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演道(校对)第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012

  这样,才可以文体两开花,让传统武术在拳击赛场上的不同级别里全方位亮相。
  林思齐认真想了一会。
  旋即将杯中的酒一口饮尽,然后双眼死死的盯着电视荧屏里的格斗比赛。
  “好!我跟你学!”
  当晚,两人没喝多少。
  ……
  第二天约好了教拳的地点。
  在港口海边。
  海浪隆隆声中。
  林思齐在学拳之前,问道:“你为什么会想到来教我练拳?选择我这个人?”
  如果说就凭陈希象和他认识,那陈希象认识的人多了。
  陈希象身着一套白色练功服,英姿勃发,并没有第一时间坚持让林思齐改口叫自己师傅,也没有强求拜师礼,敬茶。
  尊师重道不是形式做出来的。
  这些事,等到自己教他拳之后,教他真的练法,等他入了这一行,他自然会察觉到他与自己的差距,从而“敬自己如神”。
  对于林思齐的问题,陈希象的回答很简单,道:“因为你现在的心态,很适合练拳,可以投入,老师傅都喜欢练拳能‘入迷’的徒弟,人只要能迷一件事,总能出东西。”
  这是其中一点,另外一点是林思齐确实有天赋。
  电影里,他几个月时间的锻炼和学习,就能上擂台连战连胜了。
  放在过去,这人就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
  有根骨,再有特殊状态下的心性追求,教授这种人,最能教成材。
  林思齐是他的第一个徒弟。
  放在过去,这就是师父用来撑门脸的弟子,也是要替师傅养老的,等他成材,以后拳馆的事就是他独当一面,师父老了不能出手了,就全靠这个徒弟。
  这个弟子要替师父接挑战,替师父教拳。
  所以在过去,这个徒弟必须心性好,不然等师父老了,这个徒弟成材了,不念师父的好,不仅不尊师父,还欺师灭祖,那这师父后半辈子就全完了。
  咏春大师叶问拜师陈华顺,虽然叶问师傅是陈华顺,但只给他上了腰带,教他拳的是大师兄,那个大师兄就是陈华顺用来撑门脸的弟子。
  陈希象不担心有徒弟背叛他,也不惧有人背叛他。
  蹬!
  看着按着自己教的已经练起易筋桩功的林思齐。
  陈希象眸光转向海面,渐渐飘远,好似看向了大洋彼岸的一边。
  虽然他现在还在港城,但却早已经觊觎将另一人也收为徒弟了。
  “国际巨星李小龙,因平行时空原因,他也在这个世界,他天赋比林思齐还要好,在这个武道练法绝迹的时代,还能够想法设法通过电击这种异想天开的法子来修炼,更能够自成一套拳术理论,创建截拳道这种理论体系。”
  这样的武道奇才,简直就是被这方天地束缚住了。
第二十二章
拳皇俱乐部
  港城某地一所别墅当中。
  陈希象在教授林思齐练功的时候,自己也在修炼。
  林思齐要想参加MMA,除了技巧性的东西要学外,真正重要的是先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所以他给林思齐制定的功课,不光光包括了站桩,还有高强度的体能训练。
  呼呼呼~~
  林思齐满头大汗的从海滩上跑完一圈回来。
  陈希象见状笑道:“就是你现在这个状态,练象形取意,最容易让功夫上身。”
  林思齐又听到新的东西:“象形取意?”
  陈希象看着东方初升的太阳,道:“象形取意——这四个字太金贵了,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我们的汉字就是如此得来的。”
  “以后,你每天早上做完高强度训练之后,都要对着东方练桩功。”
  “说简单点,就是练武要一股氛围,人有了感觉,被这股气氛所笼罩。”
  林思齐的心态很好,心里有个目标,练拳能着迷。
  但这还不够,必须要让他时时刻刻都保持着这份喜兴,说白了就是要二十四小时沉浸进去。
  这就需要外部因素的心理催眠。
  过去的师父练习形意拳的时候,不管白天黑夜,都要对着东方练,这是死规矩,因为太阳初升,会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心理效果,能让人感动。
  感动这两个字,拆开了讲,没有多么玄乎。
  太阳初升,暖洋洋的照在人身上。
  人的直观感觉,就是心里舒服。
  这种心里喜欢被调动了起来,会让人沉浸进去这股气氛里。
  这样的状态下,做事容易就会全神贯注,会增加练拳的效率。
  “象形取意,这是心法,是辅助的作用,让心神能始终在拳术上保持活跃和沉浸,功夫出来的会更快。”
  林思齐悟了,再次感觉到陈希象教授的东西,是如此有道理。
  这就是练拳有师傅的好处了。
  会将东西掰开揉碎了告诉徒弟。
  虽然拜师才只有几天,但林思齐望向陈希象的眼神,已经有了变化,多出了很多尊敬。
  而陈希象知道,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越往后,教他的东西越多,他越会敬自己,也敬功夫。
  教完了林思齐的练法,陈希象则回到了院内阳台上,他开始铺开一张雪白宣纸,举起狼毫毛笔写字。
  当然不是单纯的写字,这也是在修炼。
  练得是自己的无名指,
  人身的器官构造很玄妙,似乎每个部位都有自己的用处。
  却唯独无名指似乎是一个废指,不管是做农活还是摘菜做饭,都不太需要这个指头。
  它也是手掌里唯一一个需要跟着其他手指才能一起动的指头。
  似乎除了写毛笔字外,人没有这个无名指,影响也不是很大。
  但太极最高深的练法,却好巧不巧,就在这根看似无用的无名指上。
  太极拳劲讲究的是有紧有松,刚柔并济。
  要想浑身发刚猛劲力,就必须身体先松柔一瞬。
  无名指是人身上最松的部位,很难受力,这正应了太极的拳理。
  所以练无名指是太极最高深的东西。
  凡过去的太极大师,苦心造诣修行,都在这根指头上。
  要练到无名指一松,全身就紧。
  继而无名指一紧,全身变松。
  好似这根手指就是浑身劲力一松一紧、一刚一柔的一个神奇的开关。
  这根指头只有有写毛笔字的时候竟必须它不可,要用它抵住笔杆,当做支撑,所以这个高深功夫的练法,就是看起来像写字。
  此法子在太极当中,就叫做“太极字帖”,本来自杨露禅为清朝王室简化太极之后就已经失传。
  陈希象是从大道玉碟演化当中才得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0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