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6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3/852

  当时,石玉华因薇薇的事,似对他很有怨气。至于,她现在怎么想的,他没有关注。也没有关注的必要。
  石玉华道:“三爷,我想请你帮我收集一些关于声乐方面的古籍、书籍。”
  这个请求,让贾环略感诧异,看向林千薇,用眼神询问。
  林千薇一身水蓝色的裙子,盘着少妇发髻。气质高贵、雅致。站在小亭中,身姿高挑,风情明丽。
  她知道贾环近来心中有事,轻声解释道:“贾郎,玉华觉得继续在京中为达官贵人们表演,技艺无法进步。所以意欲收罗典籍,提升唱曲的水平。我是建议她匿名去满庭芳唱曲磨砺一段时间。正好现在也听一听贾郎你的意见。”
  她的弟子,良才美玉。歌唱造诣,已经达到一个极高的水准。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走出自己的路。不负她四年多的教导。然而,现在,她虽说比玉华唱的还要胜一筹,但却无法继续教玉华了。
  嚯!
  贾环惊讶的看了石玉华一眼。这是他在周朝遇到的,第一个追求艺术的人。
  这年头的价值取向,和二十一世纪是不同的。男子追求做官、仕途、权力、光宗耀祖。诗词、文章,这个真不是追求出来的。而是附属产物。
  就像文学评论里面说的,李白、杜甫要是官运亨通,大概盛唐诗歌的篇章就要失色。
  石玉华微微抬头,妩媚的翦水双瞳,和贾环对视,目光坚定,道:“请三爷帮我。”
  贾环沉吟几秒,点点头,道:“行吧。我给你写三封信。”叫薇薇的大丫鬟晴儿送来纸笔,在花园小亭中摆开的小案上,悬腕提笔。随后,飘逸的柳体楷书,在书笺上呈现。
  他要写三封信。一封书信给叶先生,一封便签给张四水,一封书签给京城日报总编,刘国山。
  君子六艺,其中就有声乐。闻道书院的藏书馆中,有大量的典籍。其中就有声乐的书籍。贾府族学中同样有一定量的藏书。石玉华可以去借阅。
  江南最大的报纸,金陵简报上,原来有苏诗诗、林千薇带起来的声乐专栏版面,上面有乐理知识。而京城中的声乐名家众多,可在贾府的京城日报悬赏问答。
  贾环一边写着书信,在一旁帮贾环磨墨的林千薇,嘴角的笑意慢慢的绽放,神情温柔。细声给贾环说着唱曲的事情:她很难再教石玉华的原因。
  石玉华站在林千薇身边,的俏脸上露出喜色。其实,她今天被拒绝的可能性很小。毕竟,她师父和贾环的感情很深厚。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容易,渠道这么多。
  贾环身姿挺拔,站在小案边,落笔不停,听着薇薇悦耳的声音,即便心中有大事压在心口,脸上还是很自然的流露出微微的笑容,道:“薇薇,听你这么说,说到底,石玉华在唱曲上的天赋、才情还是不如你啊!”
  贾环对石玉华追求唱曲技艺,持赞成态度。他的价值观,当然不会如古人,认为天下所有的女子,都要约束在相夫教子、三从四德的框架中。
  做人,要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可做可不做的好事,要做。可做可不做的坏事,不要做。正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严嵩就是坏事做多了,犯了众怒。
  所以,他愿意帮石玉华。并不独独是薇薇说情的因素。而贾环做事情,自当是逻辑清晰,面面俱到。不会是很低端、简单的在市面上购买书籍。
  林千薇如同宝石般的美眸,注目着贾环,娇嗔道:“贾郎哪有你这样打击人的?”伸手轻轻的抚着弟子披肩的秀发,道:“青出蓝而胜于蓝。以玉华的努力,超过我只是时间问题。”
  薇薇的身高175,名模一般的身材,明丽的容颜。而石玉华约168左右。薇薇这个抚发的动作,很自然、流畅。
  有她和苏诗诗一起教导玉华,天下第一名妓,绝代名伶,这种称号,落在玉华头上很正常:歌舞双绝!
  林千薇说着,美眸看着贾环,轻柔地笑道:“不过,我比玉华强的地方在于,我的眼光好!”
  贾环放下毛笔,给薇薇说的轻笑。这狗粮撒得!
  薇薇是看着他的眼睛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她选择他,便是终身幸福。眼光好。这就是薇薇。她的感情,炽烈而真诚。性情直率。若是,宝姐姐,绝不会在小姑娘面前秀。
  石玉华眼睫毛噗嗤一闪,心里好笑,她知道她师父的性子,螓首轻点,赞同道:“嗯。贾探花的诗也写的好。”
  她雍治十六年夏来京城时,真有为师父复仇的想法。而此时,已经一年过去。公卿兑现旧盟。又为其表妹写出一首凄美的浣溪沙。她对贾环的看法已然改变。
  否则,以她的骄傲,今天绝不会亲手给贾环奉茶。可以说他多情,不能说他无情!没有投入真挚的感情,绝写不出那样绝美的词作的!
  贾环看石玉华一眼,微微一笑,道:“你们两个文青啊!”薇薇是文青。喜欢诗词,但写不出来。而且,引用时常常词不达意。而她的弟子,石玉华,非主流的去追求艺术境界,同样如此。
  微微沉吟,再道:“比如江南与北地不同。陕北的信天游与福建民歌不同。中原与西域、塞外胡曲不同。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玉华你收罗书籍,还要在舞台上,去芜存菁。要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石玉华对他而言是个路人甲。但给漂亮的路人甲夸赞,还是令他心情不错。
  石玉华敛裙行礼,清声道:“谢三爷提醒。”心中一动。她对于京中的生活,已经感到厌倦。或许,她应该游历天下,追求唱曲的极境: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
  正说着话,苏诗诗一袭白裙,带着丫鬟,从花园外进来,婷婷袅袅。身姿蹁跹。她的舞蹈功底非常好。当世第一人。笑吟吟的道:“相公,前头芸二爷有急事找你。后头,姐姐派我来催你们去潇湘馆赴宴。”
  贾环温和的一笑。
  二月十二,花神节,黛玉的生日。林妹妹年满十五,即将十六岁。他的时间不多了。
  ……
  ……
  时间往回到几天。
  二月初的雨夜,京中名士胡梦阳到荆园骂韩谨,意图促使韩谨不要在大周日报上,再黑贾环和其表妹的感情。
  对于文士而言,有那首精品词表明心声,有纪侍郎的话,再骂,就是一种亵渎。很下作。
  北湖湖畔的小院中,窗外雨声滴滴。
  韩谨黑着脸,看着五十多岁的胡梦阳,耐着性子解释道:“空同先生,我攻击贾环,并非为一己之私。而是,京中的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不得不为之……”
  圣寿节后,夺嫡之局,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晋王由亲王爵被贬为郡王爵。这对楚王而言,是绝对的利好。而他,肯定不会留机会给尹言。必须要快!
  所以,近一两年,他要运作楚王入主东宫。
  然而,楚王党中,很多人没有看明白形势。在当前优势局的情况下,该怎么做?楚王入主东宫最大的障碍,已经不是晋王,而是贾环。贾环不会看着楚王为太子,必定会搞破坏。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绝无可能成功。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是无法对贾环退让,必须得干的时候了!
  所以,他借势,在舆论中狂黑贾环。打击贾环的声望。
  “空同先生,贾环是楚王进入东宫最大的障碍。以他的权谋水准,肯定能将他的声望变现。所以,要打击他的声望。现在士林中,不就认为他品德不行吗?”
  胡梦阳哂笑一声,“韩子恒,你当我是三岁小儿吗?告辞!老夫羞与你为伍!”怒气冲冲的,拂袖而去。
  春天的雨夜,不紧不慢的落在湖面上。
  韩谨心里的火气却是一下子没压住,将桌上的茶盏扫到地上,骂道:“王八蛋!装什么文人清高?”
  猪队友啊!
  有些人,在劣势时,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在占据优势时,反而不知道怎么将优势转变为胜势。何其的可悲!
  韩谨极其郁闷的坐在客厅中。很久以后,一名美妾小心翼翼的进来,收拾残局,“老爷……”
  韩谨摆摆手,“去外头传话,明日叫宁浮来见我。”
  宁浮是已故的顺亲王宁棕的孙子。爵位被削成三等辅国将军(正二品)。顺亲王府,早是树倒猢狲散,家道艰难。宁浮天天在永昌公主西城外的府邸中鬼混。他现在是永昌公主面前最得宠的面首之一。
第717章
一触即发
  二月初,初春之时。城外风光莺语乱,河堤烟波春拍岸。
  雍治十七年春,时年26岁的永昌公主在周帝国的京城,继续着她富贵奢华,放荡不羁的人生。
  作为帝国皇帝最小的妹妹,正受宠的公主,她府上有着数种高利润的产业:粮食、药材、煤炭等;又有着大片的皇庄,每年产出近百万银元,供她开销。
  傍晚的夕阳中,八匹骏马拉着的华丽、宽敞的马车疾驰前往西城外的府邸。
  永昌公主下午刚带着男宠宁浮在东城外观看了一场激烈的马球比赛。正在返回府邸途中。只是,马车中的声音,有点不大对头。男女的喘息之声混合着。
  云销雨霁。
  马车中,永昌公主不着片缕,舒服的倚靠在塌椅上,纤美的手指,拈着一颗葡萄,送在嘴中。漂亮的樱桃口,小巧鲜艳,唇形很美。微一用力,汁水流溢。
  她对这种招摇过闹市的环境,很兴奋。雪白浑圆修长的右腿伸出,惬意的踢了踢塌椅前刚卖完力气的宁浮,道:“说吧,什么事情要和我说?”
  宁浮19岁,浓眉大眼,很帅气的青年。不过,脸色有点苍白。明显某些事情过度。此时,光着身子,跪在永昌公主的脚下,贪婪的看了一眼永昌公主白皙、凸凹有致的身体。讨好的一笑,道:“公主殿下,楚王想要通过你的渠道,送一名美人到西苑中,让我来问问你的意见。”
  永昌公主冷哼一声,“我那位侄儿,向来对我不大感冒。这会倒是想起我来。没门!”说着,笑吟吟的看着宁浮,道:“说说,楚王给你了多少银子?”
  话说,她带着一名年轻的勋贵在马球场中招摇,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京中贵妇。
  宁浮实话说道:“殿下,楚王哪里会见我?我爷爷当日和晋王交好。他还记着的呢。是韩先生和我谈的。三千两。他说有几句话,要我转给公主殿下。”
  韩秀才的大名。永昌公主到这个层次,自然听过。知道他是楚王的谋主。智谋之士。跟着她多年的中年侍女端上茶,她喝口茶,道:“哦,先说说看。”
  宁浮深吸一口气,想着昨天韩谨的话,道:“韩先生一共说两句话。第一,天子之后,公主殿下如何立足于京城?第二,楚王殿下必有厚报。”
  永昌公主咯咯娇笑,花枝乱颤,“咯咯,韩秀才以为楚王必定是东宫太子啊!当我傻呢!大周日报上,天天在骂贾环。不是要动手了吧?我可不想卷进去。上次商贵人的事,把我吓的!要不是驸马出面,贾环能善罢甘休?”
  雍治十五年的武英殿大剧,贾环横扫晋王党。顺亲王、锦衣卫指挥使毛鲲人头落地。商贵人死于冷宫。南安郡王夺爵。南安太妃抑郁而死。着实把永昌公主吓的不轻。
  宁浮劝道:“公主如果这样想,就错了。贾环这个人,恩怨分明,睚眦必报。你推荐商贵人入宫,他若是心中记恨着,公主必遭报复。驸马没有那个脸面劝阻他的。想想贾皇子对贾府的重要程度!他若是不记恨,公主再推荐一人入西苑又如何?而且,楚王进献美人,只是为讨天子欢心,断无他意。韩先生说,这一点,公主可以放心。回头,人送到公主这里,公主可以和她聊一聊。”
  永昌公主想了想,娇媚的一笑,俯身勾勾手,“浮哥儿,你可以啊。总算有点男人的样子。快来。”
  宁浮顿时眉开眼笑。后面的话,还是韩谨教他的。这种揣摩人心的话,他哪里行?果然博得公主欢心。哈哈!如韩谨所说,永昌公主身边不缺男人,而是缺有智商的男人。那个捕快,以后就等着喝他的洗脚水去吧!哈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3/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