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3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6/469

  在苏联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国力大增,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欧美的大量资金进入苏联避难,使其得到了大量的投资。虽然对于这些外资来说,还有中国这个更好的选择,但是因为中国本身不太缺钱,所以对于外资的管理是比较严格的。
  而且由于经济危机给国内资本也造成了一定损失,出于补偿的考虑,国内市场的各种投资机会都优先开放给国内的资本,所以也只有那些实力雄厚的外国大资本集团才能搞到一些收益好的投资项目,那些数量众多的中小规模的投资者在中国并没有什么好机会。他们能到手的项目或者是能赚到钱,但是收益不多;或者是仅仅保证不亏本;再或者是那些项目周期很长的长期项目。
  而苏联就不一样,他们急需资金而又完全没有国内民间资本,自然对于外资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更多的市场,逐利的资本家们当然就蜂拥而入了。特别是那些挤不进中国市场,或者是嫌在中国赚得太少的中小资本家们,更是大量涌向了苏联。
  也就是说,虽然在本位面苏联占到的外国投资比例大大低于原时空,但因为本位面由于中国的影响,世界经济更加的繁荣,经济总量也远远超过了原时空,所以苏联得到的实际投资总量也并不少,甚至还比原时空更多。那些中小资本家虽然实力不如大财团,但架不住人家数量多啊。
  手头宽裕起来的史大林同志自然就有想法了,以前的夙愿又泛上心头,多炮塔狂信徒的理想再次占据了他的脑海。现在的传媒技术可比原时空的同期发达多了,海军技术和海军力量也强大多了,每次在电视上、杂志上看到几个大流氓家里的大玩具耀武扬威的身影,在看看自己家里那几条可怜巴巴的老式无畏舰和过时的前无畏舰,大胡子同志心里就像猫抓一样难受,根本睡不着了啊啊啊。
  不过以苏联当时的工业水平,根本造不出能达到史大林同志要求的新式战列舰。自己造不了,那就找外国买啊。当今世界上能建造超无畏舰的国家用不完两只手就能数出来,也就是中美英德日法意奥这八个海军强国,至于别的国家那还不如苏联呢。
  当然这八家的造舰能力也是有强有弱,而且关系也不一样,而战列舰这种东西并不是有钱就一定能买到的,现在已经是30年代,不再是20世纪初的那个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到的年代了。而且史大林同志的眼光也是很高的,他不可是那种随随便便就能打发的人,既然要买那就买最好的。
  法意奥这三家首先就被排除,大胡子觉得他们的技术实力都有缺陷,建造的战舰在一战中表现不佳,大胡子看不上。剩下的几家里面技术实力上能入他老人家法眼,但各自的条件又大不相同。
  二德子就不用问了,除非他们脑门被驴踢了,否则绝对不会给苏联建造超无畏舰的,哪怕他们也在闹经济危机,也不可能同意这种要求。
  鸦片牛也不用说了,这帮海盗的商业信誉一向不好,长期卖伪劣产品不说,而且还有黑人家货的先例,不止一次哦。史大林同志完全无法信任这帮家伙。再说,牛牛家的船在一战的几次大海战中表现欠佳,被二德子全灭了本土舰队,还在地中海被意呆利暴打,史大林一想到这段黑历史,心里就觉得不保险。
  剩下的也就中美日三家了,不过日本没有为他国建造战列舰的先例,而且他们的技术实力也弱了些。于是斯达舒只是把他们当做预备考虑,主要是向中美两家发出了标书。这两家的技术实力都是一流的,其产品在一战中也是经过了战火考验,表现上佳,值得信赖。最重要的是这两家的商业信誉良好,而且很有良心,买的货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不是牛牛的那种伪劣产品。
  1931年底,苏联向中美两国提出了总共四艘战列舰的订购意向,但是要求却是非常的那啥。史大林同志要求自己的战列舰要有最粗的管子,现在的条约战列舰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要求主炮口径不能低于17英寸(432毫米),总之越大越好,并有相等的装甲,还要不低于27节的航速。而且苏联还要求同时要转让相关的技术,其中两艘必须在苏联建造,乙方要到他们家里去指点他们,传授技术和经验。
第515章
苏联的总旗舰(下)
  大胡子会提这种要求也不奇怪,苏联不是华盛顿条约的签约国,他们自己自然不受那个条约的限制。但是中美两国却是华盛顿条约的签约国,按照条约也是不能为别国建造超过条约限制的军舰的。
  但我们都知道,这个华盛顿条约从一开始就没严格执行过,各个签约国都是挖空心思的钻空子。而苏联不是签约国这一点,更是大有文章可做,反正条约里又没明确说那个“别国”是不是包含苏联这样的“非签约国”,打擦边球嘛,这个东西还用教?
  没节操的扬基佬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有钱不赚那是王八蛋。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这样的大单子又能救活多少企业,解决多少失业啊。至于转让相关技术的要求,那更是没有问题,以现在美国佬的节操,只要拿钱去抽他们的脸,这帮孙子啥都敢卖。在他们看来,反正苏联海军就是再强,也不可能打到美国来,怕个鸟啊。就要有人着急,该着急的也是英国人和德国人,那不是更好吗。这种又赚钱又能给两家添堵的好事,傻子才不干呢。
  至于华盛顿条约,那就见鬼去吧?有好处谁他么还管你条约啊,反正红毛子他们又不是签约国。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斯达舒在1936年找过美国买超无畏舰,但当时是罗斯福当总统,罗师傅对于意识形态的问题看得相当重,他把那些钻钱眼的财阀们压得死死的。而且那个位面的苏联也更加强大,他也更有拒绝的理由。最重要的是,在1936年时经济危机已经过去了,美国政府的压力已经不是那么大了,所以美国就拒绝了苏联的购舰意向。罗师傅甚至声称,对于苏联这个异端国家,他们不会考虑任何驱逐舰以上的订单。
  不过本位面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东西都不存在。无论是“人道主义者胡佛”还是“仙人掌加纳”,对于财阀的掌控远远没有罗师傅那么给力,这个时期又是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而且本位面的毛子还是两个呢。在这样的前提下,美国自然而然的就接下了这单子了。
  他们手脚也很快,拿到标书之后,就马上就把原本计划中的“依阿华级”超级战列舰翻了出来。注意,本位面的“依阿华级”和原时空的可不大相同,这可是搭载九门MARK-I型18英寸48倍径主炮,排水量63000吨的大家伙。为了它能够通过巴拿马运河,美国还在1917年开始了对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工程。
  这一级战舰运气很不好,原本它应该是在1918春季年动工的,但因为18英寸主炮的开发延误。该级战舰是拖到1919年10月才开始动工,刚刚动工就遇到西班牙大流感来袭,工期被迫再拖,这一拖就拖到一战结束了。跟着就是海军假日,这时第一批两艘“依阿华级”只完成了铺设龙骨,就被迫取消了。
  美国人现在就把这个被迫下马的“依阿华级”图纸从故纸堆里翻出来,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修改优化了一下设计,换了一些更先进的子系统,就作为卖给苏联人的东西了。必须承认,这个年代的美国佬在军火销售上还是很有良心,这种外销战列舰和他们自己用的差别不大。
  而和乐得屁颠屁颠的美国不一样,中国拿到这个招标书之后,就开始纠结了。
  要说这么大笔单子,不吃下来就太可惜了。而且转让技术也无所谓,这和美国的考虑一样,苏联海军再强难道还能打到中国来?该着急的也是英国人和德国人啊。斯达舒总不可能脑残到把战列舰部署在里海和北冰洋吧。
  但是中国自己不担心加强的苏联,却不能不考虑小弟们的感受,卖战列舰可是个政治问题。要是卖给大胡子战列舰,白俄和土耳其这两个小弟会怎么想?哎,当老大也挺难的。
  不过这件事却不能拖,以为文德嗣得到了来自美苏两边内线的可靠消息,美国也在参加竞标。如果中国不参加的话,那么美国就占大便宜了。四艘超级战列舰的订单,这尼玛得给美国带来多少好处啊,经济危机都会缓解不少。因为这不仅仅是军舰造价那点钱,更是涉及到一大串的上游企业,一下子就能活一大片。
  绝对不能让扬基佬把这块大蛋糕独自吃完了!这是文德嗣的底线。
  至于能不能接到单子,文德嗣毫不担心。就凭着在苏联的内线,只要中国参加了进去,接下一半单子是没问题的。这个内线也说得很清楚,因为斯达舒也不傻,他最理想的结果的就是中美各得一半订单。大胡子想靠着这四艘战列舰的订单得到两家的技术,而且也能制造出一种竞争的氛围。这对他来说,远比把单子全部交给一家更有利。
  好吧,中国既然要考虑小弟的感受,就必须迂回一下,不能像美国那样直接就去签字开搞。
  于是文德嗣就先和大胡子谈妥,要他保证这批战列舰不会部署在黑海和北冰洋,增加两位小弟的压力。这一点,大胡子很爽快的同意了,这对于他来说,也是同样的考虑。
  大胡子又不是中二,一方面他也不想和人革联闹得不愉快,另一方面把战列舰部署在这两个地方也有些傻。北冰洋就不说了,把战列舰放那里干什么?黑海也一样,虽然能威胁到土耳其沿岸等国家,但是黑海是个内海啊。土耳其一旦封锁了博斯普鲁斯海峡,那就只能成为存在舰队了。所以苏联海军的重心还是在波罗的海,这也是从沙俄时代开始的传统,不管怎么说,从波罗的海那边进入大洋也比从黑海这边方便多了。以大胡子的理想,区区澡盆海军是不能令他满意的。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这单子也不能直接由中国自己接,要不小弟那边的政府就不好对下面交待了。于是文总就把日本拉上了,让日本人出面接下这个单子。至于斯达舒不放心日本的技术这点,就由日本再从中国这边转手好了。
  虽然这种绕来绕去的行为看似无聊,但这就是政治。这样一来就把几方面的事情抹平了,不部署在北冰洋和黑海,这就是没有加大小弟们的压力,至少土耳其就完全没有压力了。而且单子是日本接的,白俄政府也好向下面交待,就算是白俄对日本不爽那也不算什么。反正日本又不是老大,小弟之间的有点儿矛盾也好解决。对日本来说,就算拉到一些仇恨也是值得的。他们不但可以从中赚一笔银子,还能趁机得到一批和军舰制造相关的先进技术。
  事情正如情报所说的那样,在中国做出回应,并提供设计方案之后,斯达舒就做出了决定,将这批一共四艘的苏联战列舰就由中美两家瓜分了,一家两艘。嗯,准确的说是美日两家,因为这事出面签合同的是日本,中国只是在后面遥控以及提供技术支持。小弟就是用来背锅的嘛,这种事情小弟不去谁去?
  虽然出面接活的是日本,但是这一级军舰的设计却大都是由中国完成,主要子系统的技术和制造设备也是由中国提供,一些难度较高的子系统甚至是从中国这边直接拿货,日本只是负责组装。而文德嗣也是为了省事,就把原时空的大和级的资料拿出来,让国内的工程师们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而且中国也派了很多技术人员和工人到日本,一起建造这艘船,主要是为了顺便蹭经验。
  这一级战列舰美日两国都是在1932年下半年开工,美国是在8月,日本是在10月。两边的设计吨位都差不多,都在六万吨以上,但对外声称的都是四万五千吨。
  两边的主炮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18英寸级别,同样的三座三联装,前二后一布局。
  这丝毫不奇怪,因为在一战后期,16英寸级的主炮已经烂大街了,各大海军强国都在研制更粗的管子,美国的就是MARK-I型18英寸48倍径主炮。而中国也在进行代号“先锋二号工程”的460毫米50倍径主炮的研制(先锋一号是目前现役的420大炮,所以该型火炮也叫“先锋大炮”),其余的英德日等国莫不如此。后来海军假日开始,各国才没继续玩了。
  日本的大口径火炮技术主要是来源于英国、法国,不过当时的英法自己也没有18英寸火炮技术,日本是从英国给了15寸舰炮技术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出更大口径的舰炮。不过日本的工业底子还是差了点,在开始接合同的时候,18英寸火炮确实可以造出来,但也只能制造出40倍径的,再长就不行了。在这个年代,40倍径的主炮无论如何都差了一截,舰炮这种东西只是粗也没用,还得够长,否则那不就是臼炮了吗。
  不过现在日本背后还有中国呢,这时“先锋二号工程”早就已经完成,中国已经研制更进一步的“先锋三号工程”。为了进行技术验证,中国就把先锋二号大炮提供给了日本,让他们装在苏联订购的军舰上。
  到了今年上半年,美日两家的超级战列舰都相继完成了,中美两家都有意在苏联军舰进行技术验证,就往上面装了很多东西。同时日本也是为了测试三联装炮塔的性能,他们之前一直用的双联装炮塔。现在都在自己家里测试新的子系统,用苏联的钱给自己加经验,同时测试了自己的子系统,这种好事当然好了。
  就在大伙都兴致勃勃的时候,时任第一舰队司令的堀悌吉中将却在旁边泼冷水,他说:“诸君,其实我觉得,今后战列舰的作用恐怕不如以前了,今后空母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我觉得,我们人革联的海军应该以空母为主……”
  另一位日本海军的航空派中坚,第一航空战队司令和田秀穗少将也在旁边帮腔:“确实,这种战列舰太贵了,单艘造价就是6000多万日元,相当于两艘翔鹤级空母,而它的战斗力是绝对比不上两艘翔鹤级的。”此时日元是与人民币挂钩,1:1兑换,也就是每日元相当于0.5克黄金。
  “你只算了军舰的钱,飞机的钱没算呢。”
  “108型战列舰其实很便宜,只是因为它比较大,所以看起来比较贵。如果每吨平均造价算起来,它比长门级还便宜。”
  战舰派的军官不爽了,马上就马上反击,于是双方又开始了日常嘴炮。
  李昂看着他们争吵,只是笑了笑,没说话。对于未来军舰的发展,中国是有自己的计划的。航母当然是重点,但是战列舰也不会不要。
  文德嗣一直以来就秉承着“往沟里带人”的原则,怎么可能不造战列舰?不但要造,还要造这种超级战列舰。作为全球四大顶级海军列强之一,如果自己都不造战列舰,又怎么把人往沟里带?空口说白话,谁会信?
  文总就是打算在今天年底海军条约正式结束后,就马上宣布启动中国的超级战列舰计划,再掀起一场军备竞赛。
  ……
  8月25日,108号舰在完成本次海试回到吴港之后,就接到了新的命令。“108号舰会驶往苏联交付,109号舰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也是同时前往。”
  8月31日,进行完了补给的108号舰,载着前来接船的1200名苏联海军官兵,离开了吴港,他们会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航线,然后绕过好望角回到波罗的海的苏联海军基地。
  按照计划,与108号舰一同启程的还有搭载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客轮,以及补给船组成的辅助船队。为了护送它们,日本海军出动了一个巡洋舰支队担任护航任务。
  不过,在临行时,这支船队却大大增加了,又有一支大型船队加塞了进来。这支船队运载了一个旅团的陆军官兵,和一个空军联队。
  “这些人是干什么的?难道陆军和空军也去苏联?”舾装委员长上校宫里秀德不解的问道。他是此次交船的负责人。
  “不,他们是去西班牙……”高柳仪八上校这位消息灵通人士说道。他这次是作为教官,这一路要教导苏联水兵熟悉这艘军舰。
  “是因为西班牙内战吗?”
  “没错,你没看他们连制服都换了吗……”
  “怪不得我觉得有些不同,原来换了制服……”宫里秀德恍然道。
  “我听说,他们是去作为志愿军的……”高柳仪八说道:“这次人革联都要出动部队,嗯,名义上都是志愿军。哎,可惜这次没我们海军的事……呃,也不对,是没有我们水面舰艇部队的事,海航和陆战队可能还是能用上的……”
第516章
西班牙内战爆发
  共和2777年(西元1936年)11月15日,汉京。
  “文总,我们人革联的志愿军今天已经平安到达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总参谋长辛杰向文德嗣报告道。
  “很好,那么就让他们按照原定计划行动吧……”文德嗣点点头,笑着说道:“告诉杨宁,他们这次的主要任务是测试武器和战术,给我们的武器打广告,不是去给西班牙人卖命。一定要控制战争节奏,别搞的太过头了。共和派那帮家伙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货色,我们是收钱办事,可不是去做义工的……”
  “是,文总,我们这次主要目的是赚钱,哈哈哈……”辛杰笑道。
  本位面的西班牙同样是个不消停的国家,从本世纪初开始,西班牙长期以来的君主制就开始摇摇欲坠,共和派不断闹事,国王阿方索十三世试图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果。一战时,阿方索十三世保持中立,避免了西班牙被战火牵连,后来开始支持米格尔·普里莫·德·里韦拉将军的独裁统治,结果导致日益衰落的西班牙终于爆发革命,无力维持的阿方索十三世只得在1931年5月5日下诏退位,并逃亡意大利。
  阿方索十三世退位之后,共和派开始执政,同年成立了西班牙第二共和国。不过这个新政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可能长久。因为这个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有大家认同的基本理念,当时的西班牙社会被割裂成左右两大集团,左翼偏向公有制,右翼偏向私有制;左翼较能容忍地区自治,右翼要求一个“统一西班牙”;天主教是左翼摒弃的对象,却是右翼生命的一部分。极端左翼有无政府倾向,右翼要求社会秩序。而且半对半地分裂了民众。
  1931年的共和政府执政后就开始对社会进行大刀阔斧的大变革,实行土地改革、宗教改革。西班牙是个天主教国家,学校几乎全是教会学校,这些学校都被强令解散。并且实施裁军,关闭军校,限制宗教团体传教等强力干涉天主教的行为,这些措施引起了地主与军事将领的不满,也为内战埋下了远因。
  随后右翼反对加泰罗尼亚自治而暴动,被左翼政府镇压。土地政策不见效,南方无政府主义农民宣布成立共产主义公社,也遭到镇压。西班牙共和国内部的政治分歧越来越大,越来越两极化,而中间派政党则在丑闻及权力斗争中逐渐衰落。
  1933年左翼联合阵线在大选前瓦解,右翼联盟赢得大选胜利。于是右翼开始反攻倒算,又是一场热闹。这个时候的西班牙左右势力的矛盾已经完全无法调和,无论是那边上台,都是完全否定对方。基本上就是“对方反对的我就支持,对方支持的我就反对”。
  到了今年,由西班牙共产党、共和党、社会党和劳动者总同盟组织的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国内政治冲突愈演愈烈,武斗、暗杀、罢工层出不穷,每天都有。与强调秩序的右翼政府相比,左翼政府更难控制骚动不安的局面。于是右翼党派要求原总理宣布戒严,不把政权交出去,以防止国家进入无政府状态。军界强人佛朗哥将军也主张全国戒严,遭原总理拒绝。
  右翼政府服从大选结果,按程序向左翼交出权力后,失控的局面果然发生了。问题出在左翼这头,民众要求政府实行更左的政策,不满意就“独走”,而左翼政府又很难下决心严厉镇压将自己推上台的民众。监狱发生暴乱,无能为力的政府未经议会批准,就暴乱犯人进行大赦,使街头更加动荡。土地被农民以哄抢的方式瓜分,政府却发布特殊公告予以认可。于是右翼民众纷纷成立长枪党群众组织,与左翼民间组织对抗,情况也同样失控。左翼政府上台仅四个月,据记载“有161座教堂被烧毁,死亡269人,1287人受伤,213人被谋杀,总罢工113起,部分罢工228起,扔炸弹146起”。
  在左右翼份子互相撕逼了好几年之后,现在觉得小打小闹不过瘾了,不好好做过一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左右翼份子互相攻击、政府改革的失败、旧势力军人和宗教人士的不满,长期下来使得对立走向武装斗争,最后在右翼军人的策划下,西班牙内战终于还是在今年的5月中旬爆发了(比原时空早了两个月),这也是西班牙种种社会矛盾的一次总爆发。
  1936年5月5日,驻摩洛哥和加那利群岛的西班牙殖民军在佛朗哥、埃米利奥·莫拉等将领策动下发动叛乱。暴乱迅速蔓延到本土加的斯、塞维利亚、萨拉戈萨、布尔戈斯等大中城市,右翼党派纷纷响应。陆军和空军的大部分部队(约12万人)以及摩洛哥人组成的“外籍军团”都参加了叛乱。
  叛军趁政府犹豫之际,迅速占领西属摩洛哥、加那利群岛、巴利阿里群岛以及西班牙本土北部和西南各省,5月20日在布尔戈斯成立“国防执政委员会”,企图南北夹击马德里,进而夺取全国政权。
  此时国际社会对于西班牙内战的反应是分为三派的,德国、意大利、葡萄牙是支持弗朗哥的,而苏联、匈牙利等国则是支持共和政府,这几家都是赤膊上阵了,直接派出了干涉军,并对各自支持的势力提供了大量的财政与军事援助。最后剩下的就是美英法等国,他们正在应付国内的经济萧条,没兴趣理会这事,不过这些也谈不上什么中立国,同样是有倾向的,他们与苏德两方的区别在于仅仅是没有直接下场。比如美国就是在同时向交战双方卖物资和军火,大发战争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6/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