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1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852

  深夜时分,大雪纷飞,外面的世界一片雪白。贾环和叶鸿云在他的寝舍中秉烛夜谈。
  喝了口茶水,贾环微微有些犯困,笑问道:“先生以为我的这些想法如何?”
  叶鸿云此时脸上不再有郁郁的神情,心情舒畅地笑道:“你的改革太激进。恐怕山长都会有意见。不宜操之过急。我择一二先试行之。”
  贾环见解决叶讲郎的问题,笑着打个哈欠,告辞离开,回去睡觉。叶鸿云在灯下奋笔疾书。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等他停笔时,天已经大亮。
  第二天上午,新任山长叶鸿云召集闻道书院所有的秀才以及唯一的进士何经业讨论书院改制的一些问题。随即,书院中就有消息传出来。
  但这些都不和贾环没太大关系。他现在说是童生。但实际上,课业都是按照考举人的强度去学习、练习。
  贾环在书院内舍中刻苦攻读。时间在缓缓的流逝。
  ……
  ……
  自八月份京西洪灾结束以来,沙提学为贾环在京城中扬名:英姿少年,雏凤清声。随后又有朝廷名臣,都察院右都御史齐驰委九岁的贾环以重任:宛平县赈灾副使。并称赞说:闻名天下之日不远。
  贾环的名声,飞速的向大周朝南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传播。一共有三重:第一,少年神童,精明能干;第二,诗才天授,有数首名篇;第三,美人词写的极佳,在士林、青楼中极有名气。名妓都想求诗而不得其门。这其实算是八卦。
  腊月十二晚,大周南直隶应天府金陵城中,大周文坛盟主、南京礼部尚书方望方凤九在莫愁湖胜棋楼举行文会,南直隶名士荟萃,美人如云。二十多人参与文会,场面盛大。士林瞩目。
  席间说起朝廷的事宜,说起京西水灾,说起近日来流传到金陵城中的几首名篇。有几位名士在抨击,少年神童历来为大周士林所不喜。士林并无褒扬神童的风气。有几位名妓则是笑着说愿意自荐枕席。各自笑谈,诗酒风流。
  酒楼宴会主位上的方凤九是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者,容貌清瘦,衣着简素,拿着酒杯饮酒,点评道:“诸位,老夫以为沙叔治,腐儒也。既然有才,为何不朱衣点额?”
  有人道:“望溪先生,本朝并不无褒扬神童的风气,若是九岁进学,未免太过于惊世骇俗。然,此子亦有自知之明,托病未下科场。”
  方凤九不以为然的道:“为国选材,如何不选?本朝无褒扬神童的风气,为何不从你我开始?太祖之法,如今朝廷还有多少在执行?若老夫为大宗师,必点其为案首!”
  这句话一出,倒是在士林中激起很大的风浪。褒贬不一。这是文坛盟主的待遇。不管是支持或者反对者都承认,方凤九这话很有大魄力。
  正如名相王安石所言:天道不足畏,祖宗不足法。大周,确实到了需要改变一些规矩的时候了。士林中的有识之士,对此已经有些共识。
  ……
  ……
  贾环对他自己的名声传遍大周的文化圈并没有察觉。他现在还只是个小童生。蜗居在妙峰山脚下的书院读书。消息并不通畅。当然,知道了,多半是一声苦笑。名声对贾环来说,累赘大于收益。这让他面对名声时,总是有些游离的态度。
  腊月十八日,龙江先生下帖子邀请贾环参加在香山脚下他的逸兴山庄中举办的酒会。届时,京城名士、名妓、富贵公子云集。贾环推了这次聚会。
  雍治九年腊月二十一日,钦天监选定吉日,官署封印,诸生散馆。放年学。
  贾环于二十五日启程从闻道书院出发,前往香山脚下的逸兴山庄拜会龙江先生,向他赔罪。另外,他准备回贾府一趟。装下孝子贤孙,磕三个头就闪人。他今年春节依旧不回贾府。顺带,他要将晴雯、如意接出来。
  贾环坐车东行十里,经龙泉镇、卧牛镇至香山脚下。寒冬腊月,田野荒芜,道路两旁的村落中有许多晒太阳的庄稼汉。逸兴山庄中依旧是富贵奢华。
  贾环抵达时正是上午十时左右,龙江先生高卧未起。管家徐四招待贾环在一处明厅中喝茶。徐四笑道:“贾副使十八日晚上不曾来。我家大爷,盼着赏析贾副使的佳作。”
  贾环倒是很想装下逼,“名声如我于浮云”,只是考虑他现在的年纪,这么说就显得太老气横秋。谦虚了几句。和徐四转而聊起经济事务。这方面,他们俩有共同语言。
  聊到中午,龙江先生依旧沉醉酣睡。贾环用了午饭,道:“徐管家,我去香山的栖霞观游玩一番。傍晚时必定会返回。”
  徐四想想,倒也不会强留贾环,“也好。我回头给我家大爷说一声。”说了几句客气话,徐四派了马车送贾环上山,前往皇家道观:栖霞观。
  栖霞观位于香山的一处山坳中。由于是皇家道观,财力雄厚。有道路只通。马车可以直抵栖霞观门前。
  冬季时分,山林愈发的清幽。道观内外,景色极美。院中仙女修香火,不许闲人入看花。
  然而,贾环坐的龙江先生府上的马车。径直入内。又花了些香火钱,委托一名女冠通知一声。等了约盏茶的功夫后,有人领贾环到一处会客用的小厅中。
  不多时,一名穿着浅白色素服,身姿婀娜,娇媚动人的美人从厅后的屏风处转出来,俏脸上带着难以言喻的惊喜,“环叔!”
第125章
春节前(一)
  从精美的山水屏风后走出来的大美人正是秦可卿。贾环对她笑了下,轻轻的点头。
  给秦可卿这样一个婀娜、娇媚的少妇语带惊喜的喊一声“环叔”,似乎极其期待、喜欢他的到来,贾环心中禁不住泛起些涟漪。她是一个相当有魅力的美人。只是当面,就有一股温柔妩媚的韵味迎面扑来。他又不是真的只是九岁的少年。
  当然,秦可卿期待他的到来,和男女之情没什么关联。有点类似于亲情、依靠、信任之类的。毕竟逃离宁国府的主意是他给出的。
  贾环心里的想法歪了几秒,就将心底旖旎的情绪收起来。
  秦可卿走近前,欣喜的打量着贾环,娇柔的轻笑着,“环叔,你长高了些呢。”
  贾环心情不错,伸手示意秦可卿落座。两人坐到黄梨木的桌几边。贾环笑道:“有吗,这才几个月?”他端午节前和秦可卿见的面。现在是腊月二十五,小年刚过。有七个多月的样子。
  秦可卿很认真的点点头,“冬月大雪前,宝叔和我弟弟来看我,恰巧碰到一起,他们的个子都长高了。”
  贾宝玉和秦钟不约而同的来看秦可卿。贾环听得笑起来。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惯性巨大啊!秦可卿都离开宁国府到栖霞观,这两个还是凑到一块去。
  贾环是计划离开贾府。所以,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将他的蝴蝶效应抵消,他并不怎么在意。贾府如原书中倒塌、抄家、流放,也不会影响到他。
  见贾环笑起来,秦可卿微微一笑。贾环来看她,她心里很高兴,说道:“环叔,七月份京西大水,我听说闻道书院被淹没,心里快担心死。阿弥陀佛!幸好菩萨保佑你没事。”
  贾环就笑,“你这话可说错了。应该是无量寿尊,三清保佑你没事。”他是不信鬼神的人。人的命,得自己挣。
  秦可卿举起衣袖掩嘴轻笑,美眸顾盼,千娇百媚,风情无限。
  贾环心中忍不住赞叹,果然是个绝色尤物啊!难怪贾珍那个大仲马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她强来。
  说笑着闲话,贾环这时细看了秦可卿一回:她穿着浅白色素服,身姿纤巧、窈窕。装扮朴素。在宁国府里穿戴的金钗、首饰自是全无。淡扫蛾眉,不施脂粉。肌肤白腻。五官精致。整个人略显的清瘦。想来,她在道观里的日子不如在宁国府中养尊处优。
  想到这儿,贾环问道:“秦氏,你身边的两个丫鬟呢?”瑞珠和宝珠对秦可卿还是蛮忠心的。秦可卿死后,一个自杀,一个出家在铁槛寺守着她的灵位。当然,有红学观点指出,这两个丫鬟的命运,都是贾珍一手安排的。
  秦可卿温语道:“都在观里。”
  贾环点点头。心里放心。秦可卿人际交往的水准是一流水平。要不然贾府上下也不会都称赞她。有两个丫鬟帮衬着,她在道观里应该问题不大。
  聊了许久,晚霞浸染着山林时,贾环告辞下山,返回龙江先生的别院:逸兴山庄。
  秦可卿没有问贾环她要什么时候才能返回宁国府。而贾环也没有主动的去谈这个沉重的问题。要解决秦可卿这个死局,最佳的办法,当然就是干掉贾珍。
  但贾环不可能为秦可卿去杀贾珍。秦可卿和贾蓉夫妻关系和美着。贾环的想法是等他成为举人后,看能否想办法运作,让贾蓉、秦可卿夫妇从宁国府搬出来住。搬出来后,贾珍下手的机会就少了。剩下就靠秦可卿自己防范。
  至于,过六七年、七八年贾府败亡,那时怎么办?这就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秦可卿是贾蓉的妻子。这是贾家整体的悲剧。届时,他回来,再看看情况吧。
  当天晚上,贾环在龙江先生的别院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午启程,前往贾府。
  ……
  ……
  腊月二十一日,闻道书院放年学,贾环就写信让钱槐带回到贾府内,给探春、赵姨娘、晴雯、如意。他会在年底回贾府一趟,到时候要接晴雯、如意出府。
  至于怎么接,办法是什么,贾环在信里面没有说。
  接到信的清秀小姑娘如意天天在屋子里算还有几天三爷就会回来,然后担心要是老太太、太太、二奶奶不同意要怎么办?
  晴雯笑了如意一回,“可算是遂了你的心愿不是?”这几日,她脸上明媚、俏丽的笑容明显多起来。七八月份的大水后,三爷的书信回来,随后就听到三爷名满京城的消息。
  三姑娘不再担心,心情变好后,又重新教她和如意识字。宝姑娘偶尔也教一教她们,和莺儿、香菱一起。
  腊月二十四,小年。天阴沉着。
  下午时分。晴雯拿着针线活儿到贾母上房的院落找探春的丫鬟侍书、翠墨玩耍。正巧黛玉的丫鬟紫鹃过来送东西给探春,便邀请晴雯到黛玉房里小坐。
  从探春住处出来,顺着回廊穿过两个院落,就是黛玉、宝玉并排着的住处。进了屋子,陈设精雅,奢华内敛。紫鹃先去给黛玉回话。
  晴雯知道三爷和林姑娘关系一般,便在侧面丫鬟们待的小厅里和雪雁、几个小丫鬟说话。过了一会儿,紫鹃笑着进来,挽着晴雯的手到外面暖阁说体己话。
  在暖阁里拿了两个绣墩靠着炭盆坐下,紫鹃笑道:“你家三爷怎么又变得厉害了?提学夸完,连钦差、总督都夸他。真真个是了不得。”她心里一直都很敬三爷。不过姑娘和宝二爷亲近。宝二爷和三爷关系糟糕。她自是以姑娘的立场为准。但私下里,她会找晴雯了解三爷的事情。
  晴雯笑的有点傲娇,道:“紫鹃姐姐,我在府里哪里知道怎么回事啊?”
  紫鹃笑着挠晴雯的痒,“快说呢。我就不信你不知道?你家三爷和三姑娘每个月都要通信的!”
  晴雯咯咯娇笑。和紫鹃在黛玉寝室兼书房外的精雅暖阁里说着话。
  正说的高兴,两人都是娇笑时,就见一身蓝衫,富贵公子装扮的贾宝玉从门外进来。看到紫鹃和一个俏丽标致的丫鬟在说笑。容貌,姿容竟然比他屋子里的媚人、茜雪、袭人还要胜上一筹。
  宝玉顿时来了兴趣,凑过来,放软身段,轻笑着道:“姐姐们在说什么话,可能说个我听听?”
  紫鹃见宝玉来了,笑着起身,说道:“宝二爷,姑娘在屋里看书,你和我们顽什么?”她知道宝二爷很不待见环三爷。
  宝玉道:“等会再去和妹妹说话。”又问娇俏的晴雯,“这位姐姐,我看的你眼熟,却不知道在哪里见过?”
  晴雯今年12岁,正是长个头,容貌有变化的年纪。贾环不在府内,她一年来没机会参与贾府的重要场合。是以,贾宝玉一下子倒没认出来。
  一年多前,闹才子佳人话本风波时,晴雯还在贾母、王夫人面前回话、给贾环做证。那是宝玉战战兢兢,怒气勃发,没记住晴雯。
  晴雯见宝玉放低身段的软语和她说话,禁不住笑起来,伶牙俐齿的道:“我是三爷屋里的丫鬟。宝二爷怎么会看我眼熟?”早听说宝二爷亲敬家里的姑娘、丫鬟。自号绛洞花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