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852

  他虽然不会赶宝玉,但是也不待见宝玉。宝玉在别人屋里,别处,都是有人热情的招呼、奉承,但在他这里就是个普通客人而已。宝玉一般不来他这里。
  窗下的椅子边,宝钗捏着黛玉的脸蛋,笑道:“好个牙尖嘴利的颦儿。我何曾苛待丫鬟,就偷懒一会,给你看到。”
  “好姐姐,饶我这一遭吧。我不该说环哥儿……和你的。”林黛玉话里的重音落在“环哥儿”三个字上,似乎她遭到宝钗“欺负”,是因为讥讽贾环的缘故。
  看着两人在书房的窗边笑闹,午后的阳光落在两人身上。宝钗是明雅的青色棉袄,黛玉是婉约的粉色棉袄。各有一种不同的美丽。丰姿娴雅的宝姐姐,妩媚娇美的林妹妹。一个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一个是世外仙姝寂寞林。
  贾环莞尔一笑。宝姐姐和黛玉在贾府里相处了有三年吧?日常也是一起玩笑。倒是没想到他今天有眼福,能看两人在一起笑闹。
  嗯,养眼!
  ……
  ……
  有宝钗、香菱、莺儿、如意,再有林黛玉的加入,贾环的抄书计划进度加快。第二天,迎春、探春、惜春三人也过来顽笑、抄书。
  贾环从繁重的抄书活动中解脱出来,将注意力关注到族学中。正月二十日,族学即将开学。招生的时节要到了。
  管事培训班一期,一共62人,贾环不打算再招生。这其中就态度而言,已经淘汰了近十人:过年在家里玩,而不是来学习。
  只有,当你觉得学习就像呼吸一样必要的时候,才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潜力。而这十人显然没有达到贾环的要求。在随后的考核中,将会掉队、被开除。
  考核无处不在。你不知道,那是你的事情。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贾环并非循循善导的良师,会对差生予以照顾,反复的引导。他信奉的是残酷的商业法则。准确的表述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唯有实践、竞争,才能淘汰出能力出众的人才。吹尽狂沙始到金。
  另一边,贾家子弟的学习班,现有44人。随着,他在贾府内地位的提升,以及族学消息的传开,预计此次开学,还会有更多的贾家子弟前来学习。
  贾家在京城中余下六房约有三百人。在七岁至十五岁之间适龄的子弟不可能只有四五十人。
  十九日晚,夜间时分下着一场小雨,住在贾府外西廊下的五嫂家中,贾芸正在和母亲说话。一点油灯,照亮着屋中的贫寒。
  但凡府邸、衙署、寺庙一类的大建筑群,南北朝、隋唐时期都以回廊环绕院落。敦煌壁画中可见。西厢记中:一步步转回廊。回廊外侧的街巷称廊下。而宋以后,回廊被东西厢房和墙壁取代。
  贾芸的住处,就是荣国府西边的一处小街巷中。几年前父亲去世,家境贫寒。
  贾芸坐在椅子上,道:“娘,我去族学里读书,一则是年龄过了些,怕三爷不收。二则是我在外头赚不到什么银子,多少能补贴下家里。”
  五嫂子道:“你一贯伶俐乖觉,怎么犯糊涂?你去读那什么捞子的学习班考秀才有什么用?去读管事培训班才是正理。那里年龄限制是20岁。家里你不用管。你在族学里有茶有饭。我一个人还养不活自己?”
  贾芸沉默了一会儿,决定下来。
  ……
  ……
  同一时间,宁国府内宅中,秦可卿正在花厅中叮嘱着兄弟秦钟明日上学的事情,软语细声,一一列出来,极为细致。性情温柔又细致。屋檐外小雨潺潺。
  秦钟约十一二岁,眉清目秀,粉面朱唇,容貌与秦可卿有几分相似,虽然心里有点抗拒,但他姐姐给他争取来的读书机会是一番好意,他也不能辜负。
  秦可卿叮嘱道:“你前一年多因宝叔的事情给赶出贾家族学。父亲日夜为你操心,要给你谋给出路。明日这一次去,要改着些,努力读书上进。环叔的学问、人品都是极好的,你要学着。望你读书出头,光宗耀祖。”
  秦钟娇怯地答道:“知道了,姐姐。”他第一次被赶出贾家族学:是因为贾环告状宝玉和他有不正当的关系。宝玉挨打,他雍治十年春时也没脸再来。
  姐弟两正说话时,尤氏带着大丫鬟银蝶儿并几个婆子、丫鬟一起过来探望。
  寒暄一阵子后,尤氏坐在上首的椅子上喝着茶,笑着道:“知道你是个细心的人,想来你兄弟也不缺什么。我送哥儿几两银子做见面礼。族学里既然提供着茶水、饭食,不拘买什么点心、零嘴吃。”
  银蝶儿拿着四颗“如意吉祥”的银锞子给秦钟。
  秦钟便看向姐姐。秦可卿娇媚笑着推辞道:“嗳哟,婆婆又不是第一次见我这兄弟,还讲这个?”
  尤氏只是笑,执意要送。她已经感觉到贾蓉在府内的收敛、变化,心里松口气,她的危机解除,在东府内宅的地位稳固下来。而秦可卿和贾环关系亲近,她自是要再和秦可卿交好几分。
  秦可卿推辞不得,只能收了。她还没明白今天婆婆这是怎么回事呢。
  ……
  ……
  第二天上午,正月二十日,小雨未歇,贾环带着钱槐、胡小四和柳逸尘、张四水一起从望月居步行到族学。
  族学已经扩建,除了原有的几间黑瓦青砖屋舍组成的院落,隔壁的院子给贾环买下来,建了六间红砖瓦屋。才建的新房子,有种崭新、朝气蓬勃的感觉。
  贾家子弟的学习班还是在原来的教室中。管事培训班的62人则在新的院落中。
  贾环和柳逸尘、张四水说笑着,先到塾师的休息间兼办公室的屋里,放下雨伞,开窗透气。族学里雇佣的杂役过来添茶倒水。贾环几人铺开笔墨,准备报名的花名册等工作。今天预估会有新的贾家子弟前来就读族学。再者,需要点名。
  许英朗年后便不再来族学里代课,贾环目前还发愁要物色一个塾师人选。目前先由他和柳逸尘一起兼任。他的精力毕竟还是要放在管事培训班上。贾环对贾家的子弟读书要求要低一些。
  族学之中,贾琮、贾兰、贾菌等人陆续的到来。贾蔷、贾瑞两人还分别特意过来恭敬的打个招呼。
  贾环笑一笑,挥手让他们先回教室,他等会去教室点名。
  钱槐和胡小四两人则去了管事培训班那边。
  随着学生们全员抵达,准备正式开学,族学里逐渐的热闹起来。这时,门口进来一个六十多岁的便服老者,并一个俊俏模样的白衫少年,身边跟着的则是贾蓉的心腹小厮,寿儿。
  贾珍死后,他的小厮都给贾蓉打发到庄子里。就留了寿儿和喜儿在身边使唤。
  寿儿伶俐的给贾环作揖行礼,“三爷,小的奉大奶奶的话,将钟哥儿带到。”
  贾环笑着从书案后起身,道:“这位想必就是蓉哥媳妇的父亲和兄弟了。”
  六十多岁的便服老者便是秦可卿的父亲秦业,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从五品),看起来很有些年老体弱,拱手道:“不敢。久闻青松先生大名,今日有缘得见。”
  贾环就笑一笑。这称呼讲究的!他年纪还小,还没到取号的时候。这是一位官迷。好像是今年秋冬就要挂了。身体差成这样,还在朝廷里做官,也是蛮拼的。
  寒暄、客气两句,贾环看向秦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俊美俏丽,一副含羞带俏的女儿模样。只看秦钟俊美的相貌,娇怯的做派。贾环敢肯定贾宝玉多半和秦钟有一腿。
  秦钟还没说话,脸先红了,记着他姐姐的叮嘱,低着头,娇怯的道:“见过环叔。”
  贾环微微皱眉,很有些不喜。男生女相这种事,他不是没见过。但秦钟这一副伪娘的做派,就很令人不舒服了。容貌是天生的,但举止、语言、神态就是自己的事情。身为男儿,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搞什么鬼名堂。
  聊了几句,贾环让秦钟先去教室里,又送走秦业。正准备去点名时,门外进来一名十五六岁的青年。身量偏高,斯文清秀。正是昨晚下定决心前来报名的贾芸。
  贾芸笑着给贾环行礼,道:“贾芸见过环叔。”
  贾环眼睛微微一眯,轻笑起来。廊下芸二爷前来报到了。这个苗子比秦钟强。
第217章
开学(下)
  贾芸说话很伶俐,很有眼色。
  贾环和他聊了几句,没同意他去管事培训班,而是先打发去学习班里读书识字。贾芸并无异议,转身去了教室。
  贾环坐下来喝口茶,笑着隔壁书桌边的问柳逸尘和张四水道:“这个学生怎么样?”
  柳逸尘在咸亨商行里干过一段时间,道:“看起来很善于沟通,培养一下,会是一个好掌柜。”
  张四水附和的点下头。
  古代商业里的职业等级分为:学徒、小伙计、站柜、大伙计、账房、掌柜、大掌柜。掌柜大约就是某一项业务区域负责人的职务。这个评价还是不错的。
  贾环就笑起来。贾芸具备培养价值,人的品性也不错。但能力能到什么程度。要看后面的发展。
  管事培训班的第一期,他不打算在里面招收任何贾家子弟。这是他的基本盘。等第二期再说。
  将贾芸丢在学习班里,并非是不管不问。而是因为他的体系,需要以掌握基本的文化为基础,文盲是玩不转的。
  当年,在书院救灾,贾环拥有一百多名识字的学子,所以搭建框架,维持秩序。文字所能承载的信息永远比大脑、口语多。
  ……
  ……
  约上午九点许,贾环带着柳逸尘到教室中点名。张四水则是前往管事培训班。
  往日宽敞的教室,今天略显得有些挤。在贾环进来后,喧闹的教室安静下来。
  贾琮、贾兰、贾菌等人都坐在书桌前,努力的坐直身体,看着一身蓝色直裰,头戴四方平定巾的贾环。这是标准的读书人装扮。很令人羡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贾环走到教室正前方的讲师书案前,环视了众多贾府子弟一眼,心中微微有些感慨。
  可以说,贾家下一代的菁华,都在这里。贾宝玉这种人除外。但凡有点进取心的人,都会来族学里学习,当他的学生。
  贾环沉稳的道:“今天开学,我讲三件事。第一,等会点名、报名,登记姓名、资料,发学贴凭证。”
  在族学学习过的荣誉,不能只是说说,还是发凭证。日后作为一种资格证。这些规矩,手段都要用起来。
  “第二,族学学生将来做什么。是不是认得几个字都是白学了?我认为不是的。分为两部分,有意科举的人,完成学业后,我会推荐去闻道书院学习。想要谋生的人,完成基础功课后,我会安排去管事培训班。”
  贾环说的是就业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