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8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7/852

  随后,一封封的信件、邀请函自闻道书院发出。邀请和书院相关的士人前来参加书院新坐成的典礼。
  雍治二十一年,三月十四日山长叶先生、大师兄上刑场。至四月中旬初夏,过去约三十多天。四十九天的法事将尽尾声。随后,便是葬礼。书院的落成典礼,定在五月二十一日,夏至。
  ……
  ……
  江南。苏州。大周的时尚之都。
  四月,小雨多是江南时。苏州城中的巡抚衙门中,南京右副都御史、苏松巡抚沙胜,接到京中贾环写来的信:贾环叙说了政变、书院、葬礼之事。
  正是上午,沙胜在衙门的廊檐下,看着江南连绵的小雨,思绪起伏!十几年前的往事,就此浮上心头。那是,他是北直隶的提学。他和张伯玉是至交好友。
  当今天下,于此时并不平静。辽东、楚王叛乱。同时,刚刚平定的河中、吐火罗地区正在和十万波斯军队交战。他自是上表承认永兴天子。
  沙胜看着贾环的信,久久不能语。他恐怕无法见证闻道书院的又一次重建。但,想必比雍治九年的水灾后,更加的辉煌!
  ……
  ……
  南昌。
  曾经在京中交游广阔的龙江先生宁儒,此时任职江西布政司右参议。雍治皇帝曾经亲口许诺龙江先生在江南任职,方便他回乡。
  江南小雨,江西则是阳光高照。南昌城外,宁儒带着一帮文士、好友、名妓约三十多人,在滕王阁中置酒畅饮。歌声、乐器飘扬在这千古名楼中!
  一名亲信老仆进来,手里拿着贾环的书信,递给宁儒,低声道:“老爷,京中贾学士的书信。”贾环权倾天下,他的书信,他哪里敢耽搁,直接送过来。
  “贾学士”三个字让楼中的酒宴,暂时停止。士子、名妓们目光,都落在宁儒身上。
  江西的士林,和顺天府不同。顺天府就是京师地界。对贾环起兵,有直观的认识、影响。而这里则不同。报纸上的舆论、观点,占据着主导。
  贾学士弑君,要看个人如何理解。但这在江南,江西并非一个禁忌话题。并不是一边倒的批判。
  宁儒接过书信,微微有些愣神。他无可避免的想起和贾环的旧事。第一次见面是香山脚下他的庄子里,宛平县新春文会。
  那年贾环作为钦差陪着他回乡。他们在九江遇到西南钱王胡炽。而贾环在宁府居住的数月时间里,亦在士林中留下许多佳话。士林求见,名妓原为丫鬟侍奉。
  有诗云: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青松诗。
  他父亲亦是于那年去世。
  宁儒拆开书信,聚精会神的读起来。而后,轻轻的长叹一开口气,吩咐老仆道:“你回去说一声,我不日启程上京。叫太太帮我准备准备。”
  他的仕途,在雍治朝被压了很多年。后来与雍治皇帝和解。但此刻贾环来信,他愿意去京城参加书院的落成典礼。这无关政治,只关乎交情。
  ……
  ……
  金陵的方宗师、江南做官的纪鸣,闲居黄州府的萧梦祯等人都接到邀请。
  方宗师年事已高,派儿子给书院送礼。他虽为文坛宗师,但性情并不执拗。就像雍治皇帝要修书遮掩政变,他还是主编了《皇周英华》。现在,贾环弑君。但,贾环是他的学生!于此时,为帝师!
  ……
  ……
  时间,就在信使们的奔走中流走。五月上旬,贾环的书信走朝廷的渠道,抵达西域中心碎叶。在此的柳逸尘收到贾环的书信。而后转至吐火罗。
  西域此时,正在全力和波斯十万大军交战。新任的河中总督曾季高,初战不利。
  吐火罗,阿缓城。
  深夜里,权吐火罗总督事的庞泽在书房里收到贾环的书信,再一次的泪洒青衫!
  京中的危局,山长他们的死,贾环悍然起兵复仇,遗体下葬,书院重建。这一件件的事,他都挂念在心上。只是消息落后二十多天。他若是在京中,必定跟着贾环起事!
  算算日子,山长等人于近日下葬。他无法回去。书院重建的典礼,他挂念着。不知道何时,他可以返回故里!
  ……
  ……
  五月十六日,沈阳。
  盛夏时节,这座辽东布政司的省城中,几乎看不到战火残余的痕迹。街面上的店铺、行人如常。贩卖货物的商旅牵着马队在城中走过。
  主街的德裕酒楼二层中,张四水和辽东布政司左布政使许澄、其子许英朗共饮。
  三月下旬,大周车骑将军、九门提督(正二品)张四水率五万大军出关,迅速的平定辽东割据。阵斩前辽东总兵祈夏。击溃果勇营。于前日,光复沈阳。势如破竹!
  张四水麾下的兵力主要出自上十二卫。按照道理,辽东有四万精兵,反而难打。楚王只是个被贬谪的亲王,没什么军事实力。但,结果恰恰相反。
  在辽东已经平定的情况下,岭南却是打的不顺。祈夏割据,不得人心。而楚王却是雍治皇帝的嫡子!岭南可非唐宋的蛮荒之地。如今海贸繁盛。
  许澄时年四十九岁,当年谢旋所器重的翰林,何系的三大干将,现任的辽东最高文官,左布政使。为人性情沉稳,沉默寡言。说话一语中的。
  他和贾环算起来,有快五六年没见了。贾环在京中起事,他却被迫投靠祈夏。好在朝廷大军迅速平叛。祈夏失败,少不了他在后勤上做的文章。
  张四水击溃祈夏的主力后,率军抵达沈阳,他立即率全城军民,重回大周。
  许澄拿着酒杯,和张四水示意,叹道:“国事艰难啊!”
  张四水道:“会好起来的。”沈迁和他制定的计划是以精兵平岭南。他在辽东是练兵。没想到,辽东迅速平定,岭南还在打。楚王到底是嫡子。
  许英朗性情开朗,笑道:“嗨,父亲,伯仁,我听你们聊天都要憋死。喝完这杯酒,我就去京城,否则赶不上书院的落成典礼。有书信或者口信带回去,现在都交给我吧!”
  叛乱虽平,还要善后。至于,他父亲曾经投敌的事,有贾环在,问题不大。顶多父亲的仕途再被压几年。
  许澄笑着点点儿子,拿出一封书信给儿子,“这是给子玉的书信。”
  张四水想了想,道:“许兄帮我带句祝福的话给书院。”
  “哈哈!好!”许英朗仰头将酒喝完,快步下楼。楼外的柳树下,四个亲随们早备好俊马,行礼。许英朗翻身上马,对酒楼上拱手一礼,抽着马,“驾!”
  他父亲和家都在辽东。但是,书院,那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那里有他的先生,他的朋友,他的青春!他一定会及时赶到,见证书院的第三次重建。
  ……
  ……
  夏至日。五月二十一日。京城地区有习俗:冬至饺子夏至面。这一日的正午,是全年太阳最高的时候!贾环将书院的落成典礼定在这一日。
  书院的未来,当如日当空!
  天将将亮,东庄镇上,便热闹起来。一队队的马车自京中赶来。这都是参加今日典礼的报纸记者。护卫工作,则是早两日,就开始调了京营进来。
  而早期抵达缙绅、官员,如萧梦祯、龙江先生宁儒、方宗师的次子方二公子等是都住在京城中。闻道书院修建一个多月,还只是初具规模而已。
  朝霞万丈,映照着京西群山。远山含黛,峰峦叠嶂。妙峰山金云峰的潭拓寺中,智尘大师做完早课,带着约十人的队伍出发,前往山脚下的书院。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中的官员、权贵们开始陆续的抵达。代表永兴天子前来道贺的是他舅舅周伍闵。宁澄、宁潇一起前来。胡炽代表着齐大帅。
  而如许英朗、纪鸣等书院子弟早在昨晚就抵达。
  闻道书院落成典礼的地方,并不在原书院的明伦堂旧址。新的明伦堂建在书院北门内。明伦堂前建有一个广场。四周的建筑物气势恢宏。堪比国子监。今日典礼便是在此举行。
  明伦堂左侧院落群中,数千名疏勒军分布在四周,护卫严密。岗哨云集。今日观礼的人物,便是在这落座喝茶。贾环在正厅中,招待着宾客。
  计有:周伍闵。宁澄、宁潇、胡炽、沈迁,北静王、石光珠、成国公,赵鹤龄、胡璁、杨尚书。贾政、魏源质、蔡宜、李斯、占城候,宁儒、方二公子、萧梦祯等人。
  和贾府相交的勋贵,贵公子自是不必一一记述。高朋满座。
  书院方面:骆宏、罗向阳、乔如松、卫阳、许英朗、姚纬、纪鸣、纪澄、易俊杰、秦弘图,刘国山等人带着书院的弟子在组织这场典礼、盛会。
  正厅中,少府令宁潇坐在靠前的位置。长公主的地位,还是非常贵重。一身白色的宫装,仪态明丽端庄,喝着茶。来的宾客太多,她和贾环就说了几句话。
  正闲聊着时,易俊杰穿着青衫进来,一脸络腮胡子。见他进来,厅中说话的声音小了几分。易俊杰躬身向贾环行礼,道:“院首,时间到了。”
  他现在在礼部任职。前些时日,书院重开,山长的谥号等圣旨,便是由他带来书院。
  贾环点点头,做个手势,站起来,环视厅中的达官贵人们,邀请道:“今日书院重开,举办落成典礼。吉时将至,请诸位随我至明伦堂祭拜圣人。”
  今日闻道书院的落成典礼,约有小半个朝堂的官员都在这里,更别说永兴天子都派了代表。皇族则是以越王宁澄,潇公主为代表。当他们离开院落,走至广场上时,在广场上等候多时的近百名记者,一片沸腾。
  贾环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一路上,那些惊叹于闻道书院之盛的语言,不绝于耳。
  于书院其他同学,弟子,或许有欣喜,骄傲之感。但于贾环而言,他心中平静。
  明伦堂五间开,圣人像前设有香案。偏殿里还供奉着山长、叶先生、大师兄、江、吴两位讲郎。由罗向阳担任司仪。
  观礼的嘉宾们按照地位,分别站立于明伦堂内、堂外。就如同上朝时那般。
  贾环带着二十多名书院弟子的代表,在明伦堂内,祭拜圣人。而书院弟子们的队伍,长长的排到广场上。
  祭拜完圣人后,贾环神情沉静,朗声道:“今日书院重开,我们书院的宗旨是什么?现在于圣人面前立誓,望诸生永记,勿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7/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