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只始皇帝(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339

  “我恨不得杀了他,或者告诫齐王,可是我身为秦国的大臣,却不能影响与后胜的关系,甚至,我们还应该要帮助后胜这样的小人...”,使者摇着头,他说道:“等到齐国灭亡那一天,若是我还活着,我一定要杀了后胜。”
  随从摇着头,他认真的说道:“齐王有什么好可怜的呢?后胜这样的小人,之所以能把持朝政,不就是因为齐王自己的缘故嘛?若是齐国灭亡,这不是后胜的过错,这一定是齐王自己的过错!”
  .............
  同时,秦国的另外一位使者也是来到了魏王的身边,魏国的情况跟齐国不同,魏国里好财的大臣段干子,他在之前的与秦国的战事里死掉了,这就导致秦国没有办法再贿赂大臣,不过,魏国内也并非没有亲近秦国的大臣,只是魏王不待见这些大臣而已。当秦国的使者坐在魏王面前的时候,魏王眯着双眼,这才问道:“您不在秦国准备战事,却来魏国做什么呢?”
  原来,前来魏国的使者正是秦国的将领杨端和,杨端和在之前的大战里,表现勇猛,得到了晋升,而他本人又是马服君的弟子,口才也不错,他主动要求前往魏国来劝说魏王,杨端和笑着说道:“我这次来,是为了改善秦国与魏国的关系,并且,我是为您带来了一件很大的礼物。”
  魏王看了看他的身后,却没有看到任何随从拿着什么礼物。
  “哦?是什么样的礼物呢?”
  “十五座城池。”
  “您说什么??!”,魏王顿时就站起身来,很快,他意识到不对,又坐了下来,方才问道:“您到底想要说什么呢?”,杨端和看到魏王心动,顿时就有了信心,他笑着说道:“赵国的廉颇,一直都是秦国的敌人,他带领赵国的军队,多年征战,杀死了很多的秦人,秦王想要将他抓回秦国,故而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他。”
  “哦?”
  魏王这才说道:“廉颇将军来投效魏国,寡人又怎么能将他交给秦国呢?这岂不是会让那些想要投效魏国的人寒心呢?”
  杨端和说道:“您说的不对,廉颇本来就是赵人,他如今也只是暂时在魏国,他心里挂念着赵国,我听闻,赵王也有想让他返回赵国的想法,等到赵王派来使者,他返回赵国,就会继续帮助赵国来攻打魏国,您不仅得不到任何东西,还会让您的敌人变得更加强大,这件事,您完全可以不告诉任何人,对外就说,廉颇离开了魏国。”
  “而您可以得到十五座城池,赵国也会因此而变得虚弱...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嘛?”
  “这...”,魏王开始犹豫了。
  杨端和又继续说道:“廉颇在魏国,您难道就敢用他来担任将军嘛?您不担心他会再次投效赵国嘛?”
  魏王还是没有下决定,他叫来了一位武士,低声吩咐了几句,杨端和就认真的等待了起来,过了许久,龙阳君这才走进了王宫内,龙阳君看着魏王,俯身一拜,这才坐在了一旁。魏王便将杨端和所说的事情告诉了龙阳君,顿时,龙阳君勃然大怒,他看着面前的杨端和,质问道:“秦国是真的当魏国没有人了嘛??”
  龙阳君看着魏王,说道:“上君..您可知道当今的秦王是谁嘛?”
  “是政。”
  “对,他是马服君的养子,马服君在赵国,与廉颇将军是很好的朋友,那您觉得,身为马服君养子的秦王政,他会将廉颇抓回秦国处死嘛?何况,在您面前的这个人,他本身就是马服君的弟子...呵,有马服君在秦国,谁敢处死他的好友廉颇呢?”,龙阳君看着杨端和,问道:“您说呢?”
  “我是奉丞相之令前来的。”
  “吕不韦敢得罪马服君嘛?”
  杨端和没有说话,龙阳君这才说道:“秦人不是要处死廉颇将军,他们是要重用廉颇将军啊,况且,上君,就是秦人想要处死廉颇将军,难道魏国就能将廉颇将军交给他们嘛?廉颇将军无论是在魏国还是赵国,都能遏制秦国,如今诸侯征战不断,可是诸侯们的敌人,还是西方的秦国...”
  “若是您将廉颇将军交给他们,那天下人谁还愿意为魏国效力呢?”
  龙阳君数次质问,魏王也就清醒了过来,他强迫自己去忘掉那十五座城池,这才看向了杨端和,他说道:“这件事,寡人不能答应您。”
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无声息的改变
  杨端和没有能成功的劝说魏王答应吕不韦所开出的条件。
  显然,龙阳君是绝对不会允许魏王出卖自己的大臣的,上次魏王决定要变卖孔斌的时候,龙阳君不在大梁,方才让魏王做出了那样的荒唐举动,而这次,龙阳君却是日夜陪伴在魏王的身边,根本不给他与杨端和继续商谈的机会。魏王心里觉得有些可惜,其实,这次他也是挺赞同秦人的。
  廉颇都这么大的年纪了,他还能披甲打仗嘛?他在魏国,对魏国有什么好处呢?还不如神不知鬼不觉的将他送去秦国,反正秦人就是想要重用他,以廉颇的年纪,秦人也用不了多久。魏王心里是如此想的,可问题是,龙阳君坚决的反对这一点,在整个魏国,能够说服魏王的,大概也就只有龙阳君。
  当然,杨端和这次前来魏国,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用,他这次带来了不少的礼物,倒是让魏王有些开心,他觉得,秦国之所能低下头来,不断的朝魏国送出礼物,这说明秦国在短时间内并不敢与魏国交战,看来上次五国联军讨伐秦国,也是让秦国看到了魏国真正的实力。
  在得到了魏王的允许之后,杨端和便前往拜访信陵君。
  杨端和上次跟信陵君见面,还是在函谷关之外的战场上。魏王非常的担心他的“安全”,故而派遣了不少的武士跟随在杨端和等人的身边,来保护他的安全。魏王告诉杨端和,魏国境内有很多仇视秦人,想要向秦国复仇的人,为了避免这些人在半路上刺杀您,还是让这些武士们跟随在您的身边吧。
  杨端和没有拒绝,或者说,这正是他所希望的结果。
  在这些武士们的带领下,他们终于来到了信陵君所在的城池,这是一座不闻名的小乡邑,信陵君并没有返回自己的封地,反而是居住在了这里,据说,是因为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不错,信陵君常常带着自己的门客们来到郊外,与众人饮酒狩猎为乐。杨端和很幸运,当他来到这里的时候,信陵君正好在府邸里。
  杨端和刚刚走到了府邸之外,就闻到了从府邸内传出的酒味,杨端和觉得,即使没有人带路,他都能找到信陵君所在的地方,哪里的酒味最为浓郁,哪里就肯定是信陵君的住宅。信陵君在此地的住宅,看起来并不是非常的奢华,甚至也不算是太广阔,他的门客们在这里都有些拥挤。
  而他的大门是敞开着的,信陵君的府邸大门永远都是这样,从不设防,没有人看管,就是开着,若是有行人愿意,完全可以走进去,然后痛饮一番,信陵君是不会在意的,他不在意来人的身份,或者是别的什么,来者都是他信陵君的客人。正是因为信陵君的如此豁达,这些时日里愿意追随信陵君的人越来越多,让魏王寝食难安。
  杨端和走进来的时候,这里的喧哗声也没有停止,哪怕是这个秦人的打扮的家伙在几十个武士的陪同下走进院落里,也没有能引起任何人的注视,大家都只是喝着酒,大笑着,完全没有人理会他们,杨端和有些尴尬,他在周围看了看,终于,他发现了信陵君的踪影。
  他看到信陵君坐在几个人的当中,正在兴致勃勃的跟他们聊着些什么,而坐在他身边的,却正是廉颇老将军。
  杨端和就走到了信陵君的面前,那些随行的武士就站在了他的身后,信陵君醉醺醺的抬起头来,停止了交谈,他打量着面前的杨端和,他有些惊讶的问道:“你不是括的弟子嘛?”,杨端和一愣,这才笑着说道:“正是...我是按着丞相之令来拜访魏王的,同时,也是替我的老师来看望您。”
  信陵君笑了起来,令自己的门客拿来酒水,直接递给了杨端和,方才对身边的廉颇说道:“听到了嘛?他是替括来拜访我的,他可不是来拜访您的啊,您现在知道括更加看重谁了吧?!”,廉颇老将军看起来也没有少喝,他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走到了杨端和的身边,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将他拽了过来。
  “马服君知道我在魏国嘛?”
  “知道...”
  “他说了什么?”
  “他说赵王的行为是自己毁掉自己的长城,他若是在赵国,一定会亲手掐死郭开这样的小人。”
  廉颇听闻,顿时大笑了起来,这才看向了信陵君,挤了挤眉头,两人重新坐了下来,杨端和就陪他们喝酒,信陵君和廉颇将军问起了那些熟人的情况,杨端和自然也是如实的回答,听到戈重兵,两人都显得有些悲伤,听到狄做了大官,他们又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听到辛发福,他们也是忍不住的回忆着当初的模样。
  他们都听的很开心,杨端和找准了时机,这才开口说道:“廉颇将军...”,他顿了顿,这才继续说道:“我这次前来,本来是为了让您带到秦国...只是,魏王大概是觉得十五座城池不够,并没有允许您前往秦国...”,杨端和苦笑着,他说道:“将军,您如今离开了赵国,是不可能再回去的。”
  “在魏国,楚国这些国家,您又得不到什么重用,您难道就甘心在这里饮酒,想要在这里安度晚年嘛??”
  廉颇瞪大了双眼,他大笑了起来,看着一旁的信陵君说道:“哈哈哈,让我赶往秦国?秦国??”,廉颇笑了许久,这才抚摸着自己的胡须,他有些不屑的看着杨端和,说道:“你可知道,我一生战争,死在我手里的秦国不下十万,你还想要让我去秦国?是秦王疯了还是吕不韦疯了?”
  杨端和严肃的说道:“在战场上,那是各司其职,您身为赵国的将军,杀死与您作战的秦人,这不能算是您与秦国的恩怨。我是真心想要请你去往秦国的,在秦国,有我的老师,您在秦国不会被冷落,也没有人敢不尊敬您,您可以跟蒙骜将军一样,一同率领秦国的军队...”
  “若是您不愿意继续征战,我们也不会逼迫您,您就是像老师那样在学室里讲课,都是可以的。”
  廉颇的表情也逐渐的严肃了下来,他不再发笑,他认真的看着自己手中的酒盏,又看着杨端和身上的甲,他似乎在回忆着什么,神色也变得有些落寞,而一旁的信陵君,放下了手中的酒,低着头,却并不开口,他不愿意干涉廉颇的选择,若是廉颇想要去秦国,他甚至可以调动自己的门客将廉颇送到秦国去。
  廉颇的思绪瞬间回到了几十年前,在那个时候,他还是只是个负责县城治安的小官吏,他通过抓捕盗贼,得到了重用,不断的升迁,随后攻打齐国,攻打秦国,攻打魏国,攻打燕国,如此的征战了几十年。他还记得自己所参与过的每一场的战争...他当然不希望自己就如此颓废下去,不希望自己就此离开战场,他还能打,他并没有老!
  在魏国,自己得不到重用,这一点,廉颇是已经看明白了,魏王对自己的胞弟信陵君都如此的忌惮,对自己这样的外来之将,又能信任到什么程度呢?秦人想要重用自己,这看起来不像是假的,毕竟马服君在秦国,而他的养子如今又成为了秦王...有他们在,自己大概是不必担心被冷落...
  可是...廉颇看向自己的回忆里的时候,他所看到的都是自己在为了赵国而死战,跟士卒们高呼胜利,或是带着溃败的军队逃离...他又看到了自己多年的好友,在道路上朝着自己挥手告别的蔺相如,那一刻,廉颇清醒了过来,他看着面前的杨端和,杨端和在等待着他的答复。
  廉颇摇着头,说道:“不必了...不必了..我不能将自己的剑对准我保护了一辈子的国家。”,杨端和有些急切的说道:“您可以不去进攻赵国的。”
  “若是按着你所说的,我在赵国的学室里教弟子,这些弟子将来就不会去攻打赵国吗?我在秦国,这就是对赵国的一种进攻...若是我今日跟着你离开魏国,前往秦国,那我逝世之后,就没有颜面来见我的朋友了!”,廉颇说着,再次举起了一盏酒,笑着向杨端和示意,然后喝下。
  杨端和看起来有些沮丧。
  杨端和没有再去劝说廉颇,因为杨端和知道,当廉颇将军有了自己的决定之后,谁都没有办法劝动他,这个倔强而顽固的老头。杨端和再次看向了信陵君,他正要开口,信陵君抢先说道:“您不会是看劝不动廉颇将军,就要劝我去秦国吧?”,杨端和摇着头,说道:“这怎么可能呢...”
  杨端和低着头,沉思了片刻,这才开口说道:“我只是想要告诉您...若是有一天,您想要离开魏国去各地看看,或许可以来秦国,在秦国,不会有人为难您,更不会有人为难您的门客,您可以见见我的老师...”
  信陵君笑了起来,他说道:“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他还欠我一顿酒呢!”
  显然,他并没有将杨端和的话放在心上,杨端和最终还是离开了魏国,他在魏国的使命也算是宣告失败。而在这个时候,蔡泽也是从燕国回到了秦国,他并不是独自回来的,他还带回了一位年轻人,这位年轻人唤作丹,姬丹。他正是当今燕王的太子,当初,在燕王刚刚登基的时候,这位太子曾在赵国担任质子。
  可是因为赵国与燕国之间的关系愈发的紧张,双方又时不时的有些摩擦和碰撞,燕王就派人将太子丹给接回了燕国,太子丹返回燕国,还没在这里待上几年,就又被送到了秦国,这让太子丹非常的恼怒。他就感觉自己像是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只能寄人篱下,忍受屈辱。
  在赵国,他的待遇就不怎么样,谁也不把这个燕国的太子放在眼里,而这样情况,在秦国甚至是有些更加的夸赞,秦人都不把燕王放在眼里,何况是他这个十几岁的太子呢?当蔡泽回到咸阳之后,随便安排了太子丹的住处,便去见吕不韦去了,太子丹再次孤身一人,在这个陌生的地方。
  太子丹不懂秦语,这导致他根本没有办法与外界联系,他只能不断的从自己身边的人口中去学习秦语,而燕王派来服侍他的人,已经被蔡泽派到了其他地方,他身边全部都是秦人,这些秦人对他的态度也非常的恶劣。太子丹就在自己的住宅里,平日里天也无法外出,即使外出,他也听不懂众人在说什么,这让他非常的苦恼。
  在等待的过程中,终于,有几个人走进了府邸里。
  太子丹看到那些侍奉自己的人紧张不安的朝着对方行礼,他就明白,这些来拜访自己的人非同小可,他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三个年轻人,他们都是穿着黑色的衣裳,与太子丹身上的白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首的那个家伙看起来年纪非常的小,大概只有十四五岁,还没有自己大,可是他非常的嚣张,肆无忌惮的打量着自己。
  “你是谁?”,太子丹用雅言问道,在这个时代,贵族之间倒是可以通过雅言来正常的交流,为首的人笑了笑,这才问道:“你是燕国的太子丹?”
  “我就是...你又是什么人呢?”
  “我是秦王。”,嬴政说着,这才看向了自己身边的启和增,他说道:“这位是昌平君,这位是魏公子增...”,丹一愣,他没有想到站在自己面前的人是秦王,他不知道自己是该俯身行礼还是该怎么样,他就待在那里,也没有听清他的介绍,这让嬴政有些不悦,启和增倒是没有在意。
  秦国的王,楚王的长子,魏王的太子,燕王的太子,这四个人就坐在这狭窄的院落里。
  “您若是没有别的什么事,可以跟着我们去武成君那里学习...”
  “武成君...马服君???”,太子丹瞪大了双眼,他问道:“我真的可以去找马服君学习?”
  听到这熟悉的称呼,嬴政一愣,神色恍惚,过了片刻,他这才点了点头,说道:“可以,可以的。”
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
  赵括还在上方讲学,忽然,他看到了坐在嬴政身边的素衣男子,在秦国,身穿白衣是不吉利的,平常只有在亲人逝世的时候,才会穿上如此一身白,可是燕人不同,他们就喜欢穿素色的服侍,故而燕人是很好辨认的,那位少年就坐在嬴政他们之中,尊崇的看着赵括,还拿出了笔墨来记录他的言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