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852

  贾环心中禁不住有些怜惜的情绪升起来。
  宝玉渣男归渣男,有几句称赞晴雯的话确实写的不错: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这确实是红楼书中公认的第一丫鬟。品质、性情、精神、容貌都是一流。位居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第一。
  她的夭折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大悲剧!正所谓:花原自怯,岂奈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
  贾环对原书中贾宝玉没能护住晴雯,着实很有意见。即便宝玉的爱情是黛玉的,欲望是袭人的,但晴雯这样的好姑娘,难道不应该去抗争、保护么?单单是从她服侍宝玉五年八个月的情分来说,就应该要出手的。做人要点人味儿,不能老当缩头乌龟。
  现在,自是不关宝玉什么事了。晴雯,他会保护好!
  贾环缓缓的、悄悄的将晴雯缠着他的手、脚拿开,准备起床。他有早起的习惯。这样还是将晴雯惊醒,揉着眼睛,迷糊的道:“三爷,你要起来啦?”
  贾环微笑道:“你睡你的。昨晚没睡好吧?”
  “嗯。想着事情。”晴雯的性子,也不和贾环客气,眯着眼睛,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她和如意两个,一年没有服侍过贾环,早就放羊,冬天早晨都起的晚。
  贾环坐起来穿着衣服。晴雯说着她的心思,“三爷,你前天要是没回来,我也不打算去宝二爷房里。大不了给老太太、太太撵出府。”她不愿意低头。
  贾环笑道:“你倒是想的美?没听昨晚如意转述昨天的情况,太太都在训斥你。要我说,把你发卖到青楼之类的肮脏地方也未必没可能。拿你做榜样,下次府里就没那个丫鬟敢闹。”
  晴雯抿着嘴笑,俏丽多姿,“咯咯,三爷,你吓我!”
  贾环笑笑。他还真不是吓晴雯。想想王夫人的心黑手毒,未必做不出来。金钏儿不就是王夫人逼死的!她那一番话说下来,金钏儿撵出府后,背着个勾引少爷的名声,也活不下去的。所以,性情烈的金钏儿干脆的投井自杀。
  贾环起床,怜惜的,轻轻的拍了下晴雯的被窝,晴雯笑起来。贾环又让醒过来的如意继续睡觉,然后出了门。他要晨练,再去晨读。
  只是,在书院的林间晨读时,他在想一个问题。一直以来,如意那小姑娘黏着他,懂不懂爱情且不论,他也确实将她当他的人。只要这小妮子不是主动要走,他肯定是要她跟在身边一辈子的。
  倒是晴雯,他一直是当朋友待的,倒没其他想法。晴雯第一天到他屋里就明说了:不当屋里人。但现在,她日后真的要离开他身边,他舍得么?
  答案很明显。
  给宝玉抢这一下,贾环觉得做人不能太虚伪。
  当然,十岁的少年,十二三的小姑娘,谈感情什么的还太早。
  ……
  ……
  春节转瞬就到。东庄镇上鞭炮阵阵。迷糊的小姑娘如意,在初二的清晨下雪时,才想起来鸳鸯姐姐交待她的事情:为袭人请罪。
  窗外下着雪,贾环点了蜡烛在屋里翻着书,漫不经心的笑问道:“晴雯,你说要怎么处理?”
  袭人的事情,属于好心办坏事。处罚肯定是要处罚一下的。不然,三爷的话以后在贾府里就不好使了。当然,贾环心里没有多少兴趣关注。
  用个游戏术语说,袭人没能拉住他的仇恨。
第133章
元宵节
  如意在火炕上赖床。晴雯却是已经起来,刚去外面看了一眼小火炉上煮的鸡蛋回来,双手抱着小楠木桌上贾环的茶杯温手,笑着道:“能怎么办啊?三爷你罚的重了,她在贾府里,你鞭长莫及!罚的轻了,鸳鸯姐姐说不定要疑心。叫我说,三爷罚她给你做几双鞋子,再打些络子。受累三五个月,算得个教训。”
  贾环微微一笑,晴雯脑子挺好使的,说道:“行,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你给鸳鸯写封信,回头让钱槐送过去。”
  鸳鸯是识字的。晴雯、如意跟着三姐姐探春、宝钗学了大半年多。也认得些字。至于是否词不达意,总得多练习。多练习,是掌握字、句的好办法。
  “啊……”晴雯苦着脸打商量,“三爷,我不写行不行?让钱槐带个口信就行。”
  前几天,叫钱槐到书院来找三爷,在路途中错过,腊月二十九日,他赶来一趟。算是认清门路。
  侧躺在火炕上的如意咯咯娇笑。她比晴雯姐姐认识的字多哩。
  贾环就笑起来。聪明人啊,往往心思比较杂,难以静心。在学习上,单纯点的如意反倒是学的多些。
  和丫鬟们说笑一会,贾环吃了早饭,收拾了书本,去空寂无人的书院里读书。家里有两个俏丽的丫鬟叽叽喳喳,他哪里能静下心来读书?他可是要以今年的举人试为目标。
  晴雯送贾环出门,在门口,眺望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雪中,抿嘴一笑。没不再像前年那样流泪,她和三爷的主仆缘分还没尽呢。
  ……
  ……
  居住在贾府外,比不的在贾府内轻省。冬天水冷。洗衣服、洗菜、切肉、淘米、做饭、洗碗、扫地、凉洗被子、烧炉等等事务都需要自己动手。
  生活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让日子变得真实、轻快、温馨,充满笑声又格外的狼狈。
  贾府里的丫鬟们都是细化分工。像晴雯、如意这样的贴身大丫鬟,学的是怎么照顾主子,对生火煮饭,买菜做菜都是一窍不通。贾环倒是会做这些家常事务,农村里出来的孩子基本都会。但他没有精力当保姆照顾他自己、两个小姑娘的日常生活。他的主业是读书。
  初八晚上,搬蜂窝煤时,贾环、晴雯、如意三个人脸上、手上都是弄的黑乎乎。清寒的夜色下,三个人在廊檐下,扶着墙壁笑起来。没什么可笑的,但就是想笑。
  过了初十,贾环委托北前坊的许坊长帮他物色的仆妇终于来了。来的李大娘,住在坊内,四十多岁,穿的干净。贾环和她签订了雇佣契约,委托她照顾三人的生活起居。小院里的家事(后勤)算是稳定下来。
  读书的日子过的快。转瞬就快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清晨时分,廊檐下方,一根根冰柱倒垂,一节节,冰晶剔透。
  贾环昨晚和返回书院的叶先生一起在镇上喝酒,聊书院的改制聊的比较晚,早上正迷迷糊糊的睡着时,突然脸上给人冰了下,凉意将他刺醒。睁开眼睛,就看到晴雯坐在他身边,飞快的挪开手,笑靥如花。
  贾环无奈的道:“晴雯,你又顽皮。再让我睡会。”他这会有点起床气,只是压着情绪没发出来。
  晴雯娇笑道:“三爷,别睡啦,我有事要回你呢。刚才有个老管家来送了些吃食,说是林姑娘送的元宵节礼。我就奇怪了,除了府里的林姑娘,还哪里有个林姑娘啊?”
  这话说的巧。书中,史湘云行酒令时说:这鸭头不是那丫头。这一位林姑娘,也不是贾府那位多愁善感,美丽傲娇的林姑娘。
  贾环就笑起来,道:“我的一个朋友。镇里面的食档,你知道的,她是那家食档的东家。书院的书生食府酒楼我委托给她经营。很坚强、有个性的一位姑娘。回头我带你去认识下。”
  他对林姑娘是很欣赏的。当然,喜欢就算了。林姑娘的容颜……令人叹息。他固然不是外貌协会的成员,但也没有强大到可以无视的程度。
  贾环和晴雯说了会话,让她回了礼物,继续休息。
  ……
  ……
  京城西郊的东庄镇中弥漫着安定、祥和的元宵佳节气氛之时,贾府里也是热闹阵阵。贾母早就吩咐了,要准备酒宴、元宵节晚上的灯谜会。阖府都期待着。
  然而,上午巳时二刻许,东府宁国府中气氛略有些压抑。蓉大奶奶秦氏昨天派了贴身丫鬟瑞珠回到宁国府里给公公、婆婆还有西府的长辈们送节礼,略表心意。但自昨天晚上她给贾珍叫到内书房问话后,人就没了。
  昨晚几个婆子得了吩咐,去贾珍的内书房里,悄悄的将瑞珠抬出去烧埋了,处理了手尾。据说是:瑞珠和珍大爷犟嘴,珍大爷发火,一时失手。但昨晚听到些动静、知道些内情的东府仆人们都是噤若寒蝉,缄口不言。东府中气氛沉闷。
  日头渐渐的有些高。贾珍的外书房中,俊俏公子装扮的贾蓉跪在地上和贾珍说话。他是给吓到,瑞珠死了啊。
  贾珍一身锦袍,昨晚一通折腾,此时脸色略显疲倦,坐在书桌后,看着眼前低着头的儿子。
  他昨晚喝了些酒,想着秦氏那个娇媚动人的尤物,竟然生生的逃出宁国府,逃离他的手掌心,这让他心中异常恼怒,不爽。简直是岂有此理!
  贾珍盯着贾蓉,语气极其不满地说道:“我不管你用什么法子,今天一定要去道观里接你媳妇回家来。今天是元宵节。”只要把秦氏接回来,他自有手段。
  贾蓉跪在地上苦苦的哀求道:“父亲,秦氏打定主意修行求子,不肯回来,我能有什么办法?年前我已经去过一趟,我又说不过她,求父亲免儿子这遭苦吧!”
  他如何不知道贾珍的心思?但他怕贾珍怕的厉害。根本不敢违逆。年前去了一次,给秦可卿说的羞愧的离开。
  贾珍怒道:“屁话!她要真心求子就该在府里呆着,去道观里能生出儿子来?”
  贾蓉还是不肯。
  贾珍沉着脸从书桌后走出来,一脚将贾蓉踹翻,恨恨的啐一口,严厉的道:“快点去。否则,仔细你的皮!”
  ……
  ……
  贾蓉给贾珍的两个小厮逼迫着坐马车前往离京城20里的香山脚下的栖霞观中见妻子秦可卿。
  寒冬早春,栖霞观中景色极美。即便是方外之地,时值元宵佳节,观中略有些节日的氛围。
  贾蓉派人通禀了一声,给观里的一名管事的女冠安排在一间厢房中和秦可卿见面。
  少顷,秦可卿穿着一袭橙色的道服,身姿婷袅的走进来,眼角间的神色有些抑郁。她刚给管事的女冠张道姑给讽刺了几句。她是那种给人说一句重话,要在心里怄三天的人。
  厢房中陈设简单,几张桌椅,挂着字画。
  并无外人,贾蓉心里巨大的压力涌上来,噗通一下跪在地上,抱着秦可卿的腿哭诉道:“可卿,你可怜可怜我,跟我回家吧!他会打死我的。”
  贾蓉只是个十九岁的青年,在父亲的重压之下,他已经顾不上其他的事情。比如头上戴顶绿帽。瑞珠被虐杀,让他的心里已经接近崩溃。只求平安。
  秦可卿俏脸上羞恼异常,她回去肯定就要给那人得手,如何能回?偏偏丈夫竟然这样说话。垂泪道:“蓉哥你只求我可怜你,到时候谁来可怜我?要是给他那样,传出去,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去?”
  贾蓉哭道:“可卿,瑞珠死了啊!”
  “啊!”秦可卿给吓的压着嗓子惊叫了一声,掩着嘴,往后退了半步,巨大的震撼让她双腿一软,跌坐在地上,看着近在咫尺的丈夫的面庞。贾蓉点点头。此事确凿无疑。
  一股强烈的悲伤涌上秦可卿的心头。瑞珠,跟随她多年,就这样,死了。是那人下的手!她昨天才派瑞珠回去送礼,本来是想着尽心意,那曾想将瑞珠送到鬼门关里。
  “呜呜……”秦可卿伤痛难言,忍不住哭起来,泪珠滚滚而落。愤怒、自责填满心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