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5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7/852

  一语说完,满屋寂静。早上的动静,丫鬟们都听到。宝钗俏脸顿时绯红。
  晴雯和如意已经帮贾环梳好头发,换了衣服。贾环站着,笑着拍拍莺儿因弯腰而微微翘起的小圆臀,“莺儿,你以后就知道了。”这句调笑的话,让几个丫鬟都笑起来。
  宝钗亦是一笑。方才的尴尬,消散。
  贾环轻扶着宝钗的香肩,接过香菱递来的雕花玉钗,插在宝钗的发髻上,看着镜中的宝姐姐,国色天香的大美人,赞道:“银烛金杯映绿纱,空持倾国对流霞。酡颜欲语娇无力,云髻新簪白玉花。”
  宝钗娇嗔,丫鬟们都在跟前呢。只是,杏眼中柔情流波,明丽如许,道:“夫君……我们该去老太太跟前了。”
  贾环哈哈一笑。
  ……
  ……
  贾环和宝钗,去贾母、王夫人,赵姨娘,薛姨妈处都转了一圈,昨天很多话,都只是简单的说了说。两人在各处拜访,片刻不曾分离,如胶似漆。
  宝姐姐,已经十七岁,明年正月二十一将到十八,正在展露着她,绝美无双的风姿。贾环亦想放纵一回。他家中,娇妻美妾。因年纪问题,必须节制。否则,天不假年。只是,贾环紧绷了大半年的弦,这时,愿意放纵自己。
  到傍晚时,贾环才到潇湘馆中见黛玉。
  小雪至此时已经停了。潇湘馆中,湘妃竹上,白雪点点。顺着幽静的碎石小路,走进潇湘馆中。
  正遇着袭人出来,她去厨房里提晚饭。袭人细长的身姿,容长脸蛋,白白净净的女孩子,时年二十岁。眼睛中难掩惊喜,温声道:“三爷,你来了?”
  贾环已经看见黛玉在房间里的书案前坐着,手中拿着一本书,慢吟轻哦。微笑着竖起一根手指。
  袭人忙柔顺的点头,走近贾环身边,看着贾环,小声道:“三爷,姑娘这些时日,一直都为你担心呢。”
  贾环并不拒绝袭人的亲近,点点头,“嗯。我回头问你,林妹妹的起居情况。”
  和袭人聊了几句,贾环走进房间中,听到黛玉清声吟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又吟道:“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黛玉在这小雪的傍晚,穿着一袭白底绣酒红花叶的长衫,风姿明媚,如花似玉。声若清箫的吟诗抒情,仿佛一幅美到极致的江南烟雨画卷。而,她便是整个画卷间,最美丽的风景,人儿。
  贾环心中涌起温柔的情意,轻声道:“妹妹……”他三年前带黛玉回京,就给她说了,要请天子赐婚。娶她进门。然而,到此时,他还没法兑现。
  黛玉见贾环站在门口,禁不住展颜一笑,秋水般的眼眸中,似有千言万语说不尽,眸光潋滟,精致如玉的瓜子脸上露出欢喜的浅笑。然后,贝齿微咬,微微侧过身去。
  美人薄怒娇嗔!
  以黛玉绝世之风姿,流露出这样的小女儿神情,动人至极。难以用言语去描摹此刻的风情。
  正所谓,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贾环走上前,将黛玉拥在怀中,闻着她的清香,“累妹妹久候,是环之错。”
  黛玉微微偏头,回头看着贾环,嫣然一笑,清声道:“环哥……你应该在前面加一个小生。”略有些促狭。贾环来晚的原因,她自是一清二楚。
  小生环?这画风会尽毁的啊,林妹妹!贾环莞尔一笑,看看书桌上的牡丹亭,低头一吻。
  两人心中对彼此的情感突然被勾动起来。贾环被关在天牢里二十多天。黛玉无时无刻都在担心。而贾环对黛玉,爱慕,宠溺,歉然,混合的情绪涌动。
  两人都有些动情。黛玉的眼眸里娇艳的如同要滴水一般,妩媚如花。依偎在贾环怀中。贾环爱抚林妹妹。他知道,他现在想对林妹妹怎么样都可以。
  但,他还没有兑现诺言!
  耳鬓厮磨,贾环道:“妹妹,再给我一些时间。若无法说动天子赐婚,我请方先生给我们主持婚礼。”
  方宗师,代表着士林的话语权。他不希望,黛玉在日后承受任何舆论的压力。若是,求不到雍治天子的赐婚,退而求其次吧。不能要林妹妹这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在幽闺自怜。
  黛玉清声道:“环哥,我听你的。”
  贾环点点头。未来,他蛰居在京城这段几年,首要目标绝不是,为解决“银贵谷贱”的问题而奔波、努力。而是,要解决他和黛玉的婚事。
  大公无私,固然伟大。但,他更愿意,先做好自己的事啊!
  和黛玉说着这些天的情形,尽诉衷肠,贾环道:“妹妹,方才听你吟诵我写给诗诗的那首词。想来,我还未给妹妹写过一次诗。”
  黛玉仰头,秋水般的明眸,眸光如水,嘴角勾勒出一抹轻轻的微笑,带着少女的妩媚,娇艳,道:“环哥,你认真的吗?”传世之作,哪里那么好写?
  贾环笑一笑,站在书桌后,单手搂着黛玉的细腰,从笔架上选了一只毛笔,在白纸上落笔: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这首《绮怀》是黄景仁写给他表妹的。年轻时,他和表妹两情相悦。然而,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
  算起来,黛玉亦是他的表妹。但,贾环绝不会允许出现“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结局。
  相思写尽是相守!
第665章
西返、南返
  小雪融后不久就传出商贵人被打到冷宫的消息。满朝震动!
  贾环这段时间,一直在家中休息,释放着长久以来积累的压力、疲劳。陪着娇妻红颜,如花美眷,在这大观园,无忧堂的冬日美眷画卷中徜徉,或者逗一逗美妾、丫鬟们,享尽个中的温柔滋味。
  间中,贾环去都察院的监牢里探望了萧梦祯。朝争依然完结,何系大厦已倾,党羽消散。何大学士即将返乡;许侍郎被贬辽东;梁廷尉贬谪边疆;贾环永不录用。
  而萧梦祯还在监狱中,等待他未知的命运。这个残局,贾环自不能不管。
  萧梦祯担任真理报主编期间,压制大周日报不利。他与韩谨同时自黄州府而来,受黄州府知府尹言的赏识。庞泽曾经说过:萧胖子就是太念旧情。
  不过,萧梦祯后来在增收商税的问题上,立场坚定,因而被当时的势大的晋王党、宋系联手做掉:以堵塞言路的罪名,下狱。贾环想尽力给他争取一个好结果。但萧梦祯拒绝了。他决意辞官返乡。
  这让贾环在和大师兄公孙亮一起见过沐修在家的真理报主编魏原质时,还唏嘘不已。
  魏翰林在京城西有一间三进小院,他在偏厅中置酒,招待女婿和学生。
  席间谈起局势,贾环叹道:“萧开之知是非原则,有才华,可惜啊……”
  魏翰林冷笑道:“这有什么用?官场中本就黑暗无比。哪有净土?受点挫折就要返乡,能干成什么事?老夫在翰林院坐了十年的冷板凳,可曾辞官?”
  公孙亮一身水蓝色的长衫,丰神俊朗,很有些周郎风姿,心里腹诽:那是你老人家脾气太臭。不过,大师兄知道他老丈人对他不走仕途,挺有意见的,话没说出口。
  想想看,同一批的人物,山长张安博致仕前是正四品的佥都御史,田昌是从三品的都转盐运使。而魏翰林还是正七品的老翰林。差距有多大。
  公孙亮正想着,听魏翰林道:“像我这女婿,是既胸无大志,又不具备混官场的技能。不及子玉你多矣。”别人家的孩子好!
  被点名的大师兄苦笑不已。
  ……
  ……
  十一月初,朝廷人事任命第一波出来,卫尚书拜相,贾政升通政使。贾府上下一片欢腾。不过,无忧堂中的氛围,依旧平静。闻道书院的众同学都在收拾行李,准备西返闻道书院,读书、备考。
  自雍治十四年,贾环邀请众同学来京城协助他办报,已经一年多,回首往事,一幕幕惊心动魄。
  雍治十六年秋闱,大部分同学都要参加。十七年春闱大比。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参加。书院的体系,此刻在朝堂中,太需要新鲜的血液补充。
  无忧堂壮丽、大气的花园中,寒风萧瑟。树木枯黄,原野遍冻。贾环、庞泽、公孙亮、罗君子、乔如松、卫阳、许英朗、纪鸣、纪澄众人漫步而行。
  冬日和熙的照在众人的身上。
  公孙亮一身白衫,人如其龙。别看魏翰林瞧不上他的女婿,但事实上,大师兄已经是整个闻道书院在学术上的领头人、旗帜。只是,他才二十四岁,想要成为名儒,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积累名望、地位。
  他未来的成就,比阳明子,朱熹等人,肯定不如,但可窥陆九渊、张载的地位,甚至,二程之位,未必不能。
  公孙亮看看一众师弟,同学,叹道:“子玉,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又到了大家分离的时候。就像当年乡试,会试后。同学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庞泽洒脱的道:“公孙师兄,我们都要回闻道书院潜心读书。再者,书院与京城不远。何必做儿女之态?”又笑:“其实,何相去职,于罗君子而言,算是好消息。”
  罗君子因誓言,非三鼎甲不仕,被大学士何朔所厌恶。雍治十四年春闱将会试中高居前列的罗向阳名次降低。
  罗向阳还是有些微胖的小胖子,苦笑着叹口气。心里下定决心,雍治十七年的春闱大比,定要取中前三。
  性子活泼的许英朗笑道:“罗君子之疾,不在科场,在佳人也!”
  一语说完,众人大笑。罗君子爱慕贾惜春之事,一干同学都知道。贾环昨日和罗向阳谈过惜春的情况。她和迎春一样。贾敬和贾赦都是死于雍治十四年。两位金钗都要守孝三年,方能出嫁。
  分别亦是笑语。
  雍治十五年十一月初六,从真理报被辞退的诸位同学,汇聚在贾环的无忧堂中,陆续的辞行,西返书院。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7/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