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宗师(校对)第3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1375

  “住,住口!”袁清不由得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瞪着林尘道:“这是统治阶级必然要做的事情,清朝要入主中原,民众反抗力量太强,不杀一些反抗者,又如何缔造未来的康乾盛世!”
  “袁老师!”林尘两手一摊,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个无所谓的笑容:“您可真是双重标准,朱元璋杀了三万五千人在您的嘴里就是残暴不仁的君王,这清朝杀了四千多万人,怎么就是为了缔造未来的康乾盛世呢?”
  “朱元璋一生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王朝,统治这片大地246年,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少贫贱兮壮志扬,千军如烈怒弦张!我雄武兮大明强!我雄武兮天下壮!
  林尘的声音越来越洪亮:“得国之正者,便是刘邦都有所不及,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这句话,只有朱元璋担当的起!”
  “说得好!”
  不少学生居然开始鼓掌。
  袁清不由得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随后飞快的开口道:“这位同学的确说的不错,朱元璋的确是赤手空拳得到了天下,这一点我并不否认,这依旧没有办法掩盖一个事实的真相,明朝就是一个黑暗的朝代,就比如说明武宗,就是正德皇帝。他就是一个荒淫无道的皇帝,一是好色,二是打仗。”
  “好色我就不多说了,朱厚照甚至自个儿改名叫朱寿,封自己镇国公威武大将军,简直荒唐,正德年间,宁王叛乱,朱厚照干嘛去了,说是亲征剿匪,其实就是游山玩水,他的行程是这样的,由京城出发,途经保定进入山东,过济宁抵达扬州,然后由南京、杭州一路南下,到达江西,嘿嘿,这下子玩的可是够热闹的,若非是明朝还有一些忠勇之士,这大明朝,恐怕早就完了,再看看康熙,灭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剿灭葛尔丹,那一项不是赫赫威名!”
  此言一出,却是让不少的学生暗暗点头,如此看来,朱厚照还真不是一个东西。
  林尘却是笑了起来:“袁老师,您的意思,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你指着朱厚照说,你看朱厚照,你真不是一个东西,你真是昏庸无道,你真是如何如何,然后,您又指着康熙时候,啊,我圣明的康麻子主子,您的光辉照耀日月,是不是这样?用一个昏庸的皇帝跟皇帝比较,这是不是太过分了,为什么,不是跟朱棣比较,七征蒙古,南征安南,万国来贺?”
  “是啊,历朝历代都有昏庸的皇帝也有贤明的皇帝,这样比较,的确不妥!”
  不少学生纷纷交头接耳,显然是认可了林尘的说法。
  林尘的思维反应速度极快,一下子竟是让袁清说不出话来了,林尘却是呵呵一笑,慢悠悠的开口道:“袁老师,我这样做一个对比吧,朱厚照下江南一次,被人骂的体无完肤,可是不要忘了清朝的某个皇帝,下江南可是下了整整七次,不知道这算不算小巫见大巫,这个皇帝是谁,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林尘越说,袁清的脸色是越难看,他大声的开口道:“清朝跟大明朝不一样,朱厚照那是穷兵黜武,清朝国务充盈,下江南的钱自然是够了。
  “当然够了!”林尘笑吟吟的开口道:“清朝有议罪银,养廉银,清朝的国库可真是有钱啊,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嘿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和冰(类似和坤)一共有多少钱么?和冰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换算一下单位,换成现在就是两千两百亿人民币,唔,我们现在的首富有多少钱?折算一下,现在不过是一千五百亿,嘿嘿,和冰可是比现在的首富还有钱哦?”
  袁清的脸色变的越发的难看起来,林尘却是笑吟吟的继续开口道:“其实,挺难想象的,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大贪官的和冰,他的皇帝居然还有脸自称是十全老人,还有脸说自己是圣明皇帝!”
  袁清不由得咬了咬牙齿,林尘却是继续道:朱厚照要下江南,明朝的官员还在一个劲儿的反对,明朝国库没钱,那么乾隆下江南,国库出钱了吗?还真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各地官员都是巴不得皇帝陛下光临寒地,为什么,因为,乾隆来玩一次,他们就可以借机摊派搞点油水,如果伺候得好,还能给皇帝留下点深刻印象,升官发财,两全其美?”
  “当然了,你想让皇帝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得付钱,这可是和冰的一条重要的生财之道,谁给的钱多,他就安排皇帝去哪玩。这要是在正德年间,估计他会亏本的。就这样,官员们拿着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去孝敬皇帝,得到皇帝陛下的几句嘉奖,然后干净利落地跪在地上,熟练地磕几个头,发出响亮有节奏的声音,流几滴眼泪,口中同时大呼固定台词:“折杀奴才!”
  “折杀奴才!”林尘捏着嗓子,模仿着某部电视剧的声音,顿时引起了一阵哄笑的声音。
  “哈哈,说得好,说得好!”不少学生兴奋的大叫起来。
  一时间,整个教室都沸腾了,原本就有不少人看着袁清不顺眼,一直都想反驳袁清,却又不知道如何反驳,此时林尘驳斥的袁清说不出话来,顿时就有不少学生兴奋的鼓掌。
  “你闭嘴!”袁清却是失态了,他大声的开口道:“林尘,你懂什么,乾隆爷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你一个小毛孩子,你懂什么,在这里叽叽喳喳的,你也敢妄谈圣人,你也配?”
  这袁清心里激动之下,说出来的话,也变得难听起来,周围的学生不由得紧紧的皱起了眉头,原本有些支持袁清的学生,此时也是皱起了眉头。
  袁清这个样子,哪里还有学者的模样。
  林尘却是微笑,不紧不慢的开口道:“是么,朱厚照一下江南便被老师说成是穷凶极奢,乾隆七下江南,反倒是一件美谈,袁老师,您是老师,负责授业,若是说出来的东西是虚假的东西,岂不是误人子弟?你说乾隆是圣人,可是据我所知,乾隆年间,吏治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这才导致,后来的惨剧!”
  说到这里,林尘冷笑一声,继续道:“哦,对了,还有清朝的文字狱,也是在乾隆年间达到了最高,哦,对了,袁老师,您的名字,这要是在乾隆年间,绝对是要被拉去砍头吵架的!”
  “袁清,怨清,你这是对大清朝不满呐!”
正文
第239章
你可真是高级奴才啊!
  “袁清,怨清,你这是对大清朝不满呐!”
  林尘略带调侃的话瞬间让人笑喷!
  “我了个擦,这林尘的言辞可是一如即往的犀利啊!”
  “哈哈,笑死我了,对大清朝不满?在乾隆年间,绝对要被拉去砍头凌迟的,这话可真够狠的。”
  “这袁清一直以来都是粉大清朝黑大明朝,妈蛋,他也有今天?”
  “袁清,怨清,这林尘真够坏的。”
  众人议论纷纷,毛新等人更是给林尘鼓舞打气,反观袁清都快气的吐血了!
  怨清你妹啊!
  砍你大爷的头!
  这林尘简直就他娘的太能胡扯了,而且这小子不是播音系的吗?
  他娘的这历史知识怎么比我懂的还多?
  袁清此时已经快要憋成内伤了!
  问题是他还不能发怒,今天是他的第一堂课,如果他就这么发怒甚至失去理智,那才真的成了笑话了!
  想到这里,袁清深吸一口气,望着面前可恶的小子勉强露出了笑容:“呵呵,不得不说林尘同学懂的历史还是很多的,而且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是,我为什么要说明朝黑暗呢?”
  说到这里,袁清的语气一转:“明朝中后期以来宦官专权。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些大宦官专权。这是朝政最腐败的体现。东汉、唐、明这三朝,宦官专权太厉害了。
  尤其是这魏忠贤独揽大权,魏忠贤一个字不认得,居然能跟孔子并列,配祀孔庙。全国各地到处给他建生祠,然后皇上一下圣旨,就是朕与厂臣如何如何。皇上是万岁,魏忠贤是九千岁,跟杨秀清一样,九千岁。所以你可想而知,他这个朝政的腐败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就爆发了农民起义。”
  说到这里,伟大的袁清略带崇拜的说道:“可这一点,在清朝则从来没有出现,清朝自顺治爷开始,便极力防范太监干政,对太监的管束极为严格。在顺治爷十二年(1655年)六月,顺治爷为警告后世子孙铭记以前历朝太监干政的教训,特意定制了一块铁牌,高达134厘米,宽70厘米,厚6.5厘米,立于交泰殿前。
  随后的康熙爷,雍正爷,乾隆爷,嘉庆爷等等无一不遵从一不是遵守顺治爷的遗训,始终对太监加以提防,因此,相比于明朝,清朝可以说算是比较光明的朝代了。”
  如果林尘此时能够打人,他绝对会揍死这袁清!
  这他娘的简直就是黑的丧心病狂了!
  想到这,林尘没有客气的说道:“袁老师,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就是因为明朝的太监掌权所以黑暗?既然这样,袁老师您把清朝著名的太监安德海、李莲英、小德张等人置于何地?”
  袁清笑道:“他们三人不算什么,因为他们只能算是忠实的走狗,况且那个时候清朝已经到了后期,不算什么的,但是你看看明朝的大太监,自朱棣开始创办东厂,太监掌权,到后来的西厂,他们做了多少丧尽天良的事情?”
  “呵呵,袁老师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的?因为明朝中后期了,魏忠贤等人是太监误国,所以明朝最黑暗,但是清朝的灭亡跟太监没关系,所以清朝是光明的年代?”
  说到这里,林尘脸上露出调侃的笑容:“袁老师,您可真幽默!”
  “噗!”
  后排的宋平差一点把水给吐出来,自己这师傅这话真是一句比一句吊钻啊!
  “哈哈,原来明朝是因为有了太监所以才最黑暗,清朝的太监比较好,所以清朝比较光明?”
  “不得不说,袁老师确实够幽默的!”
  “我也同意,确实幽默!”
  “幽默你大爷!”
  袁清此时恨得林尘恨得牙齿直痒痒,他也算是最年轻的教授,历史专家,甚至经常辩论时连一些老教授都不是他的对手,这让袁清更是自傲无比!
  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今天竟然会遇到这么难缠的家伙,而且竟然还是学生!
  这事,对于极为好面的袁清来说是万万不能忍的!
  想到这,袁清眼里也是闪烁着怒火,神情略显怒意道:”你懂个什么?自以为看了几篇历史文就认为了解历史了吗?明朝的皇帝一个比一个窝囊,看一下那都是些什么玩意?都是专宠太监,那些一个个没鸟的太监除了祸国殃民,他们能看什么?”
  此时的袁清不像是教授,反而倒像是已经快输光了的赌徒一样,有些暴怒失态!
  林尘却是淡淡的说道:“袁老师,您这话可就错了,明朝的皇帝怎么窝囊了?当初朱棣迁都北京抵御外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样的皇帝窝囊吗?”
  “呵呵,纵观大明王朝终期24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这样的朝代您说他黑暗?说皇帝窝囊?”
  此时,课堂里林尘的声音掷地有声,压迫着袁清,让他有些招架不住。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说的好,这就是大明朝啊。”
  “呵呵,一直都不喜欢袁清,尼玛他就是满遗啊。”
  “哈哈,林尘说的好。”
  整个教师里,已经有人却是叫好。
  但林尘望着袁清继续说道:“至于您所说的大清朝,他们是不是真的很光明?”,
  “是哪个朝代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让我们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又是哪个朝代竟然在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后,连《辛丑条约》都同高兴兴的签订了起来?”
  ……
  “袁老师,是哪个皇帝喊出了“宁赠友邦毋与家奴”的口号?”
  “又是谁喊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卖国口号?”
  “又是谁当初面对着日本侵略者却是能够说出”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的口号来?”
  林尘的一句句质问,仿佛是一记记重锤一般,让袁清此时根本不知道如何回击,但是林尘并没有打算就这么算过他,而是笑道:“这就是您喜欢的大清朝,但您所说的明朝又是怎样的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13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