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校对)第2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3/5680

  这些青铜器上的图案都是以饕餮纹、夔龙纹、龙纹、蛟龙纹、蟠虺纹、蟠虫离纹、鸟纹、凤纹、波纹为主。
  这个器物,有些意思。
  金锋目光一抬便自将物件看了个真切,并没有上手,嘴里淡淡说道:“这是鹭岛孙先生的珍藏?”
  持宝人赶紧点头笑呵呵的说道:“鹭岛收藏协会很想见金大师一面跟金大师当面请教……”
  “金大师公务繁忙,我们联系了黄冠养处长好几次,一直没回话。”
  “孙会长年纪大了走不动,就让我过来了。”
  金锋嗯了一声随口说道:“鹭岛的民间收藏藏而不露,低调大气,这几年来已经成为全国第三大古玩交易市场。把成都都比了下去。”
  “有机会,我一定会去拜访各位。”
  那持宝人惊喜过望急声道谢。
  这时候,金锋指了指天青釉的罐子轻声说道:“这件东西我看过图片,争论在是否是民窑和官窑。”
  “我的判定,东西是对的。年代不是乾隆而是嘉庆。”
  “民窑出品。”
  “美国博斯特古董店有类似一个罐子,没有兽环。可以做为参考。”
  那持宝人听了之后露出一抹失望和痛色,过了阵子轻声问道:“孙会长想请教金大师……”
  “叫孙会长留着传家吧。这东西我看到的目前就两件。还算稀奇。嘉庆时期能做这么漂亮的天青釉,也是难得。”
  “别卖了。”
  说着,金锋开了鉴定证书签名递了过去,偏头说道:“二级国宝收五十万鉴定费,退五十万。”
  持宝人心头落了一口气,心悦诚服向金锋欠身行礼,拿到金锋开的鉴定证书顿时笑了起来,再次向金锋欠身,收好东西退了下去。
  跟着,第二件东西马上送了上来。
  这同样也是一百万鉴定费的物件。
  画轴一幅!
  持宝人竟然是一位台湾省的老妇人,年纪看着还年轻,不过五六十岁的样子,只是眼角的鱼尾纹出卖了她真实年龄。
  金锋看了看老妇人的打扮,目光停留在老妇人戴着的麻花镯上,眼神微微一动。
  画筒起开,老妇人慢吞吞的把丝囊拆开,金锋目光一瞥那丝囊,嘴角忍不住上翘。
  那画取了出来,放在桌上的锦缎上,老妇人正要去开那画。
  金锋这时候叫停了老妇人,浅浅一笑:“前辈姓林?”
第1730章
两度诺贝尔奖提名
  老妇人微微一怔轻轻点头,脸上的浓浓书卷气度便自流露了出来。
  金锋又说道:“麻花镯不错,有些年头了。”
  老妇人手腕上戴的是一个飘绿的翡翠糯种麻花镯子。糯种翡翠颗粒晶体都比较粗,也不透。
  这只镯子却是看起来非常的温润,厚厚的胶感就跟果冻一般。
  这是因为主人长期佩戴包浆的原因。
  俗话说得好,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
  翡翠长期佩戴把玩皮肤接触,皮肤表面分泌的汗液、油脂,滋润着玉,使玉有一定的湿润度,逐渐渗入到玉石的空隙中,会增加其温润感。
  同时在吸附水作用下,玉饰品里面的杂质,随着经年累月的摩擦逐渐游离出来,使玉看起来越来越温透、越来越亮。
  玉石类的麻花手镯在现代不怎么受国人待见,在民国那会倒是不少。
  尤其是在一些飘绿的手镯上最为常见。
  因为那时候环境所致,很多翡翠都是靠人工开采,产量稀少质量也比不上现在。
  很多飘绿的翡翠杂质较多,做宽条圆条和贵妃比较难看,当时的能工巧匠们就把这些杂质黑斑全都抠掉,做出了麻花镯来。
  林老女士有些惊奇的看着金锋,又点了点头,开始开画。
  金锋却是在这时候笑着轻声说道:“不用看了,林老女士。”
  “这画是对的。恭喜你。”
  这话出来,现场人尽皆变色,齐齐望向金锋,目露惊讶和骇然,一脸的难以置信。
  那画都没开,金锋不但没上手,更连画的一寸都没看,画上的内容都不知道就敢说这画是对的。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他有那么神吗?
  天底下有这样的功夫神技吗?
  若不是这位林老女士是从台湾来的话,很多人绝逼会认为她就是金锋的托。
  不过,这个念头随即就被打散。
  现在的金锋,根本不需要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博取名声。
  林老女士也是被金锋的话给惊得半响说不出话来,脸上带着一丝笑容,目光中却是满满的疑惑和不解。
  “金先生您这话……”
  金锋轻声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您的这只麻花镯是您父亲送给您母亲四十岁的生日礼物。”
  “那时候,你们刚刚到台湾。那一年,您才五岁。”
  听到这话,林老女士顿时捂住了嘴,虽然已是七旬高龄,但那股子的气度和优雅却是让现场的人暗地折服。
  “您……金先生您……是,您是怎么知道的?”
  明亮如胶块的麻花镯发出清脆悦耳的动听声音,伴着金锋轻声曼曼的话语,响彻仓库的每一个角落。
  “我在香港一个地摊上看过一张照片,上面就是您父亲跟您母亲,还有你们全家的合影。”
  说到这里,金锋缓缓起身,轻声说道:“您的父亲是国人骄傲,国士大宗师……”
  “林语堂先生!”
  “向您致敬。”
  此话一出,全场乍然动容,无数人勃然变色,情不自禁纷纷上前。
  林语堂!
  中国国学大师。
  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
  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奖尔文学奖提名。
  1945年在新加坡创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发明了汉字中文打字机。
  才学广博,学贯中西。
  一生写了六十本书、上千篇文章。被翻译成各种不同版本的林语堂著作七百种。
  著作的外文译本包括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二十五种文字,几乎将世界上的主要语种全部一网打尽。
  《吾国与吾民》,于1935年9月登陆美国。四个月中印了七版,成为当年美国最畅销的书。
  其中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五十二个星期之久,重印四十版以上。
  也就是这几本书,奠定了林语堂大师在国际上的崇高声誉。
  我们中国,无论在任何时代从不缺天才,更、从不缺大师。
  要是当年我们中国国力像现在如此强盛,早在一个甲子之前就把诺贝尔奖捧回家。
  不得不说,这是个遗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3/56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