国佬知道了。可能是这个数字太惊人,把美国佬雷到了。
  好吧,虽然他们家的沙漠面积比中国的小,但是沙漠和荒漠加一起也有百多万平方公里,就算按照中国工程量的三分之一算,这个投入也够吓人了。所以参众两院的老爷们为这事儿吵得面红耳赤的,善财难舍啊,这个年代可没绿党来着。
  东部各州的老爷们首先表示:沙漠都是在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内华达、亚利桑那、犹他、新墨西哥等州,和俺们东部的木有关系。俺们要为选民负责,不能把纳税人的钱浪费在沙子上面……云云。
  西部各州的老爷们马上就火了:这开发西部是俺们大米国的既定国策,你们不肯出钱改造沙漠,就是反对西部大开发,就是反对既定国策,就是和选民作对,就是路线错误,就是美奸国贼……云云。
  这下子嘴炮起来没完没了,双方嘴炮了好几年,直到考克斯总统的第二任期都快完了,才好不容易扯完了费用的问题,然后又开始扯人手问题。中国那边有几千万劳改劳教人员当廉价劳动力,可美国没有啊。要是正儿八经的雇佣人手去种树种草,那费用就海了去,这点儿经费肯定是不够的,要老爷们增加费用的话,起码又要花几年来扯皮了。
  这下子扬基佬有些后悔了,早知这样当年就不该把黑蜀黍们打包都送回非洲的,经过十几年的迁移,美国黑人数量已经从战前的将近一千万,锐减到了现在的六七十万了。当年送黑蜀黍送得太嗨了,这下子廉价劳动力可就不好找了。可要把黑蜀黍们再迁移回来,也不现实,姑且不说费用和折腾,光是一个政治正确就不好过关。
  当年把这些黑鬼送回去的时候,大伙都是欢天喜地的,现在自己打自己脸吗?虽然说翻脸像翻书是政客的必备技能,可翻得太快了也不好看的。于是只好先把这剩下的六七十万黑蜀黍先集中起来,送到西部沙漠种树种草去。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这不,经济危机不就来了吗?社会上一下子就多了几百万上千万的破产和失业的人口,虽然人革联和第三国际都在伸出橄榄枝招揽人手,但总有很多就不愿去那边,或者不符合要求的。这部分人起码有一半。
  胡佛总统也是被这些人逼急了,都快急出毛病来了。这帮人如果不安抚好,再来一次革命咋整?最后有个智囊灵机一动,一拍脑门:“议员老爷们不是为种树的人太少发愁吗?得了,就让这些人去种树吧!”
  于是皆大欢喜了。现在美国搞环境改造的人手倒是够了,但是开始的时间太晚,所以成效还不大。
  倒是苏联很给力,本来他们地盘上的沙漠就不多,面积都很小,还是零星分布。在史大林同志一声号令下,几十万上百万劳动者大举出征,还有好多流放人员也被送了过去,这些可怜巴巴的小沙漠分分钟就给斯达舒跪了。
  其他人革联国家环境改造给力,也同样是因为了体制上的优势,在举国动员之下,不计较代价,没有多少事情摆不平的。不过这些国家人口有限,国力也有限,进度肯定没法和中国相比。
  彩石镇位于红砂沙漠中部,在原时空的历史上,它叫做“乌奇库杜克”,在苏联时期因拥有露天铀矿而被列为保密行政区。没错,这座镇子就是为了铀矿而建立的。虽然文总满世界的买铀矿,但是本国的也不能放过,特别是这种易开采的露天型铀矿。
  再说,这也是对群众负责的表现,要不然群众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跑这里玩,被辐射了岂不是冤枉?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悲剧的发生,负责任的文总打算把这些危险的东西统统收起来。你问沙漠里谁会来玩?现在不是正在改造沙漠吗,等以后改造好了,这里就不是沙漠了。说不定还会成为旅游圣地呢。铀矿石是矿石家族的“玫瑰花”,色彩艳丽,五彩斑斓,有些还具有宝石光泽,甚至还有夜光性,看起来非常漂亮。不识货的家伙说不定还会当成稀世珍宝、绝世宝石之类的好东西捡回家去呢。
  彩石镇就是因这些五彩斑斓的矿石而得名,实际上,这个名字是当地人自己取的,它在地图上是不存在的,行政机构里也没有这个编制。它的正式名称是“9527劳动农场”。这里虽然很偏僻,但却有一条支线铁路通到外界,除了少数大城市,这里恐怕是安西地区通铁路最早的地区。
  这个“农场”当然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这里不种东西的,也种不了东西,就算种出来恐怕也没人敢吃。他们只是收东西,从地上“收获”那些五彩缤纷的,漂漂亮亮的,甚至还会发光的石头。
  一群穿着背后带号码的蓝色劳动服的人正在矿场里挥汗如雨的劳动着,他们或开着小型铲车,或用长柄钳子,或用铁楸,把那些矿石倒进斗车,然后送到一旁的选矿场,再由那些穿着同样制服的人用选矿机在选矿。选出的精矿再进行称重后,装车运走。
  “都精神点儿!今天要是完不成份额,我们一组人都只能啃咸菜窝头。干好了就有好酒好肉哦……”一个中年人一边劳动,一边给同伴鼓劲。这人虽然现在满脸胡茬,肤色泛黑,但仔细看就会发现他皮肤细腻,手指纤长,根本不像是干这种活的。
  如果是有熟人看到,肯定会大吃一惊,这不是南方某某报的知名大记者,“武山侠客”田城吗?去年这位田大侠田大记者因为在报上造谣惑众,吃人血馒头,导致被害者一家无法承受精神压力,自杀的自杀,发疯的发疯,在社会造成了强烈的负面影响。因此被最高道德法庭判处80年有期徒刑,剥夺人权十年。然后就被送到这里来了。
  “好嘞,加紧干啊……”同伴们一听到“好酒好肉”,顿时像是条件反射一般,只觉得头脑里一阵激灵,一顾说不出的意识就传递了过来,力气又大了几分,心里的杂念顿时全无。就连那个鼓劲的田大侠在说出这句话之后,也埋头苦干起来。
  这些矿工里面有很多在之前都有显赫的身份,有的曾经是知名的大律师,有的曾经是高高在上的法官,还有的曾经是衣冠楚楚的教授。另外还有前宗教人士,什么高僧大德、神甫阿訇、真人教主等等,也有前清的王爷贝勒、国公王子、将军都统啥的,还有从外国远道而来的志愿者,更有新领土那些抗拒民族融合,开历史倒车的反动分子。反正都是被判过“剥夺人权”刑罚的。
  在距离矿区几公里外的一处小山上,一群人正在对着这边指指点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5/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