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首富(校对)第6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0/1088

  虽然这是几年前的老款手机,功能也非常的不足,但是是可以打电话的,这对于手机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与其到时候让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抢先降价,占领市场,倒不如现在就自己动手,抢先一步,拿下更多的市场!!
  只可惜,贾老板的话很多人并不相信,他们觉得手机是高端商品,怎么也不可能人手一个。一年的销量能有个千万台左右也就顶天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将价格再降低200美元,那无疑就是从自己的利润里面割肉,而且还得罪了其他手机行业的企业,这实在是一个糟糕的决定。
  不过贾老板的意志就是大千的意志,没有任何人能够违背贾老板的意志,所以新的价格政策,还是顺利的推出了。
  这些人当然不会知道,另一个世界,到了2000年以后,手机大规模进入华夏市场,就算是诺基亚最新的旗舰手机,也就是7000多RMB左右,相当于900美元左右。
  所以贾老板的降价政策是非常正常和明智的。
  而且在风光的大千3之下,大千2和大千1手机都没有停产(虽然大千1已经宣布停产了),不过在市场上,大千2手机的价格已经降低到了599美元一台,而大千1则降低到了399美元一台。
  分别相当于5000元人民币和3200元人民币左右。
  这两款老旧型号的手机依然在售,甚至还在大批量生产,目的是相当明确的,那就是贾老板打算借用这两款手机还进一步占领低端市场。
  而这也是未来诺基亚使用的策略。
  他们的高端手机价格依然卖到7000元左右,是很多华夏人无法接受的价格。
  但是很多的几年前发布的老旧型号的手机,价格却降低到了3000,甚至是2000元左右,这就让很多穷人也可以购买的起手机了。
  同时也构筑起了一个完整的产品链,从低端到高端,各种型号和价格都有,完全能够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而诺基亚也正是凭借这一政策,一举成为全球第一的手机生产商。
  当然了,这个策略也被我们的贾老板毫不犹豫的给借鉴了过来。
  而手机这玩意,生产的数目越多,成本越低的。
  因为手机需要的各种零件,本身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另外手机的很多成本都在开模上面,所以只要生产的越多,就能够将成本平摊的更加稀薄,自然也就利润更多了。
  此时此刻,根据天星机械的报告,大千1的生产成本已经降低到了152.83美元,大千2的生产成本也降低到了213.25美元。
  如此一来,这两台手机的价格就算降到了很低的地步,也依然有着两倍以上的利润。
  蚊子再小也是肉,更何况这不是蚊子,好歹也算是只苍蝇!
  不过大千的新旗舰手机的价格,贾老板是不打算再降价了,以后每年推出的最新款手机,价格都会锁死在999美元的价格,不会在变化了。
  要是真的在降低的话,那大千这个手机品牌,恐怕一辈子都会成为低端的手机品牌了。
  另一方面,大千1差不多到了98年,大千4推出的时候,就会真正的退出市场,不再生产。而大千2会降价到大千1的水平,大千3又会降低到大千2的价格,就这么一直循环套路下去,保证大千手机在整个手机的产品链和价格链上面的完整。
第1357章
道友留步
  “看来整个手机行业都要变天了,大千搞了这么一出,未来手机的价格,搞不好真的要普遍低于1000美元了!”
  “不过这也正常,电脑刚出来的时候,不还是十万美元一台吗?最初的手机,那也是5万美金一台呀,结果不都降下来了吗?以后手机降到1000美元一下是迟早的事情,就是没有想到,这一步会是大千抢先迈出去的!”
  “那是,诺基亚他们有的要头疼了。”
  “走吧走吧,已经结束了!”
  当最终的价格宣布之后,观众们一边议论纷纷,一边起身准备离场。
  毕竟发布会已经结束了嘛,而且大千3也确实给了大家惊喜,差不多也就这样了。
  只不过当众人还没有迈出脚的时候,就听见台上贾老板笑着说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这一次发布会的名称,叫做“大千电子97年新品发布会”,而不是和去年一样,叫做“大千手机新品发布会””
  贾老板猛然冒出来的话,让观众们已经卖出去的脚步又定住了。
  贾老板不说大家不觉得,一说还真就发现问题了,难道说,这一次发布会还要新东西?
  众人的疑问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只见整个会场里面的灯光猛然一换,从之前白玉色的灯光,骤然换成了暖白偏黄的灯光,整个会场的气氛顿时变的暧昧了起来。
  与此同时,一阵悦耳的歌声在整个会场响起,这是一首很多人都不曾听过的歌,唯独一些对于华夏文化有所了解,尤其是华夏音乐有所了解的客人,会有些惊讶的说道“这是《茉莉花》”
  没错,此时在现场想起的就是华夏最经典的歌曲之一《茉莉花》。
  而听到这首歌声响起,观众们又重新坐了回去,眼光之中透着期待,看来大千果然还有新东西要发布呀!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音乐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当无法用语言沟通的双方,听到同一首音乐的时候,在内心深处都会养起同样的感受!”
  “而相信诸位,都有过对音乐的渴望与喜爱,希望能够在走在路上的时候,就能够随时随地的听到美妙的音乐声,而且还是任由自己选择和更换的音乐声!”贾老板继续做着引导。
  结果,一个俏皮的,坐在前排的观众,非常没有礼貌的大声嚷嚷道“贾先生,您不会告诉我们,你下一个想要发布的产品,是一款能够随时随地听音乐的随身听吧!这玩意儿几十年前可就有了呀!”
  “咳咳咳!”贾老板咳嗽了几声,然后有些脸红的说道“功能上是差不多的!”
  “然后您又要重新定义?”这个声音又说道,整个现场顿时响起了一阵欢快的声音。
  “没错,就是重新定义随身听!!!”没想到贾老板干脆的说道,然后工作人员就从后台推了一个小推车出来,上面放着一个随身听。
  这是一台蓝色的随身听,比手掌大上好几圈,虽然已经刻意的用贴纸贴住了随身听上面的商标,但是眼尖的顾客,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台随身听的身份。
  没办法,这台随身听实在是太出名了,因为这是世界上发售的第1款随时听。
  不是那种只在实验室里面的,而是真真正正实现了量产销售的随时听TPS-L2。
  嗯,这是索尼的产品。
  在1979年7月推出,一经推出,就立刻火遍全球,在全球创造了总销量超过1亿台的惊人销售纪录,同时也正式开创了随身听这个商品品类,红红火火的卖了超过10年的时间,也霸占了整个10年的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再后来漫威的电影《银河护卫队》里面,星爵手里面拿着的随身听,就是TPS-L2。
  也正是因为这台随身听,帮助索尼摆脱了廉价,劣质,缺乏创新,只会山寨的扶桑企业的固有印象,让全世界发现,其实索尼也是一家拥有极强的科研能力的公司,更是奠定了索尼一度称霸整个电子行业的基础!
  这是索尼当之无愧的经典产品之一。
  “这是世界上第一款随身听,一个当之无愧的经典,我个人也非常的喜欢,不过他显然也是有着缺点的!”
  “比如体积太大,让我无法将它收进口袋里面,只能别在裤腰带上。”
  “还有,如果我想听歌的话,给随身携带好几盘磁带,然后再慢慢的快进或者倒放,来寻找我想要听的歌曲!”贾老板拿着这台随身听毫不客气的说道。
  不过这种老物件,一般都成了很多人的信仰,贾老板也不能随意批判,于是最后补充了一句道“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这绝对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是一个无比杰出的产品。”
  与此同时,又一个助理推着一辆新的小推车走到了贾老板的身边。
  这上面放的是一台随身的CD机。
  “在1984年,5年之后,世界第一台随身的CD播放器也面世了,和磁带相比,CD在音质上面有着显著的提高!”贾老板拿着这台CD机道。
  嗯,这台随身CD,同样也是索尼的。
  “当然了,这台CD依然没法放进口袋里面,也依然需要随身携带CD,不过好在可以直接精准的切换歌曲了!”贾老板拿着CD机简单的介绍道,就放了回去,和随身听并排摆在一起,看上去颇有几分古色古香的感觉。
  “今天,是1997年,距离1984年已经过去了13年的时间。而13年后,我们最优秀的随身可携带的音乐播放设备,依然是CD机和随身听,这难道正常吗?难道我们不应该拥有更加先进的新一代随身音乐设备吗?”贾老板大声的问道,台下顿时一片寂静。
  他们终于明白,大千要发布的是什么东西了,居然是和当年的随身听和随身CD一样,一个全新的随身音乐设备。
  只是这个设备究竟是什么?
  看贾老板的口气,这个新设备是不可能使用磁带或者cd这样传统的载体了,那新的载体是什么?随身音乐携带设备会有怎样的变化?
  众人来不及细想,贾老板就手就伸进了自己的口袋里面,然后掏出了一个小巧的长方体,比扑克牌还要小上好几圈的东西出来,放在了随身听和CD的身边。
  “这就是大千推出的新一代移动音乐播发器,我管他叫做“MP3””贾老板带着笑容,口齿清晰的说道,而一个注定要改变世界的产品,就伴随着贾老板的声音,一同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他生来就是要改变世界的!
第1358章
MP3
  MP3
  最初其实并不是一款机器的名字,而是一种音乐编码的格式,最初是由德国人发明的,后来成为了MPGE-1的标准音轨格式,也就是VCD所使用的声音的来源。
  后来MP3又成了电脑的音乐播放器的默认音乐格式。
  只不过直到1998年为止,都从来没有谁会想着,拿这么一个音乐格式单独出来,再制作一个单独播放音乐的设备。
  再然后,这个想法就提前被贾老板给截胡了。
  去年在推出大千2手机的时候,大千就已经开始了MP3的研发工作,然后在97年的4月份,其实就已经能够实现量产了。
  只不过为了产生更大的宣传效果,贾老板还决定在大千3的手机发布会上面一同发布,借用大千手机的名气,来瞬间带动大千MP3的销量。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0/10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