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3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7/852

  来访的刘知事识趣的笑着起身,“贾大人自去办正事。下官改日再来听贾大人教诲。”
  贾政和气的送走访客,跟着小吏出了公房,穿过大厅,往里面的走廊里走去,进了里面的一间上房。
  通政使俞子澄正在屋子里喝茶,见贾政进来,起身相迎,礼节、面子给的十足,随和的道:“近日天子关注西域通商之事,陕边若有奏章报上来,存周多加留意。”
  贾政微怔后,点头道:“是,俞大人。”政老爹气质儒雅,一副世家公子哥的范儿,但为官的风格,有点木纳。
  俞子澄就是一笑,道:“我听闻令郎是今科会元。果真是人中之龙。礼部门前传回令郎诗作一首,写的意气风发,文字激扬。诗曰:三千人中第一仙,花如罗绮柳如烟,时人勿讶登科早,月里嫦娥爱少年。”
  贾政禁不住露出苦笑。他那个庶子性情是非常沉稳的,现在连“三千人中第一仙”,“月里嫦娥爱少年”这样的诗句都敢写出来,看来是中了会元,欢喜过头了。
  贾政拱手道:“俞大人过誉了。小儿兴奋无状,失礼了。”
  俞子澄哈哈一笑,宽慰道:“少年登科,理该写出这样锐气张扬的诗句。存周不可苛责。”心道:贾存周这个人颇为无趣。奈何他有好家世,好女儿,好儿子啊!
  贾贵妃册封时,他作为文官,自是不会对贾政“趋炎附势”。那会坏名声的。但贾环中了会元,他恭喜贾政几句,却是没有任何问题。
  俞子澄和贾政聊了一会,就让贾政出去了。
  贾政出了俞通政使的房间,明亮、幽静的日光照射在回廊中,贾政一时间有些恍惚、感叹。通政使的示好,他能不明白?贾环那首《及第后》在脑子里一字字的过了一遍,令他禁不住莞尔。
  他读书不成,他儿子却考了全国第一。他心里难道不高兴么?只是,不善于表达。
  ……
  ……
  三月八日上午,世袭一等将军贾赦难得的出现在五军都督府里,与贾府交好的南安郡王、永昌驸马、庆国公、临安伯几人拉着贾赦要他请客吃酒、看戏。
  都督府的小厅中,永昌驸马道:“恩候莫要推辞。贵府的环哥儿今科高中会元,将来前途无量。这顿酒,你肯定是躲不了的。我们要求不高,只在你府上请我们吃酒看戏就行。”
  贾赦,字恩候。
  话都说到这份上,贾赦还有什么话说?只得苦笑着应承下来,团团作揖,道:“好,等我那侄儿殿试完后,我和我二弟定会下帖子宴请诸位。”
  等永昌驸马、南安郡王等人走后,贾赦的脸色逐渐的阴沉下来,恨声骂道:“他妈的!”
  他昨晚听到消息说:舅老爷(王子腾)说贾环中不了。这是怎么回事?
  贾赦此时的心情极度的恶劣。
  贾环连续的通过三关:缓和与王子腾的关系,得到贾元春的赏识,会试取中,这样的势头,让他都感觉压不住贾环了,这如何不让他恼怒呢?
  他窥测的那笔银子(林黛玉家的)还没从贾环手里要过来!
  ……
  ……
  皇城后宫中,会试结果出来的冲击力要小得多。毕竟,这是两个不相干的体系。
  但是,凤藻宫中,贾元春一早就派人出去留意着结果。
  华美的宫殿中,宫娥、太监们都在陪着元妃等待。时值阳春三月,凤藻宫里的花园百花盛开,姹紫嫣红。
  贾元春在廊檐下,弯腰给月季花浇着水。身穿月白色的宫装,花容月貌,光采照人。她此时正思绪飘飞,想起省亲别墅里美景,此时应当是落英缤纷,桃红柳绿吧?又想着贾环的会试。若是她的三弟成长起来,她肩头的担子也要轻些哟。
  这时,大太监陈赋言快步从宫外进来,小跑着到元春面前,喜气洋洋的大叫道:“娘娘,大喜,大喜。贾三爷中了今科的会元。贾三爷还做了一首诗。”
  又拿抑扬顿挫的调子念道:“三千人中第一仙,花如罗绮柳如烟,时人勿讶登科早,月里嫦娥爱少年。”
  贾元春愣了下,手里的水壶掉在地上。随即,反应过来。一股难以言喻的欢快情绪冲上来,笑颜逐开,言简意赅的道:“赏!”
  ……
  ……
  贾环、公孙亮、罗向阳三人在礼部门前看榜,与同年、士子们笑谈了一回。贾环应景的丢了一首诗出去。中午时,三人到醉仙楼里痛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一番酒后,中式、会元的喜悦才算开始慢慢的在心底飘散、逸出。成为中式举人后,还有事情要做。他们的科举之路,还没有真正的收尾。
  约定了明天上午一起去拜座师、房师后,贾环与两位好友道别,带着已经找来的长随钱槐、胡小四步行回贾府。
  公孙亮、罗向阳则是回二月客栈休息。他们俩昨晚没睡好。这时倦意也涌上来了。
  贾环本来的想法是,在殿试之前都不打算回贾府,因为,考试没有完。他不仅要过会试,拿到进士资格,还要在殿试上考一个好名次。回贾府只会分心。
  然而,现在他中了会元,只要不作死,殿试答卷不太差,保底的成绩都有二甲第七名。他便改变了这个想法。毕竟,贾府中,还有为他牵肠挂肚的人:宝钗、黛玉、晴雯、如意……
  还没到西街口,就看到自己家的侧门门口人头攒动,马车堵塞,鞭炮齐鸣。有府中子弟、来道喜的族人,亲朋好友等。
  贾环带着长随绕到荣国府北街进望月居,管家元伯、自金陵跟随着来的军士们、另外两个长随蒋兴、归趣、族学里帮忙的张四水、柳逸尘、刘国山纷纷道喜。
  贾环在前院里应酬了一番后,这才回到后院。晴雯、如意、彩霞早就在客厅里等着的,齐齐的屈身行福礼,贺喜道:“恭喜三爷得中会元!”十五六岁的三个大丫鬟,声音娇脆,容貌、气质各具特色。
  晴雯穿着葱绿色的掐牙背心,灵巧、妩媚;如意穿着淡粉色的掐牙背心,清秀、娇美;彩霞是穿着暗红色的掐牙背心,白皙、丰盈。看着赏心悦目。
  这一看就是商量好的。贾环禁不住笑起来,一手挽着晴雯、一手挽着如意,往卧室里走去,自嘲的道:“一大早知道结果后,全都是恭喜声,让我静一会罢!”
  取中会元欣喜的情绪,再怎么高涨,在这时,都过去几个时辰,在心中慢慢的沉淀下来,只剩下喜悦之后的疲倦了。
  当然,话是这么说,贾环还是精神头十足的陪着三个大丫鬟在屋里闲话,享受着她们的服侍:洗脸、吃茶。和自己的丫鬟说话自是很舒适、放松的状态。
  正聊着时,外面小丫鬟来传话,“三爷,老爷派人来叫你去前头见他。”
  贾环微微有些奇怪,政老爹今天下午不去署衙上班么?随即反应过来,八成是在家里待客。回来是看到一堆人来贾府里贺喜。“哦,我知道了,马上去。”
  刚答应一声,就见身姿高挑的鸳鸯带着两个小丫鬟转进来,好笑的道:“嗳哟,我的三爷,你还坐的住?你刚回府,老太太、太太们就知道了。都在老太太屋里等着你过去呢!”
  贾政和贾母的“邀请”撞车了。
  贾环知道这恰恰是他中会元之后贾府里应该有的姿态。意料之中!怎么选,不言自明。起身,笑道:“鸳鸯姐姐,我才回来没一会呢。走吧。”带着丫鬟,和鸳鸯一起,前往贾母上房处。
  此时,贾母上房中,十分热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凤姐、尤氏、李纨、何夫人、保龄侯夫人、忠靖侯夫人都在,正谈笑、闲聊,等着贾环过去。
  当然,内眷们心情各不相同。
第432章
势压贾府
  贾环到贾母上房后,满屋子都是贵妇人,珠光宝气,金钗玉佩,体面的丫鬟、陪房们环侍在周围。
  王熙凤正在屋里说笑,逗的贾母、薛姨妈等人发笑。见到贾环进来,笑道:“嗳哟,环兄弟,你可算是来了。你再不来,我可就没词儿让老祖宗开心呢。可见老祖宗心中还是疼孙子多些。我们这些孙媳妇可怜的。”
  满屋子人都笑起来。
  “哈哈。”
  “嗳哟,到底是凤哥儿……”
  “琏二奶奶这张嘴哟!”
  尤氏看着进来的少年,一身蓝衫直裰,头戴唐巾,笑意涟涟。要知道,她早上醒来,听到府里流传舅老爷说贾环中不了,心都提到嗓子眼。她在宁国府的地位,是靠贾环的话来维持住的。若是,贾环失势,她只是贾蓉的继母,又算得了什么?幸好,幸好。
  站在下首的李纨,身穿素色的裙衫,素面朝天,比之王熙凤,另有一种秀雅的少妇风韵。看着贾环,目光透着钦佩。从不中的传言,到中会元,这是何等巨大的反差?府里没有人会不惊讶,她心里也感到震撼。
  同时,心中敬佩难言。环兄弟这读书的天分、付出的努力,比她已故的丈夫贾珠还要厉害。兰儿有这样的榜样,长辈照看、看顾,难道还不能成才吗?
  贾母给王熙凤逗的笑的缺牙都露出来,道:“好你个猴儿,当着这么多亲家太太的面编排我。我往日哪里不疼你了?”说着话,面带微笑的看向贾环。
  此时,正房大厅中的气氛给王熙凤烘托的极其的融洽、和谐。
  贾环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贾母、王夫人,对他的看法肯定还是存在的。但是,他中了会元,大势已成。双方维持着表面的和睦罢了。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
  当然,现在主动维持和睦表象的是贾母和王夫人。这就是差别。“胜利”的天枰已经微妙的在向他倾斜。
  贾环躬身给贾母、王夫人行礼,“孙儿见过祖母、母亲。”贾环的原则一向是能不跪就不跪。今天这个场合,也没人会来找他的碴。
  贾母笑呵呵的点点头,满意的打量着贾环,和蔼的开口道:“你中会元的事,府里都知道了。是你薛大哥带回来的消息。”说着,对薛姨妈点下头。
  薛姨妈笑一笑。
  王夫人还是那副木纳的表情,手里拿着佛珠,“嗯”了一声,道:“环哥儿,先见过亲家太太们吧。”
  四大家族的内眷,贾环基本都是见过的。年年都会去王子腾家里拜年。今天这儿,贾史王薛四家内当家的夫人都是齐了。贾环依次的一一见过薛姨妈、何夫人、保龄侯夫人等人。最后,再转向王夫人,躬身一礼,“儿子见过姨娘。”
  赵姨娘今天在场,就站在王夫人身后。今天这样的大场合,她也想参加。这时,兴奋的道:“好,好,环哥儿,好样的。哈哈。哈哈。”笑的声音有点尖锐、破嗓子。
  赵姨娘是兴奋的有点语无伦次。但是,在场的丫鬟、陪房没有人会取笑她。何夫人、薛姨妈等人都是脸带笑容,很给面子。都知道她是贾环的生母。
  贾母也不深究赵姨娘失礼会丢贾府的脸,从身边鸳鸯手中拿过茶杯,喝了一口茶。倒是,王夫人眼中飞快的掠过一丝深深的不满。随即,收敛了情绪。
  贾环温和的笑一笑,对赵姨娘点点头,安抚着她激动的情绪。母凭子贵。他辛苦这一场读书,也不算白读。倒是要让政老爹赶紧升官,好给赵姨娘挣个朝廷诰命。妾室,也是可以受封的。士大夫,有两个如夫人的名额。
  贾环这才转向贾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7/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