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至尊巫师(校对)第1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3/1859

  “所以按照这个推论,我在思考我的舰队的进场时机,必然是要想办法让人类能重聚战力,启动备用工业,比如山洞工事中的,然后将战争打下去。”
  “接下来就不太好预测了,看到时候我的舰队跟G星人能打成个什么样子。我的工业体系接下来也是要地下工事化的,防止遭到轨道钨棒类的近乎不可解的天基打击。但我的部分工业必须在深空完成,所以太空战对我而言很会重要,失败就产能大降,甚至后面出不了战舰。而空天战机的续战能力和载弹量都相对有限。对手如果选择前往太空规避,然后适时返回的战术,战机就会很无奈。”
  “实际上关于合作,意义不大,时间决定了我的产能最大上限是什么样的,以及我只能实现第几级的产业链,到目前为止,我并没有受到制约,这就意味着哪怕你们加入,我也没可能更快。”
  “而这也决定了在战争开打时,我的舰队规模上限,哪怕你们跟着蹭技术,工业等级都不可能及时升上来。”
  “我也想过降低工业等级,更多的出货,打烂战。但我很担心没有能够正面抗衡的战力,无法阻止G星人第一波猛攻的战略目的落实。”
  “思来想去,还是保障我这边的高度,卖掉你们。也许你们在我的同行的帮衬下,能够实现奇迹。所以其实增长点在你们那里。”
  “如果非要说我的加入其实是有好处的,那么也就是我给出相对低级但能让你们现在工业等级迅速提升的技术。实际上我算了一下,主要还是取决于你们的决心和投入程度。如果不能达到某个高度,我的技术只会打乱你们的步骤,最后结果就是战争开始时什么成品都拿不出来,反倒不如现在这样,集中于某些技术的突破,到时弄些剑走偏锋的玩意出来。至少还有拼一下的机会。”
  “所以你来问我,不如回去问你们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一直在看着的,如果达到我的估值,认为工业升级还来得及,对你们不是害而是利,那么我自然会出手。反之,你们还是寄希望于脑洞救世界吧。”
  瑞典代表将赵文睿的这番话,录了下来,回头原原本本在联盟会议上播放了。
  众人一时都挺无语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赵文睿的论调充满了悲观消极情绪,偏偏还都是有道理的。现在联邦关于合作求存是个怎样的进度,在坐的心里都是有逼数的,也知道掣肘在哪里。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私心,即便有人彻底奉献,也无法唤醒其他人的相同情绪,毕竟他们不是自己,还是代表国家。一个国家内部的情况错综复杂,讲奉献不光是国要奉献,民要奉献,更关键的是把持财富的那些财团和个人也得奉献。
  其实奉献也不是不行,不行的点在于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一个国的公信力达到了让人奉献而不会有任何提防的高度。
  灯塔国虽然是领袖,但他的领袖地位是靠拳头大、财力相对最雄厚等因素达成的,而不是因为他人品好,大家都敬他是条汉子。
  所以大家都会担心到最后主持者将自己、自己的国、自己的民的下场搞明白了,至于其他就只能随缘。
  而如果是有条件的奉献,那就扯起来没玩了,怎么个章程,谁多点谁少点?为什么多又为什么少?这样一来进度还是不行。
  所以明知时间自紧迫是以分秒为单位计算的,可大家就是没法真的做到高度通力合作,这也算是一种讽刺吧。
第1081章
在绝望中聊以自慰
  赵文睿一早就知道联盟内部商讨通力合作这件事的结果,最后会以不欢而散告终。
  因为他认为人类的精神文明高度,从没有达到促成这种事发生的高度。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不行,而是谁站在那个位置上也不行。
  毕竟其背后的国的内部复杂性,就不允许他行。
  而这件事偏偏是得所有有资格参与的个人和组织的决策人士,都得有足够的觉悟才干成的一件奇迹。
  赵文睿并非是个不相信奇迹的人,但奇迹也分三六九等。有些奇迹大约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梦想中。
  所以说这个事件,严格的讲不是嘲笑了谁,而是嘲笑了所有人,包括他。
  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拿不出那个极致的状态。那也就别BB了,能做点什么做点什么吧。
  联盟在通过瑞典代表停了赵文睿的分析后,回头又细细的分析,智库什么的都参与了,反复讨论。
  最后结论,赵文睿的推断,可能发生率极高。
  这个时候,赵文睿干了一件好事,他将他制造的超级观测系统观测到的信息跟联盟共享了。
  具体当然是G星人。
  G星跟地球一样,距离葛利斯太阳不远不近,温度适宜,有液态水,质量适宜,有大气层,稳定的存在了好多亿年,从而有了诞生生命的条件。
  然后G星人是走上陆地的两栖类,在地球的生物中找类比,可以理解为海豹人。也是哺乳纲,只不过它们的手的结构,跟海豹的鳍的出入有些大。
  实际上具体差异多了去了,姑且这么叫吧。
  之前在{超级战舰}的最后阶段(彩蛋),有人在苏格兰那边发现了一个类似救生舱的玩意,虽然死伤了一些尝试开宝箱的当地逗比,但由于相关组织的及时介入,那名G星人未被射杀,而是被抓捕了。
  这使得人类对G星人的研究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实际上从斥候战舰的残骸中,也找到了一些G星人,但尸体跟活生生的G星人是没办法比的。
  正好不是有轮回者么,通过惑控类的术法,以及心灵感应,轮回者们撬开了G星人的嘴巴,从而获得了不少G星人的信息。
  而赵文睿的观测共享也从侧面正事了一些他们了解到的信息。
  G星人的大舰队已经出发,数量约为两万,差不多是倾巢出动了。
  G星人的人口其实并不算多,不过既然都到了星际航行时代了,其工业产能自然不会太差。
  而G星人看中地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自己的一系列操作,使得母星的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是对水域的污染。
  而它们的文明想要继续前行,又无法有效治理这种污染。
  于是地球对他们而言,就是个缓冲点,将工业体系转移过来,可以让G星进入污染治理阶段。
  并且,太阳系的内行星圈,和外行星圈都没有开发,无论是小行星带,还是柯伊伯带,又或一些矮行星,都有着大量的冰资源。
  G星人可以通过冰融化成水,制造水族馆般的生活环境,算是另类的深空殖民卫星。
  总的来说,全民移居太阳系能让它们的生存状况极大改善,说不定等太阳系的水体资源都重度污染时,它们的文明已经进步到不再过量导致水污染的阶段。
  到时候它们可以重回污染得到治理的G星家园,然后展开新一阶段的文明。
  至于人类,可想而知,G星人也是杂食类,并且它们的风俗让它们认为,吃掉敌人可以继承敌人的力量,所以人类若是战败,结局也是挺惨的。
  2万艘战舰,联盟的很多人在看到相关信息后,腿抖的厉害。
  单单是那群星闪耀般的阵列光芒,就让他们大脑一片空白,很多人根本没注意后面的一些分析,还是后来补的课。
  总体而言,G星人这次的舰队,跟之前的斥候舰队很不一样。
  上一次其飞行方式,有抛物感,就像被超级发石车抛投的弹丸,翻滚着就过来了,然后在最后阶段,做出调整,一分为五,四小一大,开始进入地球引力圈。
  这次的舰队更像是立体的海军舰队阵列,逻辑性很清晰,能从外在形象,以及规模等方面,看出其功能性。
  那些是主力舰船,那些是母舰,那些是补给类,那些是护卫类,还有开道的。
  没错,有专门为整个舰队开道的舰船,它们在太空中构建出明显的能量波,然后向后方想成锥形放射。
  在超级战舰的篇章,也有类似的情况,斥候舰队每艘舰船,都有一个半圆盾状的能量罩。
  包括赵文睿在内,都一度以为那是一种能量防护力量,主要作用是保护舰船,尤其是在进入大气层后,降低舰船前端跟大气的摩擦系数。
  但其中一艘很Low的撞上卫星进而重创并改变了进入大气层的角度后,这个保护舰船的说法就值得质疑了。
  而照着这次观察来看。其操作很可能是在制造一个类空泡环境,进而实现曲率航行的目的。
  也就是说,前边的开道舰船,携带了大型能量发生器,制造曲率航行的环境,后面的舰船则加入这个类空泡的能量力场区内,从而达成群体的曲率航行。
  所以,每艘开道的大型舰船,实际上都囊括了一支数量过百的舰队。
  姑且将这样的一支舰队力量视作完整的作战体系,就类似人类的航母作战群那样的体系。
  然后再进行细一部分的分析,来推测各类舰船的功能。
  而最后的分析结果,推导出G星人的大舰队,跟人类的舰队相似度极高,但是其编队,更接近人类二战时蓝海舰队的编制,而且是二战前期,航母并没有成为舰队主要角色的编制。
  但这些舰队还是拥有类航母的母舰的。
  就规模而言,主力战舰,母舰,补给舰是一个级别的,长度都超过了1千米,下来开道的曲率发生器舰船略小一些,虽然长度也就600多米,但十分的粗壮,像是一枚枚大头圆电池。
  另外还有一种大型舰,充满了拼凑的金属朋克风格,在分析之后,人们有理由相信,这就是之前的斥候舰队,现在是它们抱团时的模样,像是一枚条状水晶,而一旦分裂就是四小一大。
  显然,这种舰船扮演的角色就是人类舰船中的登陆舰,是用于突入大气层后作战的。
  其他就是小型舰船了。当然这个小是相对而言,最小的,长度尺寸也是300多米,跟福特号航母的长度相似,宽度略差一些,但高度相近,所以排量绝对不低,在人类而言,妥妥的大舰。
  这样的一支大舰队,让人看到浑身发冷,毕竟那是100多支数量过百的舰队,人类到时候怕是来其中一支舰队的总吨位都凑不出来。
  目前貌似唯一有希望凑出一个相若总吨位舰队的,就是赵文睿的第一秩序。
  然而,一挑一百好几十,怎么算都感觉是作死。
  借着赵文睿发共享信息,联盟也趁机提了问题,即他对这个情况有什么看法。
  赵文睿表示基本在自己的估测范畴之内,数量略微少一些,他以为以G星人的工业产能,总数能达到3万。目前来看制约其规模的主要似乎是人口?
  总的来说,G星人的舰船自动化还是蛮高的,每艘舰上没多少人,甚至主要人员是类似星际陆战队的角色。船员真没几个。
  这样估算下来,这次G星人远征,也就200多万,举星球之力才这么多,它们的人口总数着实是很成问题。
  联盟听赵文睿这么说,总算心理略感安慰。
  既然赵文睿这么淡定,并且表示没有没有超出预估还少了差不多三分之一,那么说明他正造营造的舰队规模,是能够赶得上G星人的一支舰队的,而在战力上,怕是只强不弱。这算是个好消息,当然,是聊以自慰的那种。
  然后联盟的人就商量我们该怎么办?
  大部分人认为,将地球引力圈以内的区域,视作近海,然后将核弹当做鱼雷,至于是岸基发射,还是鱼雷艇玩突击,那就骑驴看唱本了,反正就是这么个打法,以核武守轨道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3/18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