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469

  几个实习生心头一震,都想起了之前看的那些关于“旅顺大屠杀”的影片和照片资料,顿时仅有的一点儿同情心都不翼而飞了。学生想到里面的惨状,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刚才那个女生都哭出声了,他们眼神也渐渐坚定起来。
  论起洗脑的本事,科社党要认了第二,就没有那个组织敢说第一了。而且,他们的资料全都是真实无虚的,经得起证伪。科社党的宣传从来不会说你该怎么怎么,而是拿出众多的证据和资料,留给受众自己去想,只有自己想出来的东西,才是最坚信不移。
  嗯,有人会说,那个时代还没有发现电影,哪里来的影片?那个时代没有电影是事实,但照片和文字记录并不缺乏,文德嗣只是让主控光脑“小扉扉”把这些资料整理后,并根据照片演算出了当时的景象,最后制成宣传影片。
  虽然不是完全写实,可能有一些夸张,但情节绝对没有任何捏造。屁股决定脑袋,任何政府和组织的宣传都会有倾向性,完全中立的宣传是根本不存在的。
  这类后期演算生产的宣传用影片和图片,还有很多,不但有日本人造孽的记录,还有其他列强的罪状,这些都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这也是洗脑计划的一部分,影音产品给人的印象可不是文字描述能比拟的。
  ……
  在培养间的文德嗣通过显示屏看到了这一切,他对月幽沐说道:“这位金医生很不错……”
  月幽沐点头道:“确实,金琳是我们最好的外科医生,没有之一。她的技术,即使在23世纪也是超一流的。最难得的是,她对于组织很忠诚,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信仰非常坚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民族主义者。经过安全部的多次审核和鉴定,将她的保密级别提升到了B级,可以接触所有21世纪前的技术资料和部分21世纪的技术资料。”
  最高的S级,只有文总和顾晓绿等极少数高级生化人才有,不超过10人。A级是担任重要部门负责人、高级政府官员、高级军官、重点科研机构骨干的高级生化人才有,也只有200多人。B级的保密级别已经很高了,是组织内土著成员的最高保密级别,具有这个级别的连同生化人在内,也不超过600人。
  月幽沐对文德嗣眨了眨眼,娇笑道:“姬辉夜院长要求将她调到我们生物院,但是医学院不同意,文总你觉得怎么样?”那波涛汹涌的身材配上娇媚的面容,足以让绝大多数男人失魂落魄。
  文总翻了翻白眼,说道:“……你们自己去和白院长交涉,只要他肯放人我就没意见……对了,你这招色诱跟谁学得?不太熟练,对我没用……”
  “哼,文总你真是没趣,你就不会假装不知道吗……”月幽沐娇嗔了几句。
  “好了,说正事吧。我想知道你们改进过的这款生物芯片效果怎么样?”
  月幽沐也收起媚态,正色说道:“现在看来应该没有问题,以前我们轻视了大脑潜意识的对侵入意识反击力度,所以最初的一批植入志愿者的脑组织出现了不可逆损害,不是发了疯,就是成为植物人,严重的甚至立即死亡。这次我们改进了方法,不对目标大脑进行强制灌输,而是大幅度降低了频率,进行潜移默化。不过,这样一来,改造速度就大幅度降低了,而且对于死硬分子的效果并不太好。”
  “无所谓,死硬分子毕竟是少数,这少数人嘛,就让他们劳改到死好了。”文德嗣淡定的说道。他从来不认为人权是每个人都该有的,他一向认为恶性犯罪无人权,极端反动分子无人权。
  现在生物院能生产的生物芯片有好几种,他们现在说的是最近改造的一种,被定名为“D3型”。
  其实,生物芯片这种东西在23世纪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几乎人人都有,文德嗣和很多生化人身上就有。当然,他们装的不是日本“志愿者”身上那种。
  文德嗣他们装的是最常见的那种B型生物芯片。它的主要功能是追踪定位用的,并能提供一些辅助功能。因为按照23世纪的规定,所有进行长途星际旅行,以及在外星球工作的人员,都要装这种定位芯片,尤其是文德嗣这种自然人,更是要装。这是为了预防意外,比如失踪了,就好寻找,如果不幸挂了,也能尽快确认,并收尸。
  这种芯片的原型在20世纪就有了,就是研究野生动物用的那种无线电信号发射器,是装在动物身上的。一些科普节目经常会出现这种东西,科学家把动物麻醉后,安装发射器的镜头层出不穷。当然,比起生物芯片,那种发射器还很原始,还在用电池驱动,电池用完了还得更换,很麻烦。
  到了22世纪中期,就出现了可以植入动物体内的微型芯片,不像以前那样装在外面,很容易脱落和损坏。它自己可以将动物身上的能源转化为电能作为自身动力,不需外部能源,可以长时间的工作。
  进入23世纪后,这种芯片发展得更加先进,功能更多。这种芯片彻底的生物化,完全由细胞构成,可以完全融入生物体内,成为该生物的一个外挂器官。
  追踪定位只是它最基本的功能,除外它还有辅助记忆、强化学习能力、强化感知能力等各项功能。最高等级的S型生物芯片又叫做“副脑”,功能更加强大,文德嗣这种级别的人根本就无法问津,因为市场上根本就没有。另外,还有治疗作用的X型生物芯片,是专供那些大脑或神经系统受损或功能不健全的人使用,它可以部分代替受损神经系统的作用。
  除了这些正面作用的产品,当然还有不太伟光正的东西。那就是给重刑犯或暴力型精神病使用的D型生物芯片。这种生物芯片是植入脊椎上部,之后它会附在脊椎骨上自动生长,并生长出若干神经线,并入脊椎神经。(此时芯片的形状会变得类似水母)
  不但有追踪定位的作用,还能在指令控制下发出生物电波,使神经系统信号紊乱,或是阻断大脑的信号传递,让植入者瞬间瘫痪,丧失犯罪能力。另外还有深层催眠的效果,通过长期的神经信号刺激,使植入者重塑三观,不过这种功能效果不是很理想,只能对一些意志不太坚定,年纪较小的人有明显效果,对于穷凶极恶、意志坚定的犯罪分子效果不大。
  现在十二所搞的,就是在D型的基础上再改进的一种,一开始他们打算大幅度加强深层催眠的效果,并篡改记忆,使植入者快速改变三观,甚至改变效忠对象,但很遗憾的失败了。现在他们去掉了篡改记忆的功能,并把深层催眠的幅度调低,这样才算稳定下来。
  不过,他们还是加入一种新的功能,就是“毁灭”。在接到外界发出的特别指令后,D-3型生物芯片会快速合成神经毒素,在极短时间内抹杀植入者。
  在文总看来,这种东西太有用了,那些劳改的家伙都可以装一个,这样不但能彻底改造大部分罪犯和反动派,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有益的人。更能节省大量的看守人员,即使他们越狱逃跑,也能很快找到,实在不行还能执行“毁灭”指令。
  今后随着文总的势力扩张,需要劳改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等到扩张出来的时候,那就更多了。还是这个办法好啊,以相对温和的手段,就能取得大清洗才有的良好效果,不但能节省还能增加大量的人力资源。
  其实,给这些罪犯和反动派要装生物芯片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用他们来做实验。生物芯片这种东西虽然是大路货,但文德嗣以前从来就没有搞过,虽然生产资料什么的都很齐全,但星科毕竟是个矿冶公司,没有必要也不会去做这种东西。要用了直接买就是了,根本没有自己制造的必要,而且这种跨行业经营也会引起法律上的麻烦,何必去冒这种无畏风险呢。
  穿越之后,就不一样了,这里可没地方买去,必须自己生产。这种东西是直接植入体内的,怎么慎重都不算过分。所以,就需要大量的试验品。等在这些志愿者们身上试验好了,没有问题再大量生产。
  文德嗣决定,今后其他人员也要装生物芯片,当然他们装的肯定是其他型号的。就算不能像23世纪那样做到几乎人人都有,至少也要让内部的重要人员人人有份。这东西实在是好用,哪怕是最普及的B型芯片,一旦装上去,记忆力几乎可以提高2倍,思维速度和反应力可以提高1倍。有了这东西,无论学习、研究还是其他工作,效率都能提高好几倍的。
  中国现在最缺的,就是各种人才,有了这种东西培养人才的速度提高个几倍都很正常。有了足够的人才,才能更快的赶上和超过列强,才能实现文总的远大理想。
  所以,生物院这边的东西,才是文总现在掌握的最大的黑科技。
第083章
西门村长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7月10日,四川,南充,某自然村。
  “乡亲们,政府正在为大伙建设新家,全是宽敞明亮的楼房,都是上好的青砖水泥修的农业公寓。以后,按照分户原则,有家室的可以申请修建2层小院子,单身的都集中住农业公寓。这是我们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党建设的新农村,家家都有自来水电灯,村里还有学校和卫生院,家里孩子读书,家里有人生病什么的,连村子都不用出!大家说这新农村好不好?”
  西门吹雪在讲台上绘声绘色的描述着新农村是如何的高大上,当然他也不是光靠嘴,他身后正在放着电影,上面的图像就是新农村的各个角度特写,还有一些已经完成建设的模范村的景象。里面有各种高大上的场景,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人们。
  田地的庄稼都是沉甸甸的,长势喜人;牲畜栏里的牛马猪羊,每只都是肥肥壮壮,村里的环境干净整洁,路边绿树成荫,新村里面到处是花园草坪。尤其是那些村民家中的摆设,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高大上,似乎比地主老爷们还好得多呢。餐桌上摆的是白饭馒头、三菜一汤,还有油光闪闪的红烧肉,小孩子们在村幼儿园和村小学里还能吃上鸡蛋喝上豆浆。每个人都穿着崭新的衣服,虽然不是什么绸缎料子,颜色也只是些灰色蓝色,一点不鲜艳,但一看就是上好的厚实洋布,农民们就喜欢这种厚实耐操的布料。
  电影里面只有配乐,没有讲解和文字,这是因为现在还没有推广普通话,文盲率也很高,绝大多数的农民只会当地方言,也不识字。你要是给画面搞上文字说明根本没用,如果要讲解那就准备无数种方言版,那就太坑了。所以具体讲解的工作,就是由西门吹雪这样的基层干部负责。
  不过,在制作这些宣传片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受众的文化水平,所以全都是从最最通俗易通的画面去表达描述,选择的内容也是农民们最关心的衣食住行和农活庄稼等等内容。都是非常粗浅易懂的内容,哪怕没文化的也是基本上一看就懂,也不需要太专业的解说。
  不过西门吹雪还是很尽责的讲解着。随着悠扬喜气的民间音乐,他也进入了角色,讲得是天花乱坠,声调语气都充满了诱惑力,让下面的村民们一个个听得两眼发光,激动得面红耳赤,恨不得马上就住进去。
  这些基层干部都是受过专业培训,其中他们使用的语言艺术和演讲的手势动作等等,都是超时代的。这是一套经过了众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学家、大师级说书艺人等各方面专家的共同研究,结合了后世的若干成功案例,经过反复斟酌才确定下来的宣传技巧。
  嗯,其中就有不少借鉴了原时空后世的传销、电视直销,以及各种骗局甚至一些邪教的语言技巧,这些东西是很给力的,就连后世见过世面受过教育的人都有不少掉坑里了,就更不用说这个时代的那些没文化没见识的土著农民了。
  当然,宣传技巧本身只是工具,并没有善恶之分,就看用在什么地方。科社党搞的不是传销直销,也不是骗局邪教,这是做只是为了尽快的发动群众,加快三农革命的进程。而且他们说的都是真的,并没有弄虚作假的忽悠人。只是为了让这些蒙昧的农民尽快接受,采取了一点技巧性手段。
  讲台前的地面上还放着一个新农村的1:200大比例沙盘,这沙盘就更加直观,上面的各种建筑看起来精致可爱,让人一见就禁不住喜欢。沙盘旁边还放了几个1:50的大比例建筑模型,有农业公寓和那种带小院的2层农村别墅,这些模型就做得更精致,而且还能揭开房顶,看到里面的布置,非常的直观。
  “西门大官人,这新村真有这么好?”一个老农小心翼翼的问道。
  “那是当然,咱们科社党政府什么时候骗过大伙?咱们可不是满清鞑子的朝廷。”西门吹雪声音洪亮的反问道。随后,他又皱眉道:“另外,别叫我西门大官人!我们科社党不兴这套,叫我西门同志或者西门村长都可以……”
  旁边的一个中年农民连忙把那个老农拉下来,高声说道:“文主席是不会骗人的,科社党都是好官,我们当然信得过!”群众们都点点头,这段时间里,通过土改和公审等行动,科社党政权已经建立起了信誉和威望。
  “这……这新村的房子这么好,住进去得多少钱啊?我家可没什么钱……”又有人问道。
  “大伙不用担心,我们科社党是要天底下每个人都有房子住。农业公寓是作为你们现在住房的补偿,所以公寓的房子是不要钱的。有家室的人申请的这种2层楼小院子,这个就是要给钱的了……”
  西门吹雪指了指沙盘旁边的农村别墅,用极有诱惑力的语气说道:“看看这小院,混凝土框架,青砖墙,水泥地面,多少地主老财都住不了啊。这么一套小院只要120元!李大嘴,你是积年的泥水匠了,你来说说,修这么一套小院要花多少钱?”
  一个中年汉子应声走过来,仔细看了看模型,又扳着手指算了一会儿,说道:“至少得230到240大洋,这还是现在洋灰,哦,水泥便宜了。以前还叫洋灰的时候,没300大洋根本修不来……”
  众人一听,顿时大感便宜,但是120元的价格还是让人望而却步。
  这时,西门吹雪再次鼓起如簧之舌,说道:“……120元,很多人家都拿不出来。但是这没有关系,我们文主席是最体贴老百姓的,所以这种小院子,我们实行了分期付款。120元,年利2分,20年付清,只要本利,没有复利,更没有利滚利。只需首付20元,以后每年交7元钱,就能住进去。20元算什么呢?在川东最先解放的地方,比如合川县的那些村子,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每年至少都能挣50元,一个棒小伙子起码能挣70元!你们也一样能行,我就在这里给大伙保证,只要听咱们科社党的话,踏踏实实的干活,要是这样下来,哪个壮劳力一年还挣不到50元的话,我本人掏腰包补给他……”
  听到这里,众人都兴奋起来。早就听说解放区那边的日子过得无比滋润,刚才又看来宣传电影,现在西门大官人,哦,西门村长又做了保证,当下再无怀疑。纷纷上前排队,在“搬迁协议书”上画押按手印。
  等群众散去后,西门吹雪和几个工作人员开始收拾现场,把电影放映机和沙盘、模型等器材都收好,然后装在羊车上。
  咦?羊车?
  没错,确实是羊车。拉车的是一种高大神骏的山羊,体型和四川马差不多大小。当然,这不是本时空该有的物种,它是基因工程产品,生物研究院特别为山区丘陵地带研制的一种役使用家畜,命名为“西南力羊”。现在,这种新品种家畜已经在解放区大量推广,不但民间使用,连革命军也在大量使用。在西南地区这种环境,西南力羊可比骡马之类的东西好用多了,这东西就算背一门80MM迫击炮,爬山速度都比打空手的人还快。
  “西门同志,这个村的人还算好,全都签了……哎,不像上个村子,好几个钉子户……”一个工作人员跑上来说道。
  听到同事提起上个自然村的钉子户,西门吹雪脸色一改刚才的和蔼,冷笑道:“哼哼,那几个钉子户不用管,我们科社党有的不止是菩萨心肠,对于那种抗拒三农革命的反动分子和落后分子,我们也是有金刚手段的。那些人不用我们管,很快就有专人来整治他们了,这些流氓无产者居然敢敲诈我们科社党,他们很快就会尝到人民专政的铁拳了!”
  “就是,这些流氓就该狠狠整治,他们很多时候比那些恶霸地主还可恨!”其余几个工作人员也恨恨不已。他们大都是农村出来的,哪里不知道这些流氓无产者的可恶。这些流氓无产者欺善怕恶,又特别会钻营,平时在乡里偷鸡摸狗,给恶霸劣绅们充当打手狗腿,一但遇到革命,又往往就会一抹脸,混进革命队伍冒充革命者,进行各种犯罪行为,一旦被他们混入组织内部,造成的危害更大。
  原时空里,红蓝两党都被这种垃圾坑得不轻,了解历史的文德嗣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所以在一开始,他就对这种冒充革命者的流氓无产者进行严厉打击,砍了起码上万脑袋。不过,这种打击行动对这些还躲在乡下的流氓们还没有波及到,这次趁着三农革命,就正好把那些家伙给端了。
  西门吹雪就是他正在鼓吹宣传的那个农业新村的村支部书记,今年1月他从合川的基层干部培训班毕业,经过半年的实习后,被派到南充来当村官。
  这次三农革命的重点就是“集村并寨”,因为自然村这种东西,在布局上往往是很不合理的。这个时候的绝大多数的自然村人口都不到500人,很多只有一二百人,有些偏僻的地方甚至四五户人家,十几个甚至七八个人也算个村子。
  这种情况对于基层工作是十分不利的,非常的浪费行政资源,也不便管理。因此,文德嗣在一开始,就把“集村并寨”列入日程,这个工作在共同社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川东解放区搞了。现在正式向全解放区全面推行。西门吹雪这种村官,因为要跑很多个自然村去动员搬迁,所以又被叫做“包村干部”。
第084章
地主和模范
  “新村”是三农革命的重点,每个新村的布局都是经过了仔细的考证和规划,根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不同,其人数规模下限至少不低于一千人,上限不超过一万人。每个村除了农业公寓、农村别墅这些居住区,都设有都有幼儿园、小学、卫生所、供销社、农技站、仓库、磨房、运动场、食堂、机电维修所、广播电影室等等公共设施。当然还有村公所、治安联防、民兵等政府权力机构。
  “集村并寨”是个很大的工程,需要新建相当数量的建筑,所以现在整个解放区都成了个大工地,水泥厂、砂石厂和建材厂增加了数百个。尽管现在看起来,这项工程花费巨大,但是比起今后,因为村寨布局不合理而浪费的各种资源,就省得太多了。更加不要说,因为“集村并寨”而减少的基层行政人员和行政成本,以及提高的管理效率。
  最重要的是,“集村并寨”之后,才最有利于打破封建宗族关系,彻底粉碎乡村的族权体系。因为“集村并寨”并不是整村整村的迁移,而是以小家庭为单位的迁移,同一个自然村的村民有可能被分到多个不同新村,尤其是那些大姓、大家族都会被拆散,跨村分配,甚至跨乡、跨县、跨府乃在跨省分配都有可能。
  而且,这种分配还会按照阶级进行拆分,那些自然村寨的原宗族族长、长老、原士绅以及势力大的家族,都会被拆散后,再集中分配到某新村,使其与原宗族、同乡隔离开,因此就形成了一些“族长村”、“地主村”。这些“地主村”、“族长村”的村民全都是原来的基层统治阶级,这下子把他们丢在一起,这些老爷们都傻眼了,没了可以调动的人手,他们就是个屁,左邻右舍以前都是老爷,谁又能比谁有面子不成?
  就算他们想在互相间斗出个什么名堂,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种“地主村”、“族长村”的管理可要严得多,“平民新村”里只有民兵,这里却是驻扎了正规军,当然以后会换成武警,专政铁拳可不会允许他们为所欲为的。再说,能分到“地主村”里住的,都是平时没有大恶的“良绅”和能配合革命的,识时务的地主,这些人都比较好管理。
  那些劣迹斑斑的“土豪劣绅”和不识时务的家伙,可没资格住进来,这些人都是在各个工地或者“劳改农场”里面,即使他们没犯事的亲戚也是提心吊胆,唯恐被清算,分在里面也很老实,不敢再来尝试科社党的底线了。在科社党可没有“法不责众”这一说,像那些臭名昭著的土匪村、山贼村,可是整村整村的被处决、被判刑。文德嗣领导的科社党确实不喜欢杀戮,但那只是他们认为这种做法没什么利益也很没效率,并不是说他们不敢或不会杀戮。
  虽然“地主村”这些人大都是“良绅”,但也不会让他们继续呆在原籍,这不是相信不相信的问题,而是必要的制度。这种集中安置的做法一方面是隔断其社会关系,使其影响力在原住地完全消失;另一方面是方便控制,并进行洗脑转化。还有一个不便说的目的,就是给其他的“平民新村”起个示范作用。
  说句大实话,比起普通的农民,这些原统治阶级的素质确实要高得多,他们多少都是读了点书,其中大多数人在头脑灵活、知识水平以及经营能力上,要比普通农民要强得多,也更能接受新事物。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些人的本钱多,土改的时候政府都是给了补偿的。能住进“地主村”哪家没有几百亩土地?按照每亩耕地10到50元,每亩山林1到10元的补偿,家家都至少有上万元的补偿金,虽然按照拆分户口的原则,大家族被拆成了小家庭,但每家分到几百元也是起码的。而且,土改只是强制赎买土地,牲畜、浮财并没有动他们的。
  这些人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要他们像下层农民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老实实劳作,那是绝对不情愿的,但现在身边再也找不到使唤的人了,这可咋办呢?于是,其中很多头脑灵活的家伙,就不再搞农业了,索性把资产拿出来去投资工商业,这些人都申请更换了城市户口,全都进城办厂经商去了,科社党对于民族工业一向很扶持,在政策上都有优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