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4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5/852

  世子宁澄捂着乌青的眼睛,在吴王妃的面前撒娇、哭泣,“呜呜……娘,贾环他打我。我不要去上课了,我再也不要去上他的课。你给父王说。”
  吴王妃与吴王年龄相当,中年的美妇人。穿着碧绿的长裙。气度华贵。慈爱的搂着儿子,“好了,不哭,不哭。我去给你父王说。换一个好先生。”
  两名貌美的侍女在一旁捂着嘴笑。世子又来这一招。
  坐在吴王妃左手边的乌檀木案几处的吴王嫡女宁潇,凤目圆睁,不满的道:“母亲,他一个翰林,如何敢殴打皇室宗亲?皇室脸面还要不要?可奏请宗人府,治他的罪。”
  吴王妃笑着拍拍女儿的手背,“好了,潇儿。”她再怎么宠溺儿子,也知道这不可行。贾环毕竟是天子钦点的老师。供起来可以。辞退,肯定不行。
  宁潇再不满的训斥呜呜哭泣的宁澄,“弟弟,你也太顽劣。第一天,就惹怒先生。挨打,你也是活该。”
  宁澄缩了下身子。他深得母亲宠爱,却很怕他这个长他两岁的姐姐。小时候,他还敢喊“笨蛋姐姐”。这会大了,他再不敢喊。
  宁潇恨铁不成钢的瞪弟弟一眼。她若是男儿,必定不让家中再受上次太子牵连的惊吓。但是……
  ……
  ……
  午后的阳光,落在花园中。各种颜色的花朵铺陈在花园中,走几步,即可见。春风沉醉,令人心旷神怡。
  宁潇穿着杏色的绣花长裙,陪着一名英俊的男子在花园中散步。十四岁的少女身姿挺拔。身段比例极佳。她有着一双美丽的长腿。只是风情无人能见。
  白腻的鹅蛋脸,大而明亮的凤眼,挺直的鼻梁,标准的美人脸。她的容颜,大气而明丽。明眸皓齿,靓丽可人。瞬间,会给人一种惊艳感。可以预见,等她长大后,会是何等的倾城之色。
  英俊的男子约十七八岁,头戴唐巾,身穿白袍。英俊潇洒,声音似乎带着某种磁性,很能给人好感。笑起来,很倜傥,温和。“潇妹,这位贾探花的资料,我都打听过。只是,真没想到他会动手。唉……他一个诗人,探花,风流才子,怎么能这样?想象和现实差距真大。”
  宁潇噗嗤一笑,嫣然如花,“九哥,你这是什么话?宁澄被打成乌鸡眼了都。”
  说着,微微沉吟,抬头道:“九哥,贾环名气虽然大,我看,他恐怕当不好老师。我们要不要想办法把他弄走。”
  叫“九哥”的男子愣一愣,道:“好,我想想看。”
第565章
因材施教和不服气
  二月十六日,京城两县的县试全部考完,团案放榜。贾府报考者有22人,过县试者有16人。教学成绩单,相当的漂亮。当然,这其中有多少是陈县令给贾府面子,就不得而知。毕竟,贾环在县试前拜访过陈县令。
  相比于科举起点小小的县试。京城中,大部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即将举行的礼部会试。时间是:二月二十一日。还剩下的这几天时间中,京城关于士子们的喧闹略微沉寂。但文会依旧,高谈阔论的士子在街头随处可见。
  儿需成名酒需醉。京城风华,千年如许。礼部会试,这是十年寒窗苦读的终极一战。
  士子们,有的不是“泻水置平地,一任东西南北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的沉郁,不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迷茫。而是勇猛精进,务求一早成名天下知。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正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如贾环当年。有名气的士子,在考试前已经崭露头角,为各方所关注,计有:江西铅山费敏政,南直隶苏州府吴县彭鏊,广东顺德陆储,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黎宽,湖广黄州府萧梦祯。
  浅淡的夜色在皎洁的明月中朦胧。望月居的书房中,贾环回着给书院同学的信。
  许英朗因父亲许澄为会试副主考官,他仍旧参加会试,京城中有些物议。贾环的情报部门,顺畅的运作着。刘国山能力不错。包括,吴王世子宁澄的信息都是他打听的。
  宝钗穿着月白色的中衣,身姿丰盈。脸蛋,脖子处的肌肤莹润如雪。美丽无端。娴雅的站在贾环身边,浴后,幽香阵阵,帮丈夫磨墨。明丽的容颜上带着恬然的笑容。在明烛下,有着绝美的风姿。
  宝钗手磨着墨,道:“夫君,你今日第一次上课就打了吴王世子?这样没事吧?”
  贾环悬腕写字,眼睛看着信面,笑着道:“姐姐,你是不知道。那个熊孩子欠揍。三观极其不正。我只是按照他的规矩,教训他一顿。估计这两天,他还有的闹。”
  那熊孩子自视太高。明朝至今,理学兴盛。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皇室旁支篡位,想都不要想。熊孩子还以为他是万历皇帝。呵呵!
  宝钗放下墨锭,侧身在莺儿端来的铜水盆中洗手,轻轻的一笑,道:“总觉得夫君这样的文士突然暴打学生,感觉画风怪怪的。”她听得这事总感觉很梦幻。
  “姐姐,不同的人,要用不动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嘛!”贾环搁下笔,目视美娇妻,洒然一笑。
  ……
  ……
  贾环向宝钗说着他的“歪理”:因材施教时,夜晚里,从宫中回来的吴王正和妻子谈着儿子被打的事情。
  布置的奢华的房间中,吴王坐在铺着软褥的椅中吃着茶,听着妻子说着今天的事情。沉默不语。
  吴王妃,这位美妇人,心疼的道:“王爷,澄儿才多大年纪?你我都没有这样打过他。这贾环,看着性情沉稳,天才神童,文名炽盛,怎么做出打人的事来?”
  吴王看了妻子一眼,“那夫人的意思?”
  吴王妃口吻有些不满,道:“他是天子钦点的。我们辞退不得。将他供起来,再给澄儿找个好点的老师罢!”
  吴王喝口茶,语重心长的劝道:“夫人,我们的宝贝儿子不知道赶走了多少老师?再请一个来,就一定行?贾先生还有教授澄儿的想法,先让他试试吧。”
  如果贾环不想再教宁澄,只要在他面前说一声,以宁澄不尊重老师的言行,他得打宁澄一顿,还得向贾环赔罪。师道尊严,不容轻辱。然后,贾环势必会请辞。
  而打一顿,恰恰相反,是说明,贾环还在尝试教育他儿子。即便儿子被打的很惨。他还是愿意试一试。他只有这一个嫡子,为这个儿子算是操碎了心。
  吴王妃还要再说,“可……”
  吴王摆摆手,道:“好了,夫人,这事就这么说定了。”
  ……
  ……
  第二天上午九点,贾环准时抵达吴王府书房内。两名十几岁白净的书童在门外候着,给贾环行礼,问候道:“贾先生好!”
  贾环点头致意,提着书袋,进入精美、华贵、舒适的书房中。
  被贾环昨天打的鼻青脸肿的宁澄已经规规矩矩的坐在书桌边,昂首挺胸,坐姿端正。
  贾环没管他,径直穿过书橱,走到屏风下的红木大书案边。他心中还警惕着。学生整蛊老师的桥段,不说电影里有多少,小说里一样很多。贾环哪里会不防着?阴沟里翻船,出糗的可是他。
  不过贾环算是白警惕了。一天下来,宁澄很听话的读书,没整幺蛾子。这让贾环很惊奇。不会吧,这么怂?那他怎么纵马伤人,小小年纪在教坊司中争夺花魁?莫非另有隐情?
  下午四时,贾环宣布下课。他的课业其实很轻松: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讲授四书。有印制的《书院讲义》在,只要稍微用点心学习,就能跟的上进度。
  书房外是一个花园,贾环出花园往东穿过一个长回廊,从山石、树林中走过,便可以抵达吴王府的北角门,然后出府。贾环走在花园中,步履轻快,没法看到背后,宁澄怨恨的目光。
  谁被打的鼻青脸肿,都会怨恨。何况是一个当红王爷的世子?
  ……
  ……
  时间,在贾环的教书生涯中,缓慢又飞快的流走。贾环亦接到来京中参加会试的同学:罗君子,许英朗,纪鸣。同学相见,少不得叙话一番。
  会试在三月初结束。会试前颇有名气的几名士子全部上榜。包括贾环的熟人湖广黄州府萧梦祯。罗君子,许英朗,纪鸣全部取中。苦读一年后的罗君子更是高中会试第八名。距离他的三鼎甲宏愿,只差一点。
  半个月,即是殿试。
  就在中式的士子们参加鹿鸣宴、拜座师,准备狂欢时,三月初五寅正二刻太上皇死于紫禁城宁寿宫中。庙号仁宗。谥号:法天立道纯诚至德文圣武睿圣达孝昭皇帝。
  稍后几日,又是宫中一位老太妃薨。雍治皇帝依礼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
  士子们的狂欢自是节制起来。
  贾府自此而忙碌起来。贾母、王夫人、尤、胡婆媳等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下午两点)以后方回。而贾赦下狱问罪,已经判定夺爵、流放。人已经启程离京。邢夫人、贾琏都不用参与。贾府两个爵位,只余贾蓉一个四品爵明威将军。这令贾母等人很痛心。
  因为,贾赦被夺爵,贾府反倒没有原书中那么忙。不过内府之中,却是没人主持。凤姐还在养病。王夫人无法,令李纨、宝钗、探春三人治贾府内事。
  贾环身为文臣,自是不用守制。不过吴王府中受此影响很大。教授时间改在了下午四点到六点。
  这天下午,春雨阵阵。谷雨才过,已经是暮春之时。宁寿宫中,放眼看去全是一片白色。吴王世子宁澄和姐姐宁潇(郡主)、蜀王宁恪一起退出宁寿宫中。
  三人走在宫中的长廊上。太监、宫女跟着身后。宁恪穿着白色的孝服,更显得英俊潇洒,浊世佳公子的派头,笑着怂恿道:“澄哥儿,你就打算这么算了?”
  宁澄不爽的呼出一口气,发狠的道:“九哥,我要这么算了,我成什么了?九哥,我正好要你帮我。我都装了快一个多月,总算麻痹了那个混蛋。”
  宁潇微微皱眉,但没说什么。她和九哥本来是策划着。没想到宫中太上皇去世。这时候闹事,不是好时机。
  宁恪笑道:“哈哈。咱们兄弟,好说。给那个小翰林一个厉害瞧瞧。”
第566章
“恶作剧”?
  三月二十日。雨过天晴。白云。微风。
  贾环拎着书袋,步履悠然的从吴王府的北角门进入轩丽、幽静的吴王府中。
  迎面的甬道上,吴王的心腹幕僚师谊,行色匆匆的走过来。他约三十多岁,穿着灰色的直裰,读书人装束,颌下的长须飘飘。很有标志性。
  师谊和闻道书院的院长叶先生是当年国子监的同窗好友。贾环于他还是保持着尊重,站在路边稍等,微笑着拱手一礼,道:“师师爷好。”
  师谊看到贾环,忙停下脚步,笑着回礼,略一沉吟,赞道:“贾翰林,近日世子功课大有长进,可见你教导有方。昨日吴王考校世子功课后还夸了你。”
  贾环笑了笑。这种场面话,他向来是听听就算了。和师谊寒暄几句,踏上长廊,穿山而过,前往上课的书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5/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