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852

  所以,太子和襄阳侯在皇极殿中,始终都等不到乐白的消息。
  谈判的技巧,就是先提一个要求,被拒绝之后,再提要求,被拒绝的概率就会变得很小。对于贾环要游说一名已经下狱又擅自出来的参将,京营诸将并无意见。
  很快,京营显武营参将乐白被带到。
  乐白今年年四十一岁,胡子拉碴。穿着囚衣,身材强壮。在法理上说,乐白被王子腾扣押审查,是囚犯。昨晚他的属下胡游击参与太子叛乱将他救出来。这并不能改变他囚犯的身份。
  乐白跪拜,“罪将参见何相!”
  何大学士安坐在官帽椅中,身形笔直,宰辅气度尽显,点点头,示意贾环可以发动他的三寸不乱之舌。
  时间紧急。贾环并不废话,直入主题,道:“乐参将,在下翰林修撰贾环。太子称兵拒命,何相意欲调动京营平叛。但京营有圣上的旨意,不得离营。我相信乐参将与太子的交往,仅限于正常的来往。不是支持太子染指兵权。乐参将现在被下属携裹,进退不得。进,太子必然事败,你无从龙之功。退,亦要追究大罪。何相愿意承担调兵的所有后果,如此,你可愿意带显武营将士平叛,戴罪立功,洗刷自己的罪名?”
  乐参将要是亲手把太子给擒下,谁敢说他支持太子染指兵权?谁敢说他支持叛乱?没有这样的支持吧?到时候,什么罪名,都可以洗掉。
  乐白看了贾环一眼。贾探花的名字,他自然听过。京城中的名妓,谁不会唱贾探花的新词?但他没有回答贾环,而是反问,“你不怕我拥兵出营后去支持太子殿下?”
  贾环看着乐白的眼睛,沉声道:“怕。我怎么不怕?你叛变,肯定要拿我的人头祭旗。但是,这于你而言,有什么好处?圣上早有准备。想必你也看的出来。那么,太子在京中能得意几日?秋后的蚱蜢而已。你愿意继续坐太子这条破船?”
  贾环回答的很直接,令乐白微怔,随后,低下头,微微沉思。
  确实如贾环所说。既然天子早有准备,太子殿下怎么可能成功?他一开始就没有上太子的船,但是他满嘴说不清。平叛,确实可以洗刷他的罪名。
  一念于此,乐白手握成拳头,抬起头,看向何大学士。贾环只是一个翰林,嘴炮党而已,真正说话算数的是何相。
  何大学士是才智高绝之士,官场巅峰的人物,这时那会不明白乐白的心思、顾虑?表态道:“擅自调兵的罪名,本官在天子面前一力承担。不与你相干。事后,本官亲自为你洗刷罪名,必不令忠勇之士蒙受不白之冤!”
  乐白当即跪拜,朗声道:“末将愿效犬马之劳!”
  京营诸将见乐白干净利落的被劝服,有点佩服他的狗屎运,本来铁定要被撸掉官帽子的。竟然有这么一个大好的立功机会给他。功过相抵。
  同时,亦有点鄙视。国朝定鼎至今,还从来没有京营武官对宰辅下跪的先例(宰辅掌兵,算例外)。乐于盘算是开了先例。倒是让他们日后如何做?
  看着上前扶起乐白的何大学士,站在一旁的贾环,忍不住长长的舒出了一口气。成功了!终于是成功了。于此之时,颇有些苦尽甘来的感觉。
  凌晨五点许,他在荣国府中独自作出决定,冒险出府求援。一路上几经波折,历尽艰险,总算成功。京营兵马入内城平叛。贾府危若累卵的形势立即就会解除。
  棋局定,一股难以言喻的疲倦感,袭上来。贾环昨晚只睡了一两个小时。
  眼见着乐白投靠,效勇营游击谢鲸忽而出列,推金山倒玉柱,朗声道:“何相,下官亦愿率本部兵马前往平叛。”
  京营诸将还没反应过来,何朔仰头大笑,道:“好。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他不介意在此时激将!
  这时,陈也俊从殷大中丞的身后转出来,躬身道:“何相,殷大中丞在京营内,并无安全之虞。在下愿以个人名义参战平叛。”
  随后,又有两名游击站出来,愿意出兵。从乐白投诚,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一时间,厅中形势大好。
  贾环的疲倦感,只是片刻。这时,见状,心中欣喜。他本以为说服乐参将,算是收获,没想到,还是有人愿意冒险,捞军功。兵力增加,于平叛的胜算也增加啊!
  何以渐站在他父亲的椅子后,全程看着,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被劝服的乐参将,他不得不佩服贾环的思路。
  劝说乐参将很简单,形势逼人。但,谁想的到这个角度?
  这一子落下,整盘死棋全活。他是亲眼看着贾环将贾府的死局救活。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
  ……
  京营诸将互不统辖,乐白同意出兵,但没有调兵的旨意,并不是整个显武营都愿意追随他赎罪。八千人的显武营,乐参将加上他带回来的胡游击等将官,调动三千人出战。
  再加上谢鲸等三名游击的本部,计一千五百人。合计四千五百人。
  出兵存在着各种问题。施太监不同意,殷鹏、京营其余诸将有顾虑。毕竟,京营固守的命令,是包括显武营的兵马。乐参将带人出营,他们没责任?谢鲸等更是他们的直属。
  但是,何大学士一力压着。再者,有大义名分。调兵不是为了私事。而是为了平叛。
  半个时辰之后,京营大门轰然大开,校场长,三千枕戈达旦的京营精锐队列出营。京城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京营的议事厅门口,何大学士,殷鹏,京营诸将都在门口看着精锐的队伍从眼前而过。整齐的脚步声,带着无敌的气势。
  胡小四牵来战马,等在一旁。贾环对何大学士长揖,感激的道:“何相是为公。但亦是救了贾府。学生铭感五内。”他即将要随着乐参将的人马进城平叛。
  京营只有四千五百人出战,而京城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跟着太子。战场有风险。何大学士身份尊贵,被众人劝说,没有亲临战场。而是随后再进城。
  借问谁家子,贾府鲲鹏儿!何大学士赞赏的对贾环点头,叮嘱道:“子玉保重。进京后,遇事以国事为重。”
  贾环点头,翻身上马,马鞭狠狠的抽了一下战马,“驾!”战马如龙,带起尘土,追着乐参将的队伍而去。宝姐姐,我回来了。
  胡小四,何以渐等人纷纷上马,追着贾环的头马。为其马首是瞻!
第537章
气势如龙
  黎明、清晨,雍治十三年十月初十的上午,这些时间段逐一的过去,初冬的阳光升起来了。暖和的铺陈在巍峨的京城中。百年帝都,沧桑、厚重。
  皇极殿中,太上皇因太子宁溥、襄阳侯未能带回京营的支持,大发雷霆,带着他的老太监重新回到他的宁寿宫中。换言之,他不看好宁溥的政变,缩卵了。
  宁寿宫依旧在掌握之中。襄阳侯并没有去管依旧七十多岁的老皇帝如何如何。随他去吧!决定这天下归属的,终究是刀、是剑、是枪。终究要做过一场,才知道谁主沉浮。他继续在宫中坐镇指挥,收罗兵力,布置防御。兵力一直在增加。
  传令兵,信使们不断的进进出出。皇极殿中依旧不需要蜡烛了,阳光从殿外透进来。殿左的区域,太子宁溥坐在大案边,麻木的提笔在各种信件、号令上署名,然后有人将这些命令发出。指挥大局的是襄阳侯。他此刻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绪。目光偶尔落在侧前方高耸、宽敞的龙椅上,才会有几许涟漪泛起。
  汝阳侯赵豫率兵从西华门出,经过西苑,直抵宣武门里街,往北直行,准备最后的疯狂一把。京营不支持叛乱,天子早有准备,这让汝阳侯作出判断,他们的叛乱不会成功。他要回四时坊府中,安排赵家的退路。
  同时,在死之前,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他和贾府多年不对付。清君侧,首选杀王子腾,这是大义、名分。论私仇,他更愿意攻破贾府,肆掠。
  沙和尚久去未归,要么是得手了,正在贾府中祸害、爽,要么就是没有得手,已经身死。他之前在皇极殿中主持大局,无瑕顾及,现在,则是没有任何顾忌。也不需要有顾忌!
  京城中,局势乱糟糟的。一百多朝官被兵士胁迫到皇城中,又在午门外停下来。太子殿下,暂时没有登基的心情。
  重臣于谢大学士表态:闭府不出。实际上,在天亮之后,谢大学士派了自己的儿子从谢府中出发,准备出城去给雍治天子报信。京城的各种局面,令他意识到了一些什么。
  另一位留守重臣何大学士不知所踪。外朝七卿之一的大佬,左都御史殷鹏不在家中,等等,各级官员,各有不同的表现,举动。大到朝堂重臣,小到仓库大使,每个人都在雍治十三年十月初十这一日沉浮的局面中选择,挣扎。
  皇族中,顺亲王给太子的信使打着哈哈,并不表态。楚王在外城东的荆园中消失。太子派出的一个精锐小队,并没有找到他。实际上,楚王正躲在一名相好的名妓的床底下。已经被天子有所疏远的内务府总管吴王怒斥了太子的信使,拒绝同流合污,调集府上的护卫,准备自卫。
  贾府的众人在惶恐,在担忧。被保护起来的天子后宫中充斥着各种流言。杨贵妃在忧虑,周贵妃在担心,吴贵妃感到恐惧,局面迟迟不定,她预感到了失败。太监、宫女,小皇子们,宫中的人生百态,不一而足。
  各种乱兵依旧在城中肆虐。放肆的大笑,用武力来得逞淫威,肆无忌惮的释然着人性罪恶的一面。商人在颤抖,平民在祈祷,像各种菩萨祈祷,保佑自己免受这场兵灾。这一切,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在这明亮、温暖的初冬上午,呈现出来。颜色,鲜红,这是血液的颜色。
  然而,他们不知道,京营进来了。
  ……
  ……
  京师内城设有九门,北面为德胜门、安定门。京营驻地即在两门之间。京营进京平叛,最近的路线就是从德胜门进入,直扑皇城。但,大队的京营将士出城之后,立即转到向西。队伍带起大队的扬尘。德胜门城头的兵士都看见。飞速的将这一情况上报。
  贾环对军伍之事根本就不熟悉。几千人,过万人的大战,军队的旗号、鼓声。各兵种之间的配合。何时休息,何时进攻,何时后退。情报侦察、战机捕捉,军备供应、辅兵,粮道等,这都需要专业战争人士来处理。
  整支军队由显武营参将乐白指挥。侦骑四出,打探消息,为主力提供遮蔽。队伍行进如同流水一般,顺畅无比。尽显京营的精锐,乐参将的能力。
  “报——,将军,已探明德胜门、安定门由府军前卫接管。他们禁止我军入城。”
  “意料之中,再探。”
  “报——,将军,西直门还是燕山卫驻守,他们以情况不明、我军立场不明为由,拒绝我军入城。”
  “报——,将军,阜成门由府军后卫驻守。他们同意我们经由阜成门进城平叛。”
  “控制阜成门,命令府军后卫随我们进攻皇城,平叛。”乐白吩咐下去,狠狠的踢着自己的爱马,加速往阜成门而去。
  贾环、陈也俊、何以渐夹杂乐参将的亲兵队伍中,高速奔驰着。寒风刺脸。但贾环的心中却是如火一般在蒸腾着。
  京营四千五百大军横扫阜成门街上设置的几道阻拦。所到之处,挡者披靡,望风而降。京营一路凿穿,气势如龙。京营进京平叛的消息在上午的阳光中,如同惊雷一般,轰在京城中。然后,迅速的传开。
  阜成门街沿街一代的商铺、民居、贵人府邸出,偶尔冒出几双眼睛来,旁观着这一切。大军过后,还有府军后卫的人维持秩序。消息,再逐次的传递回去。人们奔走相告。若是居高临下,可以看到阜成门街这一带仿佛在极短的时间内逐渐的活过来一般。
  “吁——”
  杀在最前面的乐参将,提着一支狼牙棒,上面沾满了各种红的,白的浆状物。血液,脑浆,内脏等。确实是猛将无双。在如今的战阵下,很难得。
  此时的军队战斗,是火铳,火炮与弓箭、刀剑交加。而火铳、火炮正在逐渐的占据上风。个人的武勇,正在逐步的退出战场。
  乐参将神色肃然,吩咐道:“谢游击,你跟着贾探花去他府上。若有乱兵,杀溃。若是没有,速来西华门与我汇合,攻入皇城,平定判断。”擒贼先擒王。京营平叛,自是要先攻入皇城,擒拿太子、襄阳侯,再扫平四方。
  乐白心里很清楚,他个人,能带着三千弟兄帮他恕罪,对显武营的掌控力,已经是非同一般了,相当的受拥戴。而跟着抗旨出兵的三位游击,是打算博一场富贵。
  抗旨固然是有罪的,但是出兵平叛,则是在向天子表忠心。在这其中,救贾贵妃父母的事,是重中之重。京营将士心向天子而出兵和规矩、制度的重要性,要看天子选择哪一个:人心、还是规矩?五五开。
  所以,只有游击愿意带本部兵马出头,搏一把。其余京营参将全部缩头,求稳。
  效勇营游击谢鲸在马上抱拳,躬身行礼,大声应道:“末将遵命!”说着话,带着人,跟着贾环走。
  何以渐并不急着跟乐白去捞功劳,乐参将是以功抵过,所以,大开大合,务求迅速平叛。他还不知道他父亲最后能不能过天子这一关,所以,不必这么早就冲到太子面前去。调转马头,跟着贾环前往四时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