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宗旁门(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676

  “你说什么?我等都是无用之人?!”最先那书生却是首当其冲地暴怒了,他先是放大音量确保所有人都能听到苏礼的话,然后问:
  “你这愚鲁之徒,才是浪费粮食的无用之人!”
  暴烝虽然还是有些畏首畏尾,但是这种对自己效忠对象的直接羞辱还是无法忍受的,所以他立刻站起身来一下抓住这书生的衣领将之拎了起来……
  “君子动口不动手,尔等粗顽之辈,有本事打死我啊!”那书生吓得在发抖,但说出来的话还是相当硬气的。
  苏礼摆了摆手对暴烝道:“不必动怒……也罢,就让你们知道自己有多无用好了。”
  他示意暴烝把那书生放下,然后看着这满厅的义愤填膺的读书人问:“我先问问你们,尔等生存于世,可曾创造任何价值?”
  “何为价值?”
  忽然在头顶上传来一个声音,却是一个身穿大红锦袍的精致男人,正靠在酒楼二层的栏杆上饶有兴致地看过来。
  一般有些身份的人来这酒楼消费都喜欢呆在二层以上,轻易不会出来和底层大厅的这些穷书生混迹一起。
  这倒也算是‘捧哏’了,苏礼乐得接下去答道:
  “春耕秋收为国供粮,此为价值。”
  “织染缝补为人造衣,此为价值。”
  “采矿熔炼为国制器,此亦为价值。”
  苏礼话说到这里,那读书人立刻满脸不屑地说道:“此为桑农工匠之利,吾辈不屑为之!”
  苏礼很是温和地点点头,又说:
  “还有为一方父母,搭桥修路保得一地平安富庶,此亦为价值。”
  但那读书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节奏,立刻就又出言反驳:“如此芝麻小官,不过一小吏即可胜任,非吾辈所取之道!”
  “保家卫国,为家乡父老抵御外敌?”苏礼问。
  “粗鄙武夫,休要再提!”
  苏礼很是平静地看着眼前的人,或者说是眼前的人们,然后说道:“那就抱歉了,我实在不知尔等还能做什么有价值的事情。”
  言外之意,那就是一群活着毫无用处的人呢!
  那二楼的富贵公子听着觉得有趣,他忍不住轻笑了一声道:“有趣,竟然有人能将自己否定成这个样子啊。”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苏礼这一个个问题提出来而那书生又一个个否定,可不就是在自我否定吗?
  书生也反应了过来,他脸色涨红随即语气傲然地说道:“尔等蚁雀,如何可知吾辈大志?!”
  “上佐圣王,下治黎民,于天地立德……如此,可不负此身所学!”
  二楼那位富贵公子忍不住展开了手中的折扇挡住了自己的脸,他怕自己一个没绷住丢人了。
  同时他又很好奇,这次那个很有趣的外乡客又该如何反驳?
第二百三十二章
母河水患如何治?
  对于那书生天真的言论,苏礼哑然失笑。他忽然就有了兴趣陪这些人玩一玩了……
  “掌柜的,给我拼张长桌来吧。”苏礼说道。
  这店家只是一听就知道苏礼要干什么了,他很是惊奇,没想到这喜欢怼读书人的年轻人也喜欢玩这读书人的一套吗?
  店小二很熟熟门熟路地一通操作,两张方桌拼接起来就成了一张长桌……这里士子们聚会的时候,也常常会拼桌作画或者赋诗。
  随后得到示意的暴烝立刻识趣地点头,然后在这拼起来的长桌上铺开一张宣纸……
  苏礼拿出笔墨在桌前站定,然后说道:“那我给你出一题,乃是‘圣王良佐,万民父母’每年都要遇到的问题,你且试答之。”
  说着,苏礼却是已经挥笔落就……转笔之间,宣纸之上已经画出两条曲折长线。
  虽然只是简单两笔,但却偏偏已经给人走势雄奇的感觉……在场诸多书生立刻心中一紧,知道眼前这人不能小觑了。
  此时酒楼二层、乃至三层之上已经多人围观,许多包厢内的贵客都走了出来好奇地看着这一幕。
  其中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人比较玩味地看向左右道:“这考题可是与你们有关的,不如先猜猜这少年画的是什么?”
  他的边上是一群各有气象的中年人拱卫,这些人看起来都是久居高位的样子,此时却都对下方那‘外乡小儿’与本国寒士的‘游戏’感兴趣了。
  “抱歉主上,只是凭这两笔臣下等人难以分辨。”一个年过半百的人含笑答道。
  可就在这个时候,在他们下方,那个最先出来看热闹的精致年轻人却已经喊了出来:“我知道了,这是我大丘以西的那一段母河河道!”
  苏礼意外地抬头看了眼,却见这看上去很是年轻的贵族公子正一脸兴奋地看着他,就好像是抢答了问题的好好学生一样,等待着老师的表扬呢。
  随后他微微颔首笑而不语,只是伸手在那笔洗中落笔转了一圈,随后快速抬起对着画卷一甩……
  依然带着墨韵的水就被他带起洒出,然后仿佛一道水龙般很有节奏地落在了画卷上。
  化了水的墨汁在画卷上铺展了开来,有些地方淡有些地方深变得不是那么均匀。
  但却是果真仿佛一条大河的汹涌水势……
  “我答对了,真的是母河!”
  原本在三楼旁观的那群人则是一个个都面露凝重的神色,他们显然没想到苏礼竟然果然出了一道唯有高居庙堂之上的人才能知其难度的大题。
  “那少年很机灵啊,更重要的是对我宋国地理十分熟悉,是哪家的子弟?”为首的中年人注意到了身边的凝重,却是忽然问起了那个抢答的少年。
  这时旁边那年过半百的老人则是微微欠身道:“这是老臣的孙子,让主上见笑了。”
  “原来是太宰家的孩子,难怪有此视野了。”中年人微笑颔首,随后继续看往下方……他此时大致也明白苏礼要怎么出题了。
  事实上这三楼包厢内的贵客们都已经心中有些明白了,而他们也很想知道在这里是否能够得到什么不一样的答案来。
  而楼下,苏礼已经开始出题:“东洲母河,支流无数,灌溉亿兆良田,乃是我等东洲人道之起源。”
  “但如今我游历入宋时,发现这沿途母河河道开始变得狭窄。”
  “虽然两岸堤坝井然,可河面已经高出旁边农田不知几凡。”
  “依我之见,这段母河恐怕每逢大雨必然会涝……是故我的题目是:母河如何治?”
  “这……”
  书生只觉得头皮发麻,这种问题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啊!
  “你这是什么问题?在下已经说过了,我要做的是辅佐圣君开创盛世的事情,而不是这等旱涝小事。”
  “噗嗤~”
  就在此时,楼上那年轻勋贵又笑出了声,他说:“如果这都不是国家大事,那这宋国可就没有大事啦!”
  “你又是何人?!”书生抬起头来分外不满地呵斥,不要逼他怼天怼地啊!
  那年轻勋贵也不遮掩,只是笑道:“太宰之孙,公冶思明是也。”
  “书生你不必急着乱说话,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我爷爷和那些叔叔伯伯们从上个月起就已经在讨论即将到来的汛期了。”
  苏礼听了也是继续接话道:“宋国土地肥沃而物产丰富,事实上只要能够治理好了母河自然家国无忧。”
  “所以切勿小看了这治河之道,此乃尔等宋国昌盛之关键所在。”
  书生的方寸已乱,他是习惯了风花雪月的,原本以为治国之道也和他风花雪月吟诗作对的一样,只要一群人听他吩咐就行。
  可是现在真当有实际的问题摆到他面前时,却又完全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有何难,左右不过是加高堤坝罢了。只要朝廷拨款,百姓用命,自然不会有大涝。”书生急中生智说完,随后很是志得意满,认为这个问题没有难住他。
  苏礼脸色并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就在他回答之前,那二楼的年轻勋贵公冶思明就已经抢先问道:“不知阁下以为,朝中三公如何?”
  书生自傲地抬头一笑道:“一群蠢物罢了!”
  很好,这是平时他和同伴们议论天下(吹牛逼)时的说辞,不知不觉就拿了出来。
  三楼上那群人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了。
  为首那中年人却是哈哈一笑道:“若是寡人用来治国的都是蠢物,那寡人又算什么?”
  这恐怕就是宋国君臣在此了吧!
  那位公冶老太宰则是无所谓地说道:“主上多在此宴请吾等,此类言论怕是已然听闻不少。”
  这可以算是一种暗暗的吐糟了。正常国君又怎么会在这种地方宴请群臣?这不是恶趣味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6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