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852

  距离城东南贡院不远处的教坊司中,更是喧闹非凡。名妓晓雪的绣楼中,七八名勋贵子弟大呼小叫,兴高采烈的说着话。除了晓雪,还有几名姑娘陪着吃酒。
  酒桌摆在了临窗的位置。仲春的夜晚,舒适、惬意,暖风吹拂进来。今晚请客吃酒的是王家的大公子王承嗣,王伟、史盛、史智兄弟,薛蟠等人都在。
  王承嗣三十多岁的人,他在正月里憋着一口气要给贾环一个难堪,但是最终贾环和他父亲相谈甚欢,这让王大公子心里如何肯服气?而今,他却是等到一个嘲讽贾环的机会。
  王承嗣举杯道:“各位兄弟,今天我们在此宴饮,等待着会试的结果。我已经安排妥当,贡院那里的结果出来后就会送来。来,让我们预祝环哥儿高中!”
  “干杯!哈哈。”
  众人轰然举杯,饮胜。其中,薛蟠薛大傻子的声音叫的最大。薛姨妈对他说的话,他都当耳边风。
  说是预祝贾环高中,具体怎么回事,谁不知道啊?舅老爷明确的说了:贾环会试考不中。他们聚集在此,就是一边喝花酒,一边等着看贾环出丑。
  至于,贾家的子弟,都是贾环的支持者,消息传过去就行。是没有人会自讨没趣去通知贾琏等人来喝花酒的。
  会试结果出榜的流程是这样的,由贡院里将结果写出来,送到礼部,加盖礼部大印,然后张贴在礼部外。礼部外公布的时间一般在清晨或者上午。
  看榜的人都会云集在礼部外。
  但是,这是正常的流程,还有不正常的流程。因为,清晨就要用,贡院里面实际上从半夜三更就开始写榜了。
  半夜时,所有的考官,监考官汇聚在贡院的大堂中,届时,会把所有取中试卷的眷卷和原卷都搬到大堂上。然后按照试卷名次,一一拆开糊名、核对。校对后,由书手将名字些在会试榜上。
  拆开一个名字,核对一遍试卷,再往会试榜上写一个名字。这样的流程当然快不了,这是一通宵的事。然后,就有些人能够在名字写上榜之后,将消息传递出贡院来。以此换取银钱。
  王承嗣是京师土著,他还不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和贡院那边的地头蛇接洽上,等着以最快的速度,提前知道消息。
  “喝!”
  王承嗣带着四大家族的年轻子弟,举杯共饮,兴致勃勃。身边的美人们早就是衣衫凌乱。酒桌上,美酒佳肴陈列。
  夜色之中,贡院里已经开始填榜了。惯例是从最后一名开始。消息在小半个时辰内传到王承嗣等人所在燕然馆。有人扯着嗓子在楼下喊,“喜报,喜报,第三百名,北直隶宛平赵星辰。”
  “麻痹的,怎么会是赵胖子?有黑幕。绝对有黑幕。那小子会试前天天斗鸡走狗,怎么可能中?”有人大骂道。都是勋贵子弟,傻子都知道贾史王薛四家和汝阳侯那边不对付。
  薛蟠失望的晃晃脑袋,他才不管那么多,对王承嗣举起酒杯,“大表哥,我们喝一杯!”
  王承嗣沉着脸点点头,“文起,不要着急,这才开始。”
  因为,贾环是属于北直隶的考生。王承嗣吩咐贡院那边的人只将北直隶的中式的消息传递过来。又过了许久,又有人在楼底下扯着喉咙喊,“喜报,喜报,第二百三十六名,北直隶宛平罗向阳。”
  燕然馆的二楼,顿时一阵欢呼声。
  王承嗣春风满面,站起来,邀饮,大笑道:“来,来,来,诸位,让我们预祝环哥儿高中!”
  王伟、史盛、史智,薛蟠大笑着举杯。都两百多名了。每过去一个排名,贾环那小子取中的可能性就越低一分。
  他们如何不喜?
  ……
  ……
  众所周知,古代的信息传递是非常困难、缓慢的。比如,王承嗣等人在本司胡同里的燕然馆喝花酒等消息,在贡院里的榜单填写出来的第一时间,他们就知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居住在京城的约3千多名举人、考生就知道了结果。事实上,京城里和王承嗣一样想要提前知道结果的人不少,都花了钱的。但结果对大部分考生而言,还是秘密。
  按照会试放榜的潜规则,在贡院打开后,结果往礼部送去,里面的快腿报喜人就已经往士子们居住的地方去报喜,提前讨取赏钱。
  因而,看会试的结果,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等在住处。只要中了,一定会有报子前来报喜。他们是吃这碗饭的。第二种,在礼部外等候着。张榜出来,挤进去看就是了。
  三月初八,晨光熹微。二月客栈的大厅中,陆续的有士子起床,前来等候着。掌柜的赶紧安排小儿上米粥、包子、馒头、油条、鸡蛋、茶水等早点。
  大师兄公孙亮顶着一对黑眼圈,患得患失的在大厅中来回踱步。此时,逐渐的汇聚在二月客栈的有几十人。二月客栈这边住了有十几名举人,主要来自湖广、北直隶、河北几地。其余独居、散居的士子都往这里汇聚。
  罗向阳、石赋、上官昶、黄冈士子萧梦祯等人都在场。众人都是在二月客栈这里等候。而没有前往礼部看榜。
  约早上六点时分左右,第一批的报子呼啸着往这边而过。应试的考生,基本住在城东贡院、棋盘街这附近一块。消息随即传来,第三百名北直隶宛平赵星辰。
  开始了!客栈内的气氛渐渐的紧张起来。
  石赋对乡试的同年们吐糟道:“赵星辰怎么可能上榜?”雍治十年北直隶乡试,石赋考取亚元。但雍治十一年的春闱大比,有许多同年已经考中。
  比如,曾经不被人看好的老举人北直隶乡试解元许轩,当年他勇夺状元。所以,今年这一科,同年并不多。
  再接着又有消息传来:第二百四十二名,河北鹿邑朱鸿飞。还是无关人等。客栈的几十名考生在期待之后,又放松下来,接着继续紧张。
  公孙亮和罗向阳对视了一眼,难掩惊奇。这不就是他们从书院出发前在镇上碰到那位殴打同乡童生的壮实举人吗?随即,两人又反应过来,“子玉呢?”
  贾环此时,并不在客栈大厅中。
  公孙亮苦笑一声,“别是太紧张,不想出来罢。嗨……”贾环坚强的意志,他当然是知道的。但他同样知道这一场会试对贾环的压力。只能胜,不许败。换做他,他现在只怕还要紧张三分。
  罗向阳亦是苦笑,“大师兄,我也紧张的很。”话音刚落,就听得外面报喜:“捷报北直隶宛平老爷,罗讳向阳,高中乙卯会试第二百三十六名!”
  罗向阳当即就呆住。脸上的苦笑表情还没收敛,就这么定格。
  “好!”当下客栈里的考生们一起喝彩,都向罗向阳拱手道喜:“恭喜,恭喜。”这是开门红。
  罗向阳还勉强保持着风度,但是脸上的笑容很僵硬。公孙亮用力的拍拍罗向阳的肩膀,深深的吸一口气。他的成绩,应该也快到了啊。
  萧梦祯胖脸上很落寞,摇摇的拱手道:“恭喜罗兄。”论名气,他还在罗向阳之上,为何他的喜报还没有到?在这一瞬间,萧梦祯已经忘记,越是考得好,报喜的消息应该越是后来。
  看榜,等待结果,就是这样的紧张、刺激。
  二月客栈里,第一个消息传来的喧嚣过后,又慢慢的安静下来。堂中没有喧闹,没有大呼小叫,众考生三三两两的,或坐着,或站着,或小声议论,期盼的看着客栈外。
第429章
结果
  天色渐渐的亮了,朝阳在地平线上跃起。京城,这座巨城,慢慢的恢复着活力。
  报喜的报子们抓紧时间向士子们所聚集的各处客栈、茶馆、各省的会馆、青楼、酒楼中报喜。
  二月客栈中,在一阵的平静之后,又迎来报子,这一次是湖广的一名士子中了。
  中式的士子得意的大笑。四周,恭喜声一片。在此时,中式的人如何能不宣泄自己的喜悦之情?
  在客栈的恭喜声还没有落下时,客栈门外又传来一名报子的大叫声,“喜报,喜报,捷报北直隶密云老爷公孙讳亮,高中乙卯会试第一百九十七名。”
  “好。”
  听到中式的消息,公孙亮这样旷达的人,都忍不住用力的拍了下桌子,“嚯”的站起来,纵情的大笑。哈哈,哈哈。
  白首为功名!白首为功名!他自小读书,终于是在今天将这科举之路走到尽头,打通。
  和公孙亮相熟的上官昶愕然的看着眼前有些陌生的青年,这是高兴坏了啊,嘴角浮起一丝苦笑,恭喜道:“公孙兄,恭喜中式。”他还要等接下来的消息。
  罗向阳知道什么情况,心里为好友感到高兴。要说科举之难,大师兄是品尝过其中的酸甜苦辣。拱手道:“公孙师兄,恭喜中式。”
  二月客栈的大厅中,又是一片恭喜之声。来自湖广、北直隶、河北几地纷纷出言恭贺。
  拿赏钱、喜钱打发走报子,客栈里又慢慢的恢复平静,在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内,陆续、交替的上演着中式后的热闹、安静,人生的喜乐、悲伤。
  汇聚在二月客栈里的举人约有五十多人。中式举人在截止第十名时,一共中了有十二人。南直隶、北直隶向来是国朝的科举强地。
  “福建候官翁宗道,第十名。”这是隔壁二十米外的客栈传回来的消息。
  二月客栈内,渐渐的安静下来。不少士子都是黯然的离开,或者回到客栈后面休息。在场的士子,名气最大的是黄冈萧梦祯。但是,他的名字到现在还没出现。
  希望不大了。
  坐在大厅八仙桌板凳边的萧梦祯手已经抖起来。胖乎乎的脸上是近乎绝望,又带着一线说不明的希望。
  公孙亮和罗向阳还没有走,两人喜悦之余,脸色微微的沉下来。因为,贾环的名字还没有出现。
  罗向阳担忧的道:“大师兄,这……”
  他们三个人的经义水平是差不多的。这些天,他们在书院里切磋经义、文章,心里都是有数的。甚至因为子玉去江南跟着山长学习了一年多,反倒还要强一些。但是,子玉的文章再强,也不可能多出这一百多名去,现在只剩下前九名的名字未曾揭晓。
  希望,非常的渺茫了。
  而贾环是他们书院体系的核心人物,执掌牛耳。若是不中,这个体系还能稳的住吗?
  公孙亮艰涩的吞了口口水,道:“长文,要是子玉今科不中,他的处境会很难。”
  他很清楚贾环的情况。贾环的崛起,向前,势必会损害很多人的利益。而今科不中式,那反馈回来的压力会令人崩溃。
  罗向阳回头看了看客栈后面,贾环还在后面没有出来。压住了心里去找贾环的冲动,和公孙亮相对着长叹一口气,一筹莫展。连他们自己中式的喜悦,都冲淡不少。
  ……
  ……
  二月客栈隔壁不远的一间客栈中,数十名士子纷纷向拿下第十名的翁宗道贺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