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4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8/469

  舒适的懒猫:“也不一定是针对你们吧。南非又没退出协约国,德国佬封锁一下,也不算什么。小李子你要小心哦,别被德国佬潜艇阴了。”
  星辰的尽头:“他们敢打我们的船?德国佬的胆子有这么肥?”
  未长生:“那谁说的清楚?万一德国佬头脑发热呢……”
  一天看书的人:“没关系,反正上头有命令,凡是沿途发现的潜艇,不听咱们命令上浮的,都可以击沉……”这位“一天看书的人”就是这次小李的顶头上司,第18驱逐舰支队支队长杨洲合准将。
  护航任务和水雷的事情算不上什么机密,李国平就直接说了。在这个聊天室里混的,大都是各轻巡、驱逐舰、护卫舰等轻型舰艇的舰长、政委、大副、参谋长啥的。他把这事一说,大伙都在怀疑是德国人干的。
  这时,一个叫“轩辕无”的ID却说道:“我说,你们就没怀疑过,这事是日本人干的吗?”
  “日本人干的?他们这么干有什么好处?”李国平连忙问道。
  这个“轩辕无”他不太熟悉,只记得是太平洋舰队,他老爹手下的一个舰长。就移动鼠标在对方头像上,一个信息栏出现。真实姓名:吴元轩。军衔:中校。工作单位:第2驱逐舰中队,徽州号驱逐舰。职务:舰长……呃,没错,军队内部网络都是实名制,信息里都有各人的身份资料。这是为了便于管理。
  吴元轩(轩辕无)打出一行字:“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但是你们不觉得,日本人出现的地方太巧了吗?就好像是故意在等小李他们。等他们到了之后,就特地通知他们改变航向。再有就是,他们怎么知道德班有大量水雷?我记得他们最近和南非很不对付,南非人会让他们去德班港查看吗?”
  “哟,小吴可以啊!听你这么说,我也觉得有点儿问题。”杨洲合也回过味来。“怪不得我刚才觉得,西村祥治那老小子吞吞吐吐的,娘的,丫肯定有问题!我得跟上头说说,可别被坑了!好了,我下了……”
  “好,我也下了,我去命令加强警惕……”李国平也下线了。他马上就对航空说道:“把1号和2号无人机也放出去,加强一下对周围海域的监视。2号直升机去这里,这里,投放声纳浮标,监测水下……”
  他又向雷声长问道:“声纳有异常吗?”
  “没有异常……”
  他正要通过数据链向总部查询,支队长杨洲合的电话来了。
  “小李,不要太紧张了。我刚才已经问了上头,确实是日本人搞的,但是详细的你就别问了。反正上头说这事和我们没关系,要我们继续改变航向去开普敦,德班不要去了……”
  “哦,明白了,继续去开普敦……”
  放下电话后,李国平就捏起下巴:“日本人这是准备搞什么?难道他们准备对南非动手?”
  ……
  “这是什么?难道日本人想对南非动手啊!”
  几乎同时,一句差不多的话也在2万6千米的高空响起。嗯,准确的说,是在一架造型怪异的飞机机舱里响起。
  这是一架涂着“金车轮遍地血”的全黑色飞机。它的造型诡异得不同于任何已知的现役飞机,它没有尾翼,也没有垂尾,连机身都没有,整个飞机就好像只有一对机翼。
  哦,不,机身还是有的,但却已经和机翼、发动机舱融合在了一起了,机身的主要部分都隐藏在厚厚的机翼内,整架飞机就像一对翅膀。
  是的,这是一款无尾飞翼机,或者叫全翼机。
  这是西飞集团集过去数十年研究的最高成果——侦-4“影鸟”。比起原时空的同为飞翼机的B-2,“影鸟”的外形大不一样,更接近中学生用的45度等边三角板,而且体型要比B-2小很多。因为它只是侦察机,需要不需要携带炸弹。
  这是一款空重16吨的纵列双座双发重型喷气式侦察机,该机的设计就是以速度、高度与航程为目的。它装有空中加油装置与数具不同角度的正拍、侧拍照相机、摄影机以及各种侦查设备,没有武器。使用两部涡扇-4发动机,升限2.8万米,极速达1.8倍音速,其近40吨的内载燃油使其航程达到11000公里,如果挂上四具大型副油箱时,更可以达到17000公里远。
  飞翼机这东西其实并不算什么稀罕玩意儿,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人搞,很多国家都玩过,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不是做不出来,也不是飞不起来,而是无法实用化。
  简单来说,飞翼机是一种天生的不稳定构型。与一般飞机相比,要驾驶飞翼机,飞行员必须持续投入极大的精神,不断修正维持航向与高度。而这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
  常规布局的飞机有机身与尾翼作为整流,因此航向轴基本上是稳定的。飞机大部分的时间是直线飞行,飞行员不需花太多精神,只有到起降与转弯时,或者进入空战,才会全神以赴。但是飞翼机没有机身与尾翼,因此航向轴并不稳定,甚至常常连俯仰轴也不稳定,飞行员必须持续全神控制,否则偏航还是小事,甚至有可能坠机。
  根据早期飞翼机测试飞行员的说法,这种飞机确实很灵活,但是开起来实在太累,全程飞行的几个小时内都几乎等于在打空战一样。飞行员称这样的飞机开久了会折寿的。
  也就只有完成了线传飞控技术的中国,才能搞出实用化的飞翼机。安装了线传飞控系统以后,只要确定了航向之后,就是靠电脑来调整姿势和航向了。在大部分的飞行时间里面,飞行员就不需太过注意,甚至可以放手由自动驾驶仪操作飞机,由飞控计算机维持一个稳定的航向。需要起降转弯或做出动作时再由飞行员接管,手动控制就好了。这样一来,飞行员的负担立刻大幅下降,回复到一般飞机甚至更低的水准。飞翼机的应用因此而成为现实。
  “影鸟”这种侦察机服役后,就受到空军的青睐。因为它世界上飞的最高,同时在这个空层中最快的飞机。可以轻易进出敌国领空。此外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雷达引信”,它很难被雷达发现,能被雷达侦测到的距离很短,并且在雷达幕上常会忽隐忽现。现在各国都已经用上了雷达,还越来越好,所以这个性能无疑是最重要的。
  至于缺点,那就是高速操控性不好,但是对于侦察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又不用它去空战。
  自从“影鸟”去年服役后,经常会从各地的前沿机场出发,飞越茫茫大海或隔壁沙漠,深入到各国境内的热点地区,或重要目标拍照然后返回。取得了数量众多的照片等资料,却极少被列强发现,更从来没有被对方拦截过。
  这架编号“87665”的“影鸟”正是部署在木骨市(摩加迪沙)基地的侦察机,它这次的任务就是到日本和南非的边境进行例行查看,结果今天一来,它就发现日本搞了大动作。
第673章
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三)
  卡拉哈里盆地是是非洲中南部的主要地形区,总面积约63万平方千米。它是南非高原上最大的宽浅盆地,位于非洲南部高原区。南北位于奥兰治河和赞比西河上游之间,东西界于津巴布韦高原和西南非洲高地之间,盆地中间部分就是南非最大的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在原时空的后世,这里有著名的卡拉哈迪大羚羊国家公园。
  此刻,在卡拉哈里盆地的东北边沿,日本岩濑地区(津巴布韦)与南非交界处,一大群穿着土黄色军装的军队正在这里聚集。
  在这片一望无际的热带荒漠上,无数日本官兵正在卖力的忙活着。他们身着沙漠迷彩军装,军帽就是戴着带有后帘布的那种,也就是外号“屁帘”的那种帽子,对于原时空的军迷来说,这种东西非常眼熟。其实这种“屁帘”帽子是法国人发明的,主要用于北非军团,其主要用途就是为了适应非洲的热带荒漠气候,那道“屁帘”是用来保护脖子被暴晒以及灌入沙尘的。至于在原时空的历史上,日本人在其他地区甚至寒带也采用这种军帽,那只能说明他们脑子缺根弦,不过本位面他们在这里使用,倒是非常合适了。当然,采用这种“屁帘”帽子也不光是法国和日本,几乎所有在沙漠地区有地盘的列强都采用了,也包括中国。
  这支军队集结的地方是岩濑(津巴布韦)地区的万吉,也就是原时空的万盖(HWANGE),日本得手后,就改名“万吉”。在距此不到七十公里的万吉盆地上,有着日本国内最大的煤矿。万吉煤矿的质量相当好,储量超过150亿吨,其中优质焦煤超过35亿吨,而且大部分都是露天和半露天煤田,开采方便。日本拿到这里之后,就在这里大兴土木,开发煤矿资源。到去年为止,这里的原煤产量已经超过3700万吨,占据日本全国产量的一半左右。而在原时空的21世纪,该地的煤产量才300万吨,这当然是黑蜀黍缺乏工业技能加点的原因,并不是这里的煤少。
  日军此次集结,主要就是通过这条用于运输煤炭的重载铁路完成的。
  俗话说,“人过一万,无边无际”,人群一旦上了万人是非常壮观的。也就只有那种缺乏起码常识的人,才会觉得一个小镇能埋伏下十万骑兵。此时,只见在这片一望无际的热带荒漠上,密密麻麻的充斥着身穿屎黄色迷彩,戴着“屁帘”的日本官兵。
  这片大地上现在聚集着超过十五万日军,漫山遍野全是人。而且这十五万日军并非混乱的聚集在一起,而是极有组织性的行动,有组织的人群要远比一盘散沙的人群更有力量的震慑感。此刻从空中看去,这些整齐的日军队列,有一种行军蚁迁徙的感觉。
  “嗡嗡嗡……”发动机轰鸣着,无数的载重货车、越野车、装甲车在日军队列中穿梭,就好像一群忙了的甲虫。其中还混着数百辆装甲战车、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等履带车辆,它们被大型平板车运载着,像远古巨兽一样漫步在矮小的同类当中。
  正在上空飞行的“影鸟”上将这一切都尽收眼里。
  “围着这里盘旋一下,我们把整个场面都拍下来……”后座设备员说道。
  “好的……”飞行员答应了一声,就操作飞机拐了个弯,以0.95马赫(1100公里/小时)的速度围着下方的地区盘旋起来。
  飞行员看了看屏幕上的图像,说道:“起码有6个师,我已经看到了6个师级指挥部的信号,还都是机械化部队……”
  “影鸟”上有无线电侦测系统和电磁侦测系统,前者是侦测无线通信,后者是侦测电子通信仪器的工作(包括有线通信,但只能确定工作状态,不能分析内容)。师级指挥部的通信量庞大,器材的功率也大,无论是无线信号,还有仪器产生的电磁波动,都很强烈,在侦测仪器上根本无所遁形,除非完全不开机。
  此刻,在仪器屏幕上,6团亮硕大的、亮瞎狗眼的深红色光晕,就很清楚的标示了日军的大型指挥部所在。另外在6团深红色光晕附近,还有几十团到几百团更小的橙色和黄色光晕。根据侦察员的经验,这些是属于团级、营级乃在连级的指挥部所在。
  在电磁侦测系统工作的时候,机上的合成孔径雷达,十几部紫外、红外和光学等不同介质的照相机和摄影机等也在忠实的记录地面上的一切。
  “影鸟”的自动化程度很高,这些侦查结果都不需要侦察员去记录,计算机会自动把所有侦查结果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数据链发送到总部。所以开“影鸟”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就是驾驶着飞机在目标上空过一圈就可以了。
  当“影鸟”在上空盘旋了两圈,并飞走之后,地面上的日军仍然茫然不知。
  日军指挥部。
  “对面的情况如何?”杉山元上将问道。他是此次西部集群的司令官。这次对南非的行为,这位老兄是最积极的。
  参谋长栗林忠道中将向他汇报道:“司令,根据侦查,对面的南非军队没有异动,也没有增兵……”
  “美国那边呢?”万吉这边也比邻美国的纳米比亚州。前些时候,美日关系紧张,美国在边境上也是设有重兵,不过现在米国的主力都北上刚果州,去打东非黑蜀黍了。就连用来威胁日本的重型轰炸机都调走了。
  “没有发现变化……”
  “好吧,就等山下那边了。”杉山元点点头,向会议室的众人说道:“我们做好准备,一旦宣战,我们就冲过国境去……”
  他下首坐着一群高级军官,里面还有几个是原时空后世中国人熟悉的战犯,比如松井石根、梅津美治郎等等。比较讽刺的是,这几位原时空的战犯却恰恰都是本位面的日本陆军中“思想倾向革命”的一类,要不然他们即使逃过了日本新政府革命之后大清洗的绞架,也得滚回家去啃老米饭。
  ……
  南非,科马蒂普特。
  科马蒂普特在后世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是克鲁格国家公园的入口。但在此时它只是一座普通的边境小镇。科马蒂河从这里经过,进入摩杉(莫桑比克),由于有着水运的便利,是两国边境贸易的重要市场。
  在两国关系恶化之后,这里的生意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每天仍然有大量日本人进入科马蒂普特做生意。
  但是在今天,它注定留名史册了。
  此时,在两国边境线上,两国数百名士兵在对峙着。南非这边只有不到50个人,而日本这边有整整一个营。
  “我们的人失踪了,就在你们那边,赶快让开!我们要过去找人!”带队的日军上校安藤辉三用生硬的英语说道。
  南非那边的头儿是个少校,他气呼呼的说道:“胡说,我今天一直在这里,根本没有看到一个日本兵,而且我们是不允许武装人员进入的!”
  “混蛋!你们居然不承认!”安藤辉三马上叫了一个平民打扮的人过来,说道:“你看,这是证人。来,你说说你看到的……”
  那个日本平民吞吞吐吐的说道:“我今天上午去科马蒂普特买鳄鱼肉,确实在镇上看到了一个日本军官,好像是中校……”
  “你看看,是这个人吗?”安藤辉三拿出一张照片,问道。
  “对对对……就是他!”
  “他是不是还拿着一个公文包?这样的……”安藤辉三示意士兵拿出一个军官用的公文包。
  日本平民想了想说道:“我想想……哦,对,好像是有,就是这样的包!”
  安藤辉三对南非少校晃了晃手里的照片:“好,你看到了吧。这是我们的一位中校参谋,名叫辻政信,他今天在你们的镇里失踪了!我们接到上级命令,必须找到他!我现在给你们五分钟考虑,否则我们将会强行进入搜查!”
  “你们这是故意挑衅!我绝对不会允许的!”托马斯少校气得眼冒金星。他现在手里虽然人少,但来自白人的骄傲让他不能示弱。难道黄皮猴子还敢来硬的不成。
  安藤辉三态度非常强硬,托马斯少校也寸步不让,双方军队气氛极为紧张,相互都把枪对准了对方。
  好吧,这次安藤辉三这帮人是真的不知道上头的计划,他们接到的命令就是,一个辻政信的参谋失踪了,偏偏这丫的身上还带着重要军事机密,所以一定要把丫的找出来。所以他是真的急了。
  “呯……”这时,一声枪响从科马蒂普特里面传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8/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