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852


第589章
拉偏架的方案
  京城中当前的局势,何大学士请复一条鞭法,消息正在发酵。各方的动态,于贾环等人而言是一抹黑。但可以预见,朝廷舆论、路边社都会沸腾。
  当然,自真理报出版刊行以来,路边社的生存空间便大幅压缩。现在要造个谣,搞个流言,难度增加。舆论控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切实实的影响到京城的政治生活中。
  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官员“反扑”?因为,真理报动了别人的奶酪!
  这样的局面,真理报报社,要准备怎么应对?怎么配合何大学士在舆论端发力?这是罗君子的疑问。
  精美的小厅中,古香古色。在夏夜中凉意幽幽。空气微微弥漫着酒香。
  贾环微微倚在藤椅上,看着三名同学:罗向阳、庞泽、乔如松,他们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组织着语言,轻声道:“现在真理报在京城的政治局面中,究竟能发挥几分功效,处在一个什么地位,这都还是未知数。我们处在一个扩张影响力,试水深的阶段。所以,我们这一次,不能在明面上展露自己的影响力。而是暗中主持这场争论。一开始,双方不相上下,稍后,正方占上风,最后,舆论达成共识。”
  贾环这话,说的很透彻,总结起来,策略就是三个字:拉偏架。
  真理报当前的还等同于朝廷官员论坛发帖子的地方。贾环等人相当于是管理员。想想看,论坛管理员暗中拉偏架,多么的可怕!删帖,禁言,置顶,锁帖,带节奏……
  酸爽的很。
  贾环说完方案,三人反应各异。罗君子无语的翻个白眼。他的性格比较正派。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贾环这手段用的有点黑暗啊。但是,他估计,贾环的方案八成能成。文宣这块,他们都有见解。
  庞泽抚掌一笑,“子玉高见。”他是实用主义者。才干,能力一流。有治事之才。只是,还是秀才,没法进入官场一展所学。这是他心中的痛苦之处。
  乔如松人比较厚道,微微苦笑着摇头,“嗨,子玉,你手法这真是……行之有效。估计回头,等朝臣们回过味来,对真理报一片骂声。”
  贾环微微有些诧异的看看乔如松,自真理报办成之后,他发现乔如松和他亲近了不少。轻轻的一笑,缓声道:“要做点做事,总会得罪人!”
  乔如松轻轻的点头,似有所思。月华如水,透窗而入。
  ……
  ……
  小雨之后,月明星稀。小轩外虫鸣愈静。
  贾环和三位同学议定真理报的事后,起身送他们离开。以贾环的方案,即便朝堂上斗出真火,贬谪一批官员,他们这边,也并不会多麻烦。
  庞、罗、乔三人在京中都有住处。俱是在正东坊不远处,方便在报社供职。实话说,闻道书院的教授、讲师都不缺银子使用。咸亨商行发展的非常不错,反哺着整个书院。
  罗君子的作息时间很稳定,他今晚要去报社的资料室查阅下一条鞭法。庞泽则是约了朋友去教坊司吃花酒。
  乔如松留在最后,笑着道:“子玉刚才的话,我觉得还有未尽之意,愿细闻之。”
  贾环给他说的一笑,伸手邀请乔如松重新回到小轩中坐下。小厮们进来摆了果盘、香茗。贾环喝着温茶,笑道:“友若,你是有什么想问的吗?”
  乔如松沉吟着一笑,道:“我是想听一听子玉的政治抱负。”他确定以贾环的年纪、能力,成为明朝首辅张居正那样的人物,不是难事。但是,一个手握大权的人,若是要祸乱国家,造成的危害更大。他怎么愿意追随,钉在青史的耻辱柱上?
  “我的政治抱负?”贾环哑然失笑,微微有些沉思。一路走来,有些问题,他不得不面对了。
  封建王朝不等于现代社会。所有的权力,来自于皇权。但是,这并非说团体、派系就不重要。任何时候,在权力游戏中,团队与派系都是重要的。是一个官员的根基。
  而他要成为闻道书院派系的旗手,除却山长的期许,寄托,自身的官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政治旗号!
  比如:假设他说要像王莽一样,恢复井田制,估计没有人会跟着他走。再比如:本朝的例子。何大学士,摆明了他要推行文官政治,朝廷中多少人跟着何大学士走?连许英朗的父亲许澄,被视为储相的人,都愿意追随。
  包括他贾环。谁愿意“一不小心”就给皇帝剥夺生命?说抄家就抄家。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
  只有限制皇权,个人的生命才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要是周朝最终君主立宪,剥夺皇权,那大臣的日子可就舒服了。当然,这估计很难。不过若是能做到宋朝那样: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也不错了。总比现在高度的君主集权要好。
  这就是政治理念,口号,抱负,对于人心、团结的作用!中国自古就是讲究名号的。
  真理报发行成功,对贾环身边团体内的震撼。以及何大学士稳住了朝廷上的“反扑”所给予的支持,以及真理报影响力的与日俱增,都将贾环的地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别看贾环现在官位没升,但是他手中握有的权力,却是增加的。几乎可以当一个佥都御史用。远超同学。这就要求,贾环要对外明确,他的政治理想、抱负是什么。
  这将决定,别人是否追随于他。能否网罗到极其出色的人才在身边效力。
  贾环沉吟,乔如松并不催促,微笑着喝茶,等的贾环的答案。
  其实,以贾环一贯的为人,书院的同学们也看得出来。虽说阴谋诡计,权术手段没少用,但是,都是在解决问题,并非心术不正之人。否则,同学们谁会钦佩、爱戴他?
  但是,此刻,他要做人生的决定,自然要听到贾环亲口说一说。
  贾环整理了下思路,叙说道:“友若,你觉得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顿了顿,接着道:“山长的期许,大家的厚望,我是知道的!”他所处的位置,是一个政治派系、团队的接班人。最终的目标,自然是要执掌帝国中枢,推行他的、书院一系的政治理念,治理国家。
  贾环并不打算逃避这个责任!
  因为,他需要权力,来保护他,娇妻红颜,贾府,不被人干掉、吞噬。
  依靠贾元春在后宫中的恩宠,王子腾的权势,这是靠不住的啊!
第590章
贾环的想法
  责任与权力,权力与责任!承担责任,带来权力。而享有权力的同时,要承担相关的责任。
  贾环对此有认识,和体悟。自嘲的一笑,感叹道:“我这个人的性情:有一点懒,有一点冷。当然,若是到那个位置,自然是:在其位,谋其政。”
  其实,封建王朝时代,读书人的政治理想,只要不涉及党争,其实大同小异。都是想要把国家治好好,以民为本。要求国库充实,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道不拾遗,民风淳朴等等。这是儒家文化的一脉相承。
  顶多是每位宰相、首辅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各不相同。比如明朝三杨时期,和李贤、杨廷和执政时期国家的问题不同。徐阶、高拱、张居正所遇到的问题又不同。
  当然,不干活的首辅除外。比如:万安、严嵩。没有水平,乱搞的人除外:比如刘公公、九千岁等人。
  贾环又道:“不过,像李贤、彭时、张居正那样累死,我是不干的。人生之乐,亦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是,到时候由不由我个人,就不知道咯。”
  语气感叹。
  贾环出身于贫苦家庭,学霸出身,供职于企业,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将“登顶”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是政治家庭的孩子的理想。比如:唐逸,刘二哥,陆大少。
  当然,他现在是勋贵世家——贾府的执掌者,科举出身的文官,拥有大学士的看重、栽培,还有闻道书院体系、团队的支持。以及年纪优势,拥有着无限可能。
  但是呢,他个人的想法,与其说,想要享受“治大国如烹小鲜”的乐趣,还不如说,他更想过着娇妻美妾,体面舒适,悠闲自在的生活。他的初心并没有变。
  然而,个人的想法和现实往往是存在着差距的。叫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而且,他现在也必须要去走仕途这条路,力争上游。作为一个生在红旗下的人,他的历史三观还是很正的。不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若为执政,还是会尽职尽责。
  通俗点说,贾环的想法,若为宰相,祸乱国家,肯定是不干的。像张居正那样猛干,大搞变法,他也是不干的。因为,张居正累死不说,家还被皇帝抄了。他的想法是像徐阶、高拱那样,干完活,国家国力上升,他挂印返乡。
  正所谓,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钗黛以遨游,寄明月而长终。
  当然,我们都知道,贾同学的想法往往是很好的,而现实往往是很残酷的。比如,他想脱离贾府,不得不留下来;比如他想休息几年,天子怠政,贾贵妃地位不稳。
  ……
  ……
  贾环说,到时候会身不由己,这反而让他更明白的感受到贾环的责任感。乔如松听得一笑。起身,拱手一礼,道:“我知道子玉的志向了。”
  贾环坐着没动,心里苦笑,他现在是还没到权力的山顶,说到山顶怎么退下去的话,有点没意思。等受了乔如松一礼,贾环做个手势,示意乔如松随意。
  这是什么意思,他自然明白。能得到一位有着才干、能力的同学的、帮助、效力、认可,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乔如松重新坐下来,笑道:“庞士元对子玉是心服口服,指到哪里打到哪里。罗君子品行端方,于一条鞭法有些疑虑。我啰嗦一点,相信子玉的判断。”
  乔如松表示支持。贾环微微一笑,道:“其实,收税还是银元、纸币好。”
  中国银本位很混乱。有各种做假的银子,还有出产地不同,导致的几分成色的银子,接着还有在使用过程中剪开的银角子。五花八门。因为混乱,所以市面上诞生了银号、钱庄。专门处理银子,兑换银钱。
  他刚刚讨论时,和众同学聊过银元(袁大头)、银行纸币的事情。银元的使用对于统一中国混乱的银钱货币制度有莫大的好处。当然,最终终极的方案是受国家承认的银行发行的纸币。
  乔如松就笑,“那是将来的事情。先推行一条鞭法成功再论。子玉,处理争论一条鞭法的事情,我相信你的方案没问题。我们会尽力做好。些许小事。我倒是就件事要提醒你注意。夺嫡之争,我们这些人,都没有官身,无所谓。倒是你,身为贾府的当家人,你要早做准备。以我看,何相怕是会支持晋王。”
  贾环嘿然一笑,道:“友若,这件事恐怕要出乎你的意料。何大学士未必愿意支持晋王。”
  今天上午何以渐来访,顺口提醒他,要他注意宫中的太监刘国忠。据说,刘太监入宫之前,是一个读书人。而此人和晋王来往甚密。贾环给何以渐一说就想起来,他见过刘太监。那天见完杨贵妃出来,路遇此人。
  再结合京城中的传言,晋王与锦衣卫指挥使毛鲲交好。以何大学士的立场,恐怕不想支持这样的皇子登基。
  没有文臣,会喜欢一个喜欢“厂卫”的皇帝。当然,皇帝不用“厂卫”,大部分都会被文臣忽悠、玩残。
  “哦?”
  贾环将情况给乔如松解释了一遍,说出他的打算,“夺嫡之争,晋、楚两位,我那边都不愿意沾。友若,增收商税事完,我会谋求外放离京。”
  “好。重耳在外而安,申生在内而亡。”乔如松赞赏的道:“子玉,你要是不嫌我多事的话,今晚你的话,书院那边,我会代子玉传达。”他打算帮贾环竖起旗号招人,团结团队的向心力。
  贾环点头,有些事情,他确实没法亲力亲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乔如松帮忙,自是好事。拱手一礼,托付道:“有劳友若了。”
  ……
  ……
  雍治十四年六月三十日夜晚的谈话,背景是在真理报成功发行,要试探朝廷水深,找准自己的定位之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