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至尊巫师(校对)第1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1/1859

  没有靠走的,而是悬浮前行,他不清楚这里的监控体系具体是个什么配置。但在他想来,大约是震动、光谱、能量,但凡能进行监控观测的设备都装配上,再综合一下,反正生产力够牛掰,挥霍的起。
  而作为入侵者,凯恩还是更偏向隐匿渗透,而不是一路菜刀闪电的劈砍下去。
  行了一段路后,凯恩意识到现在这样的方式效率还是低。遂决定造一批专门探路的小助手。
  他找了一个远离监控塔的角落,放出软泥般的培育基质,很快就侵蚀出一个巨大的坑洞。
  大约1小时后,当他收起基质时,角落里已然多了一个可以称作蜂巢的微型工厂。
  这工厂就像真正的蜂巢那样,由工蜂、兵蜂和蜂王构成,可以战斗,可以增殖,最关键的是可以响应他的召唤,配合传送法阵,成批的投送兵蜂给他。
  这些兵蜂长相一点都不像蜜蜂,而像是水雷,布满针状触突以及姿势制御喷嘴,可以悬停,也可以从任何角度拐弯。为它们供能的,正是超微型反应炉。
  又花费了一个小时攒了三波1.5万只兵蜂,凯恩放飞了它们,让它们帮忙找路。
  这期间,他也进行了一次能量补充。
  虽然他时时刻刻都在摄取物质和能量,并不停的制造能量、储备能量,但论效率,还是处于固定展开的能量汲取模式最强。
  这次积攒,主要还是为了应对有可能出现的战斗。
  结果也正像他所预料的那样,这里的监控塔精密、高端、灵敏,成人拇指肚大小的兵蜂还是被其发现了。
  ‘嗡!’宛如石钟乳般倒吊的巨大监控塔上的监控眼,从蓝色变成了红色,随即,附近的区域,或是地面,或是桥面,或是侧壁,只要尺寸符合要求,就都能成为‘下载’的场地。
  这里的所谓‘下载’,就是指在纳米网络云的环境内,进行分子级制造的过程。
  因为加入了超凡要素,因此效率比凯恩掌握的全息打印技术更高。
  外在的看,就是以下载点为核心,刮起了小型的能量风暴,在这伴随着频发的闪电、气流高速旋转的发光风暴中,成人体格的造物,仅仅是3秒钟左右便生成了。
  这让凯恩想起了小时后看到的忍者电影,‘嘭!’声中,刺眼的闪光以及一捧烟雾,烟雾半散,便见原本的空地上多了忍者。
  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一个节奏和速率,只不过眼前这个不是什么带有装比唬人性质的隐匿或现身技巧,而是实打实的设备制造。
  而造物本身,的确是类人的傀儡,乍一看就像是黑色的高分子材料的内甲,辅以甲壳性质的板甲,但它们似乎更习惯野兽般的四肢着地,其关节也是灵活多变的,没有人类四肢着地时的各种不适,只是姿势看着诡异,且不美型。
  它们的面部是一个质地跟板甲外壳相同的白色面具,没有立体的五官,只有由一大两小三个月牙构成的笑脸,原本可能是为了亲民(充当警察)而设计的,但在现如今的环境氛围衬托下,则有种说不出的阴森,还透着点嘲讽味道。
  反正凯恩看了以后,丝毫不能获得正向的感受,这或许跟其人形野兽的诡异姿态所表达出的肢体语言也有一定的关系。
  这些被称作驱逐者的傀儡受命于统控局,而统控局的背后,就是超级都市的AI管理核心。
  虽然驱逐者出现的很及时,数量也足够多。凯恩却暗中小松了一口气。
  很明显,统控局即便有自我进化的机制,也因某种原因而没能在3000年的岁月中获得显著提升。
  否则以纳米网络云的犀利,完全没有制造驱逐者来应对兵蜂,简直就是高射炮打蚊子。
  单单是这种死板的表现,就意味着统控局根本不能有效发挥纳米网络云的真正威能,对他而言这算是个好消息。
  就在凯恩思考的时候,驱逐者们已经开始‘驱蚊’了。
  它们的手和脚虽然乍看跟人手人脚的形状相似,但结构却很不同。
  爪趾可以分的更开,同时还有电磁吸盘,能像庇护一样牢牢的挂在侧壁或顶壁。
  或许是出于尽量简化结构、缩减功能性来提高耐用性的考量,驱逐者的远程武器不在爪上,也不在手臂上,而在脑袋上。
  它们有着美杜莎蛇发般的头发,乍一看仿佛乱飘的脏辫,还有着众多亮晶晶的环箍将之束成一节一节。
  但实际上它们是能量发生器,随着驱逐者甩头,一团电弧就会飞出,然后像是射网器般化作一片电弧构成的能量网。让人很自然的想到镇暴抓捕用途。不过看能量强度,真要是没有什么防范措施的普通人被兜住,不死也得残。
  擅长极速躲闪的兵蜂,面对饱和打击式的无死角覆盖的确是挺无能为力的,但兵蜂们的智慧能跟海豚媲美,它们懂得利用地形,也擅长躲猫猫。
  所以总体而言,驱逐者对上它们,仍旧是高射炮打蚊子的景象,凯恩甚至没有兴趣多看,就循着兵蜂探索信息总结归纳后的最佳路线一路向下。
  他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是隐形的,监控塔或许能察觉气流异常和些许能量散溢,但往往察觉的时候已经是过去式,很难预判出他的行进轨迹。
  他的速度自然比找路的兵蜂们更快,所以他往往是前进一段路,就找个角落,像是德鲁伊召唤动物盟友般,通过建立临时传送阵,让蜂巢投送一波兵蜂过来。
  趁着兵蜂们找路,他则小憩一段时间,随便做点什么。
  对他而言,这样的旅程虽然谈不上惬意,却也还算潇洒,飞坠、飘行、看沿途风景,以及小憩,这样的模式真的不难。
  就这么向下大约行了过千层,都没有特别的发现,包括仍旧不知疲倦探索的兵蜂,都没发现值得一提的信息。
  这里完全符合一个仍旧有能源,且保持最基本的运转,但已被遗弃多年的大型功能设施的概念。
  不过等深入到1200层左右,各式状况接踵而至。
  首先是统控局针对兵蜂,展开了规模宏大的剿灭,并且开始在个节点区域大量布置战力。
  凯恩知道,发生这种情况其实很好理解。尽管统控局仍旧没能发现他,但兵蜂每隔一段时间,就在更深的阶层出现,并对周遭展开探索,这一现象从宏观上看,是能描绘出一个清晰的向内部入侵的趋向示意图的。
  而统控局AI,这点基本的逻辑思维还是有的,意识到有一股外来力量再向核心快速挺进,因此警戒度大大提升,同时展开了拦截行动。
  当然,这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大事。他完全可以放弃固有入侵模式。
  毕竟已经深入了一千多层,越来越多的兵蜂们也持续探索了近10个小时,收集了大量的信息。
  这些信息足以总结出一些规律,让他辨别和推敲选择怎样的道路行进最为快捷。所以即便没有兵蜂相助,也不会慢太多。
  那么,接下来,就让兵蜂们继续吸引统控局的注意力,而他独自潜行,相信越过高警戒阶层之后,又能相对轻松的深入一段路程。
  这个超级都市的半径大约是9500公里,目前行程已经过半,如果独自潜行这招奏效,最后一段路哪怕是强行杀出一条路,成功率也非常高。
  接踵而至的第二件事,就是兵蜂发现了生命体,似乎是硅基的。
  以人类的审美看,长相丑陋了些,但智商貌似还可以,并且是可变形的,且具有社会性。
  目前还无法判断这种生物是不是这里的原住民,但看起来它们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一段不短的时间,有自己的地盘,与统控局貌似是敌对状态,但还没有强大到分庭抗礼,而是以隐蔽躲藏为主。兵蜂见证了这种生物钓鱼式的狩猎驱逐者的过程。
  它们似乎是以驱逐者为食,从而省却了自己提取合成某些硅基复合物质的工序。
  第三件事,就是终于发现了人类的痕迹,只有六个,似乎也是在进行食物获取,看这些人的体型,要么就是跑出来浪的半大少年,要么就是这个时代的人、至少是一部分人,已经因种种原因,重新退化成了娇小的状态。
  据凯恩所知,古代日本人,很多就是这样的身高体魄,150CM左右的个头,而且瘦小单薄。
  于是问题来了,是继续纳米网络云的获取任务,还是传送到那些已陷入险境的人类所在的区域,装个比再继续?
第1012章
接触土著
  拓野他们是瞒着师匠偷偷跑出来的,一共6个人,年纪最大的15,最小的13。
  他们穿戴着村里小号的甲武,多少还是有些不合身,但发挥85%左右的效率还是能做到的。
  从着装角度,这已经符合标准了,反正村里也早就不能自造甲武,全靠师匠修补调节,各种凑合。
  至于他们偷跑出来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获取食物。村里的粮食已经坚持不了多久,而他们又已经受训了好几年,也跟着大人外出过几次,几天前,师匠还夸奖拓野,已经具备了甲士的能力。
  拓野现在想想,觉得那恐怕仅仅只是师匠为了让他跟努力而说的一句鼓励之言,又或者说,是他自己太过骄傲,想当然了,毕竟具备了甲士的能力,还不等于是名合格的甲士,比如说经验不足。
  经验不足,不但扑了个空,只找到一根看似粗大,实则内部已经干涸的‘稠液’管,而因为过于迫切的想要获得残渣干片,被监控塔发现,而现在,只能逃亡。
  新城已经因为片刻的茫然无措,而被一只从空中落下的驱逐者直接削首,小惠也因为新城的死而表现失常,接连射击失败,被扑倒击杀。
  剩下4人可以说四散奔逃,几乎无法形成合力。
  懊恼、愧疚、挫败感等情绪困扰着现在的拓野,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已经变成了浆糊,平时的各种战术、应对策略什么的全都想不起来,只剩空白一片。
  他还感觉口干舌燥,心跳声巨大的掩盖了对外的侦听声,他现在虽然说并未慌不择路,却也没有余力去指点其他伙伴。
  憋了半天,也只是说了句:“大家冷静,像我们训练时那样作战,全体向A3点集中。”
  然后就听到了伴随着电流音的大平的呼叫:“我被网到了,该死!啊……”
  戛然而止的半声惨呼,令拓野的心又是一阵抽搐。
  他知道,又一个从小就一起生活的小伙伴死了。
  村里总共不到两百人,13-15岁的,就他们6个,一起学习,一起接受训练,甚至一起干活,熟稔的就跟至亲,如今就这么接二连三的损失了一半,情感上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可悲恸还在后边,还需要发酵,现在他们自己也生死一线,连悲伤都顾不上。
  凯恩抵达这个区域,面对的就是这么个情形。
  只是晚到了不到一分钟,就成了这个样子。
  兵蜂传输的相关信息让他意识到,这就是帮新丁。
  在凯恩的眼中,这种装备着介于机甲和外骨骼之间的可穿戴设备的人,就跟二战中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差不多,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但更多的是天赋带来的灵性,以及头脑,还有就是一定的运道。
  因为他看过一篇报道,说二战时候,大部分被击落的,都是初阵的菜鸟新丁。所以在能冷静的面对敌人之前别挂掉,是新丁飞行员的第一个坎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1/18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