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首富(校对)第10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0/1088

  但这个时候那一批对Windows
vista最为期待的用户已经彻底失望了。
  但微软的劫难并没有结束,很快新的麻烦又出现了,很多用户发现他们辛辛苦苦下载的Windows
vista,居然无法安装。
  当然了,这不是说Windows
vista的系统安装包有问题,毕竟Windows
vista也是纯正的大公司产品,这点保障还是有的。
  但问题在于,这个安装是微软一贯的,使用光盘来安装的安装包。
  想要使用这个安装包来安装系统,那就不能够将安装包拷贝在任何一个硬盘里面,必须要先将这个安装包刻录到光盘里面,再插入光驱,然后在开机的时候狂按F2,进入BOS页面,再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来进行安装。
  我敢打赌,全球最少有95%的电脑用户看到这个操作的时候是完全懵逼的,就给他们一张系统光盘,他们也要花10块钱来让修电脑的重装系统,他们哪会这个操作呀!
  更别说网上下载的根本没有光盘,很多人看热闹一般的下载了Windows
vista的安装包,最后却只能任由他躺在硬盘里面,静静的好像扶桑老师们的教育动作片一样的安静。
  当然了,也有懂行的,但数目不多,不是主流。
  有人可能会奇怪了,那鸿蒙没有类似的问题吗?
  鸿蒙当然没有,贾老板在发售鸿蒙的时候,其实就想到这个问题了。
  之前就说过,鸿蒙系统在最初的1.0版本的时候,就是可以直接放在硬盘里面进行安装的。
  后来到了2.0版本,鸿蒙系统就更进一步了,直接来了个傻瓜式操作,用户只需要双击安装包,然后安装包自己会不断的弹出各种提示,用户只需要不停的点击确定,那么电脑就会自动重装系统,堪称傻瓜安装包的典范。
  你还别以为这个技术很简单,相反,这个技术那是相当的复杂的,大千甚至专门为此申请了技术专利,别人是不能利用这种安装技术的!
  虽说微软不是没有实力研发出同样的技术出来,可是之前说过,Windows
vista的免费是临时决定的,他们根本没有相应的技术储备,在足足过了大半年之后,Windows
vista推出了半傻瓜式的安装包。
  所谓的半傻瓜式,就是用户除了需要点确定之外,还配了一个安装秘籍,用户需要一边看着安装秘籍一边操作。
  那么问题来了,我电脑都开始重装系统了,那屏幕还怎么显示txt文档的安装秘籍呢?
  这简直是一个无解的答案。
  而直到微软被出售为止,Windows
vista都始终没有提供和鸿蒙一样彻底的傻瓜安装包。
  综上种种,微软得罪了所有的经销商,但用户却没有念着微软的好,双击和下载体验都远远不如鸿蒙。
  最根本的是,就算好不容易安装上了Windows
vista,但无论是系统流畅度,稳定性还是功能性,顶多就是和鸿蒙一样,没有任何能够超越鸿蒙的地方,甚至在游戏上还远远不如鸿蒙。
  最少现在用鸿蒙系统玩游戏,得到的福利还是多于windows系统的,那么用户会怎么选,用屁股猜也能猜到了。
  最终,随着微软最新一期的财报公布,各项经营数据曝光,股东们发现微软的绝死一击不但没有起死回生,反而直接爆炸,股价暴跌,所有的股东们就明白,微软已经无法挽救了。
  在经过董事会的一致决定之后,他们决定出售微软,而且还是整体打包出售,所有大股东的股份都一起卖。
  搞笑的是,随着出售微软的决定被公布,一直暴跌的微软股价反而开始逆势上涨的,因为所有人都觉得大千会买,然后被大千收购的微软和鸿蒙一整合,这未来前途就无限光明了。
  大家的股票就要张涨涨了!
第1958章
接盘侠还是有的
  股市上面纷纷热炒微软的股票,但他们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千会不会买微软。
  微软的董事会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本来以为微软宣布出售,大千就会立刻打蛇上棍,最少掏个几百亿美元来买下微软。
  可是大千始终没有给予任何回复,最后微软董事会自己憋不住气了,通过中间人去询问大千现在态度,结果大千反问一句“我现在买微软能有什么好处?”
  是呀,大千现在买下微软能有什么好处呢?
  微软已经彻底被打趴下了,Windows
vista也是死路一条,微软多半没有机会再搞出下一代操作系统了。
  换一句话说,鸿蒙已经可以提前统一系统市场了。
  同时,微软有的东西,大千和鸿蒙也统统都有,毕竟现在不管是什么软件还是游戏,还是各种杂七杂八的驱动程序,全部都是双份配套的,一份鸿蒙的,然后一份微软的。
  微软本身已经没有任何值得大千觊觎的东西了。
  事实上,大千买回微软最大的价值,恐怕就是立刻宣布微软关闭,Windows系统彻底退出市场,从此鸿蒙系统一家独大,接替微软原本的位置。
  所以当大千传出了这个回复的时候,整个微软的董事会都绝望了。
  很快就有记者直接向贾老板询问,大千有没有收购微软的意向,结果贾老板直接在采访中就非常干脆的表示,大千没有任何收购微软的兴趣,大千不会收购微软!
  这个回答让股市里面那些微软的股东们也绝望了,微软的股价开始再一次疯狂的跳水。
  微软的董事会没有办法,只能够四处寻找接盘侠来接盘微软,好歹先把自己的股份给换成钱再说,于是乎,微软的市值一路暴跌到了不足30亿美元的水平。
  谁能够想象,仅仅在7年前,这还是全球市值第一,突破了6,000亿美元的超级公司呢?
  在万般绝望的时候,董事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米国优先基金会,结果米国优先基金会表示收购可以,不过只花30亿美元,同时收购之后,会对微软进行分拆,同时要求董事会在收购之前,先宣布微软破产,这样就开除掉大部分的员工,避免收购后自己开除的麻烦。
  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当接盘侠,董事会自然是千肯万肯,然后微软所有的员工就接到了解雇通知,告诉他们,因为公司经营不善,无法维持,宣布破产所有人全部解聘,一个不留。
  对于这个结果,微软的员工们也早有预料,于是微软总共一万多名员工就集体被强制辞职了,至于这些员工的补偿……公司都破产了,补偿自然也是不存在的。
  在破产程序走完,优质资产和劣质资产分离之后,米国优先基金会才宣布收购微软的优质资产,然后对微软直接进行分拆。
  比如将微软下面所有的专利全部打包,成立一个专门的专利授权公司,全世界所有单位,都可以花钱来获得相应的专利授权。
  除此之外,微软的各种不动产基本上都开始对外销售,一些其他的产品,则分拆卖给任何有兴趣的。
  其中帝国时代这个游戏IP是卖的最贵的,大千游戏足足花了8000万美元,买下这个游戏IP。
  最后米国优先基金会还非常良心的宣布,微软的系统和
Word的软件,将依然归属于新的微软公司,同时这个公司还会继续运营,只是公司不会再研发新的微软系统和程序,他们只负责对以往以发售的系统程序进行维护而已,保障这部分使用者的正常权利。
  这个决定让所有微软用户们非常感激,对米国优先基金会的好感度大增,这是米国商业最后的良心什么的。
  同时还有人估算,就算美国优先基金会已经尽最大努力来获取利益了,但是30亿美元买微软还是亏大了,那些分拆卖出去的资产,大约只卖了不到20亿美元左右。
  可系统的运营维护工作,这每年都要花不少钱,米国优先基金会可能会亏上不少钱,所以这确实是米国良心。
  他们的计算没有错,米国优先基金会确实是亏钱的,这也是米国优先基金会少有的亏钱的生意。
  不过这背后不是哈利·波特的意志,而是贾老板的意志,贾老板表面上说着不想买微软,但其实对于微软还是蠢蠢欲动的。
  收购微软,这是贾老板在穿越前想敢想的事情,但是现在贾老板真的做到了,微软现在是贾老板的产业了,虽然现在这个微软已经一文不值来着。
  不过其实微软也不是一文不值,相反,微软和windows系统的存在就是价值。
  因为现在全世界仍然有45%左右的市场份额是属于微软和windows系统的,这一些市场份额没有十多年的时间是不可能自动消失的。
  那么在未来10年内,鸿蒙系统就不是垄断市场的存在了,人家还是有正儿八经的竞争对手的,所以任何反垄断调查对于大千来说,都是不成立的。
  就为了这一点,windows系统就不能彻底消失,继续这么死而不僵的维持下去就是最好的。
  如果说暗地里收购微软是贾老板暗爽不已的一件事情,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没有那么的愉悦了。
  因为米国政府没有批准对于电动车的新法案,米国政府依然禁止电动汽车在米国销售,更是禁止他们上路。
  米国是全世界各种环保组织最多,同时也天天叫嚣着某某国家破坏环境最凶狠的国家,可是在全世界都普遍表态要支持电动车产业的时候,米国却是第一个直接不批准电动车的国家。
  这里面自然是米国的各大汽车厂商以及能源公司大佬们施压的结果,他们是决不允许电动车来抢他们的市场的。
  所以美国政府最终会拒绝这个议案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贾老板并不惊讶。
  事实上,贾老板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推动这个提案的,至于究竟能否达成,那就看运气了,反正目前电动车光是啃下欧洲市场都比较费工夫,用不着在米国市场上再费力。
  接下来,只需要静静的等待2008金融危机的到来,然后看着米国经济的崩溃就行了,其他的我们的贾老板就不用担心了。
  可是贾老板没想到的是,米国人居然又把机会送到了贾老板的手中。
第1959章
我知道这是陷阱
  在米国政府宣布禁止电动车法案之后,贾老板没有闹,但是米国的那些环保组织不干了。
  这些组织每天都在抗议,每天都在组织各种示威游行,一个多月就没有间断,威势还愈演愈烈,全米国人民都非常的同情和支持。
  这个局势让贾老板非常的震惊,他还特意询问了公关部的人,问问他们是不是没有得到自己的许可,就去花钱买通那些环保组织,像运营欧洲一样来运营米国了。
  结果公关部的人就差跪在地上,向贾老板保证,他们没有花这笔钱了。
  “那就奇怪了,是谁在花钱给这些环保组织打鸡血的,难道米国人真的支持环保?”就在贾老板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米国那边的风潮越闹越大,最后米国政府扛不住了,他们宣布将重新审议相关的法案。
  最终,新的法案出炉,法案表示,米国将全面支持环保事业,也全面支持电动车的发展,但是他们有必要保证电动车车主的利益和用车方便。
  所以电动车行业想要进入美国,那就必须要成立一家换电站公司,在一年的时间内,独立在米国建设一大批换电站。
  而且换电站的密度,必须要保证在城市或者聚集地范围内,10公里以内能够找到一家换电站。而在郊区,每50公里的道路,也必须要有一家换电站。
  同时在国境线以内任何有人居住的地带,100公里内都必须要找到一家换电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0/10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