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469

  “该死,这些黄皮猴子就算作弊一样……”
  “哈里斯,你说错了。中国人不算黄皮猴子,希特勒首相多次说过,他们是东支鸭梨庵人……”
  “呸,这种话你也信?中国人从来就没承认过……”
  食猴鹰战机的飞行员们在频道里交流着,但他们用的语言却是如假包换的德语。没错,这些战机尽管是东非共和国的涂装,但飞行员都是德国人。“食猴鹰”刚刚高价买来的高档货,德国人才不放心给黑蜀黍玩呢。
  这时一个德国佬大叫起来:“7点钟方向,中国人的战斗机,大约四个中队……”
  只见从北方又飞来黑压压的一群战机,数量超过60架,这回可不是侦察机了,而是如假包换的战斗机。歼-11“夜鹰”和歼-12“战鹰”,两种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
  很明显,这是刚才那两架侦察机招来的。
  “赶快呼叫支援!”德国人不会天真的认为中国人会把性能相同的东西卖给他们,现在来的这两种,一看外形就比他们的食猴鹰高明啊。再说就连数量也不占优势,于是他们也马上叫人了。
  “七架食猴鹰而且,渣渣……”带队的三十五团团长高志航上校不以为然的吐了句糟,随即给手下下令:“伯爵,你带你的中队去干掉他们……”
  “是,团长……”黄家伟上尉答应了一声,就兴奋的叫起来:“170中队,全部都有,跟我去抽德国佬……”
  “伯爵,上次你哥在摩杉海峡可是出尽风头了,这次可要比你哥表现好点儿啊,给咱空军争脸……”
  “德国佬有个红男爵,咱们也应该有个烧饼伯爵,哈哈哈哈……”
  另外几个大队长和中队长看到黄家伟抢到分到肥肉了,就在频道里开起玩笑。
  “卧槽,你们这次没份儿,一定是羡慕嫉妒吧……”黄家伟听得满脸黑线。“再说一遍,我喜欢的是烧麦,不是烧饼!”
  这个“伯爵”还真不是他外号,“烧饼”才是。黄家伟确实是正儿八经的伯爵,只不过不是中国的伯爵。他是俄罗斯帝国的伯爵,当今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册封的“别尔哥罗德伯爵”。
  目前白俄虽然是中国的小弟,但是也不会随便册封一个中国人当伯爵。黄家伟同学能挣到这个爵位,完全是因为投胎投得好,因为他老娘就是阿列克谢的四姐,安娜斯塔西亚女大公。当年他老爸黄世兴靠着“擅长治疗血友病”成为了阿列克谢一世的宫廷御医长,于是这家伙就利用职务之便,以及尼二被囚那段时间结下的交情,又仗着一身好皮囊,很快就拿下了小公主安娜斯塔西亚,成了白俄的驸马。
  顺便说一句,阿列克谢的三姐玛利亚女大公也被中国人叶目夷同志拿下了,叶目夷同志目前是海军中将,在太平洋舰队任职,他们的儿子叶志亮也有个“辛比尔斯克伯爵”的封号。叶伯爵现在是一艘护卫舰的舰长。
  细心的朋友肯定会发现,这两位伯爵同志的封地都在苏联那边,没错,这就是白俄为了故意恶心苏联搞出来的。
第569章
猛禽之战(下)
  “各机注意,德国佬的援军来了。一点钟方向,300公里之外,6500米高度。好家伙,68架,全是喷气机……”黄家伟高兴的叫起来。
  “战鹰”座舱中央的飞火控综合计算机显示屏上的雷达图像,显示出有一群飞机正在从南方急速赶来。在这些代表敌机的蓝色光标周围,弹出一个对话框,有高度、速度、方位角度、机型大小、种类、可能型号、相遇时间……等等各种数据和文字在里面滚动着。
  歼-12“战鹰”的机载雷达是目前中国的最新型号的“鹰眼-5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具有2000个发射/接收单元。采用了叠层半导体强制冷系统等各种先进技术,性能极高,最大探测距离达到400公里(大型飞机),并具有同时追踪20个空中目标,12个地面目标的能力,远远超过了作为原型的苏-35。
  如果是现在这个300公里距离,对于战斗机这种大小的目标,“鹰眼-5型”也只能侦测出个大概,根本不可能发现对方是什么东西。但是“战鹰”并不是独自在战斗,它还有完善的战场数据链。
  此时,任何一个时刻,在太空中都至少有七颗以上的侦查卫星在不同轨道监视着这片地区。其中最大的一颗是“千里眼3号”巨型同步监测卫星,这颗重达3000多吨的巨型卫星在变轨之后,就一直对准了这片地区。因为中国的卫星基本上不用考虑重量和体积问题,这样就能加上很多设备,功能十分强大。又有通天桥和天宫一号空间站提供支持,卫星加注燃料也十分方便,用不着斤斤计较的扣着用,想怎么变轨就怎么变轨。
  比如像“千里眼3号”这种与其说是卫星,还不如说是小型太空站的大家伙,性能就十分的逆天了。它平时在三万公里高的同步轨道绕行,一旦有需要,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赶到重点地区上空,与其他的卫星组成卫星侦查网,并作为情报处理和指挥中心。现在千里眼系列巨型卫星一共组装了八颗,1号和2号负责亚欧大陆,3号负责非洲,4号负责美洲,5号负责太平洋地区,6号负责印度洋地区,7号负责大西洋地区,8号作为机动力量。
  千里眼卫星是载人卫星,里面不但装有大型侦查设备,还有一台用于情报汇总和分析的大型电脑,以及大型通讯设备,基本上就是按照一个指挥部来设置的。虽然自动化程度很高,但里面是有人执勤的。平时里面驻有九名工作人员,分三班轮值,每七天就通过通勤飞船与天宫一号基地的待机人员换班。在现在这个时候需要它担任指挥中心,里面的工作人员就翻了两倍,增加到了30人。而按照设计,它四周都留有接口,还可以和其他功能舱段继续组合、扩大,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太空指挥部。
  当然,现在还用不着,毕竟只是一场局部战争,30个人组成的情报分析和指挥小组就已经足够应付了。
  除了这些卫星之外,在三万米的平流层高度,还有两艘“天眼-1型”高空预警飞艇在监视着东非军队的一举一动。这些飞艇是最新型号的太阳能遥控飞艇,可以在平流层高度工作一个月以上,期间不用着陆。在它稍微下面的空域,还有二万米高度的两架高空侦察机。更加不用说,在中国机群的百多公里后的一万二千米空域,还有一架空警-2“望楼”预警机在盘旋,这是一种性能和原时空E-3差不多的东西。
  在这样的多层次监控网络之下,东非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在中华军队的监视之下。不要说来了这么多飞机,哪怕就是来了一个班的步兵,也会被这些无孔不入、明察秋毫的监视网络发现。这些来自各个侦查单位的信息,不断的通过数据链汇总到“千里眼3号”,再由上面的工作人员借助中央计算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然后再把处理好的情报发送到各个作战单位的信息设备终端上。
  此时,中国空军战机的终端就是通过数据链和“千里眼3号”情报中心连接起来了,黄家伟在显示屏上看到的内容,可不仅仅是本机雷达的探测结果,更多的是来自情报中心的分析结果,以及其他侦查单位的信息。
  机载雷达和侦查设备功能有限,在300公里距离上根本不可能分辨出来的是些什么玩意儿,但是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却可以,预警飞艇、空警-2“望楼”预警机和大眼金雕上的专业侦查设备也可以。它们取得的信息在经过中央计算机的整合和分析后,那么就更清楚更详细了。
  更不用说,这些外销机型都有留下的“后门”,当然这些外销型的一代机不可能有原时空后世那种全电子化的飞控火控系统,这样子的“后门”是无法做到诸如让发动机停车,雷达锁定失效之类的功能。这个“后门”是几个隐藏在发动机、仪表、机身等位置的微型信号发射装置,它在接受到外界的特定信号后,就会发送出一组加密信息,仅仅能提供机型和国籍等数据,这组信息简短而且经过了压缩,极为短促,以目前各国的技术根本无法分辨,只会把它当成杂波。
  现在这批东非空军的飞机才刚刚起飞,就已经把底裤都露出来了。
  ……
  高志航看着屏幕上显示的对方机型信息,不由有些无语:“68架?来支援的是一个大队,但是食猴鹰、山鹰、飞熊、鹘鹰各一个中队是怎么回事?还有四架猎鹰,真是奇怪的配置……”
  现在各国航空兵编制大小差别很大,比如战斗机中队这一级,最少的是苏联中队,只有四架;最多的是美国中队,有24架。中国模式的中队是18架,德国版本的中队是16架,两者相差不多,都是下辖四个四架编制的小队,不过中国多了一个两架编制的“中队长指挥组”。而上一级的大队,差别就比较大了,中国一个大队下辖两个中队,加上大队长直属小队,一共是40架。而德国是下辖四个中队,加上大队长直属小队,一共是68架,比中国的多了一半还多。东非这边的部队编制也是照搬的德国版本。
  一般来说,一个大队都只有一种到两种飞机,因为多了就不好指挥,而且从后勤上考虑,一支部队也不可能装备太多机型。而现在来的这个东非大队,却有五种机型,而且还全是中国的外销型号。真是让人十分无语。
  其实这并不是德国人真的不懂这种事情,只是因为他们是想通过这场作战,来验证几种机型的实战性能。德国人现在从中国买到了全部的六种外销型喷气式战斗机,除了协约国已经大量购买的FC-9“猎隼”,出于为了便于分辨被首先放弃之外。另外五种看起来都不错啊,挑花了眼的德国人也不知道哪种更好了,那么就在实战中检测吧。
  是的,现在中国的喷气机外销型号多达八种,FC-14“幻影鹰”和FC-15“鬼枭”这两种二代机是专供人革联盟国的机型,其他国家有钱也没地方买。而另外六种一代机就是敞开了买,谁买都可以,最多就像后世购车一样,根据各国的腰包丰满程度选择不同配置而已。除了成飞、鄂飞和广飞三家老牌战斗机生产商推出了各自的机型,其他几家飞机公司看着眼热,也想办法挤了进来。
  二战本来就是一场难得军工盛宴,又赶上了喷气机的风潮,这市场就越发的火热了。看到三家战斗机专业户参与之后赚得不要不要的,别的飞机厂眼珠子都红了,其中北航(北京航空设备公司)、南航(南昌航空设备公司)、沈飞这三家以轻型飞机、教练机为主的厂家也想办法加入了这场盛宴。按照沈飞老总在某次航空行业例会上的话就是:“现在这么多肥肉,你们三家也吃不完啊,总得给我们留点儿汤水吧……”
  在一切向钱看的指导精神下,他们也很快推出了自己的东西。他们虽说是从来没有生产过正牌战斗机,但是各种轻型运输机、联络机、教练机可是搞了不少。再怎么说也是正牌的航空企业,他们设计战斗机也不算什么。要知道,在原时空大图朝的某个时期,连灯泡厂都跑去设计直升机,比起这个总是靠谱多了。反正对于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事态,文德嗣一向是持鼓励的态度,反正基地内的那些各种相关的飞机设计资料,这些国有厂家都是共享的,战斗机的资料他们也同样有。
  就算重新设计有困难,照着抄总是会的。当然,这几家设计师的节操还没掉光,同时他们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很有信心,并没有完全照抄那些资料。
  一向中规中矩的南航最先推出的FC-13“山鹰”,差不多是后掠翼版的F-80。
  有“萌机专业户”外号的北航,也不负众望,继续发扬他们专搞萌机的传统,搞了一款以萨伯-29为蓝本的FC-12“飞熊”。但是北航还嫌不够,又把它魔改了一下,把进气道的形状和位置调整了,正面看起来就是一款“笑口常开”的飞机。圆滚滚的机身加上一张笑脸,样子就更萌了,因此被取了个“飞行弥勒”的外号。
  而对此最为热心的沈飞则搞了一款外形高大上的FC-17“鹘鹰”,嗯,其原型就是原时空英国佬在五十年代搞的“蚊蚋”,但沈飞还嫌不够帅,又把它的外形美化了一番。嗯,顺便说一句,沈飞现在的老总狄娜就是空军副司令林深河大将的老婆——迪亚娜·德尔·皮耶罗,也就是被他从意大利拐来的那位黑手党教父的千金。当然她早就入了中国籍,取了个中国名字“狄娜”。
  “鹘鹰”的性能暂且不论,仅以颜值而言,确实是这批外销战机中最高的。但因为定型比鬼枭还晚,所以序号还排在好几种二代外销机型的后面。
  对于这种情况,高志航也只是囧了一下,就立即下令:“伯爵,你们170中队先把这七架食猴鹰干掉,用格斗导弹。173中队、177中队准备,待对方援军进入120公里后,发射中程导弹。再把对方机群消减到10架以下后,就用机炮解决吧……”
  这次作战对于中国空军来说,也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质,无论歼-11“夜鹰”还是歼-12“战鹰”,那都是好飞机,但也是只是计算机模拟和演习中得出的,实战能力究竟如何,还是个未知数。任何一种武器都需要实战来检测,还有就是在实战总结那些地方可以改进。所以最好是各种武器都试一下,看看有什么不足之处。
  “是,团长!”众人答应了一声,就各自准备起来。
  ……
  “哼,都注意了,丢掉副油箱,靠近用格斗导弹……”黄家伟怏怏然的挪开快要接触到按钮的大拇指,要不是高志航的命令下得快,他已经准备发射“霹雳-4型”中程导弹了。
  18架歼-12“战鹰”几乎同时丢下了两个副油箱,加快速度向敌机冲去。
  东非军的七架食猴鹰也迎了上了,很显然他们是知道了己方援军马上就到,同时自认技术高超,可以一战,自然就没必要跑了。
  “我们这里的都是最近的王牌,中国人已经很多年没打仗了,没必要害怕。虽然他们数量更多,但是我们的援军也马上就会赶到,在此之前先缠住他们……”带队的长机飞行员阿尔弗雷德·冯·维特尔斯巴赫上尉在频道里说道。
  中国空军这回只来了三个中队,加上团长直属小队,一共58架,而德国那边的援军有68架,数量上占了优势,何况实在不行还能往地面躲避,那里数量众多的防空火炮可不是吃素的。所以维特尔斯巴赫上尉一点儿都不担心。
  嗯,黄家伟的这位对手,正好也是有着伯爵头衔,德国的宁芬堡伯爵。“维特尔斯巴赫”这个姓氏在整个欧洲都算是显赫的。自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将其强劲对手“狮子亨利”统治的巴伐利亚改封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奥托一世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便开始了其在巴伐利亚的长达800年的漫长统治。比起黄家伟这种新贵,人家的含金量可高多了。
  不过现在是打仗,不是贵族舞会,再高贵的家世也没有卵用。
  当双方接近到10公里后,德国人就看到对面的中国战斗机的机翼下突然冒出一团火光,然后一道火龙就冲了出来。
  “火箭?”维特尔斯巴赫不禁一愣,对于航空火箭弹他并不陌生,刚刚才玩过呢。以伯爵阁下的经验,火箭弹这种东西必须在很近的距离才能起作用,而且还要一次发射多枚,如果用来击中超过一公里的目标,就基本上只能靠信仰了。
  现在中国战斗机这么远的距离就发射,而且还只是七架飞机各自发射了一枚,就未免太儿戏了。
  “难道中国人的火箭能打这么远?”维特尔斯巴赫虽然觉得很荒谬,但也没敢大意。这也是对世界头号空军强国的起码重视,维特尔斯巴赫突然注意到,中国的“火箭”似乎更大一圈。他觉得自己找到原因了,这大概是中国人想在进入格斗前打乱己方的阵型,这当然也是一种战术。
  他马上向部下们下令:“注意,对方可能想用火箭打乱我们的阵型,不要上当……”
  这批穿着东非军服的德国飞行员都是精英,真的全都是王牌。他们这次到这里,就是来检测这些战机性能的,选定之后就可以大量购买,或者大量山寨了。喷气机这东西可不便宜的,要是选型错误,可就坑爹了。
  这些老鸟自然不会为这点儿小事就惊慌失措,他们很淡定的继续迎头飞去,有几个还在点评这种战术好不好用。
  双方都是迎头飞行,火箭的速度更快,没多久就接近了。
  “中国人的火箭飞行好平稳,起码五公里居然没有怎么偏航,怪不得是他们发明了火箭……”维特尔斯巴赫还有闲情点评几句,他很熟练的一拉杆,操纵食猴鹰做了个滚转,准备避开迎头飞来的火箭。其他东非飞机也以各种姿势进行回避。
  “呵呵,这不就……”伯爵大人得意笑了笑,但他话还没说完就马上傻眼了,因为他看到那枚火箭也跟着他拐弯了,同时加快速度冲了过来。
  伯爵大人毕竟是老鸟,他马上又做了一个向上的机动,随后他又惊恐在后视镜里发现,那枚火箭又跟着他转弯了,直直朝着他的菊花冲来。
  在他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火箭爆炸了,伯爵大人只觉得座机一阵剧震,发动机就罢工了。“咳咳咳……”座舱里烟雾弥漫,维特尔斯巴赫多次试图恢复操纵未果,最后只得拉动座位下的弹射拉杆……
  当维特尔斯巴赫挂在降落伞下的时候,他才有空注意四周,他发现附近空中多了六朵洁白的伞花。最后一架食猴鹰正拖着黑烟栽下去。
  “那是什么……”他突然发现,刚才没参战的十几架中国飞机,从机翼下方投下了两个长条形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尾部爆出一团火焰,就向南方飞去,那方向正是他们援军赶来的方向。“这是什么火箭……”
第570章
浴血熊猫(一)
  “这……这……这……”路德维希·克吕威尔中将目瞪口呆的望着天上,好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阁下,请回到指挥车里,中国人的飞机随时可能空袭……”副官在旁边劝说着。
  克吕威尔放下望远镜,铁青着脸说道:“谁能告诉我,刚才和中国人进行空战的是我们帝国的飞行员,还是非洲人?”
  副官说道:“刚才的空战指挥官是奥托·舒伦堡少校,帝国最好的飞行员和空战指挥官之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