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5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2/852

  初九午后,庞泽在无忧堂前院,住处小院中,整理着自己的行李,准备西返。
  小童侍奉着。庞泽一身青袍,面相丑陋,在客厅中负手而立,看着玻璃窗外的屋舍,景物。神情沉吟。
  他是最后一个离开贾环府上的同学。所有人都看到是如今贾府的强盛,稳定的局面,但他看到的是危机。
  雍治天子,终究是要死的。继承人,不外乎晋王、楚王。但贾环将两个皇子都得罪,将来如何自处?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庞泽正沉思着,身后传来脚步声,转过身,就见贾环进来,“士元,要走。我特意来送行。刚和家父的门生谈了几句。来的有些迟了。”他刚刚和傅试谈了谈秦钟和傅秋芳的婚事。
  去年营救甄礼的事中,傅试出了力气。甄礼死于去年冬。他遭逢甄家大变,在牢中走一遭,终究是油尽灯枯。死于一场风寒中。
  他昨天刚叫秦钟过两日来府上去看秦可卿。他和秦可卿谈过。秦钟这个“小受”,估计得找个御姐管着。傅家姑娘就挺合适的。两人相差六七岁。
  庞泽一笑,将小童打发出去。和贾环坐下闲谈,斟酌着道:“子玉,贾府现在局面大好,没什么忧患。你有没有想过五年十年后?你得罪晋王、楚王太狠,这个局,有点难。”
  京中的夺嫡局面,晋王基本算废了。楚王一家独大。然而,楚王党,还没有拿到足够的筹码。这都是由贾环一手造成的。将来如何自处?以雍治天子的性情,绝不可能立杨皇子这样的幼主。
  贾环笑一笑,喝口茶,“士元,我给你看的,宁太师的笔记,有什么感触?”
  贾环读书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宁太师的三本笔记,他动笔,全部都抄了一遍。抄录本(事涉宁太师私密的,都删掉了),他借阅给庞泽等同学传抄、研究、揣摩。
  庞泽对权谋是相当有兴趣的,水准亦很高,不知道贾环怎么踢起这事,道:“基本都看完了。”
  贾环温和的一笑,道:“士元,宁太师当日给我说过一段话。大致意思是:强势的天子,绝对不会有强势的太子。夺嫡的局面,对我而言,其实是不利的,应当早定太子位。”
  夺嫡,就像是天子在养蛊。最后上一个雍正皇帝那样的狠角色,他怕是会死的很难看。早点定下来,才是最佳的路、棋局。
  见贾环心中早有腹案,庞泽心中放松下来,微微沉吟着,道:“子玉的意思是?”
  贾环笑一笑,坦然的告诉庞泽他的想法,道:“我得罪楚王得罪的太深了。”
  别看晋王党因他而烟消云散,但其实,他得罪楚王得罪的更狠。几次拒绝楚王通过同年周慎行的招揽,并查封楚王的大周日报,而且,政见不同。楚王身边的团体,对他不是很友好。反倒是,他从未和晋王直接打过交道。
  没有直接的见面,就还有回旋的余地。管仲还曾射过齐桓公一箭,魏征曾为太子李建成的首席谋士。当然,事情最终如何,还要看,再谋划。
  庞泽点点头,轻松的一笑,道:“子玉你有腹案就好。我就不用担心。”
  贾环笑道:“士元,接下来,是相对的平稳期。”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的等待。
  接着,两人谈了一会明年北直隶乡试的事情。这才送庞泽离开。
  午后的阳光中,庞泽坐在马车中,心中苦笑。近年来,他分心实务,对经义,愈发的看不进去。只是,仕途的敲门砖,他总得先拿到。
  在驿站边休息时,庞泽回头,眺望着东边巍峨的京师,心中感慨难言。
  有对他自己前途的感慨,亦有对这段时光的感慨。还有,对未来局面……的遐想。
第671章
冬日傍晚
  冬季里,天黑的早。下午四五点,夕阳便挂在天边。
  顺天府通判傅试穿着青色的官袍,笑眯眯的位于京城北面的顺天府府衙出来。不远处的国子监外,书生人来人往。
  一行的几名同僚纷纷告辞。
  顺天府设府尹一名,正三品。府丞一人,正四品。治中一人,正五品。通判三人,正六品。推官一人,从六品。另有经历,知事等官。傅通判的朋友圈,便是在品级差不多的中。
  “时中兄,改日定要请我们喝酒啊。”
  “一定,一定。”
  “傅兄即将大用,可别忘我们这帮老朋友才是。”
  “不会,不会。”
  傅试笑呵呵带着一个长随,往西直门走,他府上在京城西城外。心里喜滋滋的。衙门中有传言,他即将官升一级,转迁户部员外郎(从五品)。他的老师贾政,现在可是官任通政使,九卿。
  傅试回到西城外家中。老仆迎着。问了几句,到后院里。花厅中,一名二十多岁的美人,正等在厅中。身姿中等,上衣下裳。水粉色的褂子,灰色绣花裙。肌肤白皙,琼闺秀玉。
  傅试赔笑道:“妹妹特意在这里等我?”等着的正是傅试的妹妹傅秋芳。
  见哥哥的囧态,傅秋芳心里好笑,道:“哥哥将我许人,却不和我说一声。母亲那里,秦家来人,我才知道。哥哥一向眼高于顶,要将我许给豪门贵族。怎么,却是秦家?我听媒人说,他家父母双亡,就剩一个姐姐,还是出家礼佛。”
  傅试局促的搓搓手,讪笑道:“妹妹,环三爷亲自的保的媒,我如何拒绝得了?再者,你若是知道他姐姐在哪里礼佛,就明白。秦钟的姐姐在贾府的大观园中礼佛。听说,秦钟的秀才功名,是环三爷亲自定的。”
  他在顺天府中当通判。府试是顺天府考的。小道消息他还是知道。比如,贾府的贾蔷。那卷子真是惨不忍睹。
  傅秋芳眼眸闪一闪,道:“哦……”她其实,并非是来质问她哥哥。她哥哥在外头趋炎附势,但都是为了让家中过的好些。她不会埋怨哥哥。她只是了解下她未来相公的情况。似乎……不大行。
  知书达理的姑娘。
  傅试道:“妹妹,你放心。秦钟我见过。生的很俊俏。眉清目秀,粉面朱唇。人亦是聪明……”
  兄妹两人正说着话,傅老太太派小丫鬟过来,叫两人去吃晚饭。
  ……
  ……
  十一月十二日。北静王喜得贵子,宴请世交、朋友。以四王八公为首的旧武勋集团齐齐道贺。贾环跟着贾政去了一趟北静王府。期间,核心人物们,在静室中一起商量了一回。
  关于和新武勋集团争夺南安郡王空缺出来的五军都督府同知的位置。北静王、西宁郡王、贾政等人准备推还在外领兵的,都督佥事、三等伯石光珠。
  贾环虽然官位被夺,但依旧在会议中获得一席之地。
  同一时间,冬日下午的阳光,吹拂过达摩庵山坡脚下的树林。大脸宝一身棉衣,等了好一会,才等到从达摩庵中出来的秦钟:他来看秦可卿。
  “鲸卿,你可算出来。”贾宝玉上前,一把握着秦钟的手,很是激动,“这些日子可把我闷坏了。幸好,今儿你来了。走,走,我们找地方说话去。去我书房里?”
  秦钟一身浅色的文士衫,未语脸先红,道:“好。”他姐才叮嘱他,少和宝玉一起交往。
  有些事情,秦可卿知道。贾环知道,她当然就知道了。
  贾宝玉和秦钟一起说着话,顺着路,出了大观园正门,到贾宝玉设在外头的书房中。
  “快到茶来。”贾宝玉一叠声的吩咐茗烟倒茶,和秦钟一起坐在书房的茶几边,忽而,长长的叹口气,“鲸卿,多日不见,你我都是要成亲的人了。”
  几天前,贾府冬至日。王夫人和薛姨妈已经将宝玉和薛宝琴的婚事正式定下来。而秦钟和傅秋芳的婚事,已经在走程序。准备明年夏天成亲。
  说起来,当日,傅试还想将妹妹傅秋芳许配给宝玉。宝玉心中一直挂念着傅家美人,心向往之。
  秦钟也叹口气。
  大脸宝和秦钟,随意的说着话。比如院试怎么样的?又赞傅秋芳是极好的。再说,环老三近来罢官,闲的无聊,给人做媒,格调低下,也不管管他自己的事。
  宝玉反正很不满贾环。他和琴妹妹关系好归好,但他只想娶林妹妹。溺水三千,只取一瓢。
  ……
  ……
  贾环傍晚时,从北静王府回来。妻妾们都在房间中说着话。
  苏诗诗曾经是天下第一名妓,在人际交往上,很有心得、水准。宝钗端庄、贤惠。苏诗诗自是很快就融入到无忧堂中的日常生活中。
  宝钗几人正围着做着女红,说话。见贾环进来,宝钗放下手里的针线活,未语先笑,道:“倒是有个好消息要和夫君说。如意,你去书房里把请柬拿来。”
  话说一半,又藏下来,贾环就知道宝姐姐在说笑。别看他的娇妻是冷美人风范:如雪一般的大美人。但在他面前,在大观园中的姐妹们面前,顽笑都是有的。
  贾环在苏诗诗的服侍下,在落地衣镜前,换下沾了酒气的外衫,在香菱拿来的热水盆里敷脸,笑着问:“姐姐,有什么好消息?”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他当然会配合下。
  “噗嗤!”屋里的几个丫鬟们都掩嘴轻笑。
  这时,如意拿着请柬回来。贾环坐在宝钗身边的椅子上,闻着她身上的幽香,翻了翻。是林心远送来的请柬,约他十日后,去林府吃酒。以示感谢。
  宝钗微微倾斜着她娴雅、明丽的身姿,和贾环一起看着请柬内容,轻笑着道:“夫君,这是几日前,冬至时,府里办酒,林家送来的请柬。还有礼单。”
  贾环知道宝姐姐要笑他和林芝韵的事,故意道:“嗯。和锦衣卫指挥使毛鲲有关……”
  当年,林家之所以没落,除了朝廷的政局动荡外,更因为毛鲲将林家的老爷子抓到锦衣卫大牢里,催要银子。说起来,毛指挥使确实比较“奇葩”。
  从不扰小民,只抓富户要钱财。给钱就放人,很讲信誉。另外,就是听天子的命令行事:抓官员。或许是他知道他参与雍治朝前期的血腥清洗,想要求一个善终。但,最终,还是被晋王的谋主刘国忠,牵连到。
  毛指挥使在狱中,已经挂掉。
  宝钗禁不住微微一笑。明亮的杏眼,看着贾环。手指轻抚着额前秀美的刘海。一颦一动,在这个冬日的傍晚,充满着魅力。如诗如画,国色天香。
  贾环再偏头,看着苏诗诗清丽容颜,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千言万语,柔情似水。
  还有桌边收拾着毛巾、水盆的香菱,在衣柜边收着针线的晴雯,宝钗身侧站着的莺儿,还有在正面站着的如意。
  仿佛,这一切,在短短的几秒内,都静谧的如同美丽的画卷一般。妻妾们都看向他。难以言喻的情绪从心底浮起来。
  贾环情不自禁的轻握着宝钗的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2/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