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852

  正值江南的雨季,连着几天都下着雨。贾蔷换了一身衣服,士子装束,带着一名下人跟随,出了租来的小院,到城中散心。
  一路走走停停,走的累时,在大街上找了一家颇具规模的茶园吃茶听戏。坐下来还没歇一会儿,正巧一个小旦出场,开口一嗓子唱的他一哆嗦,一耳朵就听进去,“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唱的在江南地区流传十分广泛的汤显祖的不朽名篇《牡丹亭》中的一曲戏《游园惊梦》。
  “就她了。”唱曲的女孩子买了七七八八。还差一个份量最重的小旦,贾蔷听了一会,吩咐道:“你去打听下班主的意思,就说我们府上要买教习、唱戏的姑娘。”
  “蔷二爷放心,咱们家是什么名声,说出来那有人不愿意去的?”下人笑着去了。
  一曲戏唱完,贾蔷在下人的带领下到茶园子后院的堂屋里见班主。堂屋中光线暗淡,有些潮湿,堆着各种戏班子的道具,服饰。有几个小女孩在忙碌着。
  班主是一名五十多岁的男子,面相很显老,见礼后,道:“敝处简陋,就不请公子叙茶了。听公子的随从说公子家里要买人。悦儿是我们戏班子的大角儿,我们一班子人都指着她吃饭,断然是不会跟你去京城的。”
  贾蔷想了想,道:“老丈,我出1000两银子如何?”
  班主摇摇头。
  贾蔷咬咬牙,道:“我出2000两。”他虽然年少,但来苏州这么久,基本的东西都摸清楚。一个戏班子最要紧出彩的就是小生、小旦。府里的戏班子只要女孩子,那小旦就是重中之重。只有选一个好的小旦,这趟差事才算办好。
  班主愣了下,犹豫的想了一会,指着墙角一个小女孩道:“公子若是愿意,我将小曼儿卖给你。她是我班子里将来能接悦儿地位的人。戏唱的极好。”
  贾蔷去看那个小女孩: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再看着她想哭又不哭出来的倔强神情,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被触动。
  “成交。”
  五日后,贾蔷一行带着买来的十二个女孩子,并五六个教习,乐器,苏绣戏服若干,租船北上。
  贾蔷抽空去船舱里和小曼儿说话,“你登台的艺名叫什么?”
  “龄官。”
  ……
  ……
  五月二十二日,贾环带着长随钱槐、胡小四启程顺流而下,前往松江府华亭县。他并没有给家中说他要出去做什么。也只是告知了山长、纪鸣、张承剑等人他要外出一趟。时间约为一个月。
  在贾环为自己的后路做准备时,他派人自金陵送往京城的信件在闰五月的中旬送达贾府。
  此时江南甄家在江南织造任上亏空约两百万两白银的消息早就在京城某些圈子中传开。
  甄应嘉如果仅仅是只是皇家密探这个身份,他的亏空案不会有多大的关注度。最近这段时间,亏空的地方多了去。重点在于,甄家是太上皇的亲信,太子的岳丈。
  今上御极十二载之后,以雍治十一年裁撤南书房为标志,已经彻底掌握朝政大权。而今上对于太上皇时期的老人的态度并不是什么秘密。之前的皇亲龙江先生不是被闲置了快十年?那可是翰林,前朝宰辅之子,公认的储相。这十年间,又有多少大臣被罢黜、流放、抄家?
  所以,今年秋天就要七十岁的太上皇的亲信,这个身份无足轻重。重的是后面一个身份:太子的岳丈。
  若是将甄家给抄了,太子之位是否会动摇?和太子一母同胞的晋王虎视眈眈。除非是先将太子妃给废掉可以免除对太子的影响。但历朝历代,废太子妃的典故极少。
  甄家的最多不过三年就会被处罚。甄家亏空得太多了。天子一年的金花银也不过一百万两。而这三年间,恐怕少不了明争暗斗。庙堂诸公不得不关注。
  轩峻壮丽的贾府在傍晚时分,开始点起灯火。内宅之中,一团团的灯火驱散着黑暗。最热闹的地方当属贾母上房处。内眷在此聚集,用饭。距离内院不远的地方,还能听到加班加点赶工的省亲别墅的动静。
  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薛姨妈、王熙凤、李纨、宝玉、宝钗、史湘云、迎春、探春、惜春用饭后在此说着省亲别墅的话题。这是贾府里当前最大的事情。
  贾母忽而问道:“今天怎么没见老爷进来?”
  今天吃饭时,贾政并没有派外头送菜进来。鸳鸯穿着菱白色的对襟褂子,笑着道:“回老祖宗,我听小丫鬟来说,大老爷、老爷和东府的蓉大爷在荣禧堂议事。”
  贾母微微有些奇怪。
  王熙凤察言观色,补了一句,“老祖宗,环兄弟从金陵写信回来了。”只是,她的俏脸上有点郁闷的神情。
  贾环的来信,对她来说可不是一个愉快的经历。一个月前,贾环派人从金陵送信回来。除了给老爷的信里说拒绝让宫里的大姑娘为甄府说话,还有一封是给她的。
  当然,收信人是丈夫贾琏。贾环在信中严辞训斥,要求她立即停止帮人牵线搭桥包揽诉讼。连带着读信的丈夫借着这个由头将她说了一通。搞得她很没有脸面。
  贾母就点点头,不再问,不想问。
  ……
  ……
  贾家重要的议事场所,荣国府中路的正厅,荣禧堂中,贾政、贾赦、贾琏、贾蓉四人坐着。正在传阅由贾政带来的贾环的信。建议很明确:与甄家断交。
第352章
一小步
  荣禧堂内很安静,只有信纸翻阅的声音。
  贾蓉低着头喝茶,沉默不语。虽然担任着贾家的族长,但是这种大事还轮不到他来做决定。贾家里能做决定的是贾赦、贾政。
  贾琏也没说话,心里琢磨着。和甄家断交没那么容易的。
  贾府的祖宅在金陵,另有许多房产、田产在金陵。这平日里都是靠甄家照拂。当然,甄家的大姑娘(太子妃)、二姑娘(梁王妃)在京城,贾府也帮忙料理了许多事情。两家经济上、利益上有太多有牵扯的地方。
  更关键的是,甄家和太子有关联。贾家作为勋贵,在太子之位稳固的情况下自然是支持太子的。有甄家这层关系在,是做了人情投资的。现在和甄家断交,日后会不会被太子记恨?
  这是贾家日后的大方向,委实令人难以决断。
  贾赦带着老花镜将信放在手边的高几上,道:“二弟觉得环哥儿的提议如何?”
  贾政一身玉色的儒衫,皱着眉头,为难的道:“恐有落井下石的指责。于家里的名声不好听。”
  几个月前,甄家曾经来信希望贾妃在宫中帮忙说句话,减轻历年亏空的罪行。他当时内心中其实很犹豫,因而去信到金陵问庶子贾环的意见。
  贾府在出皇妃之前是什么情形,在之后又是什么情形,他作为官场中人,心里岂能没有数?贾家和甄家关系虽然好,但绝对没有到可以让贾家为甄家“牺牲”这个程度。
  皇妃是贾家的重中之重,根基所在。
  不曾想甄家竟然亏空近200万两白银。按照环哥儿来信的分析,甄家怕是在劫难逃。那么,贾家该何去何从其实很明确。但此时和甄家断交,在道义上,他心里迈不过这个坎。到底是多年的世交、老亲。
  贾赦冷笑道:“甄家大难临头,总不至于我贾家也要跟着搭进去。各人自扫门前雪罢!”
  贾政道:“太子哪里呢?”
  贾赦顿了下,气势稍微消退,想了想,道:“按照环哥儿说的,太子若是撑不过去,自是一切休提。若是撑的过去,我们还有时间弥补。如今先和甄家把关系淡下来再说。”
  甄家是必然要败亡的,不必多说。天子春秋鼎盛。甄家的事情是否会连累到太子还两说。若是太子地位稳固,贾家至少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去弥补和太子的关系。
  贾政点了点头,轻轻的叹了口气,“唉……”
  迷乱、混沌的未来、朝局,以他的水平很难看清楚。他只能信任他的庶子的判断。去年环哥儿营救张安博、谋划婚事的事情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贾政信任贾环是没有错的。贾环既然决定留下来,他和贾家休戚与共。但是,贾政猜不到贾环的想法。贾环心里早就认定、推测太子会废。
  庙堂诸公从天子的角度去揣摩,处罚甄家和废太子或许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他们无法知道天子对甄家的处罚力度。是抄家,或者是追赃、罚没,这都存在着未知性、不确定性。
  但贾环却是知道甄家定然会被抄家。从这种处罚力度来推测,太子之位在将来多半是不稳的。而且,贾环还知道太子参与了贩运私盐。这完全是在作死。
  所以,他给贾政的信中,给出的是一个进退两可的方案。实际上,他早就做好准备:让贾家放弃支持太子。这也是避免贾元春、王子腾卷入皇位继承斗争中站队错误的出路。只要这两位不死,贾府就不会败亡、倒塌。
  接下来,贾政、贾赦四人再商议了半个时辰,事情就定下来。贾家和甄家断交,但不采取激烈的方式,而是从关系慢慢的变淡开始,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完成。
  雍治十二年夏,贾环来到贾府的第五个年头,总算让贾家这艘破船开始稍稍偏离既定的、衰败、倾颓、败亡的命运航线。
  这是一小步。
  ……
  ……
  商议完事情后,贾蓉和贾琏在荣禧堂的门口送走贾赦和贾政。外头候着的小厮、管事们都凑过来。几名下人手中提着戳灯,灯笼。灯光明亮。
  贾蓉一身蓝衫,容貌俊俏,笑着邀请道:“琏二叔去我那里喝一杯?”
  贾琏笑着摆手,“今日算了。我和冯紫英、卫若兰吃酒回来就给大老爷叫到这里。我要回去好好歇歇。嘿,环兄弟现在说话份量越来越重了。”
  他心里有一点难言的感触。贾环四月底有一封信到家里,将凤姐儿臭骂了一顿。他还是第一次知道凤姐儿在外头冒充他的名义包揽诉讼,当即也很恼火,将帮凤姐儿跑腿的几个小厮给“流放”到庄子里种地。他的夫纲稍微重振了些。
  但他和凤姐儿到底是夫妻。闹出这么个事情,他脸上也很没光。今晚又亲眼所见,见贾环能影响到老爷们的决定,又如何没有感触呢?
  贾蓉也有同样的感觉,笑着点头,“大老爷和老爷都信得过环叔的判断。我也信的过。”
  贾蔷派回来送信的人带了环叔的口信:省亲别墅的工程,每个人只准拿一成的好处。果然上上下下就风气整肃。这种威望、手腕是很令人佩服的。他其实很享受这种被庇护的状态。
  贾琏就笑,“说的就好像我信不过似的?林姑老爷都信的过环兄弟的。”
  叔侄两在夜色中说了几句话,贾琏径直往西边走。他住在贾府的西路。而贾蓉往东走。宁国府在宁荣街的东边。
  刚出角门,正好遇到几名奴仆抬着器物进来。为首的是一个长挑身材,甚是斯文清秀的哥儿。身边跟着一个高大、粗胖的汉子。
  “见过蓉大爷。”
  贾蓉这才看清楚为首的是廊下的贾芸。笑着点点头,“嗯。辛苦了。等环叔回来,我给你们几个请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