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852

  ……
  陈四公子的遭遇就好像是笑柄一样传遍了秦淮河两岸,继而传遍金陵城。确实很搞笑,让人担心陈尚书儿子的智商问题。和名妓的交往,怎么能公然炫耀,继而满城皆知呢?偏偏还被名妓们集体抵制、拉黑。
  这不是风流,这是傻逼!
  贾环还是在按部就班的读书,仿佛金陵城中的喧嚣与他无关。他只是引导了一下舆论,揭露了名妓的卖点本质而已。
  传播流言,引导舆论,就像变戏法,人人都会变,但是花样、效果各不相同。
  贾环说的话,能有这样的效果。第一,明星的绯闻,通常传的比较快。陈四公子和宋若雨恰好符合这个条件。就像前几天,他的流言也传得快。
  贾环名满天下的诗名不是假的。他也属于名人的范畴。只不过这年代没有电视、照相机,他走在大街上,去国子监上学,不会被人认出来而已。
  第二,贾家的力量和扬州名士萧幼安帮忙传播。任何一则消息传播渠道永远都是关键。
  金陵四大家族贾史王薛在四年前还在本地官员必须要知道的护官符上。而且,最近有贾元春封贤德妃。虽然,贾府已经没落,在金陵城很多关键的位置没有自己人,但力量还是有一些的。
  贾环动用贾府的资源、人力散播谣言,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让金陵城传谣。想想四大家族在金陵城里有多少人?传个花边新闻,又不是要紧的大事,还不和玩一样?
  萧幼安作为名士,背后有资金雄厚的大盐商汪鹤亭赞助,在江南有些名气,有一定的话语权。
  所以,才有如今陈四公子成为全城笑料的情况!
  腊月二十七日下午,贾环外出置办年货,顺路到国子监中来取唐信然、乐监生等人手中的《书院讲义》。
  已经放年学了,国子监中空荡荡的。但是还有一些监生因为路途太远,并没有返乡。唐信然几人就是这样的情况,住在国子监中的号舍中。
  两人一间的号舍中十分狭窄。摆着两张床,一张小案,挤进四五个监生,更显的拥挤。
  唐信然依依不舍的将《书院讲义》递给贾环,叹道:“此书要是有卖的就好啊。我一定会买上一本。可惜……可惜……”
  贾环心中微微一动。
  乐监生笑道:“都快要过年了,且休息几天。不谈经义。话说贾兄近日可曾听到城中最新的消息。哈哈,真是大块人心!陈四公子前几日去秦淮河,被,某名妓拒绝接待、留宿。陈四公子发飙,扣了几艘画舫,事情越闹越大。被他父亲勒令在家中禁足读书。”
  几名监生都是爆笑,“说他干嘛?现在谁去青楼不把他的事当笑话听。国朝只有最受欢迎的士子,比如贾同学。倒没想到有人会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哈哈。”
  贾环也笑起来。陈四公子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罢了。想来,经过这件事后,秦淮河上那些想拿他刷声望的读书人,会望而却步吧?
  说笑一会,几人商量去外面的酒肆里小酌几杯,算是为贾环庆祝。
  贾环就笑:“今天我请客。我们去轻烟楼吃酒。明年诸位同学就要去崇志堂学习。我为诸位同窗贺喜。”
  “贾同学真土豪也!”众人一阵欢呼,收拾着东西,准备出门。轻烟楼是金陵知名的酒楼,消费不菲。不过,贾同学请客,他们无需客气。
  片刻后,几名监生簇拥着贾环往国子监外走去。一名头发花白的监生从彝伦堂中出来,神情落寞,正好看着贾环等新来的监生结伴出去,充满朝气,喟然长叹一声。
第312章
除夕
  春节的气氛在此起波伏的鞭炮声愈发的浓郁。金陵城越发的热闹。
  腊月二十九日,贾环坐上一艘悠悠的小船,顺流而下,带着长随,前往大功坊山长家中送年节。
  中国人的传统礼节是一年三节两寿。端午、中秋、春节,外加老师的生日、师娘的生日。
  西段的长街上,带着历史厚重感的砖瓦院墙前,门前冷落鞍马稀。贾环和张府的门房老仆很熟,钱槐、胡小四提着礼物,跟着贾环进了张府。
  山长在书房中会客,来往的都是金陵城中的饱学名儒。贾环对这种高端局不感兴趣,和张承剑在侧厅里闲聊。上午的阳光从窗栏外洒落在地面上。
  临近春节纪鸣自是带着丫鬟、长随回扬州府老家过节。庞泽则是外出未归。
  张承剑四十多岁,还是胖乎乎的模样,穿着蓝衫士子装,坐在楠木椅中,笑呵呵地问道:“子玉在南监中读书数月,感触如何?”
  贾环和张承剑关系熟稔,笑道:“不比伯苗兄的日子潇洒。最深刻的感触是监生有三苦。出路苦,读书苦,穷苦。”
  国子监监生坐监读书,在古代这种慢节奏、悠闲的生活而言相当苦逼。最近这些年,学校的风纪放松,大部分规矩形同虚设。要是在国朝初年,那更苦。
  当然,现在的监生们读书苦,和闻道书院里的学习强度比,还是不如。闻道书院在科举中连战连捷是有缘故的。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没有捷径可走!
  出路苦自是不说。监生的就业前途很不好。没有那么多官位给监生。
  第三苦,就是穷。绝大部分监生都是秀才。而秀才若是不会营生,都会很穷苦。穷秀才、穷秀才,这不是胡乱叫的。
  贾环说的风趣,张承剑哈哈大笑,胖脸上的肥肉抖动,转而和贾环说起各种士林的趣闻。
  午饭后,山长张安博在书房中考校贾环的功课。贾环每次来,这是少不了过程。而对于曾经的学霸而言,绝不会畏惧考试,贾环答的很流畅。
  张安博时年六十六岁,将近古稀,穿着浅灰色的便服,带着唐巾,在书桌后温和的笑着,在午后幽静的时光中频频点头,很是满意,“不错。不错。这段时间用功了。不出文约那样的差错,后年春闱大比,取中不在话下。我听庞士元说金陵城里有诽谤你的流言,还担心你为此而分心。”
  贾环就笑,“山长,那只是一件小事。”
  “你啊……”张安博哑然失笑,拿起书桌上的青瓷茶杯喝茶。他这个弟子内心里是个很骄傲的人。“过年这段时间在家里好好休息几日。你表妹的身体还好吗?”
  贾环答道:“还行。”黛玉现在每天都在裴姨娘、紫鹃、袭人的督促下在屋内步行半个时辰。身体稍微强了些。在冬季没有再感冒。这是个好现象。
  “嗯。”
  张安博并没有叮嘱贾环。以子玉的心性,确实是一个可以托付后事的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是春秋古人之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读书人应当身体力行!
  贾环笑着喝口茶,“山长,我倒是有件事要和山长说。”
  “哦?”张安博目光慈祥,笑呵呵的看着贾环。贾环的意见,他向来是很重视的。
  贾环将前天唐信然几名同学对《书院讲义》的评价说了说,道:“山长觉得在国子监中大规模推行《书院讲义》这本教材怎么样?”
  张安博奇怪的道:“子玉,你这个想法是为什么?”
  贾环也不说虚言,直指核心,道:“数千名监生全是接受我书院的治学理念,数年之后,则尽为我们的同道中人。山长的学术、言论也得到附和。”
  四书五经,这数千年来有各种不同的解读。最核心的流派是理学和王学。在理学之中又细分有不同的流派。山长是理学大儒。若是国子监中采用书院的教材,所有的学生,实际上就都是山长的门徒。
  贾环知道山长无心仕途,他虽然认为山长还可以大有作为。山长的身体还很健康。但他不会违背山长的心思去推动这事。
  既然山长对仕途无心,那就扩大影响力吧!
  张安博低头沉吟了一会,道:“这件事难度不小啊!刊印的资金无法解决。”读书人,立德、立功、立言,此为三不朽。这是传播他的学说,他如何拒绝?
  贾环就笑,“山长要是有意,我来解决。不过,《书院讲义》的书稿还要山长审定一遍。”将带来的《书院讲义》放到山长的书桌上。
  张安博笑着摇头,“你啊,倒是会给我找事情做。说起刊印的事情,最近邸报上有消息,天子令吴王恢复了木雕印刷术。你可以采用这种技术印书。另外征召博士,编纂《皇周英华》。总裁之事,方宗师很希望。”
  贾环笑着点点头。
  山长的学术水平、江湖地位,担任《皇周英华》的总裁是够格的。但以天子对山长的感官,势必不会任用山长。倒是他的座师文坛宗师方望很有希望入选。
  ……
  ……
  刊印《书院讲义》的事宜,难点有两个,第一,印书的钱。第二,印出来后,国子监监生是不是都愿意要。
  第二天就是除夕。贾环便将这些事放在脑后,等元宵节后再来筹划。一袋袋的米面、粮油、鸡鸭鱼肉、青菜、水果、糕点作为年货被管家元伯指挥着采购回来。
  和安街贾环的院子门前,崭新的对联、灯笼都张贴、挂起来。府中二十口人喜气洋洋。连贾环都难得没有读书,看着天色等待着除夕的到来。
  最繁忙、热闹的是厨房,各种精美的菜肴、油炸的点心、小吃、丸子、水饺时时供应着。
  雅致的客厅之中,众人齐聚。晴雯拿着小碟坐在桌几边吃蒸出来的水晶烧卖,津津有味,明眸顾盼,言笑晏晏。十三四岁的少女,灵巧、妩媚。
  晴雯穿着新做的精美的暗红色袄子,外头罩一件青色的掐牙背心。金陵人口众多,百业发达。下半年贾环就请裁缝给每人都添了几套衣裳。
  贾环看得好笑,又见清秀的小姑娘如意有点嘴馋,就拉着她,转头问道:“晴雯,你等会正餐还能吃的下吗?”
  晴雯瞥贾环一眼,嘻嘻笑道:“三爷我一会服侍你吃酒。”
  贾环笑着摇头。
  往日晴雯、如意是和他一起吃饭。不过,多了黛玉等人,晴雯、紫鹃她们四个便在一旁单独开一桌。否则,按照贾府的规矩,丫鬟们得先饿着,回头吃剩菜残羹。
  晴雯这话是讨巧。意思是她待会不吃正餐,在一旁服侍他喝酒。这是好意。他总不能再继续说她。所以说她嘴很利索啊!
  屋里的黛玉、裴姨娘、紫鹃、袭人都是笑起来,妍媸各异。黛玉笑起来是一种娇柔的美态,裴姨娘则是轻笑,带着些许知性、轻熟的女人风情。袭人是低头而笑,十六七岁的年纪,细长的身姿,柔顺、白净。
  说笑着,夜色渐渐的笼罩下来。仆妇们开始上菜。外头的酒席,也开始了。
  ……
  ……
  除夕之际,金陵城中鞭炮声阵阵,天空中还有烟花绽放。
  贾环在家中和表妹、丫鬟们一起吃饭时,秦淮河南岸的教坊司中流传着一则小道消息:据说腊月底的某晚,江南名妓宋若雨前往和安街求贾环未果,准备退隐。江南四大名妓的位置便空了一个出来。
  众多名妓关注到这件事时,还留意到一件事,贾青松先生的住址泄露出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