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6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9/852

  而黛玉,在听到“赐婚”二字后,脑子就“嗡”了一下,一片空白。喜悦从心底如泉涌出。根本就听不到旁人在说什么。而后,两行清泪流下来!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终日望君君不至,忽而闻鹊喜!
  ……
  ……
  暮色渐渐的沉下去,贾府中灯火点起。府中的气氛亦被圣旨所打破。
  贾环在荣国府中接了圣旨,被贾政叫到梦坡斋训斥了几句,便告辞。他无心和政老爹扯淡。径直去找林妹妹。
  相比于贾府其他各处略显收敛,潇湘馆中,一片沸腾。黛玉的丫鬟紫鹃,袭人,雪雁,沫儿,一个个喜气洋洋。住在潇湘馆中的湘云,丫鬟翠缕,亦是为黛玉感到高兴。
  湘云心中的苦闷,被黛玉的喜事所冲淡少许,笑道:“林姐姐昔日咏白海棠,诗曰: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不知今日,秋闺怨女还怨不怨呢?”
  黛玉被说的破涕为笑,没好气瞪等湘云一眼。正要和湘云斗嘴时,外头丫鬟们欣喜的道:“三爷,你来啦?”就见贾环穿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衫步履轻快的走进来。
  黛玉脸生红晕,喊道:“环哥……”千言万语,突然间说不出。全部堵在喉咙里!
  往事种种,浮上心头。自雍治十一年父亲去世,她跟着环哥在金陵养病,到裴姨娘的死于刺杀,环哥外出复仇。她将一缕情思系在他身上。怎么能忘记他在运河船上的承诺?
  看着他和宝姐姐成亲,她心中如何不苦?读着为她写的诗,她又如何不动情?一起经历着去年天子拒绝赐婚的挫折,一起品味着惆怅,凄苦。
  接着是报纸的抨击,二姐姐,四妹妹的出嫁,她心有所思……
  这一路走来,终于在今日,在此时,事如人愿!她将成为他的妻子。嫁给他。
  “妹妹……”贾环轻轻的抿一抿嘴。颦儿容貌世应稀。他满心的欢喜,在见到林妹妹之后,注目着她绝美的容颜,秋水般的明眸,便有千万种愧疚,涌上心头。他对她不起。
  湘云噗嗤一笑,和丫鬟们悄然的退出去。
  黛玉的眼泪禁不住又流下来,喜极而泣。
  贾环轻轻的拥着黛玉,轻捋着她耳边的发丝,温声道:“妹妹,不哭。”
  千言万语的喜悦,终究不敌这平淡的几句话语。不敌这简单的相拥,感受彼此的温度,一起感受着时光流走。
  夜色渐深。星月流辉,泄落在潇湘馆中的芭蕉、梨树上。黛玉在贾环的怀中睡去。满船清梦压星河。
  ……
  ……
  宁荣两府众人对贾环和黛玉恭喜。以及那些细微而微妙的情绪,都不必过多的去描述。欢喜,依旧是贾府中主格调。金钗们在初十上午齐聚潇湘馆。
  七月初九赐婚的圣旨下来。随后几天便确定。贾环和黛玉的婚事,定在两个月后(闰七月),八月初二!
第761章
归去。
  炎炎酷暑退却,清晨起来时,台阶上有清露。初秋,像轻风吹过大观园中树林,河流,池塘。精美的园林中,秋景瑰丽。
  怡红院中,秋意浓浓。庭院中点缀着些山石,种着芭蕉,海棠。两只仙鹤在剔翎。
  房间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各种花式,皆是名手雕镂。里头,拔步床上,宝玉趴在床上大哭,哭天抢地,叫道:“林妹妹……”
  宝玉的一干丫鬟们:金钏儿,媚人,茜雪,麝月,秋纹,柳五儿等围着拔步床,都不知道如何去劝。
  更无人敢去告之老爷、太太。
  金钏儿看着锦被上的青年,心中无奈,亦诡异的浮起些轻视的情绪。若是她,定然是要大闹上一场的,叫林姑娘知道,方才不负这番心意。而宝二爷根本不敢惹环三爷。
  大脸宝,就如同原著中,面对问题时,表现的非常的无力!
  宝玉在床上哭的声嘶力竭。然而,圣旨无法违抗,他的感情只能埋葬。心中,逐渐的有礼佛之意。
  ……
  ……
  七月底,城南十里长亭。晓来谁染霜林醉?
  长亭内外,停满了送行的马车。其中不乏八架的豪华马车。地位类似于后世的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等跑车。
  京中权贵,文士,名妓,约一百多人汇聚在此,在今日为国朝绝代名伶玉华大家送行。
  石玉华一袭鹅黄的长裙,在古亭中与众人辞行。亭亭玉立。俏丽的少女。然而,她嘴角带着慵懒的微笑,又有一双妩媚的翦水双瞳,如梦中走来的美人。魅力无可匹敌。
  她已经学习了几个月的音乐理论知识。这时,准备离京,前往西域游历,追求她的唱曲之路。
  “玉华,此去西域路途遥远,关山阻隔。祝你一路顺风。我等在京城等待玉华大家艺成归来。”
  主持此次送行的是京中的名士胡梦阳。不过作为楚王党,他身上的国子监司业官职已经丢掉。
  石玉华展颜一笑,眉目如昼,道:“谢空同先生吉言。玉华省得。”举杯饮酒,步出长亭。
  亭内外送行的权贵子弟、文士们、名妓,纷纷送上祝福语:“玉华大家一路平安,万事顺利!”
  石玉华美眸掠过众人,很得体的点头回应着。作为京中最炙手可热的名伶,她应对这种热闹的大场面,得心应手。稍后,走到聚拢众人外的一辆华美的棕色马车前,盈盈下拜,脆声道:“师父,苏前辈,三爷,玉华就此别过!”一语说毕,清泪双行。
  昨日在贾府时,她已经和师父告别。不想,她们今日又来相送。此中情意……她心受之。她心中同样充满了别离、伤感的情绪!但她想要超越她的极限!
  她是那样的热爱唱曲啊!而师父婚后感情美满、生活惬意,她亦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众人这才恍然发现,原来贾环来了。那么,贾环其实更有资格主持这次送行!名士与名妓,倾城两相欢。空同先生在诗词、声望上,终究差贾探花一筹。
  车窗帘掀起,露出林千薇那明丽至极的容颜。她亦是十分不舍,依依叮嘱道:“玉华,出门在外,保重自己,事小心。若有困难,写信到京中来。”
  这个得意弟子,她在金陵教了4年,寄托了她全部的心血。而在京城中,她和苏诗诗两人,一起教授了她歌舞。今日终于到了分别之时。不知此去,何年何月能再见面?
  总是离人泪!
  “嗯。”石玉华含泪答应,走到官道旁等候的青色帷幕马车前,回首登车,顺着官道迤逦前行。少顷,歌声飘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在场的众人,无不动容。目送着官道上的马车远去。在这天籁般的声音中,感受着离别的情绪。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宽敞,奢华的马车中,贾环安抚着依靠在他肩头的林千薇、苏诗诗两个大美人的情绪,轻轻的一叹,道:“薇薇,诗诗,你们别担心!玉华很了不起!”
  根据朝廷的奏章,真理报上的消息,西域近来局势并不平静。他在贾府的护卫队中,派了四人护送着石玉华。同时,石玉华身上还有一封贾政给西域总兵官,左都督牛继宗的亲笔信。
  城南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
  四匹骏马拉着的马车在官道上匀速前行。马蹄踏踏的敲击着黄土地面。
  这时,马车传来轰隆的马蹄声。少顷,听到爽朗的笑声,“贾兄弟可在车中?”
  贾环让胡小四停下马车,走下马车和冯紫英相见。冯紫英身边是陈也俊,韩奇。
  冯紫英笑道:“没想到贾兄弟今日会来送玉华大家。要不要找个地方吃几杯酒?”又很豪爽的对马车车厢拱拱手,道:“在下向两位弟妹借贾兄弟一行。”
  马车中是天下闻名的两位美人:苏诗诗,林千薇。刚才石大家已经点名。
  贾环笑着同意下来,令胡小四先送林千薇,苏诗诗回府。换了马,与冯紫英几人纵马前行。到城南的一处酒肆饮酒。酒肆在南城外的一处街巷中。
  三间开两层楼高的酒肆门外柳树上,系着名马。酒肆中,呼朋唤友声不绝。显然生意极好。
  冯紫英对这里很熟,吩咐迎上来的小二,“好生照料爷们的马儿。”丢了一两银子给小二,带着众人往里面走,对贾环介绍道:“这家湘味楼的厨师,炒的一手好野味。山鸡、兔子,袍子,都是拿手菜。辣的过瘾!”
  贾环微笑着点点头,“那倒要好好尝尝。”他亦是好美食的人。只是,并无多少时间在京中寻觅。都是家中聘请名厨整治酒菜。
  四人在二楼要了间临窗的雅座,整治了酒菜,边吃边聊。以石玉华为话题,点评着京中美人。
  陈也俊忽而一声长叹,道:“卫若兰可惜了……”他和卫若兰同在殿前侍卫司当值。本来这样的朋友聚会,肯定会叫上他。然而,他已经葬在城外。
  贾环抿一口酒。心中亦是感慨。
  他和娇妻宝姐姐在这事上,谈的并不深。其实,按照红楼原书的记载,卫若兰应该会死于射圃。脂砚斋在原书第二十六回上批语: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
  又有,庚辰本回末总评曰: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贾宝玉曾经在清虚观的张道士那里拿了一个金麒麟,和湘云是一对。湘云曾经捡到。喻示着史湘云和卫若兰的婚姻。
  雍治天子因前太子叛乱,对射猎兴趣不足。没有再开木兰围场。而湘云的判词显示,卫若兰是一个短命鬼。只是,没想到卫若兰会死在这样的一起政治事件中。夷三族。
  这是一个悲剧。
  红楼原书的既定剧本已经改的面目全非了啊!想也是,否则,按照命运的轨迹,贾府此时已经败亡,面临着抄家灭族的命运: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一切都已经变化!
  对于云妹妹的人生悲剧而言,唯一可庆幸的是,她还没有嫁的卫家。否则,此刻就当在教坊司中。封建礼教,很严苛。但嫁和没嫁,总究还是有区别的。她还有寻找到自己人生幸福的可能。大家都会帮云妹妹的。
  只是,他不久后就离开京城,带着妻妾,南返金陵。不知道能不能帮得上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9/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