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852

  贾环的演讲结束,并没有响起掌声。不是他讲的不好,而是现在不流行掌声。只有一些支持他的人在下面叫好,稀稀朗朗,不成声势。大部分人都在沉思。
  不过,贾环并不在意,他已经把要说的话说清楚了。到时候,他动手清人,勿谓言之不预。
  总体上来说,主要三点。第一,成立以他、贾家族长贾蓉、荣国府的继承人贾琏为首的小组,来主持贾府的整风运动。
  第二,鼓励贾家的奴仆们相互揭发,把贪污的银子吐出来。吐不出来的,就要接受惩罚。人,只要活着,总是可以创造价值的。劳动产生价值。
  第三,对于个别人、顽固份子,要坚决整治,绝不手下留情。
  四月二十三日,夏日炎炎。位于荣国府管理处外的贾府众人却是心头刮过一阵凉风,出一身冷汗。谁能保证自己不被别人举报?都是知根知底的啊。
  贾府里的一场清查、整风运动,就此展开。
  ……
  ……
  “哈哈,这都是写的什么狗屁东西?”
  当天晚上,锦衣卫指挥使毛鲲的府上,毛鲲看着手下千户整理出来的文档,纵声大笑。
  不得不笑。国朝的诗词名家,今科的探花,翰苑词臣,科道清流,写出这样的口语化文章,下里巴人,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啊!传出去,京城都要轰动。
  国朝锦衣卫设锦衣卫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二人,镇抚使二人。北镇抚司对外,名诏狱。南镇抚司对锦衣卫内部。下设十四个千户所。锦衣卫,人数少时,一千余人,人数多时,达四五万人。负责侍卫仪仗、侦缉、廷杖。
  雍治朝的锦衣卫十分活跃,规模可想而知。
  周朝在锦衣卫上面,并没有如同明朝,随意的将锦衣卫的官职封给功臣的后代。故而都是实职。
  跟着毛指挥使比较久的一名千户笑道:“大人,话虽然直白了些,道理还是很正确的。我看他很可能搞成。”
  毛鲲点点头,他作为情报头子,贾探花搞的这个名堂能不能,他还是判断的出来的,道:“管他呢。只要不清理到我们的人身上就行。”
  “大人,那这份文稿呢?”
  毛鲲嘿嘿一笑,道:“传出去。我是真想看看,今科的探花怎么丢脸啊。”
  ……
  ……
  贾环直白的演讲文稿,随着锦衣卫在暗中推动,很快就传播开。并引起轰动。连在大明宫中避暑的雍治皇帝都知道,哈哈一笑。
  时人反应不一。有的人支持,有的反对。
  但是,这些,都无法影响到贾府内。整风,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贾环、贾琏、贾蓉、贾蔷、贾芸、汪兴生等人组成的小组,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信息。结果,自是触目惊心。
  贾府的铺张浪费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人浮于事。并且,将这个叫做“公侯气派”,简直扯淡至极。很有必要裁撤掉一批人。
  四月二十八日,傍晚时分,贾环刚回到府里,准备将他手头整理出来的材料,治家的方案拿给贾政看时,贾政的小厮李十儿来请道:“三爷,老爷、大老爷,在荣禧堂里等着你。”
第462章
项庄舞剑
  贾环刚回到望月居,就给贾政派长随叫到荣禧堂,等在望月居后院里的小鹊急得跳脚:马道婆今天又来了,给了东西给姨奶奶。姨奶奶要做的事情若是给发现,就是个死。
  同一时间,荣国府前院西边的一处院落里,临时充作贾府整风运动领导小组驻地的房间中,几张条桌、书案摆着。屋中到处摆放着记录的表格,资料、信息。
  族学出身的七名青年们忙碌着,充作书吏。当初数十人的培训班毕业生,经历了松花蛋的商业案例,经历了在贾府各处产业的实习,经历了赖大等人的打压,现在挑选出这7名尤其出色的青年。他们足以胜任整风运动的文案工作。
  贾蔷一身浅蓝色的长衫,头戴唐巾,读书人装束,越发显得风流俊俏。此时,身为整风运动决策人员的一员,他在房间的空地处来回踱着步子,心中充满了不安的情绪。
  他已经得到消息,环叔刚才给叫到荣禧堂中去议事。
  最近,下面举报来的信息已经越来越多的涉及到管家层面:关于张才、单大良在修建大观园中贪污的线索非常多。预计是大老爷要发难了。因为,修建大观园中贪污最多的,阖府上下都知道,是大老爷贾赦。
  而一旦环叔没有抵抗的住大老爷的压力,那么,这场轰轰烈烈、引人瞩目的整风运动就会失败。他近日外出吃酒,外头的人都听说过,据说是因为环叔那篇演讲稿传遍了整个京城。
  他又怎么会愿意整风失败呢?
  贾蔷焦躁的走出房间,将自己的小厮叫过来,吩咐道:“你去荣禧堂外候着,有消息赶紧回来通知我。”
  ……
  ……
  荣禧堂是贾府正中的五间开正房。贾环到的时候,外面的廊柱、庭院候着贾赦、贾政、贾琏、贾蓉几人的小厮外加单大良几个管家。暮色之中,十几人安静的站在外头。
  见贾环过来,一众管家、小厮都是笑着打个招呼,“给三爷问好。”
  贾环点点头,穿过“书赐荣国公贾源”的门匾,步入荣禧堂中。
  荣禧堂是贾府日常重大议事和政治性社交的场所。轩昂壮丽。正面大紫檀雕螭案上,放置着一座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上面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
  此时,贾政、贾赦、贾蓉、贾琏已经在座。明亮的蜡烛,点了两排,将荣禧堂内照的灯火通明。
  贾赦斜了贾环一眼,鼻孔里冷哼一声,拿着茶杯缓缓的喝茶。
  贾环没理会贾赦表现出来的敌视态度,拱手向贾政行礼,“儿子见过父亲。”事实上,他去年年底回贾府,就已经和贾赦撕破脸了。他执掌贾府内外权力最大的障碍,就是贾赦。
  贾政微微点头,不咸不淡的道:“环哥儿来了。”他对贾环有点意见。府里搞这么大的声势,天天你举报我,我举报你,搞的乌七八糟。不被他所喜。他喜欢清静。
  而且,他在通政司里,听到同僚们谈论这件事。在世交的亲朋故旧来往时,亦常被人提起贾环的那篇演讲文稿,询问他府上怎么回事。物议沸腾,令他脸上无光。哪里有苛待下人的道理?他们贾府可是有乐善好施,宽待下人的名声。
  再一个,他去年年底就和大哥、儿子说了,不准相互查账。而现在,他的庶子借机在查大观园的帐。他大哥都闹到他面前来,这让他心中不大痛快。
  贾蓉和贾琏都站起来,道:“环叔,环兄弟。”
  贾琏虽然心中很不满贾环不尊重他这个兄长,又因为贾环卷入会试舞弊时疏远贾环,关系出现裂痕,但是,这次整风运动,贾环给了他一个位置,将他与贾蓉(族长)并举,推在荣国府继承人的位置上,这让他心中服气了些。
  贾环点点头,坐下来。小厮进来到了茶,退下去。
  贾政便开口问道:“环哥儿,最近府里怎么回事?我不是让你在查贾芹的事吗?怎么演变成这样?搞得沸沸扬扬。京城尽知。”
  贾赦在一旁讥笑道:“还能怎么回事?仕途不如意,在翰林院里闲的慌,到府里来折腾。搞‘顺我者,逆我者亡’这一套。很威风嘛!眼睛里还有没有我们这些长辈?”
  怨气很大。
  贾环还是不理贾赦。贾赦其实说的不全对。党同伐异,是他在执掌贾府内外权力中,必须要做的事情。他还搞了一个套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开展整风运动的原因,自是因为贾府已经到不整不行的阶段了。整个府里的人、事都在空耗、空转,造成极大的浪费。最终就是贾府入不敷出,只剩一个空壳子。
  红楼原书第七十二回,贾琏找鸳鸯借钱:这两日因老太太的千秋,所有的几千两银子都使了。几处房租地税通在九月才得,这会子竟接不上。明儿又要送南安府里的礼,又要预备娘娘的重阳节礼,还有几家红白大礼,至少还得三二千两银子用,一时难去支借……
  这是红楼十五年秋的事情。若是,贾府再不加整顿,就必将是如此模样:左支右绌。连几千两银子的现金流都没有。可悲、可叹。
  整风的目的:彻查贾府上下在修建大观园中的帐,追回账款。要杜绝浪费、贪腐。立下一个新的办事规矩。
  整风有整风的目的。同时,整风也会牵扯出贾赦来。因为,谁都知道,贾赦在修建大观园中贪的最多。
  为了避免贾府以后被罗织罪名,抄家、流放、杀头,贾环是必须要压制住贾府里的猪队友,禁止他们搞事。猪队友中,现在还没被他压制的只剩贾赦。
  借着整风运动,贾环要将贾府内外的权力都给收上来,要夺取贾府的主导权,最大的障碍也是贾赦。
  贾赦在发泄对贾环的不满时,哪里想到贾环本来就是存心要找他的麻烦?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贾环对贾政道:“父亲,贾芹的事情,我已经查完。他认罪,并愿意悔改。我将他发配到香山脚下的庄子里去种两年的地。劳动改造。然而,经由贾芹牵扯出来的府内的状况,触目惊心,儿子不得不查,不敢不查。”
  贾环将手里由整风运动领导小组整理出来的资料递给贾政,“这是下人们揭露出来的府里的真实情况,令人毛骨悚然。儿子今晚正是要回父亲。
  府里的收入,大致有五条途径。第一,父亲、大伯俸禄,每年合计约有3000两银子。第二,贵妃娘娘的赏赐,一年约总计一百金,折合白银1000两。第三,天子腊月春祭的恩赏。这个一条不多,但到底是体面。第四,地租。年成好时,府里是一年2万银子。东府里,一年1万两银子。第五,府里置办的各种店铺、生意。但是,我们家原不是做生意的人家。府里的生意、店铺,合计每年只赚约1000两银子(损耗很严重)。
  收入总计:两万四千两(2.4万)。
  而支出呢?府内各色人等,此时计有1103人。每月的月例银子,总计约8500两银子。再有每日的吃、穿、用度支出,历年的统计数据还没出来。去年单这一项必要的支出为6千两。
  再有,各色杂事,办事费用。维护大观园的费用。据粗略估计,去年计耗费4500两银子。
  还有,赏赐、采购、节日、寿宴、世交故旧的人情往来,计有1万两。
  折算下来,平常来算,一年都要亏5千两银子。若是荒年,地租还要减半(只得1万两收入)。再这么下去,不管府里多厚的家底,都要败光。”
  贾环“情真意切”的说完,后面的话都不说了,就这么看着贾政。
  贾政此时脸色已经变了,手掌用力的扶着楠木交椅。心中对贾环的不满,则是消失。
  他虽然当家,但是不知道柴米之贵。听贾环这数据一罗列,心中已经是非常的惊骇。情况竟然已经严重到这种程度?没钱会怎么样,这是谁都能想明白的事情。
  需要说明一点,贾环说的数据,是贾府公中的银子,并非个人的私库、私房钱。比如,贾母一个人的私房钱,就有8万两。王熙凤的私房钱,抄家时,有六七万两。王夫人,预估不会比王熙凤差多少。再有贾赦、贾政、包括贾环,都不差钱用。贾赦买一个小妾,就丢了800两银子进去。
  这就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美国。国家债台高筑,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去,甚至停摆了一段时间。但要说美国人穷,这还真不是。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问题在于,谁会拿自己的钱,贴贾府的公中用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