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7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1/852

  蔡知府是左布政使韩伯安的心腹。现在。连他也坐不住吗?
  几日前,铁勒贵族居可在被查出和去年龟兹失守的大案有关。官场嗅觉再差的人都知道:齐总督要对铁勒人秋后算账。当日在轮台县收受铁勒人贿赂的官吏全部将银元上缴给总督府。
  现在,谁还敢和韩伯安来往?不怕牵扯到这样的大案中去吗?
  蔡知府在大堂后的一间厢房中等着召见,想着刚才在门口的场景,忍不住一声长叹。
  国朝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因而,布政司内,以中庭为界,分东西两座大堂。分属左右布政使。左布政使居东,右布政使居西。在往日,于布政使这里,空荡荡的。但现在,情况却是反过来。
  大势如此啊!
  蔡知府正感叹着,小吏进来,道:“蔡大人,于大人有请。”
  ……
  ……
  傍晚时,布政司衙门,东大堂。韩伯安从公房里出来,往后绕行。布政使和县官一样,住在衙门后。
  听着隔壁的喧闹声,韩伯安心中一阵萧瑟,落寞的走在冷清的衙门中。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
  ……
  龟兹城作为西域的中心,丝绸之路的南道的交通要道,非常繁华。城市周长六十余里。城池正中为原龟兹王宫。布政司衙门在王宫旁。这条长街上,还有着按察司,守备司,龟兹府府衙,县衙,铸造局、东市提举司等等衙门。
  三步一衙,五步一署。一座挨着一座修建。而总督府作为新设立的衙门,反倒是设在城西。
  傍晚时分,贾环从总督府里出来,约着好友庞泽、秦弘图到四海酒楼吃酒。
  他虽然为布政司左参议,但权力来源于齐总督。一直都是在总督府办公。
  随着总督府、文武官员抵达龟兹,各个衙门开始运作。龟兹城初步恢复活力。四海酒楼中,人声沸腾。贾环三人在二楼的雅间中吃酒。龟兹这里的口味,和敦煌就不一样了。敦煌是陇菜风味。龟兹这里便是西域风味,偏酸辣。
  金色的夕阳挂在楼角。落在雅间中。酒楼上下的声音,微微传进来,听得并不真切。
  庞泽一袭青衫,喝着酒,笑叹道:“子玉,韩老大人只怕现在难受的很。嘿!他太主动了。”
  秦弘图黑黑的皮肤,微微一笑。
  贾环吃着一筷子手抓羊肉,笑道:“大家都习惯我搞诬陷,没习惯我虚晃一枪啊!”
  “哈哈!”庞泽仰头一笑,道:“子玉,虽则坑了韩老大人一次。但心里怎么感觉还是有点不痛快呢?我想,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来西域之后,都是大开大阖的反击。这种挖坑的算计手段,我都快要不适应了。”
  这是说笑。
  秦弘图笑着插话道:“士元,那是因为子玉还没有牧守一方。若是子玉在齐总督这个位置,一本奏章就将韩方伯给弹劾回老家去。”建议道:“子玉,若从来西域的目的来说,你可以向齐总督请求出镇一方。”
  当前的形势,齐总督要坐镇龟兹,治理龟兹地区,全力为北庭之战供应钱粮。这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可以说,所有的目光、焦点都在北庭。
  而以西域之大,贾环的才华,和齐总督的私交,完全可以申请治理去一个重镇。
  至于,转运粮草的事宜,有胡炽胡钱王在,和贾环定立的一些规则,运筹办法,使用的阿拉伯数字,这完全不是问题。
  贾环来西域,趟这摊浑水,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抛开光复西域、报效国家这个大的背景。最主要的,是取得诸将的支持,为日后进入军机处铺平道路。纵观历史,宰辅若不懂军事,手下一定要有能打的大将。
  出镇一方,方有可能执掌军权啊!而只有执掌军权,令将校听令,有上下级关系,才算是嫡系的关系。有嫡系才好办事啊!
  庞泽轻拍着桌子,赞同道:“子玉,恭斋这个提议好。”齐总督是一个好上司,但出镇一方,明显更合适。贾环不像总督府其他的幕僚,他身上有官职。只要加一个临时差遣,即可独镇一方。
  贾环微微抿嘴,沉吟着,心里有些心动。
  他作为后勤主官,和西征大军的诸将都熟识。要说,他来到西域的目的,其实已经达成八成。无非交情的深浅而已。
  他现在的目标,是辅佐齐总督在雍治二十年平定西域。他想要在雍治二十年冬,带沈迁启程,返回京城,让三姐姐的婚礼如期举行。而当前的任务是北庭之战。
  秦弘图是从他的角度来考虑,提出一个新的思路。
  这个思路,确实有可行之处。因为,齐总督的目光在北庭。而以西域之广袤:国朝当前,安西四镇只有其二,更别说吐火罗、河中地区。他若出镇一方,往西扩展疆域,亦是符合快速平定西域的大目标。
  贾环内心之中,从未认为他是北庭之战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于军略并不擅长。幕府中,真正长于军略的是曾季高。他若是能取得出身,必然能成为一方督抚。
  他出镇一方,治理地方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否能拓展疆域,光复旧土,他心里还是有疑虑。军国大事,不是纸上谈兵。是要流血牺牲的!明朝末年,文官带兵,误了多少事?猛人如袁崇焕、孙传庭、卢象升等人,毕竟是少数。
  他心里如何没有顾虑?
  贾环想一想,举杯和两位好友喝酒,轻声道:“这是一个好思路。不过,现在来看,很难。总督府现在很忙。我不大好向齐总督提出来。再等时机吧。”
  这个时候向齐总督提出出镇一方,完全是为个人前途考虑!这会给齐总督,给同僚,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他们是一个团队。只为个人前途,说不过去。
  庞泽、秦弘图两人对视一眼,遗憾的轻叹一口气,举起酒杯喝酒。
  ……
  ……
  夕阳和长夜,慢慢的过去。
  在紧张的政务、军情中,三月二十二日上午,龟兹城外的长亭,贾环等人送程攸启程前往疏勒。
  他准备游说疏勒镇归顺朝廷。
第827章
出使疏勒
  古道长亭,春深已尽,将至夏季。杨柳葱绿。
  齐驰带着一众幕僚、文官,约三十多人,前来送程攸。随行护卫的百名骑兵各自牵着战马,等候在长亭外。柔和的春风中,战马打着响鼻,刨着马蹄,意态悠闲。
  长亭中,齐驰穿着绯色官袍,举杯敬酒,沉稳的道:“祝公达此去,马到功成。”
  程攸时年三十七岁,瘦瘦高高的个子,特别消瘦。身穿精美的青色长衫,显得很精神。潇洒的举杯,笑答道:“谢大帅。在下一定不负重托。”
  龟兹北枕天山,南连大漠。东西方向的门户分别为轮台、姑墨。唐朝时,甚至因吐蕃攻占姑墨,而弃龟兹镇。荀阳攻占龟兹后,自是夺取了400里外的姑墨城。
  然而,姑墨西去八百里外的疏勒镇(今喀什地区),则是无法影响到。距离太远。
  贾环委派的商队娄冻等人跟着程攸从于阗,穿越大漠,从西边返回龟兹。他们并没有去疏勒镇。但是,沿途收集的信息颇为乐观。国朝大军攻占龟兹,西域诸族有臣服之意。
  所以,在北庭战事激烈,对铁勒人秋后算账时,齐总督无法抽调兵力,程攸提议,由他去游说疏勒镇归降。一则,为大军提供钱粮、税赋,二则扩展疆域,增加战略纵深。
  齐驰笑一笑,点点头。
  一旁的随从上前斟酒。旁边的曾季高,贾环,杨渭,胡炽等人上前,给程攸送行。
  “程兄一路顺风!”贾环拱手一礼,敬酒。他心中其实多少有点担忧。但不好说出来。
  疏勒镇中,各族杂居:有铁勒、汉、回纥、蒙古、契骨等。地方豪强、原疏勒王族后裔裴氏素来心向中原。
  疏勒和于阗的情况是不同的。在西域大乱局中,疏勒曾经被拔野古部攻占,而于阗并没有。换言之,疏勒镇的亲周势力,基本被拔除。游说,恐怕很有难度啊!
  程攸微微一笑,他对贾环还是很佩服的,笑道:“借子玉吉言。在下去疏勒,一定会帮你查找石大家的消息!”
  长亭中响起一阵轻微的哄笑声。他们都是成年人,而贾环还是青年。爱慕石大家,完全可以理解。风流才子嘛!
  贾环一声苦笑,没法当众辩驳,点点头。算是领了程攸的好意。
  程攸喝完众人的送行酒,步出长亭的台阶,潇洒的翻身上马,转身对众人,拱手一礼,深深的吸一口气,打马前行,“驾!”一百名随行的骑兵,纷纷跟随。
  马蹄卷起尘土,渐渐远去。众人目送。
  ……
  ……
  送走程攸后,清算铁勒人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者。贾环的主要精力都在这上面,他负责舆论宣传,确保八万铁勒人不会生乱,要理解朝廷的政策!
  不理解的可以保留意见,但是要知道:为什么这二十六名铁勒贵族们会被处死。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以前不追究不代表现在不追究!
  而这些被杀的铁勒贵族,所遗留下来的家产,自是成了大军的给养。编甲齐民,划分牧场,教育等工作不断的开展。
  而北庭的战事,时而传来:拔野古孝德放弃了庭州三县,退到沙陀、葛逻禄人的地盘,金山以南,和乐白周旋。双方在草原上激战,互有胜负。
  夜色渐渐的落下来,笼罩着龟兹城。贾环带着张四水、钱槐、胡小四穿过街道,回到家中。
  吃过晚饭,贾环在书房中,阅读着家信。四月十四,小满。他腊月时给金陵的妻妾们写的信,这时,终于收到回信。
  贾环读罢,抿着香茗,在初夏的夜晚,披着外衫,在灯下沉吟着。林千薇在信写道:“贾郎,玉华怎么去了石国的拓折城?近日可有音讯。妾甚念之。”
  “唉……”贾环轻叹一口气。他能感受到薇薇焦虑的情绪,但他无能为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1/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