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8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3/852

  ……
  ……
  武英殿的偏殿,一间小房间中,被关押在此两日的汉王长子宁镀。吃过午饭,聚精会神的听着门口看守他的两名疏勒军的议论声。他的消息非常闭塞。
  疏勒军,这是贾环征战西域的核心班底。就像项羽的八千子弟兵。他们的外貌带着明显的异域特征。很容易辨认。但,俱是汉服,汉语,汉礼。
  门左侧的士卒笑着道:“新帝登基,朝廷的赏赐下来,才多少?还不如使君的赏赐多。就是官升一级好啊。我都是校尉。”
  另一人道:“叫我说,使君就是对那些读书官儿太客气。看报纸上骂的词儿!早该定下来。若使君调我们去皇极殿,娘的,看谁敢骂?”
  贾环二十二日在皇极殿外,言明可在报纸上辩论,还真有官员在报纸上撰文骂贾环。当然,官方报纸真理报并没有刊登。
  宁镀微微一愣,忍不住问道:“两位小哥,新帝是谁?”他四十多岁的人,这两天没少吃苦头:被殴打。说话很客气。至于他心里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
  宁镀期盼又紧张的看着门口的士兵。若登基的是宋王或者楚王,那他要将这两日受到屈辱,百倍的还给贾环那个贼子!
  一人晒笑道:“咱们使君,何时失败过?当然是使君的徒弟燕王登基。”
  宁镀脑子“嗡”了一下,方才的紧张情绪,全部涌上头。这……不可能吧?如果燕王登基,贾环会怎么做?想到这里,宁镀的身体微微发抖着。
  贾环除了杀害雍治天子外,抄没了华、宋、魏其候、乌四府。报复手段非常酷烈!汉王府……
  ……
  ……
  午后柔和的春光,照射在贾府的园林中。茂密的榕树下,光影斑驳。
  贾环和黛玉一起走在大观园幽静的园林中,紫鹃、袭人两个跟着后面。贾府前院里的热闹隐隐传来。燕王登基为帝,贾府上上下下都非常的兴奋。
  以三爷和燕王的师生关系,贾府的底牌简直比贵妃得宠时还强啊!看看午后,京中各世家、勋贵来送礼的有多少人?门庭若市!
  到西角门处,贾环微笑着将黛玉头上的树叶拿下来,道:“颦儿,没事的。”两人刚从林荫小路插过来。树叶在春风中飘落。林妹妹一袭青裙,身段婀娜,精致的瓜子脸上带着一抹轻红。如花似玉的大美人!
  他上午回府,中午和妻妾们一起吃的饭。正在午后一起闲聊着消食时,贾政突然派人请他到前头去接新帝口谕。林妹妹一路将他送到这里来。
  这些两三天的功夫,宝姐姐,林妹妹她们数次经受惊吓。他在二十二日后遭遇到两次刺杀。期间,他回来过。他又不是大禹。但她们还是担心啊!
  黛玉由着贾环拈掉她发丝上的树叶,细声道:“环哥,我知道。你快去快回。我和宝姐姐准备晚上你说那什么捞子自助餐。”她不想外出。
  贾环笑着点点头。
  ……
  ……
  贾环和黛玉并两个俏丫鬟道别,到荣禧堂中。小太监冯瑾亲自过来传口谕:宁淅和齐总督等人在乾清宫南书房谈完,驾临武英殿中,想见他一面。
  冯公公说完,就到荣禧堂外头去等着。他的干爹袁公公已经获封宫殿监督领侍衔。即太监总管。为永兴天子大伴。但,他如何敢在贾环面前拿架子摆谱?
  贾政头戴进贤观,白色儒服,为雍治皇帝带着孝。站在荣禧堂中,看着自己的庶子贾环:二十一岁,嘴角留着青葱的短须,穿着华贵的水蓝色丝绸长衫,头戴唐巾。
  “唉……”贾政仰天长叹,“环哥儿,你自己好自为之吧!”他还能说什么?
  站在祖宗们挣下来的荣耀面前:荣禧堂的门匾是皇帝亲书的“书赐荣国公贾源”。对联是东安郡王穆莳写的。和贾环此时相比,这些又算什么?
  他这个儿子,已经站到贾府有史以来的最顶峰,远超贾氏诸位祖宗!
  他二十二日上午到皇极殿中祭拜雍治皇帝后,这些天一直在家中。当然,他的消息并不闭塞。贾环今日在群臣面前表态致仕。但,不夸张的说:他是京城中最有权势的人!否则,现在家里的门槛为何快要被踏破?
  贾环拱手一礼,道:“父亲,我知道。”悟空,升龙都结束了。他心里很放松。但,接下来的政治安排,他心中有数。
  ……
  ……
  午后三四点许,武英殿中,略显忙碌。书吏们来来往往,处理着各种文书,语速飞快的说着话,无视殿中坐着等候的永兴天子宁淅。实在是比较忙。
  当日,魏其候传令顺天巡抚,保定巡抚率军勤王。两位巡抚在今日带着约五千军队抵达。但,给张四水在京城外拦着。等搞清楚京城里的情况后,两人立即上书请罪。
  武英殿这里安排的是那五千军队的后勤保障。同时,他们还在准备着西域军的赏赐统计、下发。罗向阳,纪澄等人这几日都没有好好休息。乔如松病倒回府。
  宁淅坐在东侧的屏风旁喝着茶,目光落在大殿门口。他在等先生来,好讨个主意。这半日,他当皇帝当的心里很没底。
  宁淅等了约一个小时,贾环才抵达。随后,贾环,宁淅,罗向阳、纪澄到偏殿里的小厅中说话。
  喝着茶,宁淅求教道:“先生,今日齐大学士的提议,我全部都答应。这会不会不好?”语气忐忑。
  他只是中人之姿。但,贾环教过他《明史》,他知道这样为天子肯定是不合格。假设齐驰糊弄他呢?
  贾环一听就懂,指着罗向阳、纪澄道:“子文,这两位翰林,可加南书房行走,备你日常咨询。”
  军机处为内阁。有票拟的权力。天下大事,悉决于天子。天子有批红权。只是,周朝没有司礼监,但可以假南书房之名,帮助宁淅掌握批红权。
  他现在和齐总督是实际上的盟友。但,形势、主要矛盾,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政治,从来都不能靠人情,来维持均衡。而是要有相应的制衡。
第953章
余波(中)
  宁淅早在雍治十三年时便在贾环门下求学。那是八年前的旧事。贾环的同学,他基本都认识。
  雍治十五年春,贾皇子、周贵妃死去,贾环自江南回京,至冬日,在武英殿中掀翻刘国忠等人。
  贾环自皇城中出来,在西华门外,宁淅在他马前弯腰行礼,哽咽的大声道:“学生为先生贺!”
  当是时,贾环骑在一匹枣红色的骏马上,燕王在马前行礼。午后的阳光,在冬日的寒风里,沁染着这幅画卷,人影在地。
  在六年前,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幕的意义!若是现在再回首那一幕呢?
  随后,宁淅、宁澄、蜀王跟着贾环回府。贾环在府中设宴招待等在府中的书院同学。
  计有大师兄公孙亮、庞泽、罗君子、乔如松、刘国山、柳逸尘、秦弘图、张四水、姚维、都弘、骆讲郎、纪澄。
  贾环给宁淅、宁澄两个弟子介绍道:“诸君子皆高才雅士,子文可多亲近。”宁淅一一记着、敬酒。
  ……
  ……
  罗向阳、纪澄和宁淅有这样的渊源,在此时,就显得难能可贵。贾环的推荐,是题中应有之意。他在政治上,肯定更加信任书院的同学!
  纪澄心中闪过兴奋的情绪。但很好的克制住。他明白院首这样安排的含义。
  天子以内阁为政事助手。但宰辅们和天子在政事上的看法,未必一致。所以,明王朝的皇权延伸是:太监、锦衣卫。其中司礼监掌握着批红,权重一时。司礼监禀笔太监号称内相。
  本朝无内监参与政治。他们入南书房,协助永兴天子处理政务。大致上,便是如明朝司礼监的角色。想到这里,心里怪怪的。
  宁淅闻言,起身,客气的道:“还请两位翰林帮助……朕。”他一身精美的白色龙袍,带着孝。虽然距离他登基不过数个时辰,而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亲王,二十岁的文弱青年,贾环的弟子。但,他终究是周帝国的天子!
  以天子之尊,如此礼仪相请,非常令人受用的。
  纪澄站起来,躬身行礼,道:“臣敢不尽心竭力?”有渊源是一方面,君臣之礼不可废。
  罗向阳并没有答应,起身回一礼,对贾环道:“子玉,大师兄去后,书院在学术上再无领头人。我这几日在武英殿这里,深感自己并非治政长才。我打算回妙峰山下重建书院。”
  这几日,处理问题,实际上是纪伯言为主。他于功名利禄看得淡了。山长、叶先生、大师兄他们就是死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连子玉都差点死掉。
  新帝登基,朝局不斗,怎么可能?按照子玉的估计,很快就出兵平叛。否则,为何他们这里在加急下发对耀武营士卒们的奖赏?但,他对这些斗争,感到厌倦。
  贾环看着罗君子,微微有些惊讶。心中轻松的情绪收起来。微微沉吟一会,道:“好。”
  宁淅登基为帝。他的重担都卸去。剩下的是政治清算、政治安排。他需要推书院的同学走上前台。但,罗君子不愿意,他尊重罗君子的选择。
  二十八岁的罗君子,依旧是小胖子模样。已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娶惜春三年,至今未曾纳妾。此时,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读书人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他选的是立言。
  书院的重建工作,正在筹备。二十二日,他取得顺天府府衙的控制权后,因各种官司入狱的姚维、都弘就被释放,重新操持咸亨商行。墙倒众人推。那些趁着书院倒霉,发起诉讼,状告咸亨商行的人,不会有好下场!
  书院的重建,资金会走咸亨商行的账目。资金来源,他会出。
  宁淅神情微微遗憾。武英殿这里近百人高效的运转,是由罗翰林主持的。这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闻道书院,几个能独挡一面的人中便有他。
  罗向阳感受到宁淅的目光,笑一笑,得体的道:“请陛下恕我无礼。陛下礼贤下士,性情谦和,将来必能仁泽天下。”贾环教出来的学生,定然不会如同雍治皇帝那样倒行逆施。
  宁淅心中感慨,伸手示意,道:“无妨。”
  事情谈完,贾环见宁淅欲言又止,莞尔一笑,道:“子文跟我一起去外面走走吧。”
  ……
  ……
  将要傍晚。澄净的蓝天中,柔和的春日斜斜下坠。贾环带着宁淅在西门城楼上远眺着西苑,京师。
  袁太监等二十几个太监都等在城楼下。驻守的将校过来行礼后,远远的退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3/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