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469

  总而言之,犹太人给文德嗣的感觉并不好,因为这个民族实在太封闭了,又对所在国缺乏认同,很难和该国的其他民族相处。确实有可能会对其居住国家造成某种程度的威胁,就好像德国犹太银行家之于德国一样。
  不过文德嗣是一个政治家,个人感情从来就不是考虑重点,对于他来说,国家利益才是一切。即使他不喜欢犹太人,但是因为“拯救”犹太人对中国更有利,有这个必要,那么他就决定去做。再说,他又不准备把犹太人弄到中国来,犹太人再危险那也是别人家的事情。
第687章
人革联维和部队(一)
  包纳加尔港。
  这支舰队的规模很庞大,所有的舰艇都悬挂着两面旗帜,在舰尾上是各种旗帜,有中国海军的金车轮旗,日本海军的旭日旗,暹罗海军的红莲旗,波斯海军的狮子旗,阿富汗海军的海龙旗……起码七八种。但是在所有舰船的桅杆上,都是同一面旗帜――星拳红旗,也就是被一些好事者开玩笑的称为“铁拳爆菊大出血”的人革联旗帜。
  是的,这一次来的可不仅仅是中国海军,是以人革联名义组建的“印度次大陆维和舰队”。中国老大领衔自不必说,除了土耳其、亚美尼亚和智利这三家,其他凡是有海军的小弟全都来了。
  土耳其和亚美尼亚是因为欧洲局势紧张,为了防止交战双方头脑发热来个“误伤”啥的,军队都比较紧张,在加上现在苏伊士运河因为交战已经关闭,要过来的话得绕好大一圈。所以文德嗣就没要他们来。智利海军倒是参加了的,但是他们的一艘巡洋舰在珊瑚海触礁了,现在还躺在砥砺(帝力)的船坞里维修来着,就没赶上趟。中国也表示了理解,让他们的舰队搞好了再来。
  “我看看,我看看……”
  码头上的那群犹太官兵都兴奋起来,一个个都在抢为数不多的望远镜。他们现在是在码头旁的一座小山上的灯塔上,视野很好,可以清晰的看到海面上的舰队。
  “哇,好壮观!那是日本的扶桑号和日向号战列舰吧!还有中国的孙武号和姜尚号战列舰,还有波斯和暹罗的……一共六艘战列舰!”
  “中国的汉朝号,日本的翔鹤号,暹罗的曼谷号,波斯的大流士号……四艘航空母舰!”
  “不对吧,那边还有三艘……”
  “不,那不是航空母舰,是两栖攻击舰。中国的郑国号、秦国号,和日本的秋津号……”一名海军少校纠正道:“虽然它们看起来很像,但是飞行甲板不一样,最主要的是,它们搭载的飞机不同,航空母舰是固定翼飞机,而两栖攻击舰是直升机……”
  “少校,那么现在从郑国号和秦国号上起飞的是……”一共少尉弱弱的问道。
  只见从那艘秦国号两栖攻击舰上正在起飞一种固定翼飞机,还是喷气式飞机……
  “呃,那个是……中国的海鹞……”少校囧了一下。“中国那是例外,他们是世界上头号航空强国嘛……”
  这时,日本的翔鹤号已经完成了转向,正在逆风释放出战斗机。这也是一种喷气式飞机,但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战斗机。日本自己根据中国提供的资料,研发出的“炽风”舰载战斗机,当然航发他们搞不出,采用的是一台中国的涡喷-3C型发动机,机身和蒙皮的航空用轻质高强度耐腐蚀合金,他们也搞不出,同样是中国进口的。航电和导弹这些子系统也是中国进口,差不多除了那两门航炮和轮胎,主要零部件全都用的中国产品。这就相当于后世的个人攒机。但必须承认,因为配件好,这款战斗机的性能还是不错的,算是一款合格的二代机,足以压制欧美现役的主力战斗机。
  作为日本自己设计的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炽风”的设计中规中矩,中部安装的后掠翼、单垂尾布局,进气口位于机身与两侧驾驶舱齐平处,低安装的水平尾翼,气泡状驾驶舱。舰载版有着舰钩,主翼可以从二分之一处折叠。总的来说,样子有点儿象单垂尾版的F-11A“虎”式。这种轻型战斗机是今年初才服役的,现在日本把它派出来参加维和行动,明显就是有实验的意思。
  至于中国的强-10“海鹞”战斗攻击机,也就是AV-8海鹞II式攻击机的魔改型号,因为使用了大量新材料,重量大幅度下降,所以它的性能,特别是速度、航程和载弹量要比原版更高。和原版一样,它也是一种短距起飞/垂直起降飞机,不过通常都不会采用垂直起降。目前主要是配备给两栖攻击舰、周朝级和汉朝级两种排水量较小的航母。
  不一会儿,三十几架强-10“海鹞”战斗攻击机以300米的超低空掠过了犹太人的头顶,翼下的炸弹和火箭巢清晰可见。在它们的上空大约1000米高度,还有一个中队的“炽风”战斗机,这是作为护航的。
  “中国的海鹞攻击机,日本的炽风战斗机……”塞法迪少尉惊讶的问道。他是一名空军飞行员,对于各国战机相当熟悉,强-10“海鹞”攻击机虽然是属于海军的,但是他也并不陌生。
  “他们这是去干什么?看起来像是战斗挂载!”
  “难道是去对付那些该死巴基斯坦人和古吉拉特人?”索普中校有些狂喜。他看到这些飞机是往东北方飞去,那边正是围攻他们的巴基斯坦和古吉拉特联军阵地。
  “轰轰轰……轰轰轰……”不一会儿,他们就听到东北方隐隐传来一阵阵爆炸声。接着,更多的飞机从航母上起飞了。
  “哈哈哈,这下那些可恶的绿教徒可倒霉了啊!”犹太军官们都高兴的跳起来。
  很快,又有一对黑压压的机群从西方飞了过来。
  “是波斯空军和土耳其空军的轰-7‘秃鹫’式战略轰炸机,还有阿富汗空军的BC-1‘大鹳’中型轰炸机和歼-9‘游隼’战斗机……”
  这一批飞机全是涡桨飞机,轰-7“秃鹫”(原型B-29)和歼-9“游隼”(原型P-51)尽管已经从中国空军中退役,但是放在世界上性能也不算落后。歼-9虽然是涡桨飞机,但是经过升级之后,同样可以挂红外格斗导弹,真的打起来也不会比那些一代喷气机低多少,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便宜,还能兼职攻击机用。BC-1是中国第一种专用外销版轰炸机,原型是B-25,当然它有两个版本,涡桨版和活塞版。
  当然这些飞机已经都有点儿落伍了,但那是对其他列强来说。在印度次大陆还是一点儿不落后的。
  这时,航母和战列舰还停泊在港口外海,那些运兵船已经在驱逐舰、护卫舰的保护下,向港口驶来。包纳加尔港的码头工人们马上就开始行动起来,准备帮这支船队卸人卸货。
  一艘2万吨的滚装船靠在码头上,侧面的舱门打开,一辆辆的装甲战车和步兵战车从船舱里直接开了出去,很快码头旁边的广场上就停好了上百辆各种战车。前面靠港的几艘,全都是大型滚装船,它们依次吐出了一辆辆装甲车辆和载重货车。
  当第四艘滚装船靠岸之后,一辆挂着四颗金星将旗的悍马敞篷越野车从滚装船上开了下来。车后座上坐着一位戴着墨镜的高级军官,肩章上的四颗金星彰显了他的身份,一位中国的陆军上将阁下。几乎布满了左胸的略勋和资历章,如果识货的会发现,其中好几枚略勋都是极为难得的高级勋章,表明了他是一名经验丰富,而且身经百战的将军。
  “杨将军!您可来了!”
  早就等在一旁的犹太高官们一看到他出场,就激动的小跑过去。脸上的表情就好像婴儿见到了久别的父母。
  “嗯,各位好!”杨宁举起手里的节杖,向前来迎接的犹太高官们打了个招呼。
  “阁下,您辛苦了……”犹太军总参谋长哈泽尔中将(犹太军的最高军衔)抢在最前面,就像个勤务兵一样,恭恭敬敬的把车门打开。
  “我们条件所限,欢迎仪式有些简慢,请您原谅……”他用生硬的汉语说道,看得出,这大概是死背下来的。
  “这没什么,我是打仗的,不是来旅游的……”杨宁无所谓的摆摆手。
  哈泽尔中将有些愣神,他的汉语水平还不太听得懂。旁边的翻译连忙低声翻译起来。
  这时,犹太政府总理格林斯潘凑了过来,满脸堆笑的说道:“阁下,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宴会,为您和您的部下接风……”
  “宴会等会儿再说,现在先去你们指挥部,我要先了解情况……”杨宁摇摇头,晃了晃手里的节杖。
  “是,那请您随我来……”哈泽尔中将连忙说道。
  这时,空中又响起发动机的轰鸣,一大群黑压压的飞机从西边过来了,至少50架轰-11“大鹏”远程战略轰炸机,炸逼的终极信仰,洗地的必备神器。这是从海湾郡基地起飞的空军第11师的轰炸机编队,在它们附近空域还有一个中队的歼-12“战鹰”战斗机护航。
  十几分钟后,在大群犹太高官的拥簇下,人革联维和部队总司令杨宁上将阁下和他的参谋班子来到了犹太军的指挥部。
  “阁下,我们现在的局势十分不妙……”哈泽尔中将亲自站在大幅沙盘旁,介绍起情况。
  杨宁不动声色的听着,其实来此之前,相关的情况他就已经了解过了,甚至比犹太人知道得更清楚。天上的卫星和侦察机可不是摆设。
  杨司令用手里的节杖点了沙盘上的一个位置,问道:“你们在这里放了多少人?有什么重武器?”
  他手里那根节杖比较晃眼,那是一根钛合金的短杖,杖省红白交缠,杖头像是一个微缩的金色斧头,斧头上有一个白色的传统虎纹。其实这是“钺”。节杖制度是今年才开始在实行的,除了元帅权杖之外,还有老杨手里这种“钺杖”,这东西相当于古代的“假节钺”的标志,这是授予方面军和相同级别的指挥员的东西,象征着授予他们征伐大权。好吧,这主要是给上将大将们装逼用的,他们没元帅权杖。
  “有一个步兵团,12门105毫米榴弹炮,36挺重机枪,24门81毫米迫击炮,阁下……”哈泽尔中将就像一个小少尉一样。
  “这里必须加强,这点儿部队太少了!”杨宁转身对一个波斯军官说道:“哈塔米准将,这个高地就交给你负责了,给我牢牢守住,没问题吧?”
  “没有问题,上将同志!请交给我的15旅!”哈塔米准将行了个军礼。
第688章
人革联维和部队(二)
  共和2783年(西元1942年)5月23日,汉京。
  “我们的维和部队已经顺利上岸了吧?”文德嗣问道。
  “是的,文总。截止今天上午,我们的维和部队西部集群已经有11万余人成功登陆了,东部集群也有7万人也已经登陆或渡过天来江(雅鲁藏布江)了……”副总参谋长刘一强上将说道。
  这次人革联组建的维和部队兵力很庞大,分为东西两个集群。东部集群由刘玉宪上将指挥,负责次大陆东部地区,目前的任务是为了阻止发生在孟加拉的人道主义灾难,然后调停奥里萨和斯里兰卡的内战,以及卡尔纳提和泰米尔之间的战争。
  西部集群由杨宁上将指挥,负责次大陆西部地区,目前的任务是为了阻止即将发生在犹太邦的人道主义灾难,阻止巴基斯坦和古吉拉特联军对犹太人民的进一步侵害。接下来他们还要调停迈索尔的内战,马拉特的内战,以及尼泊尔和马拉特之间的边境纠纷。
  总之,这次任务很艰巨,很困难。任务区域广大,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宗教、民族、种族关系复杂,所以这次担任两个集群的指挥官人选,让军委大佬们很是费了一番心思。
  作为最有境外“维和”作战经验和最有指挥联军经验的安北军区司令杨宁上将成为了首选,这家伙在西班牙就很是出了一番风头,后来还参与了埃拉西亚的反侵略,以及后期的镇暴和维和作战。拥有丰富的指挥多国联军,以及境外维和的经验。现在他身上还有西班牙第三共和国和埃拉西亚帝国两个国家的上将军衔呢,这都是西埃两国政府为了感谢他的贡献,而特别授予的荣誉。
  但他一个人再牛叉也肯定管不了整个次大陆,那可是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盘。所以东部集群就必须另外找人,大佬们讨论了很久,最终选定了华南军区司令刘玉宪上将。
  刘玉宪是四川大邑人,生于西元1888年,出身一个小地主家庭,家里有水田40余亩。1904年,他考入大邑县立高等小学堂。当时清廷宣告废除科举,设立文武学堂,编练新军。不满十七岁的刘玉宪就背着父亲赴雅安应考,遂被四川武备学堂陆军弁目队录取。次年4月,考入四川陆军讲习所。如果在原时空,他会继续进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学习。
  不过在本位面,历史拐了个弯,文德嗣来了,“我承天命降世间”。于是之后的历史就面目全非了。1906年,史称“20世纪第一次思想冲击”来临了,《唯物中国》在中国公开发行了!四川地区自然首当其冲的成为冲击目标,刘玉宪也是其中之一。刘玉宪和一帮陆军讲习所的同学瞬间就被这本书洗脑,成了文德嗣的脑残粉,很快他们就听说文德嗣在内江办了个安保学校,也是教军事的,嗯,名义上是培训护厂队和保安干部。
  陆军讲习所瞬间就有三分之一的人申请退学,跑内江去投奔敬爱的文总了,刘玉宪也是其中之一。他们这一批就成了星科安保学校(西南军事大学的前身)的第一届学员。这种资历可就不得了,文德嗣当时是兼任了校长的,这些学生不用说那就是妥妥的自己人,嫡系中的嫡系,放古代那就是“天子门生”。
  现在中国的军队里面就有所谓“西南老三届”的说法,指的就是在文德嗣正式起义前,星科安保学校06、07、08这三届学生。这三届学员现在都已经成了三军中的骨干,只要自己没犯错误,没出意外,现在最少也是个中将,牛叉一点儿的,如西印度洋军区司令洪石楼现在已经是大将了。刘玉宪和洪石楼大将是同班同学,两人在星科安保学校时,是一间寝室睡上下铺的好基友。
  在将星云集的中国陆军当中,刘玉宪的指挥能力并不算最好的那一档,但是他善于协调关系,处事严谨公正,所以被文总点将了。因为这场维和战役是一场典型的“狗胜战争”,也即是放一条狗去当司令也能赢的。但这场战争又是一场涉及了多个国家的联军,还要处理好当地人的关系,不单单是军事行为,还涉及内政和外交。所以对于主将的要求,指挥能力只是其次。
  为了更好的处理各方面关系,除了任命两位善于交际的司令,军委还为此次行动的维和部队设置了“总联络部”这个机构,一位优秀政工干部,为人处世极为圆滑老到,八面玲珑的卓古贤少将担任部长,专门负责协调各方关系。
  ……
  这一次次大陆维和行动,堪称人革联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
  首先说说维和部队的地面部队:
  中国出动了1个山地师、3个机动师、1个机步师和2个装甲旅,土耳其出动了2个机动师,日本出了一个机步师,白俄出了一个机步师,波斯出了2个机动步兵旅和1个装甲化步兵旅,阿富汗出了2个山地步兵旅1个机械化步兵旅,阿拉伯、埃拉西亚和暹罗各自出了2个步兵旅,麦因、亚美尼亚和库尔德各自出了一个团。就连远在南美洲的智利和巴拉圭也各自出了一个团,不过他们的部队还在海上飘着。一共是9个师14个旅5个团,总兵力26万余人。
  顺便说一句,这里的机动师旅就是相当于原时空的摩托化步兵部队,或者叫轮式机动部队,因为中国先叫了“机动步兵”这名字,所以小弟们自然有样学样,也都跟着叫了。按照人革联联合参谋部制定的标准,全师或全旅(团)要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配有运载车辆,才能叫“机动步兵”,不达标的部队就还是叫“步兵”。如果这些运载车辆当中,履带式车辆的数量超过一半,那么就可以再升一级,成为“机械化步兵”。如果这些运载车辆都具有装甲(至少能防御12毫米机枪子弹),那么就可以称为“装甲化步兵”了。
  当然,“机械化步兵”和“装甲化步兵”的区别不是那么严格,比如中国就没有区别,因为中国的履带式运载车辆肯定都有装甲防护。不过很多比较吊丝的小弟就不行了,他们的车辆少,很多部队连轮式车辆都达不到“机动步兵”的标准。基本上只有重武器和少部分步兵只有载具车辆,大部分步兵都还是靠11路行军。
  和以前的集体行动一样,本次维和行动的兵力分配还是按照老规矩,根据各国的实力、实际情况、距离远近等综合因素考虑,由各国凑份子。尼泊尔这次因为正在和马拉特捏架,就没有参加。好吧,要说这次维和行动不会去给尼泊尔拉偏架,恐怕猪都不信。他们自然不用参加维和行动了,只需扮演一下“受害者”,被“维和”就可以了。
  至于为什么这个“受害者”的军队居然在“加害者”的地盘里,这个我们就不知道了,或许是他们被绑架了吧。
  日本作为人革联内实力第二的国家,原本应该出动更多部队的,但是他们正在肛南非,所以也只出了一个第5机步师,师长是阿布闺秀,哦,不,是阿部规秀中将。不过他们的海军没什么事情,倒是出动得比较多,毕竟区区一个南非还不值得他们的海军用全力。这次他们就把扶桑、山城、伊势和日向这四艘老式战列舰,以及翔鹤瑞鹤两艘航母都派来了。
  至于这次各国任务的片区划分,基本上也是按照距离远近来分的,但是保证东西两个战场都有参与,白俄、日本和暹罗,以及还在海上漂着的智利和巴拉圭的部队主要被分到了东部集群,其他小弟的部队大都被分到了西部集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