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469

  然后再加上七叶大倾角螺旋桨、减震浮筏等等多种手段,大白鲨级潜艇在25节以下的速度潜航时,噪音已经降低到了90分贝以下,这已经和海洋背景噪音差不多了,被动声纳几乎完全失效。最主要的是,人造鲨鱼皮这种东西对主动声纳的声波,也有很强的吸收和漫反射能力,使其成了一个真正的“大洋黑洞”。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声纳,都难以探测到它的存在,比原时空的基洛级吊了不知多少。
  别说外国的声纳技术还不行,就连中国自己的声纳都很难探测到现在的中国潜艇。要想找到它们的话,只能用磁场探测等其他手段比较有效。
  ……
  悉尼号轻巡洋舰。
  悉尼号是属于英国林仙级轻巡洋舰,这是一种在三十年代初建造的条约型巡洋舰。原本条约型轻巡的限制是标排一万吨,总吨位是40万吨。但是以英国的情况,英国海军自然希望用有限的吨位建造更多数量的巡洋舰。英国佬考虑到自己地盘太大,需要用军舰的地方太多,要是按一万吨的大型轻巡造的话,以英国的份额根本造不了多少,40艘轻巡根本不够分啊。
  于是他们就专门拨出一些轻巡吨位,设计了林仙级这种只有5000吨级的小型轻巡洋舰,这样一艘的份额就能造两艘,而且价格还便宜,多好?鸦片牛觉得自己真是太机智了。当然,英国佬也是玩秤了,林仙级的实际标排是5600吨,不过在大家都玩秤,其他国家也就假装不知道了。悉尼号就是澳大利亚在英国订购的。
  因为英国佬在一战被德国潜艇搞怕了,所以特别重视反潜,林仙级也是一种重视反潜的巡洋舰。不但安装了英国最先进的反潜声纳,而且在它宽阔的后甲板上,还搭载了一架装备雷达的反潜水上飞机。
  原本悉尼号是被派在印度洋一带监视东非潜艇的,不过因为前段时间和中国的关系有些僵,为了防止万一,袋鼠们就把这艘新锐军舰给调了回来看家兼壮胆,为此还和英国闹了一场。
  “哼,一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我觉得上头是不是太敏感了……”舰长德克士中校很是不爽的说道:“中国人应该不会来吧……”
  “我也觉得是,中国的海军那么强大,就算要打,也是主力过来,派潜艇过来干什么?”大副在旁边附和。
  这时,收音机里响起了丘胖子低沉的声音:“……让我们牢记‘4月1日’这个血腥的日子。今夜,我们都是美国人!愿上帝保佑美国!愿上帝保佑人类!愿死难者安息!”
  “太踏马恶心了!这个不要脸的死胖子!”德克士狠狠的关掉了收音机。“你要当美国人的儿子自己当去,别把其他人也拉上!”
  大副笑道:“哈哈哈,丘吉尔首相也是为了拉拢美国佬嘛,说几句好话也是可以理解的。”
  德克士拿起电话说道:“声纳,有没有什么发现……”
  “没有,除了鱼群什么都没有……”雷声长报告道。
  “那好吧,准备返航了,我们出来已经够久了。”
  就在此时,五艘中国潜艇就在他们下面300米的深度,和他们的航线交错而过,其中的灰鲭鲨号就在悉尼号的正下方通过……
  “真是可惜了,要是现在开战就好了,一条鱼雷就能报销了它!”澹台明看着屏幕上表示悉尼号的光标,心有不甘的咕噜道。
第604章
德斯蒙伯爵
  共和2782年(西元1941年)4月7日,瑙拉。
  瑙拉是澳大利亚的一座小城,位于肖尔黑文河南岸,距河流入海口约12公里,在悉尼以南120公里。一战前该地是以奶制品、肉类加工、造纸等小作坊为主,只有不到3000名居民。
  一战后,这里靠海的地盘被英国的德斯蒙伯爵买了下来,办起了几个大型的奶制品、肉类加工厂,还建立了一个码头,又连了一条私家支线铁路到主干线上。
  说起这位德斯蒙伯爵也是英国的一个传奇,据说这位老兄的老爸是一个破落伯爵的儿子,还不是长子,而且他十几岁时双亲都过世了。德斯蒙就离家在东南亚和中国一带混世界,但是后来他就踩了狗¥屎,开始走运了。先是搭上了星科集团的线,成了圆珠笔、打火机等新产品的专销商,很快就凭着这个赚了钱。
  1909年时,他就带着大笔资金回到英国,在伦敦开了一家“哥斯拉”贸易公司,专门倒霉星科的各种产品。特别是他靠着倒卖那些星科特产的药品和炒橡胶股票发了大财,而且还搭上了上流社会的线。主要是他的那位继承爵位的伯父只有一个女儿,认为只有德斯蒙才能振兴家业,就把继承权指定给了他。
  好吧,按照伦敦上流圈子的小道消息,那位伯爵早就贫困潦倒,在收到侄儿德斯蒙的大笔馈赠之后,就把爵位继承权“卖”给他了。有消息灵通人士说,德斯蒙花了50万英镑和哥斯拉公司百分之五的股份,才把这个爵位继承权拿到。当然,尊敬的爵爷和几位相关人士都不承认有这事。但不管怎么说,这个继承者变更是经过了贵族院公证和几位当事人的当面认可,具有法律效力。
  于是在1911年老伯爵挂了之后,德斯蒙先生就成为一名高尚的贵族,正儿八经的英国伯爵。后来,哥斯拉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大,在一战前就已经成为一家新兴的财团,涉及了很多生意。特别是在一战当中,靠着倒卖磺胺等各种特效药和各种食品,几乎垄断了英国的黑市,简直发财发得跟猪头一样了。
  一战之后的20年代,哥斯拉财团已经成了英国举足轻重的大腕了,排名前五的顶级财团。雄厚的财力再加上他的爵位,德斯蒙就更不得了啦。而且他家的那个爵位也是很有来头的,和英国王室也能攀上点儿亲戚关系,以前是破落了没人理会,现在阔了就不一样了,那就是正牌的高级贵族,不但上流圈子发的大小贵族,就连王室都要刮目相看了。
  这位尊贵的爵爷在澳洲也买了不少地盘,他喜欢瑙拉的风景,就在这里建了一座度假庄园,每年都要来住几天。当然了,像他这样尊贵的老爷,澳大利亚政府根本不敢怠慢。瑙拉小城也就差不多成了他的私人领地,即使在澳大利亚独立之后,对这里也是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德斯蒙爵爷可是当地的纳税大户,那些官员也是被他喂饱了,怎么可能不给方便?
  凌晨2点。
  瑙拉的海面上突然像开了锅一样,大片气泡从海下冒起,平静的海面在翻滚。不过这个时候是没人注意这些的。
  几分钟后,“哗啦”一声,一头巨鲸般的物体带着大蓬水雾冲出了海面,随即又是“哗啦……哗啦……”几声,又有几个类似的物体从海里钻了出来。
  五艘大型潜艇出现在了瑙拉港外的海面上。为首的那艘最大的潜艇上开始发出一阵无形的电波。
  “他们来了,准备好接货接人……”德斯蒙关上手里的手机盖,对身边的人淡淡的吩咐道。
  早就在码头码头等待的百多号人立即开始忙碌起来。参加这次行为的这些人全都是德斯蒙的心腹,不是生化人,就是被成功洗脑的英国或澳洲人,那些信不过的都被换了。
  “哦,好大……”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一艘巨大如岛的潜艇缓缓驶向一座封闭的码头。停稳之后,码头上的一辆舷梯车就开了过去,放下舷梯靠在潜艇上。这是一艘很庞大的潜艇,潜艇的指挥塔上没有任何表明身份的标志。
  这是中国的908型“海象级”远洋运输潜艇,它全长150米,全宽16米,水上排水量15000吨,水下排水量28000吨。
  这种潜艇的外形和常见的攻击潜艇差别很大,它的艇身较粗,看起来就像一根大火腿肠,指挥塔(舰桥)更加前移。另外就是它艇背从指挥塔后就凸起了一块容纳货舱的长方型结构,一直延伸到尾部四分之一处,有点像原时空苏联的德尔塔级潜艇,但凸起的结构更长,这种布置自然是为了便于运输。
  当然最大的差异是,它的艇身货仓段在艇背上有用开启的液压式货仓门,可在潜艇浮上水面时开启。里面是长宽高各12X5X10米的480立方米的货物仓,每个货物仓可以装8个标准集装箱,总共有16个这样的货物舱,也就是说,“海象级”可以一次运输128个集装箱,或者7680立方米,或者8000吨的物资。这样的设计具有很高的安全系数,如果货仓空间不幸全部进水,那充满水的货仓就只有7680吨,还没有超过潜艇的负荷力,不致于让潜艇沉没。
  而在每两个货舱中间还有一个平常收纳在艇身中的可起吊50吨货物的升降式起重机,可以在缺乏设备的港口或是海面上自力起吊货物。这样的设计自然是为了隐秘,因为它们的任务很多都是见不得光的,就不可能在具有良好设施的大港进行装卸,因此自带起重机是必要的。另外既然干的是见不得光的事,那么能快速开关的货仓也就是必要的了。
  目前这种“海象级”大型运输潜艇中国一共建造了12艘,另外还有12艘更小一号,排水量5000吨的904型“海牛级”运输潜艇。这24艘潜艇从诞生之日,就一直活跃在世界各地,为各个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受压迫人民,受到不法侵略的人民,以及任何争取独立自由和人权的人民,送去各种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从非洲到南美,从北冰洋到印度洋,到处都留下了它们的身影。
  它们就像是正义的化身,哪里有不公正,哪里有压迫和侵略,哪里就有海牛和海象在输送各种正能量!在一战之后的殖民地独立运动大潮中,它们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为各地反殖民反帝反封建的自由战士们送去各种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当然也包括接送各地的自由战士。
  而这些功勋卓著的潜艇们,在中国海军序列里竟然是不存在的。没错,它们不属于海军,而是属于各个正义的民间组织,比如像什么霸天虎啊、NOD啊、汞合金啊等等。真是一群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啊!
  当然,这些潜艇能干的活也不是仅仅是限于运输,它们同样也是潜水补给舰。属于海军编制的有6艘,它们的货仓除了单放货物外,在设计中是可以放入各种货柜,除货物柜外还可有柴油柜与淡水柜、电池柜、鱼雷柜、水雷柜、食物冷藏柜等,货仓预先设好管线可以入电出电与抽水抽油,也可以用油管替友舰给油,或者用吊车帮友舰补充食物与鱼雷。这是高度模块化的潜水补给舰,全世界独此一家。
  另外,这种运输潜艇也是可以作为战斗舰艇的,只需要把它们货舱里面的东西换成模块化的导弹发射柜或火箭弹发射柜,甚至炮塔,就是妥妥的战斗潜艇了。当然,受设计限制,还是要上浮之后才能发射。
  不过这也只是理论上,它们主要承担的还是各种特殊和补给任务。
  ……
  德斯蒙的这座港口是完全的私人港口,而且潜艇停泊的位置更是一个全封闭的码头,周围都有高高的围墙,从外面看根本看不到里面在干什么。
  “哐”,潜艇的水密门打开了,一群名穿着水手服的人走了出来。
  德斯蒙连忙迎上去,双方就在码头上用低声交流起来。
  不但这艘潜艇上没有任何可供辨认的标识,就连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也是没有任何可供辨认的标识。就连他们谈话也是用的英语,而外貌就更不好判断了,因为他们当中各色人种都有,为首的那个头发泛白的老人就是一幅典型的黄白混血外貌。
  “伯爵大人,你好!很久不见了!”马克笑着伸出了手。这位老兄就是和李昂一起投靠文德嗣的人员之一,之后他就被分配了这个工作,现在他已经是汞合金组织的高级干部,一般也用不着他亲自跑了。
  “马克,我们有十年没见了,你可是老了,哈哈哈……”德斯蒙笑着和他拥抱了一下。
  “我都没想到是你亲自过来,你现在还跑这个?”
  “哎,这趟货很要紧,我还是盯着放心点儿。可不能出漏子……”
  马克和德斯蒙是老熟人了,他以前就是经常给伯爵大人送货,品种丰富,黑的白的灰的都有。
  两位头目在寒暄叙旧,他们的手下可就没这么闲了。双方的人都是老手,大伙都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根本不用上级指挥,自己就熟门熟路的干起来。
第605章
大洋风雨起澳新(上)
  “咔咔咔……”只见潜艇的背部舱门在一阵机械声中向两边缓缓分开,露出里面宽大的货舱,货舱里面重叠放着几十个标准集装箱。
  两边的人都麻利的行动起来,他们分了一组人上到潜艇货舱,给集装箱系吊绳,挂吊钩。另一组人熟练操作着码头的装卸设备,把集装箱一个个的吊上码头。德斯蒙的码头上虽然有齐全的装卸设备,倒是用不上潜艇自带的起重机,但是为了加快速度,潜艇自带的起重机也在帮忙。
  起重机把里面的集装箱吊到码头上早已准备好的货车上,货车装好后就立即开走,到了码头旁边的库房卸下,再回来重新装货。
  这时,又一群人被水兵们从潜艇里带了出来。
  和刚才的那些水手不一样,这些人全是穿着便装,有西服有运动服也有休闲服。他们的表情有些紧张,又有着好奇的注视着周围。
  德斯蒙看了看这些人,问道:“他们就是这次的志愿者?”
  “是的,就是他们了……”马克点点头。
  这次任务比较特殊,为了防止万一,他们这批人都是花了妆的,比如德斯蒙现在就是一把大胡子,脸上也被搞得完全不像本人了。
  “好,核对完了就让他们赶快上车,今晚上就送到悉尼和堪培拉等地去……”德斯蒙给一个手下交待了几句。
  这时一个样式有些奇怪的“集装箱”被吊了出来。一队名水手过去,把门打开后钻了进去,不一会儿他们就驾着一个人出来了。他们把这人放在码头的空地上,这人明显处于昏迷状态,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要不是胸口还在起伏,肯定会被认为是尸体。
  随着水手不停进出,一共从里面搬了16个这种昏迷的家伙。
  “这也是?”德斯蒙指了指这些家伙。
  “也是。这些人不太老实,所以让他们昏迷了送过来最好。”马克笑了笑。
  “也好,反正他们也没几天活头了,用不着醒来……”德斯蒙摆摆手,马上就过来了一辆车,几个工人下来把这些“尸体”抬上去,然后拉走。
  不一会,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走过来,对德斯蒙说道:“爵爷,全部核对好了,一共376人,身份都吻合。”
  德斯蒙点点头说:“好,那让他们上潜艇吧……”
  管家拿出手机说了几句,很快就从港口那边开来了七八辆“金龙”大客车,都是那种六十座的大型客车。车到码头后,也下来了一群人。这些人都是华人的样子,他们下车之后,立即就看到了那艘海象级潜艇,顿时都惊呆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么大的潜艇简直连听都没听说过啊。这批人顿时开始议论纷纷。
  “好了,别看了,你们马上就要乘坐这东西,上去后慢慢看。”领头的年轻人立即对他们说道:“现在都注意,按照你们的编号排好队,一个个的上潜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