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校对)第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9/5680

  这,怪不得谁,只怪自己。
  象牙凉席保存还算完好,但受损情况也不容小觑。
  金锋立刻取来了细毛牙刷,轻轻的蘸上热水,将象牙凉席上的污垢挨着挨着清洗干净。
  再把毛巾扔热水中彻底浸湿,拧干之后,慢慢的进行第二步清理。
  这张象牙两席周围的锦缎和背后的蜀锦是后补的,蜀锦和锦缎出自本省,看样子也是很有些年头了。
  通知这些锦缎和蜀锦的样式和针法,金锋大致也推断出这张象牙凉席的出处。
  那就是在抗战的时候,成都作为最后的大后方,当时云集了全国各地的富豪名流们,这张象牙凉席就是在那时候被富豪名流们带入成都,流传下来。
  二次清理之后,金锋迅速将象牙凉席拭干,再用最好的葡萄牙海岛棉毛巾将象牙凉席干抹了一遍又一遍。
  剪刀将早已破烂不堪的蜀锦和锦缎全部剪掉,只留象牙席本身。
  做完这一切之后,金锋再把象牙凉席翻面,继续前面两步的清洗和清理。
  跟着,金锋取出来专用的硅油给象牙席上油保养,最后把油脂全部清理干净。
  这才算告一段落。
  打开烤火器和加湿器,让温度保持在二十度左右,湿度保持在百分之五十五,等待象牙席自己慢慢的收缩。
  跟着做了一个简易的软盒出来,等待象牙席收缩之后,再装盒,一切就大功告成。
  象牙凉席,本身就属于超级奢侈品,在雍正时期,集合了整个中国的财力物力和超高水准的工匠,也仅仅只做了八张出来。
  到了乾隆的时候,那么有钱那么败家的乾隆皇帝都舍不得做一张,而是将就那八张象牙凉席凑合着用,可见在当时,这种凉席珍贵到了什么地步。
  工艺复杂不说,而且造价相当的昂贵,而且还只能在南方制作,北方使用。
  第一就是将象牙剖开。
  想想看,把坚硬无比的象牙劈开再劈削成片,在几百年前的雍正时期,那得需要多高的技术。
  而且剖开的象牙片非常容易断裂,还要配置出特殊的药水用来浸泡象牙,以便使其软化,然后再劈成薄片再进行编织。
  工序非常复杂,厚薄宽窄均匀的象牙薄片是最难的一点。
  还要就是最繁琐的工序在再将象牙片磨制出洁白的光泽,再劈成丝,最后才是编织。
  由于象牙料是有纹理的,而纹理是顾着象牙弯度长的,必须要严格的按照象牙的纹理来编织,极其耗费材料。
  在很多记录资料当中,清楚的写着,这种象牙凉席,一根象牙只能用到百分之十的象牙料。
  一张象牙凉席,那得多少公斤的象牙,多少头大象的生命才荟聚成这一张象牙凉席。
  这个需要时间,金锋出来洗了澡换上衣服,回来的时候,电话却是响个不停。
  一看之下,竟然有二十多个未接电话,分别是黄冠养和覃允华打的。
  连着打了二十多个电话,那肯定是遇上急事了。
  电话接通的那一瞬间,黄冠养长吁一口气。
  “总算是通了啊小金锋,赶紧过来……”
  “出大事了!”
  “我跟覃允华的脸都被打肿了。”
  “江湖救急!”
  “拜托!”
  黄冠养的话还没说完,覃允华的声音就传入金锋的耳朵里。
  听了覃允华的话,金锋轻声回应了一句知道了。即刻出门,开着电三轮直奔人民公园。
  这里是古玩大会全省的一个最重要的海选现场。
  成都本就覆盖了西南四省,临近的雪域高原、云南省那边距离成都都不太远,这两地的藏友和玩家最爱在成都淘宝和交流。
  古玩大会的海选同样吸引了临近两省很多藏友玩家的高度关注,因此从海选的第一天开始,就有大量的邻省玩家藏友涌入。
  金锋到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大半个小时,省博好几个人一直在几个入口处守着金锋,接到金锋之后,立刻簇拥金锋直往复选现场疾走。
  能让覃允华这样的杂项专家打眼的东西,有很多。
  但能让黄冠养这样的顶级专家打眼的东西,那就有点意思了。
  复选现场是在公园里原有的一个露天的音乐小广场,做了全封闭的处理,里面围着不少人,那是藏友们的二次复选。
第360章
都是假的
  在东北的角落里,摆着一堆东西,黄冠养就站在那里宛如雕像一般。
  见到金锋,旁边覃允华颓然丧气的脸上露出无限欣喜,冲着过来,金锋却是在这一刻,垂下了眼皮。
  覃允华浑身一震,当即停住了脚步,随即会意,冲着金锋眨眨眼睛,悄然移动脚步到了东北角。
  满脸沮丧和颓废的黄冠养接到覃允华的眼色,在人群中见到金锋的背影,长长吁了一口气,掏出纸巾擦擦头上的冷汗。
  丢人丢大发了。
  还得靠小金锋来撑场子。
  小金锋要是再不来,怕是自己这张脸都没地方装了,明天,就得辞职滚蛋。
  金锋到场,宛如定海神针,全场大定。
  金锋这时候并没有急着靠近东北角,而是手里摸出一串手链数起来,慢慢的在复选现场闲逛了一圈。
  本省古玩大会海选比起上海来,那真的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虽然成都是历史名城,但跟上海相比,却是相差甚远。
  上海海选大会的两个分会场金锋都有参加,明显的,那两个分会场的东西要远远好于成都的海选。
  最起码的,上海的分会场上还能看得见不少真货,而这里,真货却是寥寥无几。
  有的,也最多到了明中期。
  倒是有一幅张大千的立轴画作吸引了金锋的注意,纸张和装裱都是一流,等那藏家摊开画作的时候,金锋只看了一眼便自低头,不再理会。
  这幅画是拍卖会上拍来的,并不属于本省的特产。
  除此之外,金锋还看见一对影青瓷的高足碗,薄薄的仅有一毫米的厚度,灯光一打,整个高足碗内外全透,散发出来的也是青玉一般的光泽。
  可惜是民窑,也就值二十来万。
  来鉴宝的藏友玩家大都在四十岁以上,负责复试的专家们也全是本省和成都一等一的大师。
  就连本省大学历史考古系的扛把子刘江伟大教授也坐上了鉴宝专家的宝座。
  这位,可是本省第一大咖,当年挖过三星堆,后来挖过法门寺的大人物。
  今年才六十多岁,穿着打扮也是非常有特色。
  一身长衫,一双千层底布鞋,一幅上世纪的老花眼镜。非常的复古。
  金锋早就听说过这个人的大名,还读过这个人撰写的三星堆文明之谜。
  刘江伟在国际上也是极有名气的,今年一直在乌兹国和蒙古帮着那边考古挖遗址,去了大半年,直到前些天才被夏鼎征调回国,参与海选评选,担任大西南片区的总鉴定师职务。
  逛了一圈之后,金锋这才不动声色的转悠到了东北的角落处。
  虽然黄冠养几个人已经等得心急如焚,但金锋控制着节奏,几个人也只能按着金锋的节奏来。
  眼睛一瞄,金锋顿时咯噔了一下。
  怪不得,黄冠养会被打眼,原来是这些东西。
  东北角的三张长条桌上,摆放着六件震撼人心的东西。
  佛头!!!
  六尊佛头!
  每一尊佛头造型古朴,正面望过去的第一眼,一股浓重厚厚的庄严迎面扑来,令人窒息。
  佛头的雕工异常精巧,刻画丝丝入扣,栩栩如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9/56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