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宗旁门(校对)第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676

  在听闻如此蝗灾的时候,哪怕是姬正都坐不住了,这次直接带着马非来到了北岸城中苏礼的医馆来找他。
  “苏先生……如今西秦无数良田遭遇蝗灾但安阳城却毫无作为……吾等是否应该做些什么?否则秋收之后,这便是一场大饥荒啊!”
  姬正很是焦躁地说道。他有野心,但同样也有爱心。无论秦王灞和他的子嗣们对他如何,但是他对于西秦的感情却是不掺杂一丝杂质的。
  苏礼不明白这种忧国忧民的感受,他只是沉吟片刻,然后说道:“正好,东犄山和天裂山之间的大片土地都空着。这里有素水浇灌迟早会成为一片沃土,一直空着也太可惜了。”
  言下之意:北地有粮有地就是没人,该怎么做还需要考虑吗?
  马非对于苏礼的说话方式有些不太习惯,他也听懂了这意思,却是忍不住插口道:“我北安城的确能够负担百万人的粮食,甚至今年调动大军屯田,在秋后能够负担两百万人的用度也不成问题……但是有天裂山阻隔,恐怕……”
  姬正却是连忙打断道:“不必多言,我等只需照此准备即可。”
  苏礼微微颔首,果然还是姬正和他比较投契啊。
  目送那一对君臣离开,苏礼则是微微沉吟了一下,然后就召集了刚刚放下锄头挖完河道的剑宗弟子们……
  接下来,他们要去开山!
  天裂山阻隔了西秦南北,使得无险可守的北地几乎成为一块飞地。所以北地的镇北军也可以说是北地自己的子弟兵,他们一直是以自己的力量抵御着外敌。
  也正是因此,姬正在北地另起炉灶是绝对不会受到任何反对的,因为北地人心中向来只有北地而不会有西秦。当然,如果是有人带领他们能够从北向南越过天裂山夺取西秦,那么西秦就也是北地人的西秦了。
  所以问题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怎么越过天裂山?
  天裂山有山口,但并不意味着这里就是一片通衢,只是从原本的崇山峻岭变成了稍稍能走人的样子而已。
  两天之后,苏礼就已经带着一群卷着裤脚管扛着‘铲型剑’充满了乡土气的人来到了天裂山北麓的山口。这里曾经是北军的营寨,也是素水的出山口。
  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沿着素水的主干河道将两旁的山体拓宽,硬生生地开一条路出来连接到南麓的山口。
  这很难,哪怕对于修士们来说也是一次规模浩大的工程。但是苏礼背后的那群‘劳动人民’却是很淡定,仿佛这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日常。
  ……不就是挖山开路吗?不怕,挖山他们有‘裂石剑’、‘开矿剑’或者‘挖山剑’,总之他们是专业的。
  于是一群人在苏礼的号令下,施展着足以令阳神真仙玄虞子感动到哭的剑法效率极高地在山中开拓道路。
  这群刚刚挖出了‘素水一期’的弟子们甚至发现了‘铲型剑’比寻常的剑器更利于施展这门神技,因为还特意给剑宗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剑器款式……果然都是些有才干的人啊。
  苏礼看着这些同门熟练又专业的动作,心中感慨良多,寻思着回去是不是建议一下,干脆在以后的剑崖教内设置一个‘裂地剑宗’呢?
  好像很有搞头的样子,可以用来承包剑崖教未来的所有重大项目。
  而安排好这边挖土的活之后,苏礼则是沿着这山口一路往南……
  他并没有进入西秦地界,而是在南麓山口处眺望南方……穿云意之下,他的双眼仿佛能够看到那边有一片由无数蝗虫形成的巨大阴云。
  微微沉默,他忽然揭开了对赤老的禁言然后问:“有什么办法,能够给那片阴云之下的人指个路?”
  “……”赤老沉默,一副自闭了的样子不愿说话。
  “那我就去问问椿吧,她应该知道的。”苏礼可没惯着它,一言不合直接重新封印。
  “等……”赤老只来得及发出一个声音就又消声了。
  看着苏礼已经直接返回往剑宗本部而去,赤老忽然间深恨自己刚才为什么要闹脾气?它有什么资格耍脾气?难得有机会乖乖舔好不就行了……
  现在,它依然只能绝望地被一片祈祷声所包围……
第三百三十二章
关于神力与愿力的一点奥秘
  苏礼从来不会惯着赤老,既然它不想说他也不勉强,直接封印就完了。但是随后,他则是脚下青云起,向剑崖与神树飞了过去。
  他的身边没再带着暴烝,因为他一时的新奇劲儿过了,总坐马车跑来跑去觉得没那么方便了。于是暴烝作为他的车夫自然也就没有了跟随的理由,如今已经被他丢进了‘工程队’中干活去了。
  所以他按下云头就来到了神树之下,没走两步就看到了树下那带着温柔笑容等待他的椿……
  “苏礼你回来啦,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妾身去做吗?”椿很是愉快地打着招呼。
  但是苏礼就有些尴尬了,难道他就是那种只有有事才会回来的人吗……不是吗?
  聪明的女人可不会让男人尴尬太久,在必要的点醒之后,椿就毫无停顿地继续说道:“看来你已经开始收集愿力了,还已经不少了呢。”
  这一句话完美地转移话题,也来到了苏礼目的所在。他问:“就是这些愿力,有什么使用的方法吗?”
  椿听了不由得莞尔,她说:“既然是愿力,那么自然可以按照你的愿望去发挥作用啊。”
  “神力固然神奇,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不缺神力的神灵来说,转化神力之前的愿力才是真正最神妙的力量。”
  “愿力即为‘心力’,乃是众生加持之心。单一个体的‘心’是有限的,但是万众聚一的心却是无穷的。”
  看苏礼似乎还有些懵懂,椿换了个说法道:“我就举个例子吧……许多教派之中都有一门‘大祈愿术’、‘大预言术’之类的神术,但是这‘大祈愿术’的原理其实是向他们所信仰的神灵或者神系祈求来足够的纯粹愿力,然后再根据他们心中所想来实现目标。”
  苏礼听了有些发愣:“所以,这类神术的难点是怎么祈求来更多的愿力?”
  “就是这样,当你有了足够的愿力,那么就只需要想着自己要实现什么事情,这些愿力自然会帮你达到力所能及的程度。”椿确定地答道。
  这是难得的大神讲法,苏礼很是专心地问:“既然如此,那么神力与愿力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呢?”
  椿答道:“神力因职权而生,它可以轻易做到职权所限定的事情。就好比你现在就可以转职成‘药神’或者‘医神’,届时愿力转化神力,你就能够轻易地医死人肉白骨。”
  “可如果你以愿力救人,那么就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够达成目的。”
  苏礼听了大致有些明白了,愿力是万能的,但是神力虽然用途有限但却是性价比极高。他又问:“那么其转换比例是多少?”
  椿想了想然后回答道:“还是以让一个普通人起死回生举例……愿力转化为医道神力的比例大约是10:1,而医道神力让人复活或许只需要10,但用愿力让人复活就需要十万!”
  苏礼心中盘算了一下,十万愿力才能让人复活,但是用专业对口的神力却只需要十。再加上愿力转化神力的十比一比例,也就是说用愿力做一件同样的事情就是千倍损耗!
  他觉得这果然很不合算,但是对于神灵来说恐怕纯粹的愿力比神力更为可贵。毕竟一个神职圈死了这神灵的能力,但是愿力却能够弥补神职缺陷。
  与椿的这番交谈让苏礼对神灵的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他感觉这些神灵的日子好像也没那么有趣吧?还不如无牵无挂地当个‘仙’,四处游历玩耍总比整日里为了些许信仰劳心伤神好。
  天庭之中有职有权者为神,自由自在者为仙……
  似乎是看出了苏礼的困惑,椿又补充一句道:“愿力说穿了就是一种信念的加持,要想让它们影响现实自然会有大损耗。可如果将之使用在心灵层面,那么损耗就没那么大了。”
  苏礼听了若有所思,他对愿力的使用有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想法。
  至于神职的选择他依然要好好想想,他可以选择自己凝聚神职,也可以使用椿赠予的神职……
  反正他现在不着急。毕竟椿给予的空白神位正在抽取赤老聚敛的魔气作为能量来施展各种神术,不急着自己产生神力来运转神位。
  他这可真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啊,等于是两尊上神给他铺路,一旦决定了神职那就是一步到位,前途不可限量。
  苏礼暂时没去想自己神职的事情,他也不是很在意,而是思考着怎么利用愿力来最大化地帮助姬正。
  ……他只是想要帮助姬正而已,真的,才没有因为蝗灾而心软呢!
  所以他又一次来到了天裂山口,站在那山口附近最高的山峰处,平静地看着剑宗弟子们正在不断地开拓山道……
  他没有急着做什么,只是加入了进去与剑宗弟子们一同开拓山道。他这个时候没有将自己当做是高人一等的‘剑崖圣子’,而是和一个普通三代弟子一样不断地以裂地剑来扫平障碍。
  于是一条悬于素水河道之上,镶嵌于山体之中的盘山之路就这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贯通着天裂山南北。
  这是一条看似平凡的山道,但是每隔一段距离苏礼都会在地下埋藏上一道连山印,使之不断加固这山道的结构而避免崩塌、滑坡的情况发生。
  不过哪怕是连山印的加持,最多也不过是保障这山道百年的不坏而已……百年之后?山道都已经帮助开凿出来了,怎么维护当然是当权者自己定夺的事情。
  一个月的时间,一条贯通了南北的天裂山山道就如此出现在了众人眼前。速度甚至被素水河道的挖掘还要快,那是因为身为素水水君的玄素也亲身参与了进来帮忙所至。
  当最后的山道挖通,从天裂山南麓山口转出的时候,苏礼抬起头来再看南方,就有种心神开阔的感觉。
  “你做了这么多,又该怎么让南边的人知道呢?”玄素以流水之躯站在苏礼身边,语气淡淡地问道。
  初为神灵,她也已经有了一些神君的气质了。
  苏礼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南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如今尚未入秋,应该还好吧?”
  “不,饥荒已经开始了。”玄素似乎是在冷笑着说道:“正因为所有人都预见到接下来的西秦会经历一个灾荒之年,所以商人们已经早早地开始囤积粮食等着坐地抬价!”
  “可怜百姓们今年颗粒无收,市面上又是粮价疯长……他们已经开始和蝗虫‘抢吃的’了。”
  苏礼听了目光波动了一下,随后问:“安阳城呢?”
  “秦王灞又病倒了,四位王子正争着给老王尽孝。”玄素继续说道……素水与部分安阳河支流有交集,所以她常常会跑到安阳城那边看看,因此对城中状况了如指掌。
  苏礼对此面无表情。只是回头看向自己这一个月内与剑宗弟子们做出的山中通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6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