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7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3/852

  洁儿低声啜泣,忍不住劝道:“姑娘……你这是何苦?”
  石玉华没回答。她知道贾环想留她在他的身边。但是,太困难。三爷,不是所有的幸福,你都留得住啊!有中秋一夕,她此生无憾。愿不辞而别。
  一个时辰过去,石玉华的行李都收拾好。她走出她居住的东边院落,准备上车,离开碎叶。
  她想起贾环教给她的那首曲子。碎叶,被天山阻隔,和昆仑山不搭边。但,她那边从疏勒去吐火罗,就越过昆仑山脉。
  昆仑巅,浮生远,梦中只为你流连。笑红尘,画朱颜,浮云翩跹。情难却,情相牵,只羡鸳鸯不羡仙。
  “走吧!”
  石玉华留恋的看着她居住了四个多月,度过许多欢乐时光,铭刻在生命中的住处,坐进马车。清唱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洁儿呜呜痛哭。怎么会变得这样啊。她此前还为姑娘高兴呢。
  马车徐徐的驶到侧门处,忽而停下来。石玉华还停留在回忆中,洁儿哽咽地问道:“怎么回事?”挑起窗帘,然后一声惊呼,“啊……”仿佛受惊的兔子般,“姑娘,你看……”
  石玉华泪眼婆娑的抬头,从马车窗中,看到一个石青色长衫的青年站在门口。不是贾环是谁?他不是去光禄坊的总督府了吗?
  贾环并没有解释他为什么在这里,温和的一笑,仿佛能温暖人心,道:“玉华,北庭的秋色很美,我们一起去看看。”
  江湖远?不会的。
第897章
三年已去
  从北庭草原穿过星星峡,便进入瓜州。
  星星峡。山峦起伏,丰吹过赤红色的枫叶,在这残秋冷肃之中,仿佛有火焰在奔腾。
  一支约四千人的队伍中,刚走出险要的星星峡,队伍的末端,便响起阵阵欢呼声。
  走出星星峡,虽然还在西域东边的一角,但便算是进入河西走廊。瓜州不远。而瓜州往南数百里,便是河西重镇敦煌。
  队伍中,有贾环从碎叶带来的商队,比如郭家、韩家的商队,根就在敦煌。横跨数千里,返回家乡,他们如何能不欢呼呢?此时已是秋末。
  七月初,国朝远征漠北的大军取得胜利,开始北返。贾环在八月中秋接到齐大帅的信,启程往北庭金满。九月中,在北庭金满县祭祀后,齐驰往京叙述,并献俘陛前。
  贾环则是带着五百亲兵,带着石玉华、钱槐、胡小四、张四水、易俊杰等人一起东返。沈迁、杨大眼、胡炽等人都是随行。
  除开跟着的大量商队外,队伍中,还有一支西域马球队,准备往京城参赛。
  西域方面,曾季高在碎叶主持军务。日常政务归三司处理。乐白驻扎在撒马尔罕,防备波斯人东来。
  张四水知道贾环此次东返,不会再回西域,辞掉判官一职,跟着贾环东返。
  庞泽、柳逸尘、秦弘图、黄观等人则是留在西域担任官职。
  队伍末尾的欢呼声感染着真个队伍。中军中,齐驰一身灰袍便服,骑着马,捻须而笑,意气风发,吩咐道:“我们前往北山祭奠将士们后再往嘉峪关。商队要往敦煌的可自便。愿随我往中原的,尽快赶上我们。”
  传令兵将齐驰的命令传下去。队伍中,近千人的商队抓紧时间,分离而去,前往敦煌。
  齐驰和贾环闲聊,想起北山战役时,感叹道:“子玉,你在金满县写的祭词,当真是深入人心!”
  三年以来,在西域战争和反抗胡人压迫中牺牲的大周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西域反抗胡人压迫中牺牲的汉人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三百年,从那时起,为守卫西域、维护国家完整,争取汉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胡炽笑一笑,点点头。这碑文写的相当有力度!必将入青史!国朝文宗。
  贾环微微肃容,道:“大帅,不是我写的好,我只是如实将那股情感,写出来。”
  齐驰点点头,看着眼前的北山,感慨难言!
  雍治十八年至西域,雍治二十年冬返。历时三年。这三年,是血战的三年。是金戈铁马的三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
  十月下旬,齐驰、贾环一行的队伍,走出河西走廊,抵达关中平原。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
  真理报上,对西域的平定,远征漠北的胜利,大书特书!这是国朝武功的极致。直追盛唐。
  寒冬笼罩着关中大地。虽热没有下雪,但旅途中,人们、马匹都呵出浓浓的白气。
  官道上的一处驿站外,贾环、沈迁、张四水在野外烤着火。杨大眼、高子重等亲卫护着。两只羊在火堆上转动着,撒上孜然、香料,香气四溢。
  钱槐、胡小四两人卖力的转动着,羊肉表皮已烤得金黄。胡小四道:“三爷,沈二爷,快好了。”
  贾环微笑着点头,看看阴沉着的夜空,道:“过了关中平原,再出潼关,便是洛阳。我们都是骑兵,直上华北平原,年底前,可以赶回京师。”
  沈迁留着小胡子,俊眉星目,极其的出众,笑道:“我以为你会想着先去金陵呢。”
  他想起他的未婚妻贾探春,想起当日在京城里,他时常往贾府里走动。三年后,这种人生际遇,谁想的到?
  贾环就是一笑。他的家信,已经早就送往金陵。宝姐姐她们应该收到。
  只是,贾母在雍治十七年十月去世,政老爹的三年守孝期刚到,他何时上京呢?刚满守孝期,就急着去京城,只怕政老爹会畏惧别人议论吧?
  特别是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势力极具消退的背景下。王子腾从榆林出兵,折损数千将士,被五军都督府的魏其候行文训斥。这涉及到新旧武勋集团的斗争。
  ……
  ……
  金陵十月。德润坊贾府中。
  丁忧在家的前通政使贾政在上午时分,叫贾琏过来商议。书房中,冬日柔和。
  贾政五十多岁,一身灰色儒衫,头戴进贤冠,鬓角斑白,气度儒雅。略显暮气沉沉。他在仕途上的雄心,亦随着这三年丁忧而消失。
  “琏儿,这是你环兄弟的信,你看看。”
  贾母身死,要守三年孝的荣国府这一支。贾蓉、贾蔷、贾芸等人都在京中看顾两府家业。贾琏在贾政面前跑腿。至于贾宝玉。贾政议事并不叫他。
  贾琏穿着华美的青色锦袍,唇红齿白,三年过去,依旧是英俊潇洒的公子哥儿。
  他这三年的日子过得极其惬意。上头没有他老子贾赦时不时找他麻烦。
  贾府在金陵,得益于环兄弟,关系网编制的很大。他作为贾府负责外头的爷们,日子逍遥自在。
  屋里头,凤姐儿和他有个小子,心思在儿子上较多。她脾气不改。喜欢压他一头,但如今贾家比王家如何?到底是差点底气。他忍忍就过去。
  贾琏接过信,信中贾环建议贾政启程前往京师,完成贾探春的婚事,不宜再拖。
  贾琏斟酌着了一会,道:“老爷,咱们家终究是京中的世家。况且,环哥儿要回了。”
  贾政被说动,捻须道:“是啊!”
  消息随即传遍整个贾府。从金陵启程,前往京师,走水路,正常行程一个月可至。
  ……
  ……
  京师。
  寒冷的天气,令常朝成了一件苦差事。清晨时分,年事已高的张安博在儿子张承剑的服侍下,准备出门。他今年七十五岁。忽而想起一件事来,“伯苗,子玉大约何时到?”
  张承剑胖胖的身材,三年来一点没便,笑呵呵的道:“父亲,真理报上有报道。大约年底回。”
  张安博摇摇头,轻叹道:“他该晚点回的。”朝堂上,风雨正急啊。由老仆扶着,坐马车前往皇宫。
第898章
问君何时归(上)
  十一月上旬,雍治二十年的第一场雪席卷京师、北直隶。
  东庄镇上,三纵三横的街道上,略显安静。冬风寒冷,积雪冷冽。这些年,因教育而兴起的东庄镇,发展的繁华无比。
  妙峰山上的潭拓寺因吴王的关系,在京中香火极盛,修建的金碧辉煌。智尘大师远近闻名。
  闻道书院幽静的校舍区中,老槐盘虬卧龙,小雪如粉装。
  闻道书院的第二任院长叶鸿云,在小童美婢的服侍下,招待着前来拜访的公孙亮。
  二十九岁的公孙文约,如今是书院在学术上的领头人,北直隶公认的儒学名家。其人如龙。
  大师兄公孙亮一袭白衫,面若冠玉,丰神俊朗。西域曾有人将贾环比作周郎。那是从功绩而言。实则,容貌、气质上,大师兄更有周郎风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3/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