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5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5/852

  至于,到底几年,贾环心中亦没有把握。
  雍治天子今年四十有六,在西苑中纵情声色,绝无可能长寿。但他到底能活多久,这谁知道?要雍治天子赐婚,他得想办法刷刷好感才行。
  杨皇后那条线,他不想走。贾府已经拒绝了蜀王派人来的试探:不同意他求娶探春。那,贾环能走的路子,大约只有从天子的钱袋子出发。走内务府,吴王这条线。
  当然,这件事不急。和皇家打交道,他太热切,反倒会引起忌惮。等二三月份,卫尚书推行银币改制时,铸币权的分包,他可以和吴王聊聊。
  贾环心中的思绪一闪而过,喝着茶,笑着道:“妹妹,诗诗,等春来时,我带你们去京城西郊踏青。香山,妙峰山,更西的灵山、百花山,俱是美景如画。”
  “嗯。”苏诗诗轻笑着点头,清丽娇软的少妇,清声道:“香山,奴家以前也去过。更西的山峰则没有。”
  黛玉精致的瓜子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她自金陵回贾府后,外出的次数,屈指可数。不似在金陵时,城内外的美景,环哥都带她去游玩过。
  黛玉坐在贾环的斜对面,明眸流波,掠过贾环的脸庞,细声道:“那还要等许久。”声若清箫,悦耳动听。
  贾环就笑,道:“更西的山林,毗邻山西。都没有开发出来,你们女眷上山不便啊。”
  随意的闲聊着。少顷,宝钗带着丫鬟们回来。众人一起到餐厅中吃饭。长方形的餐桌,铺着洁白的餐布。夜色,在明亮的玻璃之外。
  时间,缓缓的流走。
  ……
  ……
  第二天上午,阳光和熙。
  贾环的书房中,贾环正在将他闲来无事写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给宝钗、黛玉、苏诗诗看。
  他自己则是在书桌边,看着黛玉重开桃花社,与众女所填的柳絮词。香菱在一旁给贾环说,作诗时的情景。
  香菱一袭淡粉色的精美圆领长衫,衬得她肌肤白皙,身段婀娜。梳着少妇髻,眉心一点红痣,温柔标致的美人。道:“三爷,这是暮春时,云姑娘偶填的词。给我们奶奶,林姑娘看。然后,林姑娘做东,请姑娘们去填的词。”
  闻着身边香菱身上的清香,贾环微笑着点头,看着纸面上的诗词。果然是红楼原书中的那几首:有湘云的“纤手自拈来,空使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宝钗的名句,“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黛玉的感叹,“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薛宝琴的才情,“江南江北一样同,偏是离人恨重。”
  贾环翻着后面黛玉做的五美吟,笑着问香菱,“香菱,怎么不见你写的词?”
  香菱已为人妇,但此时,还是如小姑娘般,露出懊恼的神情,道:“三爷,限词牌,我填不出来。”
  贾环禁不住一笑,悄悄的握一握香菱的小手,道:“那你可得接着努力啊!”
  正说话间,书房外传来咯咯的笑声,随即,就见史湘云穿着暗红色的棉袄,出现在门口,笑语盈盈,“环哥儿,你整日里和宝姐姐一起都不够。我来了,你都不出来?”
  翠缕跟在史湘云身后,给贾环见礼,“三爷……”
  “云妹妹来了。”宝钗,黛玉都放下书稿,起身相迎。青年姐妹见面,有说不完的话。史湘云也是个爱笑闹的。一时间,书房中,由安静转为热闹。
  贾环笑着点头。
  史湘云如今,在史家,贾府两处来的很自由。本来两家隔的也不算远,都在京城内城西城。她年前回史府,春节时来拜了年。这次是过来常住。
  史湘云一手挽着香菱,一手挽着黛玉,豪爽的道:“环哥儿,我这次来住,是要将你年前那个白蛇的故事,改成戏文。先放在你们府外那戏园子里演一场,将来必定传唱天下。”
  “白蛇和雷峰塔的故事,早就在西湖流传。可不是我的。”贾环禁不住笑起来,取笑道:“云妹妹有这样的才力,我很欣慰。”
  史湘云身姿高挑,肌肤雪白,漆黑明亮的美眸嗔贾环一眼,笑道:“我才没那么傻。白放着宝姐姐、林姐姐她们不用。”
  宝钗娴雅的一笑,道:“合着我们成东西了。”接下来,就换成了金钗们间的斗嘴模式。
  接触过剧本的人都知道,小说和剧本,是两种表现模式。而话剧,比如,雷雨,茶馆,这些不朽的名篇,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文字形式,一样和小说叙述的方式不同。
  所以,贾环虽说是将《新白娘子传奇》这个故事,大致说笑着给众女听过,但要改编成可以唱的戏文,需要很大的工作量。看看牡丹亭、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就知道。
  不说,字字玑珠,至少是达到了让人读完,口齿留香的境界。宝钗,黛玉,湘云,商量着,便决定将桃花社的众人都拉进来。贾环要挂个名,宝玉亦进来帮忙。
  说得高兴,宝钗走到贾环身边,拿起纸笔,当场写帖子,请探春,薛宝琴、邢岫烟、李纨等人过来。
  当然,这些戏文,属于才子佳人小说的范畴。所以,要挂贾环的名字。闺阁女儿们文字娱情,不必张扬。
  到中午时,一起吃过午饭,贾环的书房中,就已经会齐众人:钗、黛、云、探、迎、惜、纨、琴、烟、纹、绮。
  满屋子的美人,笑声。贾环坐在书桌后,看着众美人。倒是让他想起那年,金钗们帮他抄录讲义的时光。只是,这一次,要做的是戏曲改编。
  贾环微微一笑,众金钗们的才情啊……!这还是练手。日后,桃花扇,说不定可以以这种方式面世。
  这边说的热闹,一个小丫鬟来报,“三爷,老爷叫你出去。”
  贾环对众女摆摆手,“我出去一趟,就回来。”示意她们继续讨论,起身出来,问道:“说了什么事情吗?”
  小丫鬟道:“好像是要问三爷关于元妃省亲的准备。”
  贾环点点头,出门往荣国府而去。
第674章
雍治十六年的省亲
  贾环从无忧堂出来,向南横穿荣国府北街,进到荣国府中。从望月居外直走,过东跨院、荣禧堂。
  走在贾府中路宽敞的甬道上。这里是贾府正中的区域。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喜庆的鞭炮味道。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节,在贾府中,便是在热闹、欢庆中,一天天的走过。
  贾环感慨的一笑。
  距离十月底的武英殿议事,已经过去两个月。他在京中送别了一位又一位的同僚,朋友,师长,彻底的赋闲在家中。雍治十六年的春天要来了。
  其实,仕途之事,有政老爹顶在通政使的位置上,贾府的局面,是稳固的。贾环心中并不着急。可以,静待雍治朝后期,逐渐的走向结束。
  当然,他得罪楚王得罪的有点深,最好是能帮晋王早点把太子的位置定下来。让强势的雍治天子,好好调教下他自己的儿子,磨一磨晋王的脾气、性情。这样,新皇登基后,贾府的日子才会好过,不会被莫名其妙的清算。
  当前的局面,夺嫡白热化的棋,才刚刚开始下。他需要做的,是旁观,等待时机。
  而在这些事情之前,他需要考虑的是刷刷雍治天子的好感,让其为他和林妹妹赐婚。岂能令如花美眷,在幽闺自怜?银币改革之事,他需要上心。
  还有,纳韵儿、薇薇的事,在年后都要一一解决掉。
  年前他还写信去江南,请薇薇考虑随山长一起来京。山长就任左都御史,年后就回自金陵北上。当然,若薇薇不来,他则将亲自前往江南接她来京。
  ……
  ……
  贾环心中思考、推敲着自己短期、中期、长期的计划,过向南大厅、仪门,到贾府前院区域,贾政的外书房中。
  外书房小院里,一排的小厮等候着,见贾环过来,正三三两两,小声笑谈的小厮们忙向行礼,“小的们见过三爷。”
  贾环一眼扫过去,贾政的长随顺儿;贾琏的小厮兴儿、隆儿、昭儿都在。贾环笑着点点头,进了政老爹的书房。
  政老爹的长随李十儿,欺上瞒下。在福建时,被白师爷用计除掉。现在,政老爹的长随换了一个忠厚老实的青年。
  外书房中,香炉内焚烧着檀香。贾政正喝着茶,坐在精美的乌木书案后,和贾琏说话。几名清客陪着。
  贾环进来,众人寒暄几句。清客们便告辞出来。将书房留给贾政等人说话。
  贾政抿一口茶,问道:“环哥儿,叫你过来,是问问你元妃省亲的事情准备的如何?”
  政老爹一贯是甩手掌柜,但元春已经省亲过一次。当日,阖府上下忙的鸡飞狗跳,哪里有如今这么清闲?都已经正月十一。宫中已经批复:正月十五省亲。
  贾环站在厅中,从容的道:“父亲,如今府里虽说恢复了些元气,有些铺子,公中帐上暂时有个几千两银子。但以如今的政治形势,实在不好铺张。”
  贾琏一阵无语。
  看环兄弟这话说的多漂亮。其实,就是能省则省。雍治十三年正月省亲,除去大观园中的用度,一晚上,府中就亏损近五千两银子。如今环兄弟当家,以他“朴实”的风格,怎肯在这上头邀买名声、面子。
  贾政微微沉吟,叹口气,道:“恐怕委屈了你大姐姐!”
  如今的政治形势,贾贵妃在宫中失宠。若是省亲搞得声势浩大,不大好。但若是冷冷清清,岂不是又寒了贾贵妃的心?难道,贾府不愿意她回来?
  贾环拱手一礼,劝道:“父亲,府中迎接大姐姐,贵在亲情,不在排场。外人若是因我贾府冷冷清清,不搞排场而讥笑,这有什么可在乎的?个中情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贾政想一想,点点头,道:“你安排吧。”
  贾环领命,又道:“父亲,如今京中大小报纸逐渐兴起。儿子打算以府中的名义,创办一份报纸。提前和父亲说一声。”
  楚王的大周日报,朝争结束,现在自是已经解禁。据闻,得到晋商的注资,日销售额已经达到1.5万份。堪称大报。
  舆论阵地,它就在那里。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方宗师即将修书完成。魏翰林是常务的副总裁,势必会加官。而大学士华墨执政,也必然会换真理报主编的人选。贾环不得不未雨绸缪,办一份报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5/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