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4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3/852

  直到前不久何大学士带领着一帮文官,犯言直谏,阻止天子册封杨贵妃,事败后,谢大学士再重新确定第一大学士的地位。但,他难以再回到之前的高度。
  华墨道:“谢相,你觉得太子究竟有没有与上十二卫、殿前侍卫司有来往?”
  赵鸿云、许澄两人都看向谢旋。其实,大家心中都有答案。宁溥毕竟是做了十三年的太子啊!
  谢大学士轻叹口气,直言不讳的道:“怎么可能没来往?但是,太子的性子,何至于会谋反?”天子如此强势,太子敢吗?这可不是前朝时。
  谢大学士又道:“我今日和王安世谈过,我并不希望他扩大事态。给天子一个交代即可。”
  以他对太子的了解,他有十足的把握,太子结交军中将士,并不是为了谋反,十有八九是放着他的兄弟们:晋王、楚王。但,天子不会信啊!
  作为政变上位的天子,他内心之中,对皇子染指兵权,会有多么的忌讳?他不怕儿子们学他?
  但是,谢旋身为朝廷首揆,领班军机大臣,他相当清楚,朝廷政局保持稳定,于国家有利。西北、西南都还在开战呢。而且,如果废掉太子,接下来就是诸王夺嫡。朝廷这点家底,还能禁得起折腾?
  所以,他劝告王子腾,不要扩大事态。
  华墨、赵鸿云、许澄几人对谢大学士这个意见很有些意外。没想到啊!谢大学士的态度是保太子。
  谢旋无奈的一笑。他固然是喜欢奉承上意,那是因为天子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他作为首揆,有自己的想法。说道:“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天子正在气头,我们做臣子的,不可强谏。”
  这是给大家伙儿定下行事的基调。
  华墨、赵鸿云、许澄三人都是点头,放下心来。谢大学士的想法是理智的想法。太子绝对不敢谋反。但是,现在这个风头,谁敢出头保太子?
  ……
  ……
  小时雍坊,王府。小楼之中。
  贾环平静的看着王子腾。他不知道王子腾受到的压力。汝阳侯的威胁,谢大学士的说情。他现在感受到的是王子腾给予他的压力。是贾赦作死带来的压力。
  贾环神情沉静,声音平稳的陈述道:“舅舅,我大伯在平安州经商之事,我是知道的。他曾经在我和我父亲的面前答应,结束平安州的生意。不想,他还没有结束。”
  王子腾冷着脸,极其不满的盯着贾环,“就这样?”贾赦私自贩卖铁器之事,影响到了他的政治大局。今天,非得要贾环给他一个交代不可。
  因为,贾政外出之后,贾环现在是贾府的话事人。贾环怎么摆平贾赦,他不管,他要的是一个结论、承诺。
  贾环平静的道:“我大伯贩卖铁器的事,我会劝阻他。并且,在适当的时候通报元妃,在天子面前解释一二。所以,请舅舅放心。贾家不会影响舅舅的升迁。”
  贾环表态还是很直接、果决的。王子腾冷哼一声,脸色稍缓,“坐吧!”伸手示意贾环落座,轻轻的拿起成窑白花茶碗,抿一口香茶。
  其实,汝阳侯真是太天真了。他肯定是按照天子的意志去办事。相比于贾府出事、贾贵妃在宫中失宠,他若是能升任大学士,这算是事吗?他现在只需要和贾府的主事者贾环沟通好即可。贾贵妃怎么会反而告他的状?
  而天子现在的想法是什么?是要彻查太子是否染指军权、那五十万两银子的去向。其实,他心里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太子没有事,也要查出事来。
  他真正所顾虑的是谢大学士的态度。这可是领班军机大臣。他想要升任大学士,除了天子特简,最好还是由谢大学士先推荐上去。这样,他才名正言顺。
  小楼之中,炭火正旺。气氛略有缓和。王子腾摇了摇铃,刚才貌美的小妾进来。长发如瀑,身姿娇小、婀娜。
  王子腾吩咐道:“给环哥儿上茶。”
  片刻后,小妾给端坐在左侧案几边的贾环奉上香茗,悄然的退下去。
  王子腾喝了半碗茶,才道:“子玉,贾赦的事情,你一定要处理好。贩卖铁器是死罪。但这也要看天子如何处理,赶着天子心情好的时候,让贵妃解释几句。毕竟又不是贾府亲自去贩运,给下面的人骗了也未可知。”
  王子腾这是在指点贾环怎么处理。态度呢,有一些居高临下。担心贾环这个小屁孩,把事情搞砸了嘛!
  贾环心中哂笑。王统制这叫什么鬼扯的方案?他是那种把身家性命都教给天子一念之间裁决的人吗?
  贾环缓缓的道:“舅舅,我省得。我会处理好。请舅舅放心。倒是舅舅的差事,我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舅舅有没有想过顺带着去查京营?”
  王子腾拿着茶碗的手,就这么顿在半空中,看贾环的眼神就变了。简直是胆大包天啊!
  他内心里顶多是想着在上十二卫和殿前侍卫司中找到太子染指军权的证据。相信也一定能找得到。但,贾环建议是他把事情搞大,甚至扩大到京营之中。
  这是一个相当隐晦的提议啊。要知道,他曾任京营节度使。名义上是京营十二营的上官。京营节度使这个职位,向来是由四王八公旧武勋集团把持。
  若是,他查京营,这里面的权术,可是很有说道的。他甚至可以提拔起来一批“自己人”。和贾环前些时候在贾府里搞的整风运动,其实是一个套路。
  他的出身,本来就是武勋入仕。若是想担任大学士,不大可能得到科举出身的文官们的支持。倒是军中将士、武将集团的支持,是一块很的大助力啊。
  王子腾轻拍了一下案几,下定决心,看向贾环,道:“子玉这个提议很不错。难怪人人都说你有治事之能,果然是权谋之士。你有什么要求?”
  他搞这么大的动作,若是有宫中的元妃帮忙遮掩一二,就是最好。其次,他动作越大,反弹越大。压力会传导到贾府那边。谁让贾赦给人抓住了小辫子呢?
  贾府有这么大的“牺牲”,他当然需要弥补一二。至少,要作出补偿的姿态吧?
  贾环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微笑,道:“还望日后舅舅能在天子面前美言几句。翰林九年任满升迁,太熬人。”他这是要官。
  贾环被天子压着的事情,满朝皆知。王子腾闻言,顿时哈哈大笑,手指贾环,虚点一点,道:“没问题。事成之后,我一定会在天子面前保荐你。”
  后面还有一句话:天子答不答应,那就不管我的事了。
  贾环微笑着点头,谢了王子腾,再说了两句话,一碗茶喝完,告辞离开王府。
  马车平稳的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哒哒”的马蹄声,在秋夜中,很空寂。
  马车之中,贾环轻轻的笑了笑。
  他怎么可能牺牲贾元春的利益,牺牲贾家的利益,来成全王子腾的官位、仕途?他可没有那么高尚,没那么无私。
  在之前他被王子腾叫来说甄家的事的时候,就有一个很明确的看法:想要贾家给王子腾的政治大局做牺牲,这就不要想了。你打你的牌,我打我的牌。
  他建议王子腾搞“肃反扩大化”,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如何解决贾赦这个作死的猪队友,他也有他自己的方案。而不是按照王统制的思路走。
  贾环的马车返回贾府已经是晚上九点半。派了晴雯出去跑一趟,打听消息。等晴雯回来,得知贾母已经睡下。深秋时节,晚上冷。都休息的早。
  贾环吩咐下去:明天上午,请大老爷和我一起到老太太面前质对。
第514章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八)
  九月底,清晨的薄雾弥漫在贾府俊丽的园林中。金黄色的树叶飘零,一派晚秋风情。
  贾府西路,贾母上房的卧室里。贾母早上才起床,就听鸳鸯说了,“老太太,昨晚亥时三刻,三爷打发人来传信,今天要请大老爷来老太太面前质对。”
  贾母思忖着,奇怪的道:“环哥儿有什么事?”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升起来。
  她那个孙儿处事公道,赏罚有度,手段凌厉。大小事根本就不用来烦她。若是有事,只怕不会是好事。
  说起要大儿子质对,贾母看看鸳鸯,别是为鸳鸯的事吧?她知道贾环的性情,若是知道那件事,他肯定会管的。
  ……
  ……
  上午九点,贾环在望月居明亮的餐厅里喝着香甜的大米粥、吃着肉包子。另有各色早点。娇妻美妾相陪。俏丽的丫鬟们环侍。
  因保龄侯史鼐外迁四川布政使,贾母舍不得湘云离开,留着湘云继续在贾府中居住。湘云极是敬重、喜爱宝钗,视宝钗为姐姐,和宝钗一起住在大观园蘅芜苑中。
  因而,宝钗这段时间,时而在蘅芜苑中住几日,时而回来望月居陪贾环住一晚。
  贾环并介意娇妻住在大观园中,和姐妹们玩耍、说笑。此时距离她上京到贾府里已经五年了。与贾府的姐妹们早熟悉起来,感情日益深厚。与姐妹们顽笑、笑闹是尽有的。
  他挺喜欢她这样的。
  珍重芳姿昼掩门。宝姐姐是端庄、矜持、娴雅的冷美人。但是,这个“冷”啊,并不是对他,或者对贾府的姐妹们。
  宝钗今天穿着金菊色的棉裙,头戴如意状的金簪,额前梳着整齐的刘海。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白皙的肌肤若初雪般净白,坐在餐桌边用着早饭,明丽难言,赏心悦目。
  宝钗胃口较小,她吃完了,贾环还在喝粥。站起来帮贾环盛粥。打开精美、保温的小铜炉子,用镂空雕花的银勺子给舀了大半碗,递给贾环。美丽的杏眼看着贾环,关心的道:“夫君今日要去和大老爷在老太太质对。可是为了鸳鸯姐姐的事?”
  贾环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接过粥,沉吟着问道:“姐姐,大老爷逼鸳鸯姐姐做小老婆的事发生了?”
  宝钗点头,金簪微动,“嗯。夫君你这些日子忙的很,我便没让人给你说这些琐事。鸳鸯姐姐宁死不去。老太太骂了大老爷一顿。大老爷自此就告病了。”
  贾环点点头,“不是为鸳鸯姐姐的事。是其他的事。”又嘲讽的道:“姐姐,我们这位大老爷不知死活啊!他捅出这么大的篓子,还有心情逼迫人当他的小老婆。真是够混账的。”
  这话说的宝钗、香菱、晴雯、莺儿、如意、彩霞几人都很疑惑。但是贾环不说。她们都没问。
  贾环抿抿嘴,思索着喝着粥。心中对贾赦的厌恶之情,越来越盛,近乎难以遏制。
  红楼原书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贾赦看中了鸳鸯,要娶她做小老婆。先派邢夫人去找鸳鸯,再要鸳鸯的嫂子去劝她,再用鸳鸯的哥哥去逼迫她。
  贾赦威胁道:“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约他恋着少爷们,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果有此心,叫他早早歇了心,我要他不来,此后谁还敢收?此是一件。第二件,想着老太太疼他,将来自然往外聘作正头夫妻去。叫他细想,凭他嫁到谁家去,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伏了他!若不然时,叫他趁早回心转意,有多少好处。”
  按照邢夫人和王熙凤的分析,常理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这半个主子不做,倒愿意做个丫头,将来配个小子就完了。”
  “难道你不愿意不成?若果然不愿意,可真是个傻丫头了。放着主子奶奶不作,倒愿意作丫头!三年二年,不过配上个小子,还是奴才。”
  但鸳鸯还真就偏不愿意。骂她嫂子,“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端的是锦口绣心。口齿伶俐。
  骂得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3/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