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852

  秦可卿螓首微点。心中有些担忧。环叔娶个大他快十岁的妻子,那日子怎么过啊?
  ……
  ……
  贾环上午从东庄镇出发,中午时就抵达贾府。派了长随钱槐前去问消息,得知贾政中午在外应酬,不曾回来。今天是朝廷沐休之日。贾环吃了些午饭,在望月居的卧室里补觉。他现在头还有昏沉沉的。
  午后时分,屋中檀香袅袅。
  贾环盖着棉被,正睡的迷迷糊糊时,耳边传来晴雯和如意两人的窃窃私语声,时远时近,听的不是很真切。
  真实情况是,如意在卧室里守着纱帐里的贾环在床榻边打瞌睡,给进来的晴雯推醒,两人坐在矮几上,床沿边,说着近日贾府里流传的事情。
  如意今年十一二岁,留了头,但还是喜欢梳丫鬟双髻,最外面套着精美的青色掐牙背心,清秀的丫鬟装扮,扁着嘴嘀咕道:“晴雯姐姐,来个老姑娘作主母,我们俩怎么办啊?”
  晴雯掩嘴轻笑,“你别扯我哦。我只是三爷的丫鬟,可不算是屋里人呢。”
  如意鼻子里“哼”一声,她才不信呢。她又不是三岁小孩。直接过滤掉晴雯的话,说道:“府里有风声说宝姑娘和三爷挺配的……”
  说起三爷的婚事,晴雯也很有兴趣,道:“我知道啊。前些年不还传说宝姑娘要嫁个带玉的吗?宝姑娘是极好的啊。况且还算是我们的老师……莺儿和我们也合的来……”
  如意心里偷笑。看,这不是说“我们”吗?我的好姐姐哟!
  贾环睡到三四点左右醒来,穿了衣服,坐在梨木椅中,沉吟着喝茶,就见他的两个大丫鬟来回在他面前晃,便问道:“晴雯、如意,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如意很干脆的道:“三爷,我们在发愁主母是谁呢!府里都说要把那个傅秋芳配给你。”
  贾环听得微怔,随即摇摇头,“你们啊……瞎操心。”他中午回来就知道贾政要找他谈他的婚事。但他依旧很淡定的午睡,且能睡着。为什么?
  今时不同往日!
  以他现在的身份,贾政肯定要征求他的意见。他早已经证明,他不可以随意被摆弄的人。
  晴雯还没来得及问,恰巧这时贾政派人来传话,让贾环去小书房梦坡斋中见他。贾环拿了伞,在晴雯、如意迷惑的目光中前往梦坡斋。
  梦坡斋中,陈列精致,浸润中百年世族的富贵之气。
  贾政独自一人在软塌中半倚着,有些酒后的模样,见贾环进来,开门见山的道:“顺天府傅通判是我的门生,他想要将他妹妹嫁给你,你什么想法?”
  贾环先给贾政行礼,然后回绝道:“儿子年纪尚幼,婚姻大事且等几年再由父亲做主。”
  贾政看了贾环一眼,这个孽子今天话倒是说的很入耳,又道:“金陵甄家与家是世交。他府上的大姑娘、二姑娘如今都嫁在京中。三姑娘年纪与你相仿。结亲的意思已经传到老太太那里。”
  金陵甄家的大名贾环当然知道,推道:“他家里都是皇室指婚,府里何必搀和?”
  贾政有些惊讶,倒没想到贾环知道这些事,再道:“湖广左参政纪参政进士出身,昔年与我有旧,他膝下有一个女儿,年龄比你小一岁,容貌出众,想与你订亲。”
  贾环一听贾政的评语就知道贾政的真实想法,很显然,政老爹中意这位纪小姐,但他作为一个现代人,对盲婚哑嫁没兴趣,道:“儿子暂时无意于儿女情长,请父亲过三五年再定夺。”
  贾政看了贾环一会,挥手道:“你去吧!”
  贾环作揖行礼,转身离开梦坡斋。轻松过关。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根本没有晴雯、如意她们想的那么复杂!他的婚姻主导权在贾政、王夫人手中不假。但他自己有一定的选择权。这是他的地位、手段使然。
  他只要不傻的呛贾政说:我的婚姻我做主!政老爹肯定不会为难他。虽然他心里是这么想的。至于,王夫人想要折腾他,概率不大。因为,他的婚姻已经成为贾家一个重要的政治筹码。
  王夫人搞些宅斗的手段:落他的面子,拿捏下,恶心下他,都是可以,但绝不敢乱来。贾家上下都盯着。他的婚姻这件事上,贾政的意见会起决定性作用。
  ……
  ……
  贾环下午和贾政谈完之后,坐马车独自前往数百里外的遵化县,去见山长,询问他的意见。
  而关于贾环婚事的结果很快就在贾府内传开:年纪太小,过三五年再说。
  风波随即平息。
  贾宝玉心中暗搓搓的想法自是不消说,很是在林妹妹面前感慨了一番。贾环告状害得他被打的一个月下不了床,他当然愿意看贾环吃瘪,走霉运。
  当晚,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几人知道消息时都为贾环松口气,娶大了快十岁的妻子很要命的。而宝钗的想法,无人可知。
  东府中,秦可卿得到宝珠送来的消息,妙目流波,会心的一笑。
  这可不是环叔的处事风格么?她的事情就是拖了一段时间后才出现转机的啊!环叔暂时不结婚,她心里那点淡淡的忧愁可以抛却了。
  ……
  ……
  第二天上午,李纨、黛玉、宝钗、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宝玉一行人去贾环的望月居找他顽时,才知道贾环昨天下午离府。
  李纨心里感叹:“环兄弟这手段哦。轻描淡写的就处理好。”虽说还要顾忌太太的想法,但她心中越发的想将贾兰托付给贾环教授。
  很明显,贾环是贾府的新山头,地位相当的稳固。而且是科场前辈,有他提点贾兰,不知道要省多少事。
第180章
夜雨夜话,我心去留(二)
  中午时分,张安博在顺天巡抚衙门的官舍中小憩后,整理衣冠到公房中处理公务。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精力有所不济,需要午休。
  公房中,几名幕僚和来往办事的书办都是起身见礼。
  张安博宽厚的笑一笑,示意六名幕僚和长子自便,坐到上首,笑问道:“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何幕僚回道:“东翁,昌平州回复冬日清理河道调民夫500人不能克日完成。”
  张安博沉吟几秒,“再催。”
  他治理顺天府、永平府主要依赖从书院里带来的强力的幕僚班子。原讲郎三名,新进学生员五名,他的故旧推荐来的两名师爷,侍奉在他身边的长子张承剑。
  只是,乡试之后,五名秀才只有庞泽庞士元一人返回遵化,其余乔如松四人都将返回书院一边担任讲师,一边苦读。
  书院那边在的待遇非常好。讲师的薪资一年有三十两银子。京城中坐馆的行情价格秀才大约在二十两银子向上浮动。
  幕僚的减少,让他现在都感觉处理事情有些吃力,想要去信给书院,招募几名弟子前来效力。实在是经由贾环一手教出来的书院弟子非常能做事。
  处理了一会文案后,一名亲信长随从侧门进来,径直上前低声道:“老爷,贾举人来了。”
  张安博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顿时开怀大笑,将手中的公文丢在公案上,“诸位,且将手中的事情放一放。子玉来了。今晚设宴招待他。伯苗,你先去安排。”
  张承剑起身道:“是,父亲。”随即,巡抚衙门的小吏们便忙碌起来。遵化比不得京师,要置办酒席,还是需要预先筹备一二。好在有上次公孙亮来的经验。
  公房之中立时一阵喧哗。庞泽惊喜的站起来,请命道:“山长,我去带子玉过来。”
  张安博捻须笑道:“嗯。领他到后面的花厅。”
  此时,等在巡抚衙门一处偏厅中的贾环还不知道他的到来让顺天巡抚衙门停摆半日。
  ……
  ……
  贾环从京城中出发时下着小雨,但进入遵化县境内时便是晴天。然而,晚上参加完山长的酒宴后,天空中纷纷扬扬的下起小雨。
  下午之时,贾环已经和庞泽、何讲郎、张承剑几人见过面,聊的很尽兴。京城、书院、文章、巡抚衙门的事,无所不谈。
  酒宴后,贾环到山长的书房和他私下里交谈。
  山长的大儿子张承剑是名四十多岁的儒生,有秀才功名,为人谦和,体态显胖,进来上了茶,便退出去。
  书房中,炭盆燃烧,温暖舒适。夜雨滴落在窗檐、台阶上,叮咚传来。
  张安博坐在梨木椅中,捻须轻笑道:“子玉,你到底是想通了!去江南游学是浪费光阴。”贾环到他这里来,应该是要跟着他学习春秋。
  贾环一阵苦笑,想起去年山长离开书院前,还特意将他叫到住处,面对面的叮嘱他,“山长,弟子过来,并非为学习春秋,是有事请教山长。”
  张安博微微有些奇怪,“你都成了举人,在荣国府里境遇还没有改善吗?”这不可能。贾环可是国朝最年轻的举人,他的前途,勋贵世家怎么会看不到?
  他知道贾环的事情。雍治九年的县试,叶文台特意给他说过,请他破例一次,允许当时还是外舍生的贾环参加县试。
  贾环道:“没有。府里给我的待遇很不错。”想了一会,道:“山长,在本朝的背景下,若是一个家族因罪要被抄家流放,我如果身处其中,该如何破局?”
  江南的事情无须去问了,叶先生不可能骗他。秀才经商潜力有限。这大概跟后世官商是一个道理:有多大的后台做多大的生意。
  张安博沉吟了一会,贾环明显是在说他自己的情况,难道是回贾府后发现贾府有什么贪赃枉法的事情?贾府这种勋贵世家,历来不缺黑历史。他向来是比较反感。
  文官集团历来有压制勋贵的传统。
  张安博反问道:“若是子玉身在居中,你想怎么破局?”
  贾环嘴角泛起苦笑,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道:“若是我的话,当择机远逸,脱离家族身份、痕迹。国朝之大,足可另觅良所,逍遥快活。”
  他都攒了一万五千两银子,找个小县城,日子过的飞起。就是很憋屈。物质生活无法取代精神生活。况且,就周朝的情况,县城里的物质生活预估有限的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