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52

  然而,历经五朝共计一百五十三年的时间,当年错综盘杂的勋贵势力已经衰落。贾府这样的,荣国公的长子贾代善(贾母的丈夫)还能获封荣国公,现在都已经坠落为中等人家。
  书中秦可卿的葬礼时对四王八公当前的境况有一个大致的描述: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之孙世袭三等伯石光珠(杜撰)。
  旧有的势力的衰落、分化:有的还维持着昔日的荣光,有的沉沦下去。新的勋贵崛起。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但在端午、中秋、春节这三大节日,四王八公这样的旧勋贵群体还是会相互走动、联络感情、互通声气。特别是值此之时,朝堂上风高浪急。
  但这种热闹和贾环无关。他还是从探春那里听来这些消息。比如东平郡王府和府里关系不佳,已经断绝来往。
  二十三日下午,因为第二天放假,贾环放学的早一些,和贾兰一起回内宅。路过赵姨娘的小院时,贾环便进去转转,就听见里面传来呜呜的哭声。
  哭声凄凄惨惨,委屈难言。
第49章
射雕英雄传
  赵姨娘在卧室的床榻上匍匐着哭泣,头埋在被子里,像一只躲避沙漠里风暴的鸵鸟。
  见此情状,贾环轻轻的叹了口气。很少见赵姨娘哭得这么伤心。她一贯有点没心没肺,受了委屈过两天心里就过去了。
  跟在贾环身后进来的大丫鬟小鹊小声说道:“往日我们屋里的月钱都只扣1吊。上个月月钱足足短了4吊。这个月月钱,别的屋里都发了,就我们屋里没发。姨奶奶去找太太评理。给太太打了一耳光。还骂了一回。”
  贾环眉头皱起来,缓缓的,冷声问道:“为什么?”
  小鹊委屈的道:“当时二奶奶在。姨奶奶跟二奶奶的陪房来旺媳妇吵了几句,骂了王家的祖宗。太太就生气打了姨奶奶,将姨奶奶赶出来。”
  “好威风,好煞气!王熙凤没骂人?”
  “骂了。”小鹊低下头,懦懦道。她和赵姨娘一样,一贯怕王熙凤怕得厉害。赵姨娘今天都不敢质问王熙凤一句,就只敢和来旺媳妇吵吵。这还是因为之前来旺媳妇吞了她20两银子巨款的缘故。
  贾环阴着脸,轻轻的点了点头。
  王熙凤、王夫人。
  他讨厌宅斗。非常,非常的讨厌!
  就是一群吃饱了撑的慌的女人在精神上自慰。屁用都没有!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要斗争,就要有付出血淋淋代价的觉悟。而王熙凤显然没有这个觉悟!
  王夫人呢,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菩萨,俯视着贾府众生,生杀夺予。但要记住革命导师恩格斯的名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赵姨娘听到贾环的声音,爬起来,脸上有一块很清晰的巴掌印,眼睛红肿,哭诉道:“环哥儿,统共我和你房里的月钱就4两4吊钱,扣4吊钱不说,这个月还扣着不发。你说,我去评理有什么错?有什么错?来旺媳妇那个贱货,竟然骂我……”
  贾府的月钱通常在每个月的二十号左右放。书中第39回,史湘云二十三日在大观园举行螃蟹宴时,袭人问平儿月钱怎么还不放。这里已经迟了几天。
  赵姨娘和贾环的月钱各二两。另外4吊钱是4个大丫鬟的月钱。各一吊。
  贾环表情平静,耐心的听赵姨娘哭诉完整个过程。不管怎么样,他占了小贾环的身体,确实就是赵姨娘下半辈子的依靠。赵姨娘前些日子对他也确实很不错。
  赵姨娘在儿子面前哭了一回,痛骂来旺媳妇,抱怨太太偏心她内侄女,怯弱的说起王熙凤心黑手辣,心情渐渐的平静下来。絮絮叨叨的就说到晚饭时间。
  贾环让小鹊去厨房里提了饭过来,陪着赵姨娘在堂屋里吃饭。蜡烛的灯光明亮。
  赵姨娘扒着饭,担忧的道:“环哥儿,月钱没了,以后日子怎么过?”
  贾环就笑了下,“娘,大不了我给你们发月钱。这件事我来处理。嗯,我来处理!”贾环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寒芒。
  自来贾府以来,他除了对付他的乳母张嬷嬷是主动的以外,都是被动的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但这是不是给贾府的一些人错觉,认为他不敢主动出击呢?
  他没有兴趣和王熙凤继续缠斗下去了。布局,等待收获,太慢,太慢!
  他要“解决”王熙凤。
  ……
  ……
  赵姨娘给王夫人打了一耳光的事情在贾府后宅算是一件不大不小的新闻,很快就传开。
  赵姨娘一贯是作死,没人同情她。这件事的新闻点在“王夫人动手打人”。这的的确确是算新闻。据说是因为赵姨娘骂了王家的先人,令太太极为生气。
  贾府里的主流舆论认为:搁在其他府里,发生这样的事情,即便是把赵姨娘打死了也没错。到底是太太,菩萨似的人,只打了一巴掌就算揭过。
  中秋之后,入夜就比较凉爽。凤姐院中,王熙凤在圆桌边托着香腮,喝着清茶,笑意盈盈的。她最近心情不错。
  平儿从门外进来,弯着腰将东西收好放在衣橱里。
  王熙凤看着她的得力的助手,忽而开口问道:“平儿,可打听清楚了?”
  平儿回头迷惑的道:“奶奶什么事情啊?”
  王熙凤凤眼瞪她一眼,笑骂道:“你个小蹄子,尽给我打马虎眼。我问你赵姨娘的月钱被扣了,贾环的反应呢?”
  平儿就笑起来,心里多少有点无奈。她从鸳鸯那里听来消息:贾环已经将厨房的厨娘都给收买,来旺媳妇“监督”晴雯,在府里就是个笑话。便想着法子劝王熙凤罢手。
  “奶奶,都这些天了。来旺媳妇天天那个点去盯着,也该懈怠了。你治了贾环这一回,他心里就有个畏惧的念头。依我看,还是让来旺媳妇回来。贾环再犯,奶奶再这样惩罚他。让他怕。”
  王熙凤想着也是,就听了平儿的建议。
  这时,平儿心里苦笑,何苦呢,非要针锋相对,能落什么好处,不过是赌口气。说道:“我问了来旺媳妇,贾环没有任何动静。照常读书。”
  王熙凤满意的笑起来,“这还差不多。他手里有些银子还够花。怕是不敢闹。有太太在,凭他怎么都翻不起浪来!”
  她虽然把厨房里的手段给撤了。但她在八月份放月钱时将赵姨娘和贾环的月钱给扣下。前天赵姨娘趁着她在,在太太面前闹了一回。她只回了一句“不过迟几天”就应付过去。赵姨娘也是太高看她自己,以为有老爷的宠爱,太太就会让着她吗?
  她现在也琢磨出一点心得:对付贾环,让太太帮忙整治最便捷。以大义压下来。太太让她帮忙着管家,又是血亲,肯定会支持她。
  平儿担忧的道:“奶奶,就怕他憋着个坏。”以她的观察,贾环怕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人。
  王熙凤悠然的抿了一口茶,傲然的挑起她标志性的柳叶眉,仿若雌虎,“那我等着他呢。”
  她虽然忌惮贾环,但给骂的回来吐一口血,这件事能这么轻飘飘的算了?看她不整死那个奴几辈生养的小屁孩!
  ……
  ……
  夜灯孤明。
  贾母上房探春住处,月华皎洁的从屋檐上流泻而下,树木、屋舍、花丛,影影绰绰。
  侍书从门外进来,见探春还在屋内徘徊,轻声劝道:“姑娘,你该休息了。明天要和姐妹们出门。”
  贾探春停下来,站在窗口,看着自己的贴身丫鬟,叹了口气,“侍书,三弟弟能行吗?”
  贾府里的事情她自然能听到消息。对于赵姨娘挨了太太一巴掌,她并不同情。她所担忧的是琏二嫂子将贾环的月钱给停掉,这该怎么办?
  侍书给探春披上件披风,更加显得她俊丽、精致的美丽,道:“姑娘,三爷不是回话了吗?”
  探春嘴角浮起一丝苦笑,视线落在书桌上贾环写她的字条上:“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
  字条上的每一个字她都认识,但组合起来她就不解其意。
  这是什么语言风格?她闻所未闻。看起来异常的古怪、别扭。只是从那飘逸、轻快的笔迹上多少能看得出来贾环写这段话时,心情应该不错。
  字条是翠墨拿回来的。她派翠墨去给贾环送银子,但他没收。而是回了这张字条让她安心。就像上次给她回了一首青松诗。
  贾探春长长的叹了口气。
  希望,三弟弟一切顺利!为什么总是要有这么多的苦难?让三弟弟安心的读几年书考个功名,再出去立一番事业不好?
  琏二嫂子做事太过分。
  庶子啊,庶子!
  ……
  ……
  八月三十日,天晴,无风。贾环给探春写了纸条的第二天。
  贾府中路,贾环住处。
  并不算宽敞的堂屋里挤满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小丫鬟,有五六岁的,有七八岁的,都是安静的坐着,或者站着。从她们简单、质朴、单调的衣衫上,可以看出这些小丫鬟身份低下。并非贾府各房里有头有脸,有名有姓的丫鬟。
  堂屋正中,贾环正坐在一张条桌后,手里拿着一卷书,在讲故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南宋年间,金人势大,屡次南下,杀我汉家儿郎。江湖豪杰奋起抗争,一时间各地风起云涌。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从临安城外牛家村说起。”
  贾环给小丫鬟们讲的是金庸先生的经典之作《射雕英雄传》。傻郭靖,俏黄蓉,东邪西毒,江南七怪。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被描绘的栩栩如生。国仇家恨,儿女情长,故事性很足。
  贾环讲了一天,才将第一部铁血丹心讲了小半,但也让小丫鬟们听的津津有味,而后散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