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469

  他们说的【乙型瓷钢】也就是B型铁铝合金,现在为了迷惑外界,这段时间推出的各种新型合金都被取了个很叼的外号。两种铁铝合金就被叫做甲型和乙型瓷钢,而【秘银】就是现在这三架飞机上的机体材料。另外还有一种【精金】,那是一种装甲材料。
  在人类的航空史上,当飞机突破了音障,开始向马赫数2.5以上发起冲刺时,一个全新的障碍就已经开始横在了人类面前。那就是因高速飞行的机体与空气分子急剧摩擦而产生高温所带来的“热障”。当飞机以马赫数2的速度飞行时,其机体表面温度已经达到摄氏107度,而当飞机继续加大油门向马赫数2.5冲刺时,其机体表面温度会达到了200度以上。而根据计算,如果飞机达到马赫数3的时候,那么它的机体表面温度将达到300度!
  高温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一般来说,飞机的机体材料都是铝合金,即使是高强度的铝合金,其熔点也只有摄氏400-500度,而在300度的高温下,传统的铝合金蒙皮材料将变得比纸还要脆弱,如果再加上高速带来的巨大速压,那么此时的机体将变形甚至崩解。
  当然我们都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用钛合金嘛。是的,钛合金确实可以,但原时空的苏联人在制造米格25的时候,他们的钛合金加工能力很弱,无法制成合格的机体,于是就脑洞一开,玩起了不锈钢飞机。这也是“飞行不锈钢”外号的来历。
  不过,本位面的中国还不至于那些狼狈,去用不锈钢做飞机,文德嗣手里有更好的材料,而且不止一种。以本位面中国的加工能力,要做钛合金飞机当然没问题,但是有更好更便宜的材料为什么不用呢?
  瓷钢这种东西其实是为战舰、战车、大炮这些东西准备的,主要是这些武器用的更多。当然文德嗣也不会忘了飞机,他为飞机准备的是另一种新型合金——“镁钠合金”,这种使用神话中的传说金属来当外号的东西性能是极为逆天的。
  它的比重约是铝镁合金的一半,只有1.38!强度略低于钛合金,高于不锈钢,比强度大大高于瓷钢;高温强度略低于钛合金,但完全可以承受战机在高空以马赫高速飞行时的气动加热效应。
第503章
超级乌龟壳
  “这种【秘银】,完全可以大量应用在航空领域上,它的比重只有1.38啊,只有铝合金的一半,如果全部用这种金属代替铝合金,那么我们的飞机机身重量就可以减轻将近一半啊。这可真是太好了!”一个工程师兴奋的说道。
  “是啊,你说得没错。不过一分钱一分货,这飞机机身的造价就是原来的三倍多了……”旁边一位对于数字比较敏感的同伴说道。
  “那也是值得的,现在我们这些飞机的造价大头主要都是发动机和电子系统上,机身还占不到总价一半呢。算下来,也就是比原来贵一倍的样子吧……”
  “不过,现在听说这种【秘银】还不高,就算要全面代替铝合金,也不可能很快做到。”
  航空材料对于重要很敏感,越轻越好,相对便宜的铝合金本来是很合适的,但是它的高温强度不行。钛合金的高温强度高,但比重还是大了点儿,而且太贵。如果速度不超过2.5马赫,使用钛合金就太奢侈了。航空用的铝合金一般是铝镁合金(杜拉铝),到了80年代又发明了更轻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比铝镁合金更轻,而且强度什么的都不差,但锂这种东西是比较昂贵的,所以铝锂合金也没法大量使用。
  而镁钠合金就不一样了,这两种金属都是比较大路货的矿产,资源丰富,不用为原料来源发愁。不过这两种金属都是化学性质相当活泼的东西,镁条燃烧试验是初中化学课都有的。钠金属就更厉害了,它的比重比水还小,一碰到水就会燃烧,生成腐蚀性极强的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也会吸收水蒸气自燃。一般人也不会把主意打到这两种金属上。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最初搞出来镁钠合金的一所核物理的实验室,人家并不是为了什么航空材料,而是在寻找新的反应堆冷却剂。他们在试验各种配方的比例之后,偶然发现,在采用一种合适的比例和稳定添加剂之后,居然得到了一种稳定的镁钠合金,不会在空气和水中自燃的稳定金属。不过,这种东西熔点比较高,不太适合当反应堆冷却剂,但是它的固态又非常软,所以并没有什么卵用。它最大的用处是被当做某些反应的催化剂和设备密封材料。
  不过几十年后,它的命运转折到来,辐射处理这种新型工艺出现了。它的新用途的发现和铁铝合金差不多,当时为了摸清辐射处理的效果,人们把各种材料都放进去实验,镁钠合金也被丢了进去。然后人们就发现了这种东西出现了“原子微量坍缩”现象。这种合金的塌缩率要比铁铝合金高,在辐射处理之后,尺寸缩小百分之二,比重提高百分之六,成为1.38。(钛合金比重4.5左右,高强度铝合金2.8左右,铝锂合金2.47左右)
  简单地说就是,镁钠合金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特定的辐射源的辐照后,它们的原子挤得更紧了一些,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都证实了这一点。这导致了合金强度的大幅度增强,耐腐蚀性能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已经接近钛合金了。只是高温强度比钛合金低一些,但是比铝镁合金可高多了。然而这种材料的成本要比钛合金低得多,而加工性能则要好得多了。
  当然,不管再怎么说,无论钠的冶炼,还是镁钠合金的冶炼,都是比较高端的技术,这成本也肯定高于铝合金。目前航空铝的出厂价格大约是每吨600元左右,而镁钠合金是每吨2100元左右。
  ……
  漠南省锡林市苏右县丹心镇。
  丹心镇原名“朱日和镇”,“朱日和”在蒙古语里面是“心脏”的意思。这个名来自于镇外的一座山,这座山的山形看起来像颗心脏。1916年全国地名规范化之后,这里改名为丹心镇,那座山也改名为丹心山。
  苏右县地处北温带,属于干旱性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年降水量平均为170㎜~190㎜),境内无长年河流,地表水贫乏,地下水资源不稳定,且深层水开发困难。因为缺水所以在建国前,这里只有百多个常驻居民,以牧业为主。
  不过这里常年盛行西北风,风力一般在3~5级,是国内最佳的风能区之一。而且这里的年平均日照时数高达3200小时以上,也是非常好的太阳能区。而且这里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铁矿和碱矿十分可观,还有金矿、石油、石灰石等资源。
  建国之后,“三北移民”工程和一系列的基础建设启动后,这里就开始逐渐繁华起来。到了1922年,“北水南调工程”部分完工,从贝加尔湖到苏右段的输水管道接通,直径三米的混凝土涵管将沁人的湖水从贝加尔湖送到了这片缺水的土地。缺水的问题解决后,该地的发展就大大加快了。到现在,该县的人口已经超过了3万,这里已经成了一个繁华的小城市。
  顺便说一下,“北水南调工程”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从贝加尔湖调水,还涉及到从勒拿河调水到贝加尔湖,以及从其他西伯利亚河流调水到南方的一系列工程,其工程量和施工难度都超过了南水北调。特别是涉及到了白俄境内的叶尼塞河和鄂毕河等河流,从叶尼塞河等河流调水到新疆,从鄂毕河等河流调水到咸海和巴尔喀什湖等等。
  具体做法是在这些河流中游附近,寻找合适的地形建立二百米甚至三百米高的大坝,使之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库,并利用高位落差使水倒流形成“北水南调”的态势,落差动力不足部分用大型水泵弥补。因为考虑到水源通过的地区蒸发量都很高,并且中间还需要穿山过河,所以水路的主要行程都是通过地下涵管进行。待该工程完全竣工后,这些北方河流的水,将会通过地下涵管将水引至西北、北方的大片地区。
  这不但可以满足北方荒漠环境改造的需求,还能增加大量的耕地和牧地。而根据作物种类与灌溉方式的不同,估计可以增加10~20亿亩的耕地,以及更多的牧地和林地。当然,这个“北水南调工程”非常庞大,现在也只完成了一半多点。好在这几年经济危机,不少欧美的白皮们都跑来打工,大大加快了建设速度,但要全部完工的话,估计也得等到1938年。至于“南水北调工程”,现在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估计会在1935年左右竣工。
  丹心镇位于苏右县南部,是一个新兴的集工业、牧业、农业为一体的综合镇。不过这里和本县其他地区有点儿区别的是,这个镇是实行的半军管,镇里面的居民大多数是军属。在镇外约30公里的野外,是一座陆军的大型综合训练基地。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丹心训练营,里面有一支专门模拟外国军队的假想敌部队——蓝军师。他们不但模拟外国军队,有时候也会客串外星人军队,可能是火星人,可能是天顶星人,也可能是那美克星人……这些年解放军陆军的各个师旅轮班在这里打外国军或外星军玩儿。好吧,主要是被外星军打,解放军蜀黍们经常都是被“外星太君”们把脸按在地板上来回摩擦……
  此时,在这个训练营时不时的响起了火炮轰鸣声。
  呃,没错,又是在打外星人了……
  在一处阵地上,几十门战防炮和装甲歼击车排得整整齐齐的,向远处的装甲目标轮流开火。这些炮火口径齐备,从35毫米到105毫米口径都有。甚至还有几辆防空战车,将75毫米高炮放平了,假装自己是装甲歼击车。
  远处的装甲目标并不多,只有十六辆,十六辆履带车都是怪模怪样的。看得出是用红狼的底盘改装的,没有安装火炮,却在前面顶着一大块钢板,看起来就像是古代的盾牌车。
  十六辆“外星”坦克冒着炮火前进,那些尖啸而来的炮弹打得钢板铛铛作响,却无一穿透。
  “卧槽尼玛,这是啥玩意儿啊!这都打不穿!”
  “假的吧!怎么可能?”
  “这不科学!这太踏马不科学了!”
  “麻痹的,导演!外星人又作弊了!”
  看着冒烟突火如同闲庭信步而来的“外星”坦克,红军官兵们都傻眼了。
  反装甲营营长都要哭了,只得无奈的拿起通话器,向上级汇报道:“师长,还是不行,130都用上了,还是打不穿那些个乌龟壳……”
  “给老子上105毫米新型穿甲弹!对,就是金币弹!老子就不信了!”杨宁气呼呼的挂断通话器。
  杨师座红着眼睛拿起望远镜,观察前线的情况。
  “奶奶个熊,105连,全部给老子换金币弹!”营长声嘶力竭的喊道。
  “营长,咱们每门炮只配了三发金币弹……”连长提醒道。
  “不管了,给老子都用上去!”
  六辆最新型的“山狮式”105毫米自行战防炮,或者叫装甲歼击车开始忙碌起来。这种炮在海军就是护卫舰的主炮或者主力舰的副炮,陆海军共用的一款火炮,威力十分强大。它不仅可以用穿甲弹打装甲目标,还可以用碎甲弹炸工事,还可以用榴弹打击步兵。目前这种战车还刚刚开始列装,只有序号前二十的甲种师才有货。比如现在的第九机械化步兵师。
  山狮是“无炮塔国际”的一员,没有炮塔,炮管直接从前脸伸出,车身比同级的装甲战车(坦克)更低矮。为了对抗敌方战车,它的前脸装甲极为厚实,厚度甚至还在普通的战车之上,不过侧面和后面的装甲就不行了,只能扛住20毫米机关炮。
  弹药手打开专门保存“金币弹”的弹药箱,露出三发造型古怪的炮弹,它们的弹头急剧收缩,形成一个箭型,明显要比弹壳细得多。这就是在军中外号“金币弹”的高速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它的前段是一截钨合金的箭型锥体。因为造价昂贵,所以被官兵们戏称为“金币弹”。不过一分钱一分货,这东西虽然贵,但是威力却是十足真金。在理论上,它能穿透战列舰的装甲,当然如果真的拿去打战列舰,也没什么卵用,最多就是给战列舰开个小洞而已。
  装填手开动半自动装弹机,夹起一枚“金币弹”送进了炮膛。车长趴在瞄准器前,将镜头内的十字牢牢的套住一辆“外星”坦克。
  “发射!”他狠狠按下发射按钮。
  “轰……”山狮的炮口喷出一股与此前不同的,更加明亮,更加粗大的炮焰。另外五辆山狮也几乎同时发出了怒吼。“轰……轰……轰……”
  六发“金币弹”以1300米每秒的初速,带着强大的动能,狠狠的冲向500米外的目标。
  “铛铛铛铛……”一连串刺耳的撞击声响起。六辆被击中的“外星”坦克微微一震,又继续旁若无事的开动起来。
  “没……没穿……都500米了啊……”山狮连的连长和手下官兵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不……这不可能……这是能击穿战列舰装甲的金币弹啊!”杨宁杨师座几乎把望远镜捏碎了。
  没一会儿,通话器响起,营长带着哭腔喊道:“师长,还是不行,金币弹也没用,打光了都没用。最后一发都放到200米距离了,最好的成绩就插在装甲板上……我们被突破了,输了……”
  “老子都看到了!好了,这次算我们输了!”
  杨师座把通话器一丢,旋风般的回过身,对某个笑眯眯的家伙咆哮道:“汝妹啊!你们又作弊!”
  “外星人长官”捧着个茶杯,笑得很开心:“哈哈哈哈,老杨,这次我还真没作弊,你不是连金币弹都试过了……”
  “呸,要是在实战里面,被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命中后,即使主装甲没有被贯穿,但产生的巨烈振动也能把车里的电子设备和观瞄系统全部报销。这两种部件受损的战车已经不具备战斗力了。”
  “外星人”少将耸耸肩,不紧不慢的说道:“但是导演部定的规矩是击穿了才算……而且,那些模拟战车都是遥控的,你看它们连停都没停,说明电子设备没坏啊……”
  “别忽悠我,那块钢板是伸出来的,影响了振动传递,要不那些遥控玩具早坏了……”
  旁边的“总导演”干咳了几声,笑道:“老杨,这次你们输得不冤,他们那块钢板是新型装甲,这次实弹演习也是为了顺便测试一下新型装甲的抗破坏能力……”
第504章
钨网装甲
  丹心山训练营。
  在航空口大搞新产品实验的时候,陆军自然也不可能闲着。现在世界上普遍都认为中国是头号空军强国,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中国同样是一个陆军强国。其实在中国的三个军种里面,陆军装备的投入才一直都是占有最大份额。
  “轰……轰……轰……”一阵阵炮声不断的在靶场上响起。
  五六门自行装甲歼击车正在对着不同距离的靶子射击,里面有一半都是没有公开露面的试制品,其中有一辆管子明显比旁边的同类粗了一圈。
  当炮击停止后,很快就有人把那些靶子取了回来查看效果。那些采用普通均质钢板制作的靶子都打穿了,但那些用新型装甲制造的靶子就不一样了,好多都没打穿。
  “山狮”105毫米装甲歼击车射击的那些靶子大多数都是坑坑洼洼的,只要两块表明了100米和50米的靶子被打了个洞。至于那些90、75毫米的就不用说了,一块都没打穿,最多就是在靶子上留下些坑。
  看着这样的情况,第九机械化步兵师师长杨宁少将不禁咋舌:“天啊,这装甲到底是什么东西做的?连山狮使用金币弹都要放到100米以内才能勉强击穿,这已经是拼刺刀的距离了……”上午那一场演习虽然输了,但是输给“外星人”也没啥好说的。
  他旁边一位上校说道:“杨师长,山狮的炮是线膛炮,不能完全发挥金币弹的作用。你看,使用同样口径滑膛炮的鬣齿兽,成绩就大不一样了,400米就能有效击穿。使用125毫米滑膛炮的巨鬣狗就更强了,有效击穿距离达到1000米。”
  旁边几块靶子就是完全不一样了,都是被有效击穿了的,炽热的钨合金弹芯将破口处的金属都融化了。
  杨宁瞄了一眼身边那位身材高大的少将说道:“宋老哥,你怎么看?”
  “我是在想,这种装甲什么时候用在咱们的战车上。按照手册上说的性能,这个125毫米滑膛炮的穿深是750毫米均质钢板,结果现在我们都看到了。这种新型装甲的防御力至少相当于普通钢板的五倍以上……”对方想了想,瓮声瓮气的说道。
  这位宋老哥叫宋学武,现任第十二机步师师长,湖北郧阳人,身高一米九八,生得虎背熊腰,一看就是员猛将。和比较瘦佻的杨宁站在一起,对比十分明显,他这次也是带队来参加演习和测试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