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首富(校对)第9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1/1088

  在2005年还位居全球500强的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最终在2008年宣布入不敷出,资不抵债,最终破产倒闭。
  当然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让银行的资金链条断裂,进而导致这两家企业的资金链条也跟着断裂。
  但如果这两家公司不是在当年的第2季度财报出现了巨额的销量下降,也不至于让所有金融机构对这两家汽车企业的还债能力感到绝望,进而导致股市的崩盘,最后直接埋了。
  可笑的是,虽然汽车销量下降,不少汽车企业都倒闭了,但是油价却涨的更猛了,因为诸如沙特之类的原油的开采国的销售量因为原油价格的暴涨而下降了,短时间内销量无法提高的话,那他们就只有提高油价,从而保证自己的利润。
  这也不能怪这些国家太黑,实在是因为那个地区太过于混乱,很多国家都停产了,还有一些国家因为高福利政策,还有自己的享受必须要维持,国家的财政陷入严重的赤字危机,如果原油的利润下降,他们也会崩溃的原因,不得不继续提高原油的单价。
  再加上当时金融危机,无数人失业,失去了收入,哪里还有钱买车,或者是购买汽油,走路还是最经济划算的方式,然后这就进一步导致汽车销量和汽油消费的下降。
  这就形成了一个无解的闭环,当时汽车厂商们惊恐的发现,假如这种情况再持续两三年的时间,全球80%的汽车行业都要倒闭,加油站也要跟着完蛋,大家一起去死,所有人都步行上班吧!
  于是当时的汽车行业罕见的主动联合起来,宣布他们要支持环保,支持电动车,甚至有不少汽车行业还算多的自己的国家搞了一个时间表,说自己国家要在多少年以前彻底断绝汽油车的销售,让整个国家销售的全部都是环保清洁的电动汽车。
  比如意大利就宣布在2024年之后,会彻底停止销售燃油车辆。
  墨西哥,挪威等国家是2025年
  米国在2029年
  扶桑是2035年
  而且这些汽车企业不是在开玩笑,他们是实打实的投入资金去研发电动车了,很多研究中心全都建立起来。
  看到这一幕,欧佩克的成员国才慌了,他们发现他们赖以维系的能源市场可能要完,于是国际油价才开始缓缓下降,不再疯涨了。
  所以在2005年之前的时候,全世界的汽车行业都没有被油价给逼急了,对于电动车漠不关心。不过最近,这些国际汽车企业开始对电动车上心了,因为在他们视为未来最大市场的华夏,他们的汽车虽然卖不出去了。
  汽车行业的人各个都是聪明人,虽然他们口口声声的唱衰华夏,但是他们各个都门清的知道,华夏注定会成为未来仅次于米国的汽车消费市场,谁如果能够占领华夏市场,谁就能够取得未来的汽车行业霸主地位。
  这里欧洲的汽车企业就显得更加的聪明,像是大众,70年代就开始布局华夏了,然后是华夏人民熟悉的BAT,也在80年代先后布局华夏。
  再然后就是扶桑和韩国人,他们也都来了。
  等到了2000年之后,整个华夏的汽车市场基本上处于群魔乱舞的状态之中,足足有几十个国际知名的汽车品牌在华夏创建了合资公司,销售汽车,而华夏市场更是占据了他们最主要的利润空间。
  在这段时间里面,这些外国的汽车公司,日子过的是最舒服的。
  可是从2002年开始,这种舒服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了,这些公司惊恐的发现,他们公司的合资车辆在华夏的销量狂跌了一倍以上,而且每年都在跌,估计再过几年,销量就直接要跌空了。
  更操蛋的是,那些原本和他们合资,创建合资车企的公司,忽然有不少表示要退出合作,然后他们居然就自动的退出了在合资公司的所有股份,这一些土鳖的华夏公司,居然把他们这些高贵的外国豪商给抛弃了,简直是叔可忍婶婶不可忍。
  但这却是事实,这些国外的企业,他们即将失去整个华夏市场。
  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居然是大千集团,这家公司在全华夏,用几乎免费的价格来推广他们的电动车技术,还耗费巨额资金新建换电站,用短短三年时间就将原本的燃油车体系给彻底击退,现在华夏路面上所有行车几乎都是电动车了。
  尤其是在2005年,随着YLK的SDM政权崩溃,米国人接管了原本属于YLK政府的油井,国际油价就开始不断的飙升,现在国际油价已经突破60美元了,华夏的油价则从3块钱涨到了6块钱。
  华夏人哪里能够忍受这样的油价,之前没有选择也就罢了,现在有了电动车,谁还TM的挨这个油价的宰割。
  于是燃油车的销量就坠入了谷底,很多合资企业察觉到了大势,理所当然的将原本合资的国外企业给丢开,自个儿一心一意的造电动车去了。
  毕竟你和国外企业合作的太好了,技术专利还是品牌,都始终是别人的,自己顶多可以赚点钱而已。
  但电动车就完全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了,会选择哪一个,这是傻瓜都明白的选择。
第1921章
2012地球毁灭
  因为大千的缘故,这些骄傲的外国车企们,提前三年开始关注电动车行业了。
  而对于电动车,这些车企又分为了两派,一派觉得电动车是未来,现在应该提早拥抱电动车,早做准备。
  第二派则认为电动车是祸害,会毁了一切,要坚决的将电动车碾压在摇篮里面。
  尤其是这些电动车技术还是华夏人的,而不是他们自己人的,这更加就不能忍受了。
  原本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燃油派占据了绝对的上风,电动派顶多只是发表一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已,这些车企可以压制的下来。
  这就导致大千虽然从2003年开始,就试图扩展欧洲和米国的市场,但是这两个国家控制的很严,手段也很绝,那就是直接从政策上面禁止电动车进入市场。
  他们说电动车不属于燃油动力,自然不能够受到燃油动力车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管辖。
  这听上去似乎是件好事,但这些国家的政府又说了,因为没有完整的法律和政策来管辖你,所以你就不要进入市场了,等等吧,等我们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再说,在此之前,任何电动车都没有上牌和上路的权利。
  说来也有趣,当米国的一些新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时候,同样是没有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管制,结果这些国家直接视而不见,说因为没有政策,所以没法管,只能任由他们横行了。
  一种情况,两种解释,绝了!
  反正这些国家直接在政策上就堵死了电动车出国的路子,这让大千有些焦急,因为在大千的战略里面,到2010年前为止,大千的电动车应该分布全球主要市场,彻底建立起全球性质的电动车网络的。
  可是这一纸行政命令,就把计划耽搁了两年多的时间,而且看上去这个计划似乎已经没有办法完成了。
  不过欧洲的环境保护事业却愈演愈烈,尤其是在2005年初,大千电影和斯皮尔伯格历史上第一次合作,邀请罗兰·艾默里奇担任导演的史诗级灾难片《2012》在全球上映,疯狂的席卷走了将近1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之后,这些环保事业就折腾的更加厉害了。
  在另一个世界的电影里面,《2012》是因为太阳的中微子发生变化,导致地球变成了一个微波炉,地球内部的地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最终山海位移,大陆沉没,全地球的地质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本的陆地都没了,就剩下大海了。
  这个解释听上去似乎还算那么回事,但任何地质工作者听到这个理由,都会骂一句扯淡。
  或者干脆不骂,毕竟电影而已。
  可是这个世界的《2012》,世界毁灭的理由更加暴躁一些,就是地球因为各种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过多,导致剧烈的温室效应,最终突破极点,南极和北极的冰山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会上升374.4米,最终导致几乎所有的陆地全部被淹没,除了高山,一切都在海底之下。
  这个理由其实就更加扯淡了,且不说这些温室气体就算按照当前10倍的排放量,再排放两三百年,也不可能导致所有的冰山融化。
  就算确实排放了那么多的二氧化碳,能够融化所有的冰山,但那个时候地球的日常气温得上升到45度以上,南极和北极的冰山才会全部融化,而大部分地球人估计已经全部被热死了。
  再退一步讲,所有的地球人都住在空调房里面,躲过了炎热的威胁,但海平面上升根本不可能达到374米,顶多也就是70米左右而已。
  差不多也就是让西江省变成沿海省份而已。
  再退一万步,就算真的上涨了374米,那华夏的面积还能剩下一半左右,世界上也几乎都是同样的水平。
  所以这个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毁灭的理由,都不需要什么专业人士,随便一个高中生,用网络查一下数据,就基本上全明白了。
  所以一开始,斯皮尔伯格还对这个理由非常的担忧,觉得不能太侮辱观众的智商。
  事实证明,观众的智商们太好侮辱了,因为2005年的手机还不够发达,未来大量有才的人,还无法通过自媒体来影响世界,给大家做科普,所以观众们都比较纯洁,觉得电影里面既然这么说了,那就肯定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假不了的。
  而另外,全球每年不都是有那么多的环保组织,发表了无数的环保文章,以至于几乎地球所有人都知道,地球现在已经陷入了温室效应之中,要是再不节能减排,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就会彻底融化,海平面就会淹没世界。
  这不正好就是电影里面描述的情况吗?
  说来也神奇,明明太阳微波炉的理论还算有那么一丢丢的可能性,南北极融化完全就是扯淡的言论,但是观众们却更加愿意相信后者。
  原因很简单,因为观众们可以非常容易的理解天气变热了-导致冰山受热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最后地球被淹没的逻辑,哪怕你不读书都能够听得懂。
  可是中微子什么的,听上去完全就是天书了,一部电影看完之后,任何人都不会担心中微子变动导致地球毁灭。
  但是相反,当你明白了世界末日形成的原因之后,就开始真的相信会有这样的末日来临了。
  而且2012年现在距离2005年还有7年的时间,似乎足够南北极的冰山全部融化了。
  所以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反而将电影里面的剧情奉为金科玉律,等到电影结束之后,各个都惊恐不已,人都吓傻了,然后票房就大卖了,观众更多了,接着更多的观众被吓傻了。
  总而言之,因为这么一部电影影响,全球关注温室效应的人多了几十倍,而觉得2012年有可能是世界末日的人,一口气多了几十万倍。
  假如2012年地球真的完蛋了,被水淹了,而大部分屁民又买不起船票,似乎就只有等死这一条路。
  这条路是绝对不可能的,那就赶紧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效应,保护地球。
  然后全世界的温室效应的环保组织们都惊讶的发现,他们的工作和招募人员,都变得轻松多了。
第1922章
一张感动世界的照片
  既然环保组织壮大了,那就应该继续发扬环保的理念,宣传环保的思想,不然在会员眼中,组织就变成了单纯收费,但正经事不干的玩意。
  所以和历史上的2005相比,全球各种抗议,鼓吹温室效应灭世的环保行动,多了足足上百倍之多,大量的人员参与,让很多励志参选的候选人们,都纷纷的拿起了环保这个招牌,毕竟可以吸粉嘛。
  所以汽车行业的人就发现,他们在媒体和政府那边构筑的防火墙,已经开始要崩塌了。
  而在7月份的时候,欧洲发生了一件突如其来的大事。
  一个位于格陵兰岛附近的海上钻井石油平台发生了严重的爆炸事故,导致大量的原油泄漏。
  因为这个钻井平台距离欧洲大陆比较遥远,救援力量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够抵达,等到他们到达钻井平台的时候,已经有超过相当于5万桶原油的石油泄漏,在海上形成了一个总面积高达1455平方公里的超级油污带。
  本来这个原油泄漏事故和高贵的欧洲人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也不会在意海洋上发生的这件事情,顶多也就是各个环保组织在口头上谴责一下。
  但好巧不巧的是,有一个救援人员拍下了一张照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1/10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