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6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2/852

  ……
  ……
  一个细小的插曲,并不影响雍治天子此时良好的心情。目光落在御座前。
  御座前一米开外,以陈列的形式,正摆着各种奇珍异玩。铃铛满目。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玉台上,托着的一只象牙材质的西洋船!在烛光下,莹莹如润。
  雍治天子露出笑容,满意的点点头。京城日报曾详细的报道过这艘船,价值9万6千银元。工艺难度在于打磨象牙。现在看起来,船体晶莹,果然是精湛的艺术品。
  他虽然深居在西苑,但对外界的消息并不闭塞。除却奏章,锦衣卫的消息,真理报、大周日报、京城日报这三份报纸,也是常看的。京城日报前些时间刊登了一部武侠小说:笑傲江湖,颇为吸引人,打发时间正好。
  晋王留意到天子的目光,心里松口气,笑起来。他的策略初步有效。
  同时,在晋王身后,楚王嘴角亦露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贵重吧,越贵越好!
  这时,杨皇后,贾贵妃,独孤贵人等女眷依次上前祝寿,再退回到班次中。各妃嫔的祝寿之词,无须赘述。无非是:祝陛下万寿无疆之类的话语。
  接着,便是皇子们依次上前祝寿。含元殿中,气氛在某个瞬间,变得有些微妙。整场家宴,皇子们与天子奏对,说话的机会,就在此时。这是整场酒宴的关键时刻!
  晋王第一个上前,一身红色的亲王服,向天子跪拜,高声道:“儿臣祝父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雍治天子看看跪在御座前的嫡次子,微微点点头,“嗯。”伸手示意,让晋王起来,问道:“皇儿近日都在读什么书?”象牙西洋船令他颇为满意。
  含元殿中,气氛顿时略显尴尬。因为,一年前,天子令晋、楚两王在家读书、思过。但是,事到如今,禁令松弛。两人都在京中露面、活动!
  晋王微愣,急中生智,道:“儿臣在家中读的孝经。心有所感:父皇治国劳累了这么些年,如今在西苑休养。只是西苑却是许久未曾修缮。儿臣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为父皇在西苑中建了一座玻璃屋,恭贺父皇圣寿!”
  “哦……”
  含元殿中,顿时响起一阵哗然声。不仅仅是皇子,连天子的妃嫔们都目露惊奇之色。
  众所周知,玻璃很贵重。特别是澄净的玻璃。一面整块的玻璃,价值千两白银。而将玻璃制作成屋子,会是花费多少?怕不下于几十万两白银吧?这就是几百万银元!啧啧。令人赞叹。
  含元殿,皇子方阵中,楚王一系的几个皇子,都是焦急的看向楚王。晋王这……要拿头彩啊!早前听说晋王的寿礼是送一艘象牙西洋船,没想到晋王还留了一手!
  楚王亦微微一愣,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变故。心中,定了定神。
  雍治天子颇为诧异,笑着道:“哦?”看向身边的太监总管许彦。
  许彦忙跪下,小声道:“陛下,晋王殿下一片孝心。在御花园东给要陛下修缮了一间玻璃屋。要给陛下一个惊喜。奴才没有给陛下提及,请陛下恕罪。”
  雍治天子愉快的笑起来,道:“你这个老奴……!你起来,这何罪之有?”说着,目光看向下面的吴王,道:“这事,皇弟亦有份参与吧?”
  吴王亦是笑着请罪,道:“晋王殿下欲行孝道,臣弟不敢阻拦。未曾奏明。请陛下恕罪。”没有吴王的遮掩,晋王怎么可能搞出个“惊喜”来?
  雍治天子心中敞开,站起来,抬手示意,笑道:“你起来。这有什么罪?”目光落在晋王身上,温声道:“湃儿你费心了。”
  晋王心头一松,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有天子这句话,他把半个身家都丢进去,值了!谦逊的道:“父皇为国事操劳,受累。儿臣略尽绵薄之力,以尽孝道,不敢当父皇的称赞!”
  雍治天子满意的点头。
  一时间,含元殿中,颇有些父慈子孝的氛围!而这并不是普通人家的父子。天家父子,在太子还没确定的时候,这种氛围,实在是令人遐想,或者让一些人恐惧。谁都看得出来看,晋王刷分成功。
  这时,楚王主动的走到御座前。他无法再等下去,朗声道:“父皇,儿臣祝父皇圣体永安,吉祥安康,愿世清平,国运昌盛。儿臣手中无余财,唯有亲笔抄录的一卷《道德经》,为父皇贺!”
  楚王,话中有话。含元殿中,良好的氛围被打破。
  雍治天子眼神锐利的盯着楚王,一言不发!雍治天子虽然看着日渐衰老,但是,他依旧是执掌天下权柄十六载的帝王!虎老雄威在。天子之怒,很骇人的!
  殿中微微的哗然声,迅速的消失。气氛渐渐的变的凝重。
  本来,楚王含沙射影的攻讦晋王,很多事不关已的妃嫔、皇子、公主、驸马都有些兴奋,准备交头接耳。看热闹,不嫌事大。现在晋、楚之争,简直都快成了皇族聚会的必备节目。没想到楚王敢在天子面前开炮啊!但,雍治天子微微阴沉的脸色,将众人的各种心思都给压下去。
  晋王宁湃低着头,没有辩解,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他这位八弟太心急了。而心急吃不热豆腐。真以为天子已经老的昏庸了吗?这样挑起争斗的做法,只会徒增令天子的反感而已!
第705章
圣寿节(四)
  荆园,楚王的书房中。
  灯火通明。楚王的幕僚正在商量,判断着局面。西苑中的消息正在如同流水般的送来。当然,略微有些延时。
  房间中,一名幕僚终于忍不住道:“韩先生,让楚王这样做,真的行吗?这不是会令天子反感吗?”
  这句话,让其余六七人的目光全部落在坐在书橱边喝茶的韩谨的国字脸上。包括他的心腹,罗子车。
  韩谨扫众人一眼,缓缓的道:“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山里的两个猎户进山打猎突遇一头黑熊。黑瞎子的厉害,想必各位都知道。这两个猎户只能逃跑。那么,如何才能跳出生天?”
  韩谨略微顿一顿,环视众人,但他并不需要众人回答,直接给出答案,“答案是,你并不需要跑的飞快,而只需要跑的比你的同伴快!诸位明白我的意思嘛?”
  楚王招募的幕僚,智商肯定都是在线的。不然,不可能混到荆园中楚王的书房里来。只是和顶级的谋士还有差距。而韩秀才的潜台词,他们一听就懂,随即恍然。
  通俗点说就是:比烂!
  楚王并不需要在天子面前表现的多么优秀,他只需要比晋王优秀就好好!
  所以说,同样是减分,只要晋王减的更多,楚王就可以达到目的。
  韩谨的这种思路,很精彩!
  ……
  ……
  含元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楚王身上。
  楚王宁瀚,时年22岁,穿着绯红色的亲王常服,身姿修长,文质彬彬。
  这时,因被众人目光汇聚,反而内心中有一种大场面的兴奋感。从容的行礼,道:“父皇,儿臣听闻,蜀中茶叶的收购价,今年比往年低了三成。四哥榨压蜀中茶农,所得的利益,用来讨好父皇。只怕民间早就物议沸腾。四哥得实利,挨骂的是父皇。坏的是父皇的名声。将来青史如何落笔?”
  “嚯……”
  楚王抛出一个猛料,让含元殿中的皇族们大吃一惊。惊讶的难以抑制。
  蜀地的茶叶,京中都知道,是晋王的门客在经营。垄断了沿海对外的茶叶贸易。这一点,贾环早在武英殿上曝光过。锦衣卫去蜀中查过,确实属实。
  御座上的雍治天子脸色再阴沉了三分。
  晋王有点懵逼。茶叶收购价格的高低,他堂堂亲王,怎么会管?怎么知道具体的情况?
  晋王不可能任由局势发展,辩解道:“父皇,断无此事。若有,亦是下面人背着我乱为。儿臣愿补足差额,消除对父皇的影响。”
  楚王哂笑着对身边的晋王道:“四哥不要忙着推脱。”又对天子作揖行礼,道:“父皇派人一查便知。儿臣若所有虚构,甘愿受罚。”他说这句话是很有底气的。蜀中茶叶收购价被压低的事情,本来就是韩谨派童秀才去做的。原始资本,便是高之令提供的50万两白银。而同时,四川右布政使施世俊已经上了密折。这是一连串的布局。然而,天子不知道为何没有提前知道。
  (雍治天子还是比较“忙”的,密折在御书房中,还没有来得及看。)
  “哼!”
  雍治天子冷着脸,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起身就要往含元殿后走去。显然是今日良好的心情被破坏,极为不满。
  满殿人物,面面相觑。很多时候,往往不是天子怒骂,就代表他很愤怒。而这种将愤怒压在心底的情况,其实更令人感到害怕、不安。
  楚王心中微微一笑!他成功的将晋王之前刷的分给减掉!天子更恼怒他多一些,还是恼怒晋王多一些呢?
  ……
  ……
  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从杨皇后身旁响起,童声清脆,“父皇,父皇,你怎么就要走了?儿臣还没有给你祝寿呢?”
  说话的是杨皇子。天子最小的嫡子。杨皇子年纪尚小,跟在杨皇后身边。而不是站在皇子方阵中的第三位!
  两岁多的孩子,还差几个月满三岁。说话如此流畅,带着自己的逻辑。就算有大人教过,但,这很明显的早慧。颇有神童之姿。
  雍治天子停下脚步,转过身,居高临下的看着自己的幼子,想着下午在永寿宫中抱着幼子逗弄,脸上禁不住露出笑容,心里的气,消了少许。
  雍治天子道:“皇儿打算怎么给我祝寿?”
  杨皇子长的粉雕玉琢,穿着合身的国公服饰,在杨皇后身边,小大人般的作揖,大声道:“儿臣祝父皇圣体康泰,万岁无疆。等儿臣长大了,要好好孝顺父皇和母后。”
  雍治天子仰头大笑,“哈哈!说的好。”对太监总管许彦道:“将太上皇留给朕的那柄玉如意拿来,赏给雍国公!”
  殿中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晋王、楚王两人更是眼中冒着热络的光芒。那柄玉如意据闻是太祖时传下来的。象征意义,非同小可。是帝王对皇子的认可!
  换言之,今天晋王和楚王白忙活了,让杨皇子得了头彩!两岁多的杨皇子啊!
  杨皇后适时的笑盈盈的摸摸自己儿子的头,教道:“皇儿还不快谢你父皇?”
  杨皇子毕竟才两岁多的小孩。他话说完了,面对雍治天子的赏赐就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时得到母亲的教导,跟着道:“谢父皇!”
  雍治天子重新回到殿中,吩咐开酒宴。含元殿中,气氛慢慢的热闹起来。开酒宴后,雍治天子抱着杨皇子,笑一笑,问道:“这些话是谁交给皇儿的?”
  说着话,目光看向身边的杨皇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2/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