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852

第470章
可卿之事(下)
  “秦氏,坐下来说吧!”
  贾环做个手势,扫了一眼客厅,和秦可卿坐下来说话。贾母等会就要派人来请秦可卿,时间紧急,但他和秦可卿说几句话的时间还是有的。
  宝珠站到隔壁的卧室里去。将客厅的空间留给贾环和秦可卿。
  宁国府的这间小院,是当初贾环回府给贾珍挂祭时,秦可卿安排他暂住的院子。客厅里摆设基本没变。居中一张八仙桌,几张梨花木交椅。条桌、桌几、花樽、字画若干。
  当时,秦可卿心头的大石头卸去(贾珍已死),心情极佳,以宁国府的女主人、蓉大奶奶的身份招待他,安排的饮食、起居、用度都是极其的用心,全是贾府里的一等待遇。
  而也正是那天晚上,秦可卿带着宝珠,悄悄的来谢他,给贾蓉看到,所以误会。
  在八仙桌边坐定后,贾环道:“我原本是打算近日解决你的问题的。不料今天你婆婆在老太太跟前侍候,老太太想起你,因问起你来。我要在你见老太太之前见见你,问问你的真实想法。不管你是选择留下来,还是选择与贾蓉和离,我都支持你的想法。”
  语言这种东西是很苍白的。贾母要留秦可卿,秦可卿在贾母面前说的话未必是她的真心话。他当然是要知道她内心里的真实想法,才好处理。
  淡淡的暮色从大开的两扇窗户外浸软进来。四周幽静,略显空旷。秦可卿穿着一件海棠红的长褂,身姿纤巧婀娜,神情温柔,清水般的明眸看着贾环,细声细语的道:“环叔,老太太是要留我?”
  她下午得到环叔的丫鬟如意的通知时,问了几句情况。以她的性情,自是已经在心里过了好几遍。
  贾环一眼就看得出秦可卿的犹豫,“嗯。你要是选择留下来,我去和贾蓉说,保管他不敢再冷落你。”
  有些话,不是他说了,贾蓉就会相信。没有人是木偶。但如果,秦可卿还是愿意留在贾府里,他还是会费工夫,让贾蓉相信他和秦可卿是清白。
  他和秦可卿的私交虽好,但别人夫妻的事,他怎么插嘴?清者自清。难道,他要反复的在贾蓉面前说:我和你老婆是清白的!这不和傻逼一样么?
  直到他去年年底回来,祭祖时,贾蔷告诉他贾蓉已经休妻,这才是将这件事挑破,提出来,需要处理了。但,他一直忙着科举的事,直到此时,才算是清闲下来,准备处理。
  贾母今天突然问起来,是将这个过程推前了几日。当然,曝光之后,贾蓉和秦可卿的压力很大。要是悄然的处理,要好的多。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呀。
  “若是你不愿意留下来,想与贾蓉和离,也行。你父亲虽然去世了。你兄弟还在。你去秦家里住着,生活、用度不用担心,我会给你安排好。日后,或是嫁人,或是其他。你再想一想。这我就不好给你建议。”
  贾环把话说的很透彻。从国朝的社会习俗来看,秦可卿若是离婚后独居,门前是非多。不过,她有个弟弟秦钟,能顶门梁,倒也没太大的麻烦。他帮衬着秦钟就行。
  当然,最好还是嫁人。不过,一则是秦可卿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未必愿意再嫁;二则,二婚很难找到好人家。所以,他不好给秦可卿建议。
  “环叔……”秦可卿情不自禁的轻喊一声。环叔对她的关心,她岂能感受不到?
  去年年底,拿到丈夫贾蓉的休书,她已经彻底的心灰意冷。即便,环叔说不会再让贾蓉冷落她,但是破镜难重圆。
  可是,她嫁到贾府里来这么多年,再回到对她而言已经完全是陌生环境秦家,她心中很害怕。
  秦可卿并非是一个很有主见的性格。她遇事,想的很多,但要她决断则很难——没有执行力。此时,她便是思来想去,难以作出最终的决定。
  秦可卿沉思着时,一直在卧室里偷听的宝珠忍不住进来说道:“奶奶,蓉大爷那性子,怕三爷怕的要死。三爷的话,他就算听了,也没个真心对你。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出去嫁人嫁的不好,是才离虎穴,又入狼窝。要我说,还不如离府别居,挂个修道的名头。上头有三爷照应着,下头有秦少爷(钟)撑着,这辈子都稳当,岂不是自在?”
  宝珠和秦可卿是同生共死的情分,她心急火撩的跑进客厅来插话,很不合规矩,但贾环和秦可卿都没有训斥她。
  不过,宝珠的话,让秦可卿心中下定决心。再嫁,她没有想过的。她一个女人,命不好,能怎么办?
  秦可卿站起来,侧身对丫鬟宝珠轻声嗔道:“我和环叔说话,哪里要你来多嘴?你先出去吧。”将宝珠打发出去,从八仙桌边走出来,盈盈的下拜,感激的道:“环叔,一直以来都是承你照顾。侄儿媳妇敏感五内。下辈子投生,再给你做牛做马,报答你的大恩。侄儿媳妇已经被休,无颜再待在这府里,愿去香山栖霞观修行,终身侍奉道尊。”
  说到最后几个字,想着当初她嫁入贾府的风光,想着她这四五年来的遭遇:公公逼迫,丈夫出卖,禁不住悲从心起,声音哽咽。
  “诶,你这是干什么?”见秦可卿跪着,贾环连忙起身,双手将她扶起来,道:“古语说,施大恩,如结大仇。你再这么说,你的事以后我都不敢管了。”
  “环叔,那我不说……”秦可卿仰头看着贾环,已经是满脸泪痕。
  梨花带雨的秦可卿,柔弱的令人心生怜惜。这样的结局啊!贾环一声长叹,再问一遍,“你真的决定了?”
  秦可卿点点头,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从心底涌起,哭泣的哽咽道:“环叔……我在道观里给你祈福……”
  贾环叹口气,他不信鬼神的。心中感慨良多,伸手轻轻的将秦可卿搂着,让她在他的肩头痛哭,释放情绪,“哭吧,哭出来心里会好受些。”
  文天祥说:辛苦遭逢起一经。他和秦可卿的接触,起源于那日在李纨院中的相见,他忍不住隐晦的提醒了秦可卿一句。秦可卿的结局确实很悲惨。
  他并非什么圣母心的人。每个人的命,都需要自己去挣!但,当面言语提醒一声,他还是会做的,这不费什么事。他并不是一个冷血的人。
  而后,秦可卿求他:环叔,救我。形势一步步的变化,直至他干掉贾珍。如今,这件事,终于到了结束的时候了。她去道观里修行、终老,这个结局……红颜弹指老,秋去霜几丝。
  唉……!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贾环如今的身高,和秦可卿平齐。任由着秦可卿在他肩头哭泣。他心里对秦可卿这个娇媚的尤物大美人有好感,但他当然不会在她心情不佳的时候吃她的豆腐。
  然而,夏季的衣服是很薄的。秦可卿一袭长衫,身姿婀娜,纤巧。二十二岁的大美人,正值她人生里最美好的年华,峰峦起伏,柳腰柔臀。温香软玉一般的触感,隔着薄薄的衣服传来。香气满怀。让贾环禁不住想起远在江南等着他的林千薇。已经尝过美人滋味的他,和童子时,差别是很大的。气血涌动。
  秦可卿并非第一次在贾环面前哭泣,哭的很轻松、痛快,将心中的委屈、无奈、缱绻都哭出来。突然间,她感受到贾环的反应,顶着她的,一下子给愣住。
  贾环尴尬的后撤了一步。他过线了。和秦可卿分开,狼狈的解释道:“可卿,抱歉。呃……我很久没那个。总之,很抱歉。”
  秦可卿哭的梨花带雨,白皙圆润的脸蛋满是泪痕,这时是,泪水止住,娇靥上红霞满面,白腻的颈脖上,一片绯红,如烧。滚烫,滚烫的。
  宝珠曾经打趣她:说环叔要她等着。当然这是开玩笑。她弟弟都比环叔大一岁。她从来没有往那个方面去想过。一直以来,有一个问题,她回避的并没有去想过:环叔,对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秦可卿脑子里一片乱麻,等回过神,娇柔羞涩的转身疾走,类似于逃跑。
  贾环只见秦可卿愣了几秒钟,满脸绯红,妩媚动人,然后,一声不吭的转身快步往外走。顿时头大。但他又不可能在宁国府里去追着秦可卿,只得喊一句,“可卿,不是你想的那样啊。”
  情急之下,他用了最顺口的称呼。秦氏、蓉哥媳妇这两个称呼,很别扭。
  秦可卿走的很快。片刻之后,宁国府的小院里,就变得一片寂静。夜色已经完全的笼罩下来。
  贾环一声苦笑,秦可卿误会了。他并无意在此时冒犯她啊。只是,男人的自然反应!出糗出大了。这事给闹的!
  贾环往南面的甬道出了宁国府的垂花门,再出宁国府,回望月居。
  ……
  ……
  五月初一晚上,贾母上房里传出消息:贾蓉与秦可卿和离。
  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薛姨妈几人苦劝不住,只得同意秦可卿和离、出家修行。但是,贾母到底是深爱秦可卿,并没有让她远行去香山上的皇家道观栖霞观,而是,就在大观园中。挨着妙玉的栊翠庵后有一间达摩庵,收拾出来,供秦可卿修行。
  当日,贾元春省亲时,这里都是有尼姑、和尚。后来收拾园子,除了妙玉,将这里的人等都派去家庙——铁槛寺。贾芹管事的差事,就是由此而来。
  消息随即传便整个贾家。贾蓉有着族长的身份。休妻是整个家族的大事,热议不止。但这并不能让结果改变。
  秦可卿要带发修行,宝珠自是跟着去。主仆两个,清清冷冷的收拾着东西去了大观园中的达摩庵。
第471章
文章之争
  秦可卿与贾蓉数年的婚姻在雍治十三年的五月初,就此结束。宁荣两府上下人等都在热议此事。
  在这样的浪潮之中,没有人注意到王夫人在五月初二清晨的和贾政提起宝玉的婚事的事。她极其的不满贾母对宝玉婚事的干涉。而贾政还想着贾环给他的保证,接触实务(升官)。他的意见是,晚几年成亲无妨,且先看着。
  王夫人对这个试探的结果还是满意的。她还有时间,来争夺贾府后宅中权力。
  另外,五月初一打醮结束之后,清虚观的张道士派了人给史家报信。史家两个侯爷史鼐、史鼎听后都只能是长叹一声,他们姑母拒绝了。这便没法。史鼐还是在端午节时,去了王子腾家中,想要谋求一个差事。
  五月初三是薛蟠的生日,他宴请宝玉、冯紫英等人。贾环自是给呆霸王漏掉。
  端午节后,贾环处理好贾府的事宜。第一,整风运动收尾,他“夺取”了贾府的内外大权。
  第二,秦可卿的事,被贾母察觉后,以她和离、出家修行,而暂时告一段落。
  ……
  ……
  雍治十三年,五月初八。贾环在晨光中悠哉悠哉的从贾府出门,重新回到翰林院中“上班”,开始朝七晚五的生活。
  五月前后这几天,他专程向方先生请了假。他本来就不是修书的主力。这段时间的任务还是在看书,熟悉本朝的史料。
  上午时分,贾环在检讨厅中坐定后,和同僚们照过面。周慎行还是笑呵呵的和贾环聊几句,“贾兄那份演讲文稿当真是……哈……有趣至极。”锦衣卫出面传播,自是传的到处都是。
  见周围的同僚都是竖起耳朵,贾环看似随意地笑道:“只不过是游戏文字而已。说给府里的下人们听的。”
  检讨厅中仿佛有些敌意渐渐的淡下来。原本要指责贾环败坏翰苑文风的翰林们都熄了开口的想法。游戏文字这种事,谁没干过呢?别说讲这种大白话,就是讲个黄段子,也属正常。
  贾环应付了同年周慎行几句,便起身出了检讨厅,去西边的讲读厅方先生的公房中销假。
  到门口,听的里面有争论之声。贾环略等了等,随即给方望叫进去。不大的公房中,陈设着书案、座椅。墙角、书橱上到处堆着书,散发着书香。
  魏翰林也在里面,扭头看了贾环一眼,对方望告辞:“下官先告退。这一段历史,还请总裁大人好好斟酌。”为尊者讳,这是许可的。但,正人君子,绝不乱编历史。
  方望头疼的挥挥手,让魏翰林先走,吩咐小吏给贾环看座、倒茶,笑叹道:“好一个魏宗贯,执拗如牛。”又问贾环,“他似乎对你也有所不满?”
  刚才魏翰林在和他争论世祖朝的一段公案。国朝唯一的三元,朝廷宰辅林季同,据说当年为殿试读卷官时,打压了后辈、后来世宗朝的宰辅杨泰和,为的是独享国朝唯一的三元的荣耀。
  他的意思是将此事写入《皇周英华》中,贬低林季同。用意当然是测试一众修书的翰林们的态度。因为皇周英华回头还要给雍治皇帝夺位洗白。然而,魏翰林执意不从,让他很头疼。这“官司”日后还有的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