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4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0/469

  新西兰有1450万公顷牧场,45万公顷耕地,其中1200公顷牧场和30万公顷耕地拿来分配给移民,就能安置120万牧业人口和15万农业人口(新西兰的环境更好,所以分配的土地更少)。另外这里还可以开发300万公顷的经济林,安置30万林业人口不在话下。再加上其他的农业公司、矿场和农牧产品工厂什么的,安置250万人不在话下。
  那些未分配的土地里,也有一部分是用于安置那些愿意归化的当地白人,当然他们的需求是排在后面的。南洋战争之后,澳大利亚行和新西兰的白人伤亡惨重,现在还剩下的白人全部被集中管理了。根据现在的调查,澳大利亚这边剩下的570万人当中愿意留下来的不到370万,而新西兰剩下的128万人口中,愿意留下来归化中国的不到80万。
  也就是说,即使不需要做什么,只要继续安置1000万移民过来,这里的人口结构就彻底改变了。
  至于剩下的马来亚,虽然还剩下122万人。咳咳,但是那些土著和印度移民可不算是文明人啊,他们还得先去文明学校好好深造,等毕业了才有投票的资格。而这里原本就有120万华人,所以哪怕不从国内移民过去,也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
  再有就是从法国手里买下的新喀里多尼亚,该地区整体主要由新喀里多尼亚岛和洛亚蒂群岛组成。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0万,绝大多数都是当地的美拉尼西亚人,还有少数欧洲移民,不到一千人。而岛上原本就有华升矿业公司的四千多名矿工,现在只需给他们办好移民身份就对了,只要给足优惠政策,起码可以有一半人留下来,国内的家属也可以迁移过来,直接分地,还给他们优先挑选的权力。这样一来,哪怕那些欧洲移民全都留下来,也不影响大局了。
  和马来亚土著一样,当地的美拉尼西亚人也是要先进入文明学校学习,毕业了才有投票权。这是个文明世界,不文明的人怎么能有投票权呢?要是让一群连字都不认识的野蛮人有了投票权,那就是对“文明”这个词的亵渎。
  至于怎么才能从文明学校毕业,那就要看他们什么时候能完成学业了,文化课程、技术课程、艺术课程和道德修养课程,都要合格才可以,文明学校培养的是合格的文明人,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算合格嘛。当然,中国的文明学校是最人性化的学校,绝对不会嫌弃学生的。哪怕再差的学生,都不会放弃。一时学不会没关系,这期学不会,下期免费再学,不管是学习十年,还是学习一百年,都可以一直学习下去,活到老学到老嘛。
  当然,要进入文明学校深造的,并不只是土著,还有很多澳新的白皮呢。
  那些直接加入了澳新军队作战人员,这帮人会现以战俘身份服刑,进行劳动改造,依照他们在战争中的具体行为和服刑期的表现确定释放日期,至少是五年。这些澳新正规军官兵还算好的,如果是抵抗组织的成员,则说明他们是极端反华分子,所以是不可能在短期释放的,他们必须长期与社会隔离,好好改造,这个改造时间至少也得四五十年吧。
  而且抵抗组织成员的直系亲属也会受到牵连,作为重点监控对象,进行文明学校学习,如何做一个文明人。还有就是那些被华人检举出有过排华行为的不友好分子,这部分人也会被送进文明学校,重新学习如何与主流社会相处。当然,如果不想进文明学校的话,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离开中国的辖区,中国政府对此是欢迎的。
  对于这些离开的澳新马白人,中国准许他们带走自己的所有财产,贵金属和文物当然是不能出境的,但是会有专业评估师为这些东西估价,然后折现成华元给他们。至于带不走的不动产,房屋房产可以保留,中国允许国民去收购,牧场农场等地产,则是估价之后由政府或国内公司收购。
  中国在这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公道的,并没有趁机没收。当然,这些政策只是对白人中的普通人。对于那些被甄别出的极端反华分子、恶性犯罪者,都是没收全部财产,人就丢到各个劳改基地去服刑。至于马来亚的土著嘛,那就是除了极少数被确定为对华友好人士可以保全财产,其他的人特别是原苏丹、贵族、教长等上层人士是统统清算了,家人全部劳改,家产全部没收。
  对于那些愿意继续留下来归化中国的澳新白人,中国就对他们和国民一视同仁。非农业人口暂且不说,凡是愿意务农的人口,土地发放都是同样的标准,超过了额度的,就由政府强制收购,不够的就补足额度。当然,他们所在的位置会有些调整,并不一定还留在原来的地方。这和其他的新领土一样的处置手段,这些白人会被打散安置,甚至有部分人会被安置到非洲的寿麻省去。
  要留下来就要服从政府安排,不愿意的可以离开中国,战败者还想摆什么臭架子不成?相对欧美的那些经典做派,中国已经做得很仁慈了。
  唯一例外的是新喀里多尼亚的那些欧洲移民(法国人为主),因为他们和华人没什么恩怨,或者说没机会有恩怨。再有就是新喀里多尼亚算是和平移交,为了鼓励这种行为,中国自然也表现出了亲善的态度。当地欧洲移民的财产基本上得以保全,至于那些需要的地产,也会给他们一个公道的价格收购。
  而且他们是可以自由迁移的,可以留在原地,也可以申请搬到内地,或者去寿麻、澳新马等新领土分田地,和国内公民完全一样的权力,不会强制迁移。好吧,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人少,才千把人呢,文德嗣自然乐得表现一下宽宏和豁达。或者是因为中国和善友好的态度,也可能是欧洲的战火,这批法国移民没有一个愿意会欧洲的,就连那500名法军官兵都有好多跑到民政部门去咨询怎么才能归化中国。
  当然,无论是澳新马还是新喀里多尼亚的归化白人,都是遵照以前的归化俄罗斯人的制度执行,一开始都只是准公民。所谓准公民,就是没有政治权利和一些公民福利,不能担任公职,除了这些方面,其他方面都是和公民一样。
  要成为公民也很简单,只要通过了汉语四级考试,和文化习俗考试。通过考试后就是正式公民,享有全部的公民权。这个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当然,还有一条路,就是服兵役,在解放军或武警部队中服完兵役后,也同样视为通过了考试,自动获得完整公民权。
  ……
  新金山市,某中学。
  新金山就是墨尔本。1840年时,这里的人口只有一万人。1851年,在墨尔本发现了大金矿,于是大量的人从世界各地(主要为美国人)前来墨尔本淘金,包括大量的华工。由于淘金热潮,墨尔本的人口迅速增长,并逐渐成为一个富有的大城市。
  到了1854年,该地已经达到12万人,使藏金极富的美国旧金山(三藩市)黯然失色,故墨尔本又被华人称为“新金山”,至今当地还有很多华人办的学校、商店、公司名称等是带有“新金山”这个名号的。清朝末年的满清外交官李圭在《东行日记》中就提到了,在中国以外的两个海外华人聚居城市,也就是“两个金山”(美国三藩市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并称要“以新旧别之”,“新金山”这个称谓至少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
  在中国代管之后,自然也从善如流,把这里正式改名为新金山。
  今天该中学已经放假,所有教室都被腾了出来。因为在这里要举行一场归化考试,上午是汉语四级考试,下午是文化习俗考试。一大早,就有几百名考生来到学校门口等着了。
第659章
归化人(中)
  原澳大利亚地区在被中国“代管”之后,就被称为南瞻洲,整个地区划分为了五个省。
  原西澳大利亚州改为澳西省,首府鹅川(珀斯),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原南澳大利亚州和北领地合并为澳中省,首府长港(阿德莱德),面积约233万平方公里。原昆士兰州改为澳北省,首府积川(布里斯班),面积约173万平方公里。原新南威尔士州改为澳东省,首府薛岗(悉尼),面积约80.5万平方公里。原维多利亚州和塔斯马尼亚州(琰浮岛)合并为澳南省,首府新金山(墨尔本),面积约29.6万平方公里。
  新金山还叫墨尔本的时候,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在1901年至1927年,墨尔本曾经是澳大利亚的首都,时间长达26年之久。当时的墨尔本比悉尼要繁华,也是当时大英帝国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随着悉尼的日益繁荣,墨尔本的地位开始有了下降。但仍然保持着第一大城市的地位。
  不过,现在这座城市却显得十分萧条,原本繁华的大街上行人稀少,在街道上巡逻的军警,似乎比市民还多。街面上很多商店、公司和娱乐场所都是大门紧锁,门上还被贴了封条。这些当地人的资产,都是准备估价后脱手的。少数正常营业的场所,也是门可罗雀的凄凉景象。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这座城市还处于军管状态,原本的当地白人一些被送进劳改基地和文明学校,一些正在和评估公司讨价还价,准备卖掉当地资产后跑路,还有一些则是被集中管理了。就连那些被允许自由活动的当地人,也因为心存疑虑,哪有心情逛街啊?
  而中国大陆的移民也还在准备阶段,没有大批到来。
  不但是新金山这样,所以的澳大利亚城市都是差不多的状况,现在可以说,这片大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12月27日,中国澳洲军管委公布了对澳大利亚当地人的处理决定。当地人有三个选择,第一是离开中国辖区,去愿意接收他们的地方。这个事情已经和各国商量好了,英国、美国、南非和加拿大,以及印度半岛的几个自治邦都表示可以接受。
  特别是南非,他们现在白人人口很少,压力很大,就希望多搞点儿白人过来。澳大利亚又是英语人群,他们自然很欢迎,南非政府表示可以接受100万澳新移民。
  美国也表示可以大量接受,加纳同志慷慨的表示,哪怕澳新白人全体搬过去,都不是问题。嗯,安置他们的地方,当然不会是美国本土,而是西非三州。扬基佬在非洲抢了500多万平方公里地盘,正是需要大量人口去填,自然乐得接收。反正都是盎格鲁撒克逊品种的,同文同种,直接就能融合,最好的选择啊。作为老大的英国,以及加拿大这种兄弟国家,自然也不能落后,也纷纷表示可以接受。
  然后中国就把这个结果告知澳新白人,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不得不说,澳新的反华传统是根深蒂固的,以前他们对中国是藐视加歧视,现在则转为敌视加仇视,很多人都不愿生活在中国的统治下。在得知英美等国愿意收留的时候,很多人都纷纷表示要离开。仅仅是到昨天为止,就有超过150万澳新白人要求离开。
  对于这部分人,中国政府表示会安排船只和飞机飞艇,把他们送到南非、加拿大、美国等地。要去英国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中国政府说了,欧洲现在正在爆发战争,中国是不会直接送他们去英国的,最多就是把他们送到加拿大、美国等地,要去的自己想办法去。当然,这些人也不傻,也不会跑天天挨炸的不列颠去。
  在这些国家当中,美国无疑是实力最强的,而且西非三州的地方都是南半球,南非的环境最好,而加拿大的关系最近,于是这三个国家就成了澳新白人们的最多的选择。
  现在,这批人都在忙着处理自己的财产,以及联络这些国家在澳洲的总领事馆。嗯,也就是原来的大使馆,现在已经降格为总领事馆了。中国接收之后,也没对原使馆区进行搬迁,还是在聚卉市(堪培拉)。
  除了离开中国辖区这个选择,澳新白人还可以选择归化入籍,成为中国人。大家都知道,我大天朝的入籍之难,那是有传统的,从俺大清时代就是这样,科社党也同样延续这种风格。在平时的话,如果没有一定成就,或者和中国人没有婚姻或血缘关系,想要入籍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呢,还有一个捷径的,那就是趁着中国吞并新领土的时候,在新领土的这些原住民都可以很容易的取得中国国籍。文德嗣领导的中国对于新领土原住民的处理,与此时的世界主流列强都不一样,文德嗣很不喜欢屠杀,所以他从来不用屠杀解决新领土的人口问题,他实行的是同化政策,是真正的民族融合政策!而不是什么劳什子的“多元化”。
  所以只要是新领土上的原住民,符合“说汉语,认同中华文化,文明人”这三个基本条件,并愿意宣誓效忠中国,在中国管理该地后没有任何不良记录,就可以获得中国国籍,这个比平时可容易多了。
  最后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既不离开中国辖区,也不愿意成为中国人的。对于这部分人,中国政府同样很慷慨的给了他们机会,不会立即驱逐他们。但是这些人要从原来的住地离开。他们会被集中起来管理,财产暂时冻结封存,从事各种集体劳动换取日常需求。直到他们做出决定为止。
  好吧,白皮们也不傻,这个“第三条路”他们稍稍一琢磨就知道了,就尼玛不就是变相的劳改吗?傻了才去选啊!选这个“第三条路”几乎没有。
  ……
  共和2782年(西元1941年)12月30日。新金山市第一中学。
  在这个万物萧苏的城市里,第一中学门口却显得很热闹。一大群男女站在学校门口,叽叽咕咕的说着话。这些人约有500多人,大多数是白种人,还有一些看起来像混血的,男女老少都有。
  在一个月前,这些人还都是澳大利亚人,但是现在已经没有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但是国家没了,人还得过日子啊。
  虽然有将近一半的人都选择或即将选择离开,但是还有一半多的人不愿离开。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对于大多数平民来说,首先追求的是自己的生活,只要生活得更好,他们不会介意自己的统治者是谁。另外,从历史上看,欧洲人对于统治者的民族或种族也不是很看重,比如英国的王室和上层贵族从800年前开始就不是英国人了。
  “势利眼”是人类的共性,所有人都是很势利的,白皮也是一样。在十六世纪以前,白皮们对中国是各种膜拜,在他们的描述里,中国就是地上天堂。因为那时的中国比他们牛叉多了,宋朝时一个开封城看门小兵的日子就比他们很多贵族都过得好,自然是各种跪舔了。后来文艺复兴后,他们的日子开始好过了,而中国却在走下坡路,于是就开始平视中国了。
  到了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形象就一落千丈了,从此白皮就再也看不起中国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中国落后了,又老是被车,连比利时这种小屁国都能在中国耀武扬威。自然就是蔑视、歧视加漠视了……
  但是他们的优越感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东方出了个文德嗣,很快原本被各种瞧不起的中国就开始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崛起了,复兴了。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就上演了一出“王者归来”的大戏。那头休眠多年的东方巨龙苏醒了,并开始用饥肠辘辘的贪婪目光注视着世界。这头恐怖的大怪兽以无上雄姿,踏入了列强的舞台,并连续吞下了无数的牺牲品。
  这个时候,白皮们看法又改变了,变成敌视加仇视了,他们一方面对中国万分警惕,但是另一方面呢,他们也回忆起来,中国以前是东方世界的千年霸主。
  于是,他们就又开始跪舔中国了,虽然出于惯性思维,现在白皮阵营这种人还比较少,但是发展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特别是在二战爆发后,一些聪明人都意识到了,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今后的世界已经不再是白人说了算了。特别是在东方,当中国这个天然霸主重新回到宝座后,白人的势力算是彻底与东方世界无缘了。
  在加上中国持续几十年来的强势文化输出,各种影视、动漫和游戏,以及各种文学作品的洗脑,这种“中棍”、“五毛”、“精中”已经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
  在澳大利亚,这种人也同样存在。虽然还有很多人在观望和犹豫,但是已经不少人想当中国人了。
  “哎,我听说过,这个汉语四级好难考的……”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和同伴说道:“我的汉语都是从游戏和动漫上学的,不知道能不能过……”
  旁边一个满脸雀斑的青年说道:“我听说,第一次考试会比较宽松。而且这个考试很人性化,这次过了的科目,下次就不会考了……”
  “杰里米,有信心没有?”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对同伴笑着说道。他自己觉得自己很有把握。
  他的同伴杰里米是个黑头发的中年人。杰里米点点头说道:“我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我对华人一直很友善,以前帮过他们一些忙,这次一个官员还到我家来,给我发了个勋章。你看……”说完,他从怀里摸出一个银质勋章。
  胖中年凑过去一看,念道:“二级友善勋章……”他顿时惊呼道:“你有这个东西还用来考?直接就能去入籍了啊……”
  “入籍自然不难,可是我想直接成为公民啊,有这个勋章可以加30分……”杰里米略略有些得意的说道。
第660章
归化人(下)
  新金山,旧国会大厦。
  旧国会大厦顾名思义,在该地还是澳大利亚首都的时候,这里就是国会大厦,后来首都搬迁到堪培拉之后,这里就成为维多利亚省的立法议会所在地。当然,在中国代管之后,立法议会自然就取消了。
  这座大厦是典型的维多利建筑亚风格,外观宏伟,美轮美奂,别具风格。因此直接就被第五集团军的大佬们看中了,作为此地的高级军官住所。现在这座大楼屋顶上飘着五星红旗,大门前的三根旗杆上则是“金车轮”军旗、陆军旗和第五集团军军旗。
  现在第五集团军的高级军官们大半都住在这里,这栋旧国会大厦都快变成将军公寓了。
  第11装甲师师长徐琛少将和一位少妇并肩走出大门,这位少妇梳着齐肩短发,看起来三十出头,生得十分美丽,穿着一套蓝色的政府官员制服,显得精明干练,气场很强。两人态度亲密,一路有说有笑。
  他们刚出来,就碰到一位陆军上将领着几个警卫和秘书从停车场过来。
  鲁达上将看到他们后,就笑着招呼道:“哟,小徐……”
  “鲁司令好!”徐琛连忙进了个军礼。
  “总督同志好!”他身边那个美女也连忙鞠躬行礼。
  鲁达回了个礼,又看了看他身边那位,就笑问道:“你夫人是什么时候来的?这是来探亲的?你们两口子感情可真好了……”
  徐琛答道:“哦,不,不是探亲。两仪她这次是来主持入籍和公民资格考试的,她昨天刚到,我现在送她去考场……”
  “哦,原来两仪同志是这次主考官啊,不错不错。哎呀我还不知道是谁,看我这总督真是不合格。好,今天这趟考试上头很重视,你们快去吧……”鲁达摆摆手,说道:“等你们今天考试完了,晚上给你们接风,好了,你们去忙吧……”
  “总督同志,我们告辞了……”徐夫人再次深深鞠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0/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