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469

  所以法国人自豪的宣称:如果世界上有无法攻克的防线,那么马奇诺绝对是其中之一。任何军队在这条马奇诺防线面前,都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自从马奇诺防线建成后,法国人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北方又有海峡保护,英国海军会负责这片地区的安全,所以现在法国的防御力量都是往南方倾斜,主要是看住意大利和南方海岸线。南方的阿尔卑斯地区地形复杂,大军根本施展不开,而且以意大利人那弱逼的战斗力,法国佬根本就不放在眼里,所以南方基本上没有什么危险。
  杜可夫少尉是驻扎在马奇诺防线的一名法军军官,这天他同往常一样,来到哨位巡查。
  “士兵,今天德国人有异动吗?”杜可夫走到哨位旁,向执勤的普契尼上士进行例行询问。
  “没有,还是和往常一样,我们一直都盯着……”普契尼不以为然的说道。这些法国士兵对于马奇诺防线具有强烈的信心,他们根本不认为德国人敢从这里过来。不但是这些基层官兵,就连法国的上层也是这么想的。
  一个士兵问道:“少尉,你说德国人会打起来吗?”
  “难说,德国人现在缺油都缺得快疯了,说不准他们疯起来就会干些什么蠢事。”杜可夫摊摊手,笑道:“我倒是希望他们来试试咱们的马奇诺防线,不过德国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肯定是不会蠢到从这里突破的,他们最有可能的突破方向是南方的阿尔卑斯防线吗,那边的防御可没有这么好。”
  说着,他看了看对面的齐格菲防线,那条德国人的工事地带还是和往常一样安安静静,几个德国人在要塞的望台上对着这边指指点点。德国人的格菲防线就远远不能和马奇诺防线相比了,比起土豪限量版的马奇诺防线,这个齐格菲防线只能算是一个吊丝低配版。每次杜可夫看到对面那条“土围子”(法国人的说法)一样的防线,在看看自己固若金汤的防线,一种法国人特有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少尉,你说德国人会不会对荷兰或者丹麦动手,北海油田也有这两个国家的份儿。”普契尼上士说道。
  “呵呵,管他呢。反正只要德国人不来打咱们法国,我们就难得管,那是该英国人操心的事情。”杜可夫笑了笑。
  现在法国人是比英国人更不想打仗,他们一战死人死得太惨了,一代青壮男人几乎死光了,搞得很多法国妹子都没了男人,害得白白便宜了外国男人来捡漏。虽然后来法国人赶紧恢复了一夫多妻制,但也是搞得鸡毛鸭血的。
  法国目前的态度就更加绥靖,只要二德子不打他们,他们就不想管了。当然,嘴炮还是可以的,不过实质性的行动就算了吧,俺们法国人民最喜欢和平了!
  突然,普契尼上士惊讶的看着对面的天空,大喊道:“咦,那是什么?德国人的飞机……”
  杜可夫抬头一看,只见东方的天空正有一群黑点飞快的接近。这是一个庞大的机群,密密麻麻的飞机黑压压的飞来,一看就是不怀好意的。
  “呜呜呜……呜呜呜……”这时,凄厉的警报声响起。
  “德国人进攻了!”法国官兵都惊呆了。
  “快!快进掩体,德国人可能要来轰炸了!”杜可夫连忙招呼部下躲进掩体。守卫防线的法国官兵早就进行过无数次的防空演习,他们都知道现在该执行什么流程。除了一部分官兵奔向防空火力点,其他的都躲进了防空掩体中。
  大群法国官兵气喘吁吁的跑进掩体中。
  “大家不用担心,我们的掩体是经过了实弹检测,德国人除非用三吨重的重磅炸弹,否则绝对奈何不了我们。”杜可夫向众人打气道:“可是除了飞艇,德国人根本没有可能携带这种超重炸弹的飞机。我刚才看了一下,现在来的飞机里面最大的也是四发轰炸机,它们最多只能携带1000公斤炸弹,那种小炸弹只能在我们的马奇诺上砸个黑印。而且我们的人员掩体还拥有防线中最厚的保护层,所以大家根本不用担心……”
  ……
  空中的德国机群像一片黑云般,带着铺天盖地的杀气,恶狠狠向法国方向扑去。
  在机群后方的一架充作指挥机的JU-99四发重型轰炸机上,机群指挥官克林斯曼少将向地面司令部报告道:“报告司令部,我们即将抵达马奇诺防线上空……”
  通话器里传来克林斯曼非常熟悉的声音:“将军,按照计划行动!务必摧毁马奇诺防线,为帝国军队打开胜利之门!你不用担心敌机,我们强大的战斗机机群会挡住他们,你的任务就是把新式炸弹投下去,干掉他们!”
  “是,帝国元帅阁下!”克林斯曼恭敬的答道。他当然听得出,对面说话的是他的老上级,一战时的王牌,现在的帝国空军元帅戈林。德国对于此次行动是无比的重视,所以作为空军一把手的戈林也到了齐格菲防线亲自指挥。
  这时,另一个通话器里响起战斗机指挥官马特乌斯上校的声音:“将军阁下,前方发现法国战斗机,对方向我们询问来意……”
  克林斯曼也看到了,前面天空已经起飞了四十多架法国的战斗机,大多数都是德瓦蒂纳D520型。他立即答道:“不必回答,你们立即上去挡住他们,消灭他们!”
  “是,将军……”
  很快,德国的机群中分出了八十多架HE-105前去拦截。HE-105是在HE-100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最新款战斗机,主要就是更换了从中国引进的更加强力的发动机,MW38型2500马力的十四缸液冷发动机。不但发动机换了,连燃油也换成了辛烷值更高的115/145航空汽油,这也是从中国引进的炼油技术。而且德国人为了能尽快用上新型航空汽油,还是从中国购买的热机,也就是一条正在生产的生产线,被中国直接拆下来买了给他们。他们甚至等不及建厂了,还直接从中国购买了三万吨115/145航空汽油。
  此外,还有上百架BF-111在高空盯着。本位面的BF系列战斗机真正服役的是BF-111,而不是原时空的BF-109,这是一款高空高速战斗机,低空缠斗能力不如HE-105,所以是由它们负责高空的敌人,现在法国飞机都是在3000米以下,它们自然不会下场。
  本位面的BF系列也是有BF-109这个型号,不过这是一款试验机,没有量产。作为当年HE-100竞争对手的是另一款BF-101,只不过这款飞机在测试中败给了HE-100。
  本位面德国飞机的变化很大,比如原时空他们一直欠缺的四发重轰,本位面就出了好几种型号,海军又两种,空军有一种。还有更夸张的六发重轰——JU-90,嗯,就是JU-55六发大型客机的军用改进版。
  出于迷惑法国人的考虑,德国人此次并没有出动最大型的JU-90,而是使用的装备量最大的四发重轰JU-99。这种飞机最大只能携带2000公斤级航弹,不会让法国人太紧张。不过,对于德国人即将采用的新式武器来说,2000公斤级航弹已经足够了。
  说实话,法国被德国人此次的不宣而战给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德国人还敢直接从马奇诺防线进攻,所以根本没什么防备。即使是这段时间双方关系非常紧张,但是法国人对自己的防线太有信心了。
  再说,德国人这次炸毛主要是为了油田的事情,真要打的话,最大的可能性也是在利比亚和北海开扁。而法国在北海油田的瓜分里也没捞到好处,利比亚油田大部分都是在英国人那边。所以原本法国人并不着急,还准备看英国人的热闹呢。
  毕竟说起来,英法的矛盾恐怕要远胜法德矛盾,法德之间的仇也是近几十年才结下的,他们可没有百年战争来着。德国人也就是打下了巴黎,可也没搞死他们的民族英雄啊。而英国就不一样了,不但和他们打了场百年战争,别说是打下巴黎,最严重的时候,法国就差点儿嗝屁了,而且英国人还搞死了他们两个民族英雄,拿破仑和贞德都是死在英国人,这是法国人心里永远的痛。
  要不是德国的威胁实在太大,法国佬说什么也不会和英国人蹲一个战壕。不过谁说结盟了就不能坑队友了?坑队友也是大流氓的常态,不会坑队友的大流氓算什么大流氓?所以法国人的小算盘就是让德国人和英国人先捏起来,让这对新仇旧怨的对手战个痛,然后高卢鸡就可以笑看风云了。
  可尼玛谁会想到,德国人居然会先打法国,而且还是从最想不到的地方开打。
  所以这次法国人是真的准备不足,他们的重兵都分在了南面。匆忙之中他们在附近的战斗机只有不到60架能起飞迎战,还有十几架飞机在200多公里之外的机场,更远方的机场倒是有飞机,但是等他们赶来也起码要几小时后了。
  ……
  法国战斗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占优势,被德国飞机牢牢的压制着。不过他们也不太担心,德国轰炸机此时都在5000米以上的高空,在这个高度投弹要想准确击中目标,那概率就跟碰大运差不多。在法国飞行员看来,德机很可能是去轰炸防线后方的机场之类的设施,如果要攻击防线上的那些设施,就必须降低高度。无论德机怎么选择,法国人都会有机会的。
  突然,一个飞行员叫起来:“德国人投弹了!”
  “德国人疯了吗?难道他们神经病发作的想对马奇诺进行地毯式轰炸?”带队的一个中队长很是不解。法国人在马奇诺防线可是砸了百多亿法郎进去,怎么可能连地毯式轰炸都扛不住?
  “不,不是地毯式轰炸,这是至少1500公斤以上的大型航弹!”很快他就发现不对,因为德机投下的炸弹太大了,而这种等级的炸弹一架四发轰炸机也带不了几枚,根本不可能玩得起地毯式轰炸。
  “这么高能砸中什么?”杜可夫少尉从掩体的观察口也看到了德机投弹,不过他也不以为然。他更气愤的是德国人的偷袭。“该死的德国佬,竟然不宣而战!”
  “少尉,就等着他们来送死吧,呵呵呵……”旁边的士兵都很有信心。
  “没错,想攻破我们的马奇诺,德国人就要准备300万付棺材!”杜可夫点点头。按照法国人的推演,德国人要正面攻下马奇诺的话,至少要付出300万人的伤亡,这是德国人承受不起的,哪怕他们在德奥合并之后,现在已经有一亿人了,也同样的承受不起。
  掩体中的法国人都在客观的开玩笑,他们在打赌这次能打死几个德国佬。
  突然,一个士兵叫起来:“德国人的炸弹长了翅膀!”
  杜可夫连忙凑过去一看,他也愣住了。这次德国人投下的炸弹和他印象中的航弹完全不一样,这些炸弹在刚刚投下时和别的航弹没啥区别,但是这些炸弹在落下不久之后,就伸出了两个小翅膀。
  “是滑翔炸弹!”一个法国飞行员叫起来。
  陆军不熟悉这种东西,他们可是熟悉的。滑翔炸弹又不是什么高科技,就是把炸弹做到像一架小飞机而已。法国人同样搞了这种东西,不过滑翔炸弹的制导就是个大问题了,而法国人一直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法国空军也装备了滑翔炸弹,但是这种没有制导的滑翔炸弹实在不好用,其命中率比常规航弹还低,所以一般只能用于不要求精度的地毯式轰炸。它们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在防空火力网之外投掷,至于能不能砸中目标,那就只有求上帝保佑或者看飞行员的人品是否足够坚挺了,所以法国空军并不喜欢这种过于依赖人品和上帝的炸弹。
  “上帝啊,它们会拐弯!”突然,一个掩体中的士兵惊叫起来,只见一枚硕大的“小飞机”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在空中微微转了一个弯,就直直的冲着他们的位置飞来。
  但是,很快法国人就发现不对了,这些炸弹居然真的像滑翔机一样,会在空中改变方向。就好像是有人在操作一样。要不是炸弹太小坐不进去人,法国人都会怀疑是不是德国人在用人肉指导炸弹。
  此时,德国的每架轰炸机的驾驶舱里都坐了两个拿着操作手柄的士兵,他们紧张的注视着自己面前的屏幕,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就是此次的轰炸目标和一个十字准心,只要准心偏离目标,他们就立即扳动手柄,让目标重新对中,就好像在玩游戏机一样。而那些滑翔炸弹的航向也确实在随着他们的控制而改变。
  没错,他们用的是电视制导滑翔炸弹。当然是很初级的无线电遥控,航弹前面装了一台小型摄影机,可以将影像同步传到轰炸机的控制台上,然后根据操作员的无线电指令转动方向舵调整方向。不过这种控制方式一旦遇到无线电干扰就抓瞎了。不过法国人根本没想到有这一招,哪里会有准备?
  而滑翔炸弹的速度相对导弹更慢,更容易操作。这次又是有心算无心,所以命中率极高,至少九成的航弹都准确的击中了目标,只有一成落空。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这种炸弹只要落到目标附近就可以了。
  “还好,是近失弹!”杜可夫在潜望镜里看到那枚炸弹的落点在了几十米外,不禁松了口气。
  这时,他听到一声低沉的爆炸,那枚炸弹在距离地面几十米就炸了,它的爆炸声比常规炸弹都小,爆炸后却喷出一大团黄白色的气雾。
  “该死,是毒气弹!快带上防毒面具!”杜可夫连忙对士兵们下令。
  对于毒气法国人也是有准备的,大伙在一战时就玩过,有什么大不了,戴个防毒面具就是了。现在法军中的每个人都配了防毒面具的,所以他们也不是太担心。
  就在大家手忙脚乱的戴防毒面具的时候,就从外面传凯一声恐怖的巨响,一大团火球从通气孔、观察窗等与外界连通的地方钻了进来……
  一朵硕大的蘑菇云在掩体旁边的空地上腾空而起。很快,其他炸弹也相继爆炸,只见马奇诺防线上腾起了上百个硕大的“蘑菇”。
  “上帝啊,德国人用的什么炸弹!”一个飞行员看到这一幕,吓得差点儿掉下去。
  “任务完成,我们先撤离,接下来就看帝国陆军了……”克林斯曼下令轰炸机撤离。战斗机编队掩护着它们,并继续和法国飞机纠缠。
  就在轰炸开始的时候,对面的齐格菲防线突然打开十几个预设的缺口,一大群德国机械化部队朝着马奇诺狂奔而来。
  在炸弹爆炸之后,马奇诺防线一片死寂,原本一直在向空中开火的防空火力点全部哑火了。现在不但防空火力全部哑火,就连应该开火的地面火力也同样没有半点儿反应。
  “踏马的,那些陆军都睡着了吗?怎么还不开火?”看到德国人越来越近,空中的法国飞行员又急又气。他们虽然有心下去帮忙,但是德国飞机还在一旁呢。
  不久之后,法国飞行员就惊讶的看到,一队德国大兵居然直接把扫雷车开到防线前,有条不紊的清除起地雷阵。而这个时候,马奇诺防线还是一片死寂。
  半小时后,他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德国人冲到了马奇诺防线面前,然后登上去了,登上去了……
  当晚,小胡子在德国国家电视台发表公开演讲,宣布法国人的马奇诺防线已经被强大无敌的德军顺利攻克了,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德军以伤亡百余人,损失八架飞机的代价,攻破了马奇诺防线,并歼灭法军七万余人!
  德国人开始了狂欢,而法国人却是傻眼了,英国人也懵了。准确的说,全世界都被这个消息雷到了。马奇诺防线有多牛逼,大家又不是不知道,这可不是什么豆腐渣工程。居然被德国人在一天之内攻克了,这尼玛是什么概念?
  这也太不科学了!
第542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共和2780年(西元1939年)8月17日11点21分,历史永远会记住这一时刻,因为这是德机向马奇诺防线投下第一颗新式炸弹的时刻,也被公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的时刻。
  后来大家都公认,正是这一颗炸弹彻底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至于德国人的进攻到底算不算是不宣而战,其实是有争议的,因为在开战的前两天,也就是8月15日,德国人就送了一份类似最后通牒的文件给英法两国。
  为什么说类似呢?因为这份文件的语气含糊,也不是很激烈,并没明说“你丫要是不答应,老子就要打你丫的!”。
  文件中要求两国即刻将尼日尼亚归还给德国,以及将利比亚殖民地归还给意大利,并要求对方在48小时内同意,否则后果自负云云。
  这么荒谬的要求,英法自然是不可能答应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